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84-206)

  一百八十四、2008年9月25日,省社会学学会在广州市紫墨轩二楼召开骨干会议。会长范英、常务副会长刘小敏,部分副会长、副秘书长以及各专业委员会、重点教学、科研、实际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或代表与会。会议由范英、刘小敏同志主持。与会者边品茶边交流本会上半年的工作和筹划年底的活动。

  首先,范会长对学会上半年的工作作了简要汇报:

  一、去年底召开了300多人参加的年会,并在《广东社会学通讯》和学会网站上表发了学会和各专委会、重点教学、科研、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汇报。

  二、本会与省精神文明学会、省残疾人联合共同承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重点项目,经过近年的调研,已由华夏出版社于今年2月分别出版了专著《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和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与《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考察和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作了题词,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写了序言。

  三、本会与省精神文明学会、省卫生厅联合调研近年并形成的专著《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概论》于今年3月由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此书作序。

  四、本会在今年5月中,与省精神文明学会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在抗震救灾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广东人精神座谈会”。《南方日报》及时编发了与会代表的主要发言多篇,《广东社会学通讯》等也编发了专刊。

  五、今年初到现在,本会与省精神文明学会、广卫街党工委·办事处等联合组成调研小分队,到广卫街进行社区建设专项调研,已形成《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专著一部。同时筹备该书首发时的专题研讨会。

  六、本会继续去年以来与省精神文明学会在惠州进行的调研活动,并协助惠州市撰写《惠州精神概论》一书。

  七、本会与精神文明学会等组成的广东社科界推进“双转移”战略调研小组,以珠三角民营企业转移到贫困地区碰到的实际困难为题,于8月底到梅州市、兴宁市等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有关领导、企业等座谈,并写成调研报告呈交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参考。

  八、本会与相关学会、研究会等于今年3月与8月在广州联合召开了两次学术研讨会,主要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和打造企业品牌这两个专题,与会代表总约600人。

  九、本会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于今年初到现在,一直在筹备“首届南粤新农村建设高级论坛”,准备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的适当时机举行。

  十、经过多方努力,省民政厅、省社科联已批准成立本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而成为本会第七个专业委员会。该专委会拟于今年或明年初召开成立大会。

  十一、从年初到现在,本会会刊《广东社会学通讯》已出版了8期。本会网站工作也正在逐步完善。

  在本会次会议上,与会的专业委员会和重点教学、科研、实际工作部门的代表分别作瞭如下工作交流:

  一、殡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阳基荣:今年4月间,学会会长、本专委会主任范英教授应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和多家报刊之邀,主要就我国往生业存在的问题和破解对策作了近20个小时的访谈(详见《广东社会学通讯》2008年第5—6期);4月底,本专委会部分代表到佛山市殡葬协会和相关殡葬企业实地调研和座谈(详见《广东社会学通讯》2008年第5—6期);8月底,本专委会范英主任等应邀前往考察上海市民营殡葬企业的发展状况;9月,范英会长应中国殡葬年会之邀,前往长春市参加年会并作了《简论我国往生业改革的瓶颈问题》和《緑色往生:树葬墓园的环保使命》的专题讲演(详见《广东社会学通讯》2008年第8期)。上述活动表明本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断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

  二、潜能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月明:本专委会先后举办了“如何塑造成功形象”、“从奥运夺金谈人体运动潜能开发”、“中医养生的物质基础”、“老子与面南术”、“易经与天人合一关系”等专题讲座;举办《道德经》、《坛经》学习班,从国学经典中吸取开发潜能的智慧;配合海珠区沙园街关工委在暑假开展以“开发潜能,快乐成长”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整合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课程,围遶社区青少年三结合教育活动的宗旨和特点,研究如何结合进行潜能开发训练活动。先后参观了省科技中心、实效教育、正统珠心算、中文和经典、番禺养生保健协会养生基地等;已发出围遶潜能开发主题、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的成果和个人亲自体验的文集征稿启示。

  三、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喜贵:从去年到现在,继续举办“中国?广东健康大讲堂”,主要在广州社区进行,今年共开展28次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协办了《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暨广州全科医学会第十一次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学术会议》;继续丰富健专网站内容,为专家、会员及市民提供健康交流平台。

  四、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游艳玲:本专委会在科研方面,积极筹备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全国高校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系主任联席会议;组织社会学丛书,至今已出版《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农村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等书;申报到多项课题;社会服务方面,参与广东省社工界汶川地震救灾活动,相关教师分三批前往灾区开展救助工作;成立了“广州市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了广东省社会工作师的资格培训,培训人数达2600多人次。

  五、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莉玲:本专委会今年继续参与推进广东省志愿事业发展的机制建设,配合省委政策研究室、团省委撰写《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报告;配合团省委联合有关部门、机构筹备“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配合民政厅、团省委开展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修订工作;配合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项目评审工作;参与重大事件的研究与服务,先后三次参与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志愿服务及调研活动,完成幷发表重要成果;参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北京市志愿者协会的“北京奥运志愿服务”项目;在广东抗击雪灾和抗洪救灾的服务中,志愿专家给予关注和支持,并举办相关论坛;围遶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研究,论文《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分析》被《新华文摘》转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国志愿服务的广东经验》一书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以中山市为试点的建设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研究正在开展;承办了广东省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社会建设”大型论坛;主办了“启智模式与快乐志愿服务论坛”;与志愿服务培训中心合作,举办多期广东省及市县志愿者培训班;前往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全国志愿者骨干培训班”授课;前往国家民政部“社区志愿者培训班”授课;在省市宣传部、文明办举办的志愿服务论坛主讲;前往街道、镇、社区(村)志愿团队授课与辅导;今年8月,本专委会受托代表省社会学学会在省社科联召开的全省学会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到汶川救灾志愿活动的事迹。

  六、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主任委员、教授张开城:

  本专委会(筹)组织力量支持地方社会建设,承担湛江市社会建设课题一项,举办湛江市民政局系统干部培训班一期;组织撰写论文参加在长春召开的中国社会学学会2008年年会;两位同志应邀到宁波参加2008年中国海洋论坛;组织课题组抓紧进行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洋社会学”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下半年活动主要有:筹备召开专委会成立大会和举行挂牌仪式;举办海洋社会学专题研讨会;完成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洋社会学”结项工作;积极申报海洋社会建设方面课题。

  七、广州社情民意中心调查室副主任梁幸枝:本中心围遶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龢民生热点问题,开展了多项民意调查,主要包括:“广州市交通状况公众评价调查”、“广州公用事业公众评价调查”、“广州环境保护状况公众评价年度调查”、“广州政务窗口服务公众满意度年度调查”等。其中最为重点的调查课题是评估2007年5月出台的《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即“惠民66条”)各项政策措施一年来的落实情况,为市委、市政府下一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受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委托,民意中心于6月开展了“‘惠民66条’政策实施阶段性公众评价调查”。

  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如下代表:

  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段华明根据多年从事灾害社会学研究的心得体会,结合今年雪灾、震灾两次自然灾害,阐述了灾害社会学的重大价值。他指出,灾害社会学属于应用社会学的分支,重点研究灾害的群体行为,全方位地研究从早期的预防,到事件发生时的心理、行为分析与引导,以及到事件之后的对策等全过程。而目前,灾害社会学的著作还不多,只有王子平的《灾害社会学》、段华明的《灾害社会学研究》等少量专著。灾害社会学在研究灾害问题方面应有更大的作为。为此,对范会长多年前多次提出的成立灾害社会学专委会的事,段教授认为应抓紧考虑。省委党校人本研究中心代表李宁秘书介绍了该中心上半年对艾滋病国际课题研究的进展,也表示考虑范会长多年前多次提出成立本会防艾专业委员会的建议。本会副会长、省社科院人口学社会学所长、研究员郑梓桢,广州社会工作学会、广州大学代表、教授谢俊贵,广东商学院教授郭景萍等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科研、教学单位的主要动态。

  在会议最后,范会长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除未到会的体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系之外,本会各专委会、各重点科研、教学、实际工作部门,在上半年均开展了相应的活动,而且均有自己的重点、特点和优势。同时,上述专委会等对下半年的工作设想也是可行的(略)。这是对学会工作的切实支持,是对广大会员和专委会会员等认真负责的态度。希望大家发扬分工协作的精神,在上半年的基础上,努力抓好年底前工作。就学会一级而言,要求抓好年度内各项已开展的工作;要抓好“首届南粤新农村建设高级论坛”的筹备工作(将在华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前后举办这个论坛);要为明年学会的换届做好相应的准备。就专委会而言,要继续搞好自身的建设,高度重视依法依规操作,该换届的换届,该调整的调整。同时要控制队伍发展速度,重视队伍发展质量,一切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抓好一两个重点学术活动或科研成果。范会长希望各专委会和重点教学、科研、实际工作部门等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的年会上向大家作出满意的汇报.

  一百八十五、2008年10月18日,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等写作的《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一书正式出版,同时在广卫街召开了首发大会。会长范英在大会上作了《关于广卫模式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内涵》的讲。他指出:

  在新著《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首发暨研讨会上,我谨代表组委会和编委会,向关心社区建设、百忙之中光临大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致谢。

  刚才,两位书记的致辞和讲话,既中肯又精炼,充分表明瞭: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区委、区政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的精神为指导,在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热潮中,紧紧地围遶“平安和谐新越秀”的宏伟蓝图,切实地抓住了该区广卫街的试点工作并取得显着成效。

  这是很有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的举措。

  为从实践上、理论上及时总结其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全面推进“平安和谐新越秀”这一宏伟蓝图的实现,我们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继2007年在广州市荔湾区完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专题之后,又组成调研小分队,从2008年年初到现在,多次到该区的广卫街进行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中,广卫街的党工委、办事处和广大居民群众给予了热情的支持与配合,既使我们感悟了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实践的真知,也给我们提供了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理论的思考。

  调研小分队认为,要在实践上、理论上及时总结广卫街创建平安和谐社区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无疑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为武器,以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平安和谐新越秀”的广卫街试点实践经验为对象,以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及其综合视角为方法,力求使广卫街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创新性与务实性、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易为广大同类型城市社区的平安和谐建设伟业借鉴与推广。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考量,在经过较为充实的调研基础上,我们觉得,把广卫街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提炼成为“广卫模式”是可行的。因为她与国内现有社区建设的一些模式虽有不少共性,但也有许多创新的亮点。她是吸纳其它模式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模式。可以讲,广卫模式是广卫人在南粤热土上开创出来的重在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初步模式。

  这就是说,广卫模式是广卫人在社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开创出来的一种模式;是广卫人以改革开放前沿的南粤大地为支撑,在社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开创出来的一种模式;是广卫人以平安和谐为主题、为重心,在社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开创出来的一种模式;是广卫人与理论工作者共同总结广卫街社区建设具体实践开创出来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形成,不仅与改革开放前沿的南粤大地这块热土息息相关,更直接的是与广卫街的历史和现实息息相关。因此,对广卫街两千多年历史沿革的回眸以及对广卫街当代风华的展示,都应有大致的瞭解;同时,还要对广卫街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国内外大环境作些必要的扫描。这些,都是对广卫街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具体实践的产物——应运而生的“广卫模式”的探究而作出的必要的铺垫。

  那么,广卫模式的主要内涵有哪些?我们认为,她主要包括广卫街的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自治和社区党建六大方面。分别对这六大方面的总结与提炼,并重点揭示其学理的启示、鲜明的特色、务实的品格和创新的价值,同时提出广卫模式今后如何逐步完善与发展的对策——包括提供国内外社区建设的经验在内。这就是我们在调研之后形成的看法。

  当然,这些看法是初步的,有待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党政部门、社区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们的意见,更有待今后继续进行跟踪研究。但不管怎样,广卫街社区实践者咬住平安和谐社区的创建不放,幷发出他们的光和热,不仅增添了我国、广东、广州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养料,也为理论工作者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和面向基层提供了不断转换学风与文风的机遇,因而是值得努力为之的。

  又讯: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历时近年的反复调研、精心准备,凝聚众多专家智慧和广卫人心血的《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一书正式出版。为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以下简称“两会”)和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街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主办,广州高建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8日,在广州大厦隆重召开。来自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市党校、高校等广州地区的专家学者,越秀区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的实际工作者近百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玉整教授主持,广卫街党工委刘国全书记致辞,中共越秀区委贡儿珍书记、省社科联范英副主席分别讲话。课题组代表和与会代表就研讨会和专著的出版做了重点发言,范英研究员对代表的发言一一作了精彩的点评。现将本次研讨会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肯定研讨成果

  在这次研讨会上,广卫街党工委刘国全书记代表广卫街、办事处,中共越秀区委贡儿珍书记代表越秀区委、区政府,省社科联副主席范英教授代表组委会、编委会,分别作了《不断解放思想 努力实践创新》、《把握社区建设脉搏 共建平安和谐家园》、《关于广卫模式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内涵》的讲话。他们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广东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基层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顺应了城市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正日益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平台和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点。地处市、区行政中心地带的广卫街,历史悠久,人文底藴浓厚,集中体现了岭南文化特色和现代都市风采,是广州市城市功能最为成熟的街区,也是探索城市未来发展路径的最理想“试验田”。近年来,广卫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社区建设的工作部署,以服务居民群众为重点,以实现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社区稳定为基础,以文明建设为载体,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健全完善社区建设制度为保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致力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理论的升华。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吹响了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的号角,如何实现社区管理工作从实践—理论—实践的突破,集合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来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就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乘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东风,广卫街积极与省社会学学会和省精神文明学会密切配合,扎实开展社区建设专题调研。调研工作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以及区组织部、宣传部、法制局、民政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区委书记贡儿珍多次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为平安和谐社区建设指明瞭正确的方向。同时,“两会”专家学者不辞辛劳,在充分吸收借鉴调查研究、工作实践和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从治安、卫生、文化、服务、自治和党建等六个方面,全面准确地揭示了广卫模式的内涵,重点突出其学理启示、鲜明特色、务实品格和创新价值等方面,并对广卫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意见。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一书如期出版,这是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一项成果,是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全街广大居民群众在平安和谐社区建设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共越秀区区委贡儿珍书记认为,该书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导性较强,是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社区建设实践的生动总结,也是各位专家学者辛勤工作的结晶。在广州市委工作22年的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黄晨光副主任认为,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省城市社区建设类专著的空白,也充分体现了主办方对该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共越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梅认为,如此多的区领导参加这次研讨会,可以看出区领导对广卫模式的态度,相信实践会给出满意的答卷。中共越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丹认为,该书对城市社区建设既有实践的总结,又有理论的提升,是社区工作者借鉴的工具书,也是瞭解社区建设的参考书。

  二、专家学者深入研讨,广卫模式内涵丰富

  凭着多年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厚功底和丰富经验,一接触广卫街的实践经验和相关材料,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省精神文明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英研究员就敏鋭的认识到总结、研究、提升和推广这个街道社区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认为可以称为广卫模式,这个模式是广卫人在南粤热土上开创出来的重在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初步模式;是广卫人在社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开创出来的一种模式;是广卫人以改革开放前沿的南粤大地为支撑,在社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开创出来的一种模式;是广卫人以平安和谐为主题、为重心,在社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开创出来的一种模式;是广卫人与理论工作者共同总结广卫街社区建设具体实践开创出来的一种模式。关于广卫模式主要内涵,范会长认为,她主要包括广卫街的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自治和社区党建六大方面。《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一书就是据此展开的。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敖带芽副教授认为,社区治安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在社区建设中具有促进邻里和谐、推进现代管理、保障社会稳定等重要作用。近年来,广卫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全体工作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治安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联合街道派出所,发动群众参与,群策群力,在治安建设方面创立了一些新的管理模式。从广卫街社区治安建设的实践来看,社区治安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社区治安建设是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前提、推行现代管理的关键、实现社会稳定的保障三个方面。社区治安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立足群防群治,建立基本物业管理模式;服务管理先行,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加强警务建设,构建平安和谐社区。社区治安建设的主要经验可以总结为,规划实施方案,宣传发动先行;加强沟通协调,总结推广经验;有效整合资源,推进警务创新。

  省社科院李扬副研究员从社区环境卫生角度,就广卫街社区卫生管理的需求、举措和经验三方面阐析了广卫模式。从客观需求看,创建宜商宜居社区环境、特定地理位置、培育和提高居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意识都需要改善社区环境卫生。从主要举措看,广卫街按照街道牵头协调、社区共建、全民参与、分步推进的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探索街道、社区环卫保洁新路子,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规范化制度、进行综合化治理等措施。从基本经验看,主要有建章立制─运行机制长效化;干群联动─管理主体公众化;设立中介─管理方式社会化。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温朝霞副教授认为,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社会整合、情感交流、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石。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广卫街的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建设“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广卫街社区文化建设的定位看,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街的社区文化是在广卫街特定区域内的居民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广卫特色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以居民为主题,以邻居节为载体,以邻里和睦为亮点,以和谐社区为根本,重在培养参与意识、互助意识,具有明显的广府文化以及岭南文化的地域特征。从广卫街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和科学知识文化建设;从广卫街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看,应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和软硬兼施的原则。经过探索、发展、深化几个阶段的努力,广卫街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主要成效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邻居节”为亮点,营造和谐社区;二是以“三创新”为重点,营造廉政社区;三是以“三贴近”为基点,营造文明社区。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霍秀媚教授认为,社区服务是构建平安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社区服务,才能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更好地体现党的为民谋利的宗旨。广卫街在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中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社区服务,形成了有特色的广卫社区服务模式。广卫街的社区服务体现鲜明的特点:以人为本是广卫街社区服务的出发点。他们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体现社会公平;设法解决就业问题,缓解生活困难;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民生民利是广卫街社区服务的着力点。通过搞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实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等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关注民生、把握重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等创新物业管理模式;坚持工委为基层、组织为党员、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方式改进社区党内服务。平安和谐是广卫街社区服务的归宿点。通过改善社区管理、优化社区警务和加强综合治理来落实安全保障服务;通过抓好三网联动,落实四项制度来构筑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促进社区和谐,改善社区环境来通过营造和谐环境。

  省社科院许雁雁同志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社区建设日益成为基层工作的重点和百姓关心的热点。而社区自治又是国家基层管理由“单位制”走向“社区制”的关键环节。社区自治是城市社区成员依照法律,对本社区事务进行自我管理的制度。近年来广卫街通过各方积极工作,初步形成了较健全的社区组织和较好的自治发展态势,在同类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在逐步走向科学自治的过程中,广卫街运用现代的理念,探求科学自治的正确定位;运用科技、因地制宜、协同配合,寻求科学自治的有效路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进展。在努力开展创新自治过程中,广卫街从合理利用创新条件、情理共铸创新果实、用心打造品牌特色这三个方面来探析广卫街努力开展创新自治的经验。在不断探索民主自治过程中,广卫街从以民为本、群策群力、公开透明三个切入点来开展对民主自治的不懈探索。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王巍副教授认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建工作是社区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广卫街党工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认真学习、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遶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一永恒课题,深刻认识到社区党建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工程,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保证。因此,他们不断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努力优化党组织的素质结构,以“三服务”、“三积极”、以“三联动”创新活动方式,努力开创社区党建的新局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工作业绩。

  在分别对这六大方面进行总结与提炼的基础上,专家学者们还重点揭示了广卫模式学理的启迪、鲜明的特色、务实的品格和创新的价值,同时提出其今后如何逐步完善与发展的对策——包括提供国内外社区建设的经验在内。当然,这些看法是初步的,有待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党政部门、社区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们的意见,更有待今后继续进行跟踪研究。但不管怎样,广卫街社区实践者咬住平安和谐社区的创建不放,不仅增添了我国、广东、广州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养料,也为理论工作者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和面向基层提供了不断转换学风与文风的机遇,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三、会议研讨特点鲜明,会议收获已见端倪

  在这次研讨会上,省社科院副院长、省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小敏研究员作了《顺应善治潮流 促进科学发展》的小结。

  他认为本次研讨会主要有四个特点: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这次研讨会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社科联副主席范英研究员、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黄晨光副主任、越秀区贡儿珍书记、李志昌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刘梅、副区长王欣伟以及越秀区委组织部、办公室、民政局、党史研究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城管办、区文化局、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都出席了今天的会议。黄晨光副主任、贡儿珍书记、刘梅部长等领导在会上作了讲话或发言,对广卫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第二,学术氛围浓厚。这次研讨会,除广州市、越秀区有关领导和基层代表之外,还有“两会”及下属专业委员会数十位来自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人口与计生委、省委党校、市委党校、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广东金融学院、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驻广东办事处等单位或部门的代表与会。广州市委党校敖带芽副教授等5位学者在会上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自由发言阶段,越秀区委组织部刘丹副部长等5位同志也发表了很好的观点,以上代表的发言以及本次会议结集形成的著作,以专业的眼光对广卫模式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与提升。第三,实践经验丰富。这次研讨会是广卫街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研讨的会议,能够取得可喜成效,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因素是广卫街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广卫街党工委刘国全书记、街道办事处梁树权主任、陈乌面副书记、陈卓坚调研员及街道各部门的负责人同志,不仅都亲临今天的会议,而且在调研、论文集形成及研讨会筹备过程中,均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次研讨会,还有广州市越秀区各街道的代表热心参与。第四,社会各界支持。本次研讨会,由广州高建控股有限公司协办,有新华社驻广州记者站、《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

  对本次研讨会的主要收获,刘小敏研究员也概括为四点:

  一是提炼形成了具有典范意义的广卫模式。所谓广卫模式,是广卫人以改革开放前沿的南粤大地为支撑,在社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开创出来的,以平安、和谐为重点的一种初步模式。其内涵主要包括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自治和社区党建等方面,旨在共保平安、共同管理、共建文明、共享成果,因而具有鲜明的广州特色和越秀特色。二是丰富发展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范式。“两会”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既不做纯粹的象牙塔里的学究,也不搞纯粹的经验主义,而是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理论研究,热切关注民生开展理论研究。过去两会在这方面有过许多成功的尝试。今天,我们在省、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卫街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不仅成功地进行了研讨,而且把研讨论文结集成为专著正式出版。今天的研讨会同时也是该专著的首发式。这是理论界的收获,也是广大实际工作者的收获。三是为顺应善治潮流促进科学发展开辟了道路。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在实现由良好的管理向良好的治理(即“善治”)的重大变革,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在社会生活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提升。但从中国的实际来看,现在广义的政府、市场、社会、媒体四者之间的发育并不十分协调,社会组织的发育还相当不够。因此,实现善治,尤其要重视基层自治,重视基层民主,也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广卫模式,正是一种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作用的模式,本次研讨会,也是一种充分彰显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的功能的成功探索。另一方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现在全国正在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卫模式,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这次研讨会,正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行动。四是为广东、广州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树立了典范。现在,广东正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广州正在建设适宜创业投资,适宜居住生活的“首善之区”。广卫街既提供了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经验,也是建设“两个适宜”的“首善之区”的重要典型。我们相信,这次研讨会,对促进广东、广州的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与会者认为,广卫模式的实践成果与理论成果十分难得,但未来社区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如何把平安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更高的标准打造“花园社区”;如何逐步解决目前居委会的行政化问题,落实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社区自治和服务;如何拓展社区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进一步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使群众得到实惠;如何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区非营利性组织成长的外部环境,实现“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本次研讨,既为有关决策者、执行者和专家、学者之间构筑起一个对话的平台,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启迪思维、更新理念、完善思路、细化措施的机会,必将推进理论创新和平安和谐社区实践的发展。

  一百八十六、2008年10月26—29日,本会会长、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范英出席了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范仲淹国际学术论坛”。

  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范学研究专家及范氏宗亲代表共约200人欢聚一堂,就我国北宋时期著名人物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史,在庙堂为良相,在边境为名将,在文坛为大家”的一生事迹及其对中华民族千多年来的深刻影响等,均作了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在本届国际学术论坛上,共收到学术论文近50篇,著作4部,重点是关于范仲淹的忧乐观、关于范仲淹的和谐观、关于范仲淹的人本思想、关于范仲淹的总体评价等。同时,与会者还就今后范学的研究如何深化扩展、明年的国际学术论坛在哪里举办、范仲淹博物馆如何兴建、《范仲淹(暂名)》大型电视连续剧如何制作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百八十七、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参与广东省性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范英会长在大会上作了《构建中国特色的性学体系而努力奋斗》的主题演讲。他指出:

  在全国第六届性文化节开幕前夕,比较集中地展示我省性科学发展前沿水平的高质量学术会议,也比较集中地凝聚了我省性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队伍的学术会议——广东省性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风和日丽的广州隆重召开。我谨代表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向这次盛会的召开、向精心组织这次盛会的广东省性学会及相关单位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向今天与会的所有代表和嘉宾表示由衷的致意!

  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离开经济社会发展的人自身的发展,以及离开人自身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两个片面、两个极端,是造成历史跛足行走的根本病源。

  特别在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我国和广东,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必须把人自身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使之既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把握者和创造者,更成为人之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者和践行者,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一再强调的观点,即以人为本的观点。

  如果从上述的观点来看性学研究,很显然,她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一样,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也对人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因此,性学研究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但多少年前,我国的性学研究被打入“冷宫”,她对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巨大功用遭到严重扼杀;就是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她对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特殊贡献,也不能说是已经认识得很清楚、很到位、很自觉。

  必须切实正视这种情况。必须大力改进这种现状。必须以现有的性学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作主体、作担当,团结所有的通达人士,用理论与实际相紧密结合的研究学风与成果,排除万难,锲而不舍地进行性科学的知识普及,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性学学科的学术理论,在精心吸纳古今中外有益养份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性学体系。

  这是因为,“学科不同于学识,它不但必须研究特殊的对象,而且必须在学术上有系统的主张或见解”。

  在本次学术大会上,看到了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张枫先生主编的《性文化建设概论》,应是国内首部关于性文化建设的专门著作。

  这说明,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在建设中国特色性学体系方面,领先于全国,提交了一份很有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初步答卷。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奉献。

  为使中国特色性学体系的建构更臻完善,我们不仅要从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伦理学、性法学、性医学等方面来探究性学体系的构建,还要从性哲学、性文化学、性审美学、性历史学和性社会学等等角度来综观其貌。

  我们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的许多同仁,非常愿意在以张枫先生为首的性学研究之中发挥一点作用。

  如在2007年11月的广东省性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性学会性传播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我在《文明南粤开奇葩》的专题讲演里头,曾经从上述多学科的视角,较为系统地、简约地提出了“十性”之说:

  一是“性本”之说——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社会关系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离开了性,就没有了人,就没有了人类。

  二是“性质”之说——性的本质是什么?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其实,性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综合,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一种综合表现。

  三是“性量”之说——多少量的性生活是适宜的?人的性生活有没有量上的限制与规定?

  四是“性度”之说——性福应该是性适度,但不同个体存在差异,必须具体分析。

  五是“性技”之说——性无疑需要技巧,提高性技巧有助于提高性福感。

  六是“性法”之说——两性之间的活动必须建立在合法基础上,违法的必须受惩罚。

  七是“性德”之说——性道德是生活道德极其重要的方面,絶对不能丢弃。

  八是“性健”之说,九是“性乐”之说,十是“性美”之说。这三者主要是针对不健康的性生活提出来的,是以前面七种性说为基础的升华状态、理想境界与和谐追求。

  这些看法不一定有用,重提这些观点仅供参考。

  此外,我想在“十性”之说前面加一个“性史”之说,即性的历史与性研究的历史这些内容。这是“十性”之说未提到的。古今中外关于性的历史认识与性研究的历史演化情状,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不说国外,仅从中国近代的性史和性论来看,其文化样貌与文化价值至今还没有得到全面的疏理,更谈不上科学、公正的评价。

  其中对早年出生在广东、闻名于全国的性学博士张竞生先生的其人其事其论,我们广东人有责任为之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以便早日为他洗刷不白之冤。

  总之,对古今中外性史、性论和名家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国特色性学体系的完善,也有利于今后性学名正言顺地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不能或缺的重要学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不能或缺的重要学科。

  一百八十八、2008年12月23日,本会在广东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行“广东精神文明建设学术交流暨两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

  会长范英,常务副会长刘小敏、董玉整、黄紫华、洪旗歌,以及副会长卢黄熙、吴灿新、杨松、萧新生、陈芳芳、林伟健、胡浩民、郭伟民,常务副秘书长唐孝祥、冯仿娅、李保平,副秘书长王东辉、丘育定、冯达才、刘晋生、刘慧玲、吕志、孙九霞、何艳玲、张书琛、张兴杰、李扬、邱国强、冼美新、顾万明及部分工作人员、广东药学院各处室领导等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药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紫华教授主持。黄教授首先介绍了广东药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建院50周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黄教授特别指出,广州大学城将有20多万大学生进驻,是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广东药学院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建立了一个在一校多区平台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一、二、三、六、十”体系,即“一个理念、两支队伍、三个系统、六个创新、十大工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详见本期专文),在具体操作上,学院坚持“把工作当做科研做,把科研当做工作做”,将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科研有效结合起来,取得明显成效。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不能掉以轻心,要持之以恒地探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内容、新路向和新方法。学会会长范英研究员和与会的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广东药学院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该校探索的一校多区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的这整套模式很有新意,很有价值,要进一步认真总结、加以推广,为广东高校、广东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新的贡献。

  关于理事会明年的工作,范英会长提出了抓主要矛盾的思路——关键是办好三大件:

  一是年头举办南粤新农村建设高峰论坛;二是年中举办新中国60周年重大庆祝活动;三是年尾进行学会第三届优秀成果和先进单位、个人的评奬活动。

  与会的会长、秘书长们对范会长提出的三大工作的主要内容、举办方法、举办形式等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部分会长、秘书长还主动请缨,承担了部分工作。

  一百八十九、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之年,遵照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的要求,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等共同对长期联合研究的重大成果作了总结,其中由两会会长范英撰写的三篇总结分别是:

  一、广东30年:精神文明研究硕果累累:

  从1979年9月叶剑英代表党中央正式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以来,广东的哲学社会科学界在认真学习、宣传党中央各个时期指导思想的同时,以实践的需要为追求,持续不断地开展赋有广东特色的理论研究,主要表现在对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的初创和取得体系性、区域性与专题性研究成果方面。

  (一)广东对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的初创,大致走过了两步历程

  第一步历程——从1979年至1989年广东的情况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学初探时期,其中有两部著作分别展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学的雏型:

  第一部是《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杨越、钟阳胜、范英着,20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作者从1984年夏开始便在构思“一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的基本框架”(详见该书《内容简介》)。

  第二部是《精神文明建设导论》(马中柱主编,20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作者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视角,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作了初步的探讨。

  第二步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1998年的广东情况看,是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学的雏型为基础,上升为人类一般精神文明学的研究时期。其中有五部著作分别论述了人类一般精神文明学的总体构思和主要内容:

  第一部是《精神文明学论纲》(范英主编,64万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11月版)。该书作为钱学森教授首倡人类一般精神文明学的第一部实体形态的著述,由26章构成:主要界定人类一般精神文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阐述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概括人类一般精神文明真善美的内部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提出社会精神文明、群体精神文明、个体精神文明三者的区别与统一;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人种”文明(此后还加了一个生态文明)看成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精神文明构成各自的外部关联;书中强调了精神生产、精神产品、精神生活、精神享受等相互衔接的机制和精神生产者的突出地位与作用,以揭示商品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同时对城市农村、经济特区、企业事业、街道社区、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一国两制和家庭个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均作了探索。全书站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一般的方位来考察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该书出版后,从中央到地方50多家电视台和报刊均有介绍或评论,同时培训了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市的精神文明建设骨干近5000人次,曾获得1979—1991年度光明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奬等多项。

  第二部是《精神文明学》(张汉青主编,47万字,红旗出版社1991年6月版)。该书由15章构成:主要讲精神文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精神文明的系统结构与功能;精神文明的发生、发展及其形式、动力、规律、机制、环境和建设目标与实施;精神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管理系统等。作者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对这一概念作了多处界说。此外,提出“制度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中介之说。该书出版后,获得1992—1995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著作一等奬等多项。

  第三部是《精神文明学概论》(吴灿新、孙志东主编,20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版)。该书由绪论和13章构成,除对人类一般精神文明的基本理论作了阐析外,着重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类型、指导思想、方针原则、领导核心、途径方式等的探讨,是广东省内党校系统讲授精神文明建设专题的主要教材。

  第四部是《岭南红梅报春开——论广东创立的精神文明学》(范英着,23万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该书从学科生发史视角,首次总结、概括了广东20世纪80—90年代原创的精神文明学的主要理论,以及在原有基础上,点明通过期后的实践而发展的一批观点与内容,为逐步完善该新兴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五部是《珠水云山育芳菲——评广东原创的精神文明学》(范英、刘小敏、江立平主编,78万字,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10月版)。该书从众多报导广东原创精神文明学的文献中,精选了钱学森、沙英、肖前、杨春贵、赵凤岐、张江明、张汉青、梁钊、张磊、李权时等国内专家学者近200篇评论,表明该新兴学科创立起来的一整套理论观点和在新的实践中逐步完善的理论观点所具有的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广东精神文明的理论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体系性成果。此指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广东学者从不同角度,自觉地为创立、深化、完善和发展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的学科体系所取得的那些成果,包括前面介绍的五部著述,还包括从1990年开始正式出版的“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该丛书由广东省社科联精神文明学研究室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等牵头组织,以《精神文明学论纲》为总纲,与时俱进地、细水长流地推出总纲涉及的《社会公德概论》、《社会公德漫话》(范英主编,各15万字,海天出版社1991年9月版)、《职业道德新探》(范英主编,23万字,,红旗出版社1992年9月版)、《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范英着,32万字,海天出版社1993年3月版)、《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上下册)》(范英主编,134万字,红旗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范英等主编,60万字,红旗出版社1995年9月版)、《这一手非硬不可》(范英等主编,28万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版)、《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范英、庞跃辉着,23万字,广州出版社1996年8月版)、《周恩来的人格风范》(范英、吕志着,23万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当代中华凝聚力(上下册)》(范英主编,110万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9月版)、《坚持·发展·探索·创新》(张汉青、蓝红、范英主编,46万字,广州出版社1998年11月版)、《创建新世纪的真善美》(范英等主编,31万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以德治国纵横谈》(范英、刘小敏主编,27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广东先进文化发展论》(范英主编,71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版)、《更新观念 创新发展》(范英等主编,40万字,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年1月版)、《古今镜像:广东人精神之经纬》、《乐天务实:广东广府人的天性》、《自强不息:广东潮汕人的胆气》、《厚德载物:广东客家人的风骨》、《念祖爱乡:海外广东人的情结》、《灵活变通:广东人的商业精神》、《海纳百川:广东人的开放精神》、《万紫千红:广东人的艺术精神》、《春华秋实:广东人的学术精神》(以上各书均由范英、刘小敏主编,149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和谐熏风沐南粤》(范英等主编,56万字,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咬定青山不放松》(范英等主编,29万字,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寻幽探胜论西关》(范英等主编,20万字,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年11月版)、《扬长避短话神仙》(范英等主编,16万字,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8年1月版)、《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和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郭德勤、范英、刘小敏主编,37万字,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版)、《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考察与发展战略研究》(郭德勤、范英、刘小敏、董玉整主编,16万字,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版)、《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概论》(张寿生、范英、刘小敏主编,36万字,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8年4月版)、《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初探》(范英等主编、20万字,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8年6月版)等35部共1220多万字。这些著作获得多项奬励,其中《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上下册)》和《当代中华凝聚力(上下册)》两书,分别获得广东省(1992—1995年度)和(1996—200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著作一等奬等;《广东人精神丛书(1—9部)》得到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等的充分肯定。

  第二类是区域性成果。此指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广东学者自觉地从所处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需要和特点出发,与深化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息息相关而取得的那些成果,主要包括从1991年以来推出的区域性丛书或区域性单项著作。其中属区域性单项著作的代表性作品有若干部,如《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在广东的实践》(蓝红等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获得广东省(1992—199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著作一等奬等。此外,还有区域性丛书多部,其中广州市两套丛书之一的“广州精神文明建设丛书”(由邬梦兆等主编,广州出版社1993年12月版),从1993年至1995年间,共出版了《发展中的文明》、《同步与超越》、《都市群众文化》和《广州市风与广州人精神论说》等4部;之二的“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中共广州市委主编,广州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出版了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论》、《精神文明建设系统论》、《精神文明建设主体论》、《精神文明建设价值论》、《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和《精神文明建设方法论》等7部;此外,还有“深圳精神文明建设丛书”(吴松营主编,海天出版社1996年6月版),也出版了《深圳精神文明建设文件汇编》、《深圳精神文明建设大事记》和《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等3部。

  第三类是专题性成果。此指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广东学者自觉地对精神文明建设某一专题或某一文明单位的研究,与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息息相关联而取得的那些成果。主要包括前述体系性或区域性成果之外的一批专著、一批科普读物和一大批论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有《超越自我——南华西街文明的开拓》(肖建华、李辛生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走向开放的道德》(李萍、李华明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版)《市场道德论》(吴灿新等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混沌初开——来自大学生心灵的报告》(雷渡桥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人的文化素质与现代化》(景怀斌等着,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文明实践论》(田丰、周薇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医学伦理学》(伍天章着,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走向緑色文明》(郭艳华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公民道德新标杆》(林伟健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版)、《文化生态学》(戢斗勇着,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和《中华民族精神概论》(李宗桂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等。在科普读物方面,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怎样建设文明村》(顾作义等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答》(范英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5月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新三字经》(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版)、《社会公德四字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家庭美德五字謡》(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农民道德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干部贤文》(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中共广州市委组织的《新增广贤文》(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版)、《四德通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等。在这些科普读物中,《新三字经》出版了数千万册,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奬等多项。此外,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题性论文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开拓性之深,在国内属上乘之列。其中,《在改革开放中迈向文明之路——珠江三角洲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启迪》(《学术研究》1993年第1期),是广东省内精神文明建设论文类最早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奬的一篇。

  前述精神文明学在广东的初创,以及体系性、区域性和专题性成果的代表作,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史上涌现出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岭南文化在现时代存续、开发的组成部分,也因此而得到开明之士的广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逐步认同。

  二、广东30年:政治文明探索智闯先河:

  广东一些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出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沿的紧迫需求,根据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便运用马克思于1844年提出的“政治文明”概念,率先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全新课题。这种探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年之前)。为使政治文明的研究形成初步舆论,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广东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等部分骨干为基础,在省内外同时发起政治文明的研讨舆论。

  1986年8月于广州召开的一次学术座谈会上,时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的张江明教授专门发表了《论政治文明》一文,认为把政治文明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相对独立出来“十分必要,任何别的文明都不能代替它”。党的十二大提出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同时,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这其实就是政治文明”。它的主要内容“一是高度民主,二是依法治国,三是要认真搞好政治制度建设,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

  1986年8月2日—7日于大庆市召开的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上,广东学者范英特地发表了《简论政治文明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一文,认为政治文明是“指社会文明中相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言的,人们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以及该社会政治、法律龢民主等项制度下面人们的政治生活、民主生活和义务权利的进步”;其核心就是社会的“民主问题”。同时,政治文明的提出及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构成的多维关系,“使我国文明建设的总体战略思想更趋全面和完善,战略目标更加明确和严峻”。仅就政治文明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而言,他认为都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都是“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人们思想观念等的深化改革所碰到的瓶颈问题,都要求政治文明的出台特别是开展政治体制的改革。

  在省内外舆论发端之后,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其主办的《学术研究》为阵地,开设专栏组织和编发了若干篇政治文明的论文。

  第一篇是《关于‘社会政治文明’的思考》(1986年双月刊第四期,作者萧君和,责编范英)。该文阐明瞭社会政治文明概念的依据,阐析了社会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及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主要关系。作者形象地将物质文明看成是一棵树中“强劲的树根”,社会政治文明是它“粗壮的树干和树枝”,精神文明则是“繁荣茂盛、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緑叶”。

  在同年的第五期上,又发表了《政治文明初探》(作者范贤超、周建平,责编范英),文中界定了政治文明的内涵;提出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同步产生的;它同后二者的发展都是宏观的自然历史过程和进步趋势;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但“国家政治制度”是它的主体,“每个成员的民主、平等、自由等的实现程度”是它的标志;认为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关键”、“物质文明发展的杠杆”、“精神文明发展的决定因素”。

  此后在1987年第四期上编发了《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探索》一文(作者邹永图,责编范英),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包括了政治文明的思想”,“我们应当加以实践和发展,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才能加速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对其主要的特征与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前述论文发表后,《新华文摘》或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多家报刊反复转登。与此同时,不同于政治文明提法的“制度文明”等概念和观点相继在广东及省外出现,一时成为全国学术争鸣的重大热点。但这种学术争鸣很快被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误认为“政治原则问题”而受到诸多压制,《学术研究》开设不久的专栏只好停办,研究者从公开发表论文的形式只得转为内部讨论。

  第二阶段(2002年5月年之前)。这一阶段,以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精神文明学研究室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为主体,与广东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一起,主要以小型座谈会、内部研讨会形式,继续探讨政治文明,同时将这些研究进行疏理和深化,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正常出版专著及发表论文的有利条件,把政治文明的研究嵌入广东原创的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的形成之中,从精神文明必然触及的外部联系来深入考察政治文明,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从著作方面看,其代表性的第一部著作《精神文明学论纲》(范英等着,1990年11月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不仅考察了精神文明的内部结构,同时考察了它与物质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后来还加了一个生态文明)的联系与区别,还特设专章强调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联系与区别。认为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联系和纽带;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的确立”,民主政治确保精神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公民意识和切实的政治理论和行动;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必须协调发展的原则、关系等。

  第二部著作《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上·下册)》(范英等着,1994年12月,红旗出版社出版),特设多章论述人的自由与市场经济、公务员与市场经济、党政干部与市场经济、党风政风与市场经济、反腐保廉与市场经济等关于政治文明方面的重要问题。

  第三部著作《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庞跃辉、范英着,1996年8月,广州出版社出版),对当代世界特别是中国存在腐败的现象、性质、特征、类型、根源、危害以及反腐保廉的思想武器、社会机制、主要经验等均作了古今中外的比较与研究,旨在激起人们对政治文明建设中主要负面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如何破解难题的若干思路。

  第四部著作《周恩来的人格风范》(范英、吕志着,1997年10月,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一书的姊妹篇,经由国务院相关部门严格审批,主要从政治文明的正面形象的代表——周恩来的人格着手,对其人格风范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形成磨练、完善升华、基本特征和伟大意义等关键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希望有助于人们从周恩来的伟大人格风范中吸取有益的教养,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落在实处。

  前述第一部、第二部著作的部分章节和第三部著作的《总论》,均被《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数十家报刊登载,第四部著作被广东省评为青少年必读的八大重点图书之一。

  从论文方面看,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如《‘五观’俱全与‘五观端正——论中国经济特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者范英、刘小敏、李振连,《现代哲学》,1996年第三期)一文,认为“中国经济特区从建立到现在,都是非常重视政治文明建设的,也非常重视它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对应关系。特区以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为指引,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也用改革开放和‘三敢’精神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因而促进了精神文明和其他文明系统的建设……这是中国经济特区更上一层楼的重要表现”。

  又如《论形成和发展中的精神文明学》(作者范英,《学术研究》,1999年第九期)一文,针对使用“制度文明”概念比使用政治文明这一概念更能区分和突出制度中的政治因素的观点进行了商榷。从表面上看起来,这是对国内、省内长期讨论这两个概念孰重孰轻的一种回应,实际上则是对坚持政治文明理念及其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中介本色的再肯定。

  前文在夏门召开的“全国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上,被列为大会重点介绍的文章,引起与与会者的好评。后文发表后,曾被国内诸多报刊反复转引。

  第三阶段(2002年5月以来)。从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代表党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命题以来,广东对政治文明的研究已由一些学者多年艰难的坚持扩展到许多学者广泛积极的参与。

  2002年7月12日于广州召开的座谈会上,广东学术界部分专家学者认真学习江泽民为党的十六召开作思想理论准备的“5·31”重要讲话,对党中央首次正式使用政治文明概念,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论述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自身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座谈,认为党中央正式提出和使用政治文明的举措,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新时期党的执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进步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同时认为,广东一些学者此前16年对政治文明的执着研究,为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也展示了广东学术界为党政重大决策提供服务的不懈努力和求真精神。本次座谈会的成果分别在《学术研究》等多家报刊编发。

  此后,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以及《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岭南学刊》、《开放时代》、《探求》等报刊上,广东学者发表了一批专论政治文明方面的论文。

  在论述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义务方面,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意义》(张江明)、《高度重视文明总体中的政治文明》(范英)、《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萧君和)、《对政治文明的几点认识》(董玉整)等。

  在论述政治文明的内涵和功能方面,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政治文明的涵义及其功能》(吴灿新)、《略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张江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和措施》(李江涛)、《略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余少波)、《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萧新生)、《要提倡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马中柱)等。

  在论述政治文明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新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范英)、《全面正确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根本》(刘歌德)、《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李振连)、《谈谈政治文明发展的四个‘聚焦点’》(陈伟)和《政治文明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郑奋明)等。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广东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研究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等于2003年1月联合出版了由张江明、范英主编的《论政治文明》一书,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核心、层次、特点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战略意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等展开探讨。

  这些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包括广东一些学者此前16年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均由新华社以大字内参形式,先后专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重大决策的参考素材。

  由于我国对政治文明的自觉实践和政治文明的理论研究较薄弱,许多规律性认识必待深入展开。广东在这一领域的介入虽然早于省外,但后劲必须大力加强,有祈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进之。

  三、广东30年:“三农”研究早抓典型个案:

  上世纪80年代的广东,凭藉“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效果举世瞩目,但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等47个山区县的“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还处于被动状态,一直困扰着人们。如何改变“三农”问题特别是“老、少、山、边、穷”地区的落后现状,便成了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

  为了给广东省委、省政府提供解决这一现实难题的对策思路,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便对全省47个山区县的基本情况作了近年的摸底。通过摸底,发现地处粤北贫穷落后山区的南雄县,由于“改革、开放、搞活”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山水和人心,全力以赴地致力于山区资源的综合保护、开发龢利用,并藉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把资源优势变为商品市场经济优势,在1984年到1986年短短的三年间,工农业产值连年翻番,地方财政收入和群众个人收入大幅增长,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也有较大改善……

  1986年年底,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认为,南雄县三年迅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宝贵经验不仅对广东全省47个山区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全国各地同类型山区也有参考价值,应当及时地认真总结、推广。于是,以时任副主席的陈枫同志为首,组织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三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20多人的调研小分队,在当年年底—1987年5月进驻南雄山区进行实地考察,分别撰写了《南雄山区经济起步实践的回顾》(赖泽南、郭逢让)、《南雄山区经济发展战略设想》(钟梅坤、朱江标)、《改革开放搞活中形成的南雄特色》(陈枫、范英)、《南雄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和启示》(钟梅坤、李彩彬)、《南雄‘两个同时增长’的哲学》(林佐良、罗迪锋)、《南雄黄烟发展的辩证法》(陈光、李国基)、《南雄引进科技设备的奥秘》(李金山、冯勇进)、《南雄理顺一业与百业关系的认识》(郭逢让、罗展雄)、《南雄的用才之道》(陈明星、朱光标、康登生)、《南雄教育事业振兴之路》(江青粦、钟俊环、康登生)、《南雄是怎样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赖泽南、郑泰仁)、《南雄力保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范英、冯达才)、《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马铭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南雄特色》(范英、陈枫)等30多篇论文或调研报告。

  1987年6月7日—9日,由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三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发起,中共南雄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南雄山区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南雄县雄州镇举行。来自北京、广州、韶关及南雄的一百多位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新闻传媒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研讨会上,除了主要论文或调研报告代表发言外,时任中共南雄县委书记肖有根、代县长黄永东,中共韶关市委书记袁炳焕、副书记高禩仁、洛雁秋、市委常务宣传部部长张大莹,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肖如川处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张江明教授、副主席张绰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廖建祥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罗元铮教授,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薛德震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总编赵振英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主任沈冲教授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原部长朱厚泽同志等均对南雄经验作了充分定评。

  1987年秋,及时反映南雄山区改革开放、脱贫致富宝贵经验的著作《南雄特色研究》(陈枫、范英主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对南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特色及其主要依据、南雄特色的主要内涵尤其南雄山区经济发展中——战略方针的特色;工业与农业同时发展、县级财政收入与群众个人收入同时发展的特色;抓准突破口的特色;搞活外引内联的特色;一业兴带百业荣的特色;善于用人的特色;狠抓教育事业的特色;严控人口生产的特色;高度重视生态平衡的特色;领导班子革命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十大特色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等重点论题作了系统阐析。

  1987年底,另一书《南雄发展之路》(陈枫、范英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相继出台。该书对《南雄特色研究》提出的一批理论与实践课题作了进一步阐述与深化,同时收进了1987年6月7日—9日在南雄县雄州镇召开的“南雄山区经济发展研讨会”上众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讲话或评论。

  前述在南雄山区所撰论文中的若干篇如《论改革开放搞活中形成的南雄特色》等被《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登载;研讨会讯息由数十家报刊编发;时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罗元铮教授为《南雄特色研究》的出版写了序言;国务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作了“南雄经济发展的路子,也是同类型山区将要走的路子”的题词;南雄县鉴于显着的先进事迹,被中共韶关市、市政府和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分别树为全市与全省山区“改革、开放、搞活”的一面旗帜;不久,省内数十个市县和全国近30多个省市的山区工作部门前往南雄取经;《南雄特色研究》一书曾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奬等多项。

  一百九十、2009年2月28日,“广东社会学界2008年年会”在中山大学熊德龙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有会长范英,常务副会长刘小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玉整,副会长鲁阳、蔡禾、周大鸣、郑梓桢、严建强、王永平、杨汉卿、杨松;副秘书长谭建光、李伟民、霍秀媚、冼美新、何艳玲、张建平、吕志、叶金宝、顾万明、张兴杰、唐孝祥、段华明、杨颖柔、郑晨、张勇、陈爱军;各专业委员会或重点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单位的负责人陈月明、梁国维、王心旺、钟莹、刘成、童远忠、谢建社、梁幸枝、麦佑甜,以及学会部分常务理事和理事萧新生、卢黄熙、陈芳芳、陈家义、范海泉、刘汝权、程潮、陈之明、李扬、杨光民、欧阳荣基、陈伟、刘权、杨丹娜、刘慧玲、庄伟光、郭景萍、谢俊贵、于芬、吴少忠、张德馨等,来自广州、佛山、深圳、惠州、湛江等地的代表约250人,就广东社会学学会2008年的工作和2009年的设想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这次年会,由广东社会学学会和中山大学于2008年12月成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共同举办。会议由本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大鸣教授主持;本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蔡禾教授代表该院致辞;本会10多个团体单位代表分别介绍了重点教学、科研、专委会和实际单位在2008年的工作成就与2009年的工作安排(详见本期相关内容)。

  接着,大会听取了董玉整教授代表本会所作的2008年的工作报告。他从适时弘扬广东人精神、深入探讨社会发展、积极研究企业改革、勇敢探索社会难点、努力拓展社会学研究新领域和及时总结学会工作经验等6大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回顾。

  本次年会上,会长范英教授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会各教学、科研、实际工作部门和各专业委员会在2008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重要进展,同时赞成董玉整教授代表本会所作的2008年度的工作报告,并代表本会向为推进上述单位和学会工作的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以及为本次年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优质服务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致谢。与此同时,范会长重点谈了学会2009年的大体设想:

  一是做好换届工作——这是全年工作的主项。从1985年到现在,本会已完成了五届工作,2009年面临新一届理事会的产生。通过民主推荐和正式选举,进一步加强各重点教学、科研、实际工作部门和专委会的代表在学会组织机构中的作用,使学会领导机构更具责任心和生命力,带头和推进学会面上和相关单位的工作。

  二是搞好2009年3月27—29日在湛江市召开的“海洋社会学研讨会”。这是本会与届时成立的广东社会学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一次盛会。为什么要成立这个专委会?为什么要召开这个研讨会?大家知道,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资源宝库、交通要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海洋经济的迅速增长,将带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生革命性变革。可以展望,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经济等发展进程中将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2008年3月,汪洋书记在国家海洋局考察时认为:“广东是海洋大省,海岸线比较长,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广东一定要认真落实好国家海洋局对广东海洋工作的要求,努力争当全国海洋工作和海洋经济工作的排头兵,在全国带个好头。”我们学会就是从这些方面考虑,于2007年到2008年,一直在为筹备海洋社会学专委会和海洋社会学研讨会而努力。湛江市一批本会会员骨干已做了许多工作,也发出了邀请,希望各位代表前往参与本会活动。

  三是搞好2009年6月底在广州或外地召开的“南粤新农村建设高峰论坛”。这是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等多个单位联办的一次盛会。本次论坛的宗旨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大发展,努力争当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通过论坛的举办,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并通过报纸、刊物、网络和电视的立体化宣传,总结、推广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展示南粤各地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崭新面貌及其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向,凸现南粤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本次论坛的意义是:有利于在广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广东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风貌;有利于传播与展示南粤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挖掘和总结南粤新农村建设的鲜活经验,发现问题、探讨思路、展望南粤新农村建设的未来;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南粤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持续打造和谐广东及争当新一轮全国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新形象;有利于全面建设和谐广东,夺取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总之,论坛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南粤新农村”。相关参考大题也早已发出,希望会内会外同仁踊跃投稿、参与。

  四是要搞好几项配合的课题:如国务院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双转移”的工作和“广佛同城化”的工作等,本会及各具体团体单位,应从实际出发,抓一些配合调查与研究,为党政部门和基层单位提供理论决策和谘询服务。

  五是专业委员会工作:要在学会换届时,或作些调整,或进行换届;同时,拟成立1—2个新专委会。

  六是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参加在陕西召开的全国社会学2009年年会。

  在本次年会结束前,刘小敏研究员以《和谐学会的和谐盛会》为题作了会议小结。他认为本次年会的特点是和谐,学会是和谐社会里的和谐学会,这次年会是和谐学会的和谐盛会。这种和谐主要体现在年龄、性别、区域、身份和追求等的和谐方面。本次年会在总结2008年工作和部署2009年工作的同时,除收获了友情外,也改变了办会的方式——过去20多年来,本会的大中型会议,主要是范英会长等亲自张罗,今天的年会则开始由副会长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为主承办,既减轻了范英会长与学会本部的压力,也体现了承办单位的活力。今后要把这种办会方式发扬下去。

  一百九十一、2009年2月28日,本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玉整教授代表英英会长在年会上作了学会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前辈、领导、专家和代表们: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我们大家欢聚在学术殿堂中山大学,总结2008年的工作成绩,探讨2009年的工作思路。参加今天会议的,不仅有众多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更有不少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老专家;不仅有大多数在广州工作的学者,还有来自深圳、惠州、佛山、湛江等地的专家学者,我谨代表广东社会学学会秘书处,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的感谢!

  刚才,各专业委员会、各相关教学科研单位的代表向大会汇报了他们各自的工作情况。听了这些汇报,我们都知道了,各专业委员会、各相关单位,根据各自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多较好的成绩。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受范英会长的委托,就广东社会学学会2008年度的工作,向大会作一汇报。请大家审议。

  2008年是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十分不平凡的一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而全国人民英勇救助、赈灾献爱心的举动,同样令世人惊叹。8月,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期盼着、激动着,分享着北京的分分秒秒。当嘹亮的国歌一次又一次吹响的时刻,我们禁不住热泪涌流,民族自豪感越来越高涨。与此同时,一项又一项的社会改革措施在逐渐展开,取得实效。当全世界面对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感到沮丧的时候,中国的社会发展,正成为拯救世界经济的希望。

  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我们社会学学会在2008年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做了一系列工作,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项目推进、社会调研、成果推广、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适时弘扬广东人精神

  弘扬广东人精神,是我们社会学学会与省精神文明学会长期以来的重要工作,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2005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9本的《广东人精神丛书》,当时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小丹同志为丛书作长序,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同志为丛书亲笔撰写“广东人精神”。丛书的出版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止步,我们的思索在继续,探讨在深入。2008年,我们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研究汶川大地震中的广东人精神。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与省精神文明学会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在抗震救灾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广东人精神座谈会”,将抗震救灾活动在精神层面引向深入。学会会长范英教授等专家,发表了精彩的言论。《南方日报》及时编发了与会代表的主要发言多篇,产生了十分积极的社会影响。

  (二)是学会成员参加并总结汶川大地震中的广东人精神。

  我们学会的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先后三次参与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志愿服务及调研活动,完成幷发表重要成果,出版《爱在中国——汶川大地震灾后服务亲历故事》,以及《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国志愿服务的广东经验》等著作,将广东人精神的研究进一步细化。

  (三)是学会成员参加并研究奥运活动中的广东人精神。

  体育专业委员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和有关单位的人员,亲自参加了奥运会的有关组织和实施活动,并认真总结研究奥运活动中的广东人精神。他们为奥运增光,为广东人增色。

  (四)是研究惠州精神。

  本会于2007年在荔湾区开展文化产业项目之后,又与省精神文明学会在惠州进行调研活动,并协助惠州市撰写《惠州精神概论》一书。惠州精神是广东人精神的地区体现,是广东人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历史上惠州具有自己的特质,而且在当代,因为迅速融入现代化,兴起了现代化的工业、城镇,在广东甚至在中国,惠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时代精神,成为广东人精神的一个典型代表。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研究惠州精神,从未来发展的视角剖析惠州精神,不仅对惠州的和谐发展,而且对广东的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本会在广东人精神总体研究的基础上,对地区精神进行深入研究的第一个成果。

  二、深入探讨社会发展问题

  关注社会改革,推进社会发展,是我们进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工作。2008年,我们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社区建设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社区建设,如何处理社区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如何将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的幸福安身之地?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改革进程中的热点问题。

  本会与省精神文明学会、广卫街党工委·办事处等联合组成调研小分队,到广卫街进行社区建设专项调研,形成《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专著一部,由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10月18日下午,在广州市北京路374号广州大厦101会议室召开“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研讨会及专著首发式。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街党工委刘国全书记、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区委贡儿珍书记等领导讲话。范英会长、刘小敏、董玉整常务副会长,以及论文作者、各界代表和嘉宾共60多人出席。

  广卫街可以说是广州市最古老的街道。最早的广州城遗址,最早的国民政府遗址,甚至当今的广州市政府、市人大以及省民政厅等单位,都在广卫街的辖区内。在这样一个具有历来“政治中心”地位的区域进行社区建设,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广卫街解放思想,群策群力,在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的较丰富的经验。对这样的社区进行理论研究,深入探讨,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社会调研等方面,对社会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这部著作,应该被看作为本会2008年的重要学术成果。

  (二)是关注和谐医患关系建设问题。

  在深入探讨社会改革方面,2008年我会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成果,这就是本会与省精神文明学会、省卫生厅联合调研并形成的专著《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概论》。这部著作共14章,论述了建设和谐医患关系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了医患关系的系统结构、模式和特点,解析了和谐医患关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古今中外的医患关系建设实践经验,特别是从夯实经济基础、提升文化品位、打造高尚医德、培育心理素质、强化医院管理、实施法律援助、构建舆论环境、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有理有据,自成体系。2008年3月由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此书作序。他认为这是一部层次较高、水平较高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实践性、指导性都很强的学术专著。她的出版发行,对于更大医务人员、广大民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他还指出这部著作具有四个显着的特点:一是全方位诠释医患关系;二是逻辑体系严谨;三是观点具有创新性;四是及时有效实用。对于医患双方,对于全社会正确全面理解什么是以及怎样建设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部著作的作者,主要来自广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等单位。

  (三)是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在探索社会改革的同时,我们还提供社会服务。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从2007年开始举办“中国?广东健康大讲堂”,主要在广州社区进行,2008年共开展28次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100多场。他们还通过自己的网站等途径,为专家、会员及市民提供健康交流平台,受到广泛欢迎。潜能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先后举办了“从奥运夺金谈人体运动潜能开发”、“中医养生的物质基础”等专题讲座,与境内外合作,服务社会、服务社区,进一步推进潜能开发。番禺养生保健协会,也做了大量深受民众欢迎的健康服务活动。广州市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许多调研活动,为党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积极研究企业改革问题

  企业改革是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内社会改革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我省的企业改革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本会积极应对组织队伍进行跟踪研究。2008年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调研企业改革问题。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本会与精神文明学会等组成的广东社科界推进“双转移”战略调研小组,以珠三角民营企业转移到贫困地区碰到的实际困难为题,于8月底到梅州市、兴宁市等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有关领导、企业等座谈,并写成调研报告呈交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参考,省领导亲自批示给有关领导和部门,研究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责成落实。关于这方面的课题研究,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也写出了专题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受到好评。

  (二)是研究企业建设问题。

  本会与相关学会、研究会等于今年3月与8月在广州联合召开了两次学术研讨会,主要探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打造企业品牌这两个专题,与会代表总约600人。在我们看来,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实际上承担了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就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就一定要在实践中贯彻责任意识,落实责任意识,将对社会对大众负责,变成企业的自觉行动,变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意识。社会要和谐,企业要发展,其根基,就在责任。

  四、勇敢探索社会难点问题

  直面现实,勇敢探索社会难点问题,是本会的一贯风格。2008年,我们继续关注、研究一些重大的社会难点问题。

  (一)是残疾人问题。

  本会与省精神文明学会、省残疾人联合共同承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重点项目,经过近年的调研,已由华夏出版社于2008年2月分别出版了专著《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和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与《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考察和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题词,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写序言。目前,全国有残疾人8340万,广东省有540万残疾人,其中全省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470.65万户,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0.45%。对如此庞大的人群进行社会学研究,十分必要,十分有价值。

  (二)是“三农”问题。

  多年来,我们一直关注“三农”问题,成立了“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我们与有关单位合作,成立了南粤新农村建设研究项目组,对广东的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前期工作,也进行了多次调研,开了几次专题研讨会。目前,这个项目还在进行中,2009年,我们要召开具有较高层次的理论研讨会,并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的专家们,对农民工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等专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表出版了一批成果。

  (三)是殡葬改革问题。

  殡葬改革问题也是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本会于1999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产生积极社会影响。2008年4月间,学会会长、专委会主任范英教授应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和多家报刊之邀,主要就我国往生业存在的问题和破解对策作了近20个小时的访谈。范英会长等专家先后到佛山市、上海市和长春市等地实地调研和座谈,幷发表了重要观点,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断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佛山市殡葬行业协会在实际工作的层面,做了不少受到社会民众称赞的活动。

  五、努力拓展社会学研究新领域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对新领域的拓展。2008年,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筹建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经过近年的努力,筹备成立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时机已经成熟。正式的成立大会,将于2009年3月在湛江举行。

  (二)是加强性社会学研究。

  2007年,本会曾与省性学会联合举行了性文化建设方面的专题研讨会,引起媒体的关注。2008年,我们继续合作,参加省性学会的学术年会,幷发表重要言论;参加学术专著《性文化建设概论》的写作出版工作。这是全国第一本专题研讨性文化建设的理论专著,出版后,产生强烈社会反响。

  六、及时总结学会工作经验

  要做好学会工作,就要经常总结经验,探索学会工作的发展规律。本会十分注重这方面的工作。经常召开会长会议、秘书长会议、专题会议等,及时研究工作,确定思路。并通过《广东社会学通讯》及时与会内和省内外交流,该通讯在2008年已出版了12期。实践证明,这是十分有效的做法。

  2008年1月,我们召开了约有300人参加的2007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各专业委员会、各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参加会议。大家总结2007年度的工作,展望2008年度的工作,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2008年,我们先后召开过10多次会议,其中,9月25日,我们在广州市召开骨干会议。会长范英、常务副会长刘小敏,部分副会长、副秘书长以及各专业委员会、重点教学、科研、实际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或代表与会。与会人员交流本会上半年的工作,并筹划年底的活动。对学会全年工作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导引作用。

  特别需要介绍的是,在“广东省社科联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活动中,本会会长范英研究员应邀参加活动,并总结出了自1985年12月19日成立以来广东社会学学会初步形成的五个特点:一是以关注现实问题为己任,是我们长期不懈的追求。二是以树立前沿意识为先导,是我们与时俱进的动力。三是以激发科研成果为目标,是我们自强队伍的根本。四是以促进团队攻关为主导,是我们敢打硬仗的秘诀。五是以强化学科分工为依托,是我们立体发展的支撑。

  这五个特点,总结得很好。可以说,这五个特点,既是本会20多年来的理论总结,也是本会存在发展壮大不断拓展社会影响的内在灵魂。20多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正因为是这样做的,我们才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才有了今天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还有,我们之所以有了这样的五个特点,与多年来一直担任本会会长的范英研究员的执着追求是分不开的。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学会同仁孜孜追求,不为名不为利,组织一个又一个会议,开展一个又一个项目,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范英会长为本会所做的卓越贡献!

  同时,我们拥有这五个特点,也与鲁阳等一批前辈的贡献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探索和奉献,我们的学会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前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2008年已经过去。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但是,社会在发展,文化在进步,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有很多。我们一定要不懈努力,直面现实,研究现实,为和谐社会、和谐广东建设,贡献我们社会学学会的应有力量。

  一百九十二、2009年3月28-29日,“2009年(中国·湛江)海洋文化与海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湛江市召开。

  大会由广东社会学学会和本会新成立的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范英研究员、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蔡禾教授、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李更盛主席、广东海洋大学校长何真博士分别作了讲话。来自韩国、台湾、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省社科联、省社科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州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市委党校、五邑大学、韶关学院等科研、高校、党校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代表及广东社会学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约120人与会,收到入选论文60篇。

  范英研究员在《探索海洋,建设海洋》的讲话中指出: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省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填补了我国对海洋社会进行民间社会组织研究的空白,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和广东在海洋社会建设领域上急起直追,深入研究及对广东海洋大省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海专会的成立有利于强化社会学对海洋社会领域的研究力度,有利于充实人们的海洋意识、海洋观念和海洋理论,更有利于人们深入探索与建设和谐的海洋社会。

  蔡禾教授在讲话中认为,中国有2000万渔民,但国内对这一群体的社会学研究还刚刚起步。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问题将会逐步凸显出来。因此,研究涉海人群,建立海洋社会学学科,将为我国和广东如何建设和谐的海洋社会提供新的思路。

  李更盛主席指出:本次大会和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湛江市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湛江市有庞大的涉海生计人群,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底藴,有急待研究的海洋命题,祈待专委会的成立能够开出耀眼之花,结出文明之果。

  何真博士对来自各地的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介了广东海洋大学校史、学科建设情况,感谢并祈盼与会专家学者继续帮助和支持广东海洋大学的学科建设尤其是海洋社会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在本次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前经广东社会学学会同意,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行政主管部门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广东社会学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管理办法和组织机构名单,并举行了庄重的揭牌仪式。作为国内第一家以海洋社会学为研究对象的民间社会学术团体,首届主任为张开城教授。

  在本次大会上,进行主题讲演的学者分别就海洋社会学背景、意义、方法和体系构架等方面的宏观问题和海洋社会建设的一批具体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他们认为:海洋关系到一个沿海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在面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当口,海洋的确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从中国的情况来说,中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沿海大国。由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海洋的依赖性,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实施海洋开发”已写入十六大报告,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目标,将海洋经济视为中国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立法、海洋功能区划、海域管理等措施也相继出台。“十一五规划”强调“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2006年还启动了旨在摸清我国近海“家底”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从世界和中国的角度看,人类在海洋事业的发展中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它们不仅涉及到理工科范畴的海洋、生物、水产、环境等学科,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多学科交叉特别是文理交叉研究,特别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视角开展研究,以及从软科学方面开展研究。比如海洋国策研究,包括参与全球海洋事务、维护海洋权益、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等。和谐海洋建设以及海洋世纪的大背景,呼唤一门新的社会科学学科——海洋社会学的出现。作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或应用社会学学科,海洋社会学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独特的作用。

  在本次大会上与会者认为,进入21世纪,海洋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大。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地从陆地向海洋转移。海洋经济的迅速增长,将带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海洋资源、环境、人口、管理等领域的问题也会凸出来,在诸如海洋社区、海洋社会群体与组织、涉海人群的生存和生计、海洋社会问题与海洋社会政策、海洋社会变迁与城市化现代化等领域,海洋社会学均大有用武之地,因其独特的视角、理论和方法而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海洋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提出来是近几年来的事。从目前的情况看,人们不仅对海洋社会学感到陌生,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而且其学科体系也还处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目前能够查到的涉及海洋社会或海洋社会学的文章不过10篇。有学者指出,作为新兴学科,海洋社会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当前需要尽快奠定海洋社会学理论基础和学科边界。当前的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许多海洋社会问题,是建构新兴学科体系的切入口,也是海洋社会学理论研究回应现实重大社会问题的基本方式。

  关于海洋与海洋文化方面,有学者提出,应从多元海洋文化、中西模式比较等角度,重新梳理和发掘中国文化主体中的海洋特性,重新阐释海洋及海洋文化的多元格局、中国多元文化一体格局及海洋文化在其中应有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另有学者以台湾、福建等地妈祖信仰和湛江人龙舞为例,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文学等综合学科视角具体阐述了海神信仰的结构、功能,海神信仰的生成、维持与当代转型,并就海洋文化开发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就海洋社会建设方面,与会者认为,和谐海洋社会建设是和谐与“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涉海人群社会福利供给予以充分重视,需要认真审视掩盖在三农问题下的涉海人群的生产生活。围遶这一主题,学者们从多角度展开了讨论:有学者指出多中心社会福利供给机制的可能性、现实性,以及社区对福利供给的重要意义;有学者指出涉海人群的保障体制建构及其对和谐海洋社会建设的意义;有学者指出涉海人群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排斥机制及其改进的操作化途径等。

  此外,韩国学者介绍了该国岛屿文化研究的现状、进展,并期待建立人文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统筹人文学基盘上的紧密合作与连网,提出建立东亚海洋社会学与海洋文化研究交流机制。台湾学者以心理学视角,阐述了妈祖信仰在台湾的现状、功能与当代维系,并以此展望了两岸关系的若干可能趋向。

  针对讨论主题,许多学者认为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区域研究和更广泛的学科比较,如将东南沿海与北方沿海进行对比、海峡两岸、东亚区域内岛屿文化等进行区域和比较研究;如将海神信仰放置在社会学视角、人类学视角和文化学视角下进行区域和比较研究等,将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现象与理论。

  在研讨会上,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范英研究员分别对大会上国内外讲演者的报告作了点评,在大会闭幕时作了小结。他认为:通过本次大会,也通过海洋社会学专委会的成立,务要落实2008年3月汪洋书记在国家海洋局考察时关于“广东是海洋大省,海岸线比较长,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广东一定要认真落实好国家海洋局对广东海洋工作的要求,努力争当全国海洋工作和海洋经济工作的排头兵,在全国带个好头”的精神,逐步建立起海洋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开展海洋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为建设我国和广东的和谐海洋社会提供理论、决策等谘询服务。

  会后,反映本次大会成果的文集《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社会建设研究》由张开城等主编、海洋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同时为一批优秀论文颁发了奬证奬金。

  一百九十三、2009年3月28到29日,范英会长在湛江市召开的“海洋文化与海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社会学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作了《探索海洋 建设海洋》的主题的讲话:

  今天,来自韩国、台湾、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等地的专家学者、有关领导与热心人士,欢聚在风景秀丽的湛江市广东海洋大学校区,共举“海洋文化与海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社会学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这是湛江市文化史上,也是广东海洋大学校史上,更是广东社会学学会史上值得重视的一笔。特别是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可说填补了我国对海洋社会进行民间社会组织研究的空白,在进一步推动国家和广东在海洋社会这一紧迫而重大的领域上急起直追、深入研究,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海洋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方面,其意义不言自明。也因此,我谨代表广东社会学学会,向专委会的成立和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所有与会的女士们、先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在21世纪享有特殊地位和特殊价值。海洋是资源宝库、交通要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海洋经济的迅速增长,将带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可以展望,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经济等发展进程中将具有里程碑的重大作用。2008年3月,汪洋书记在国家海洋局考察时认为:“广东是海洋大省,海岸线比较长,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广东一定要认真落实好国家海洋局对广东海洋工作的要求,努力争当全国海洋工作和海洋经济工作的排头兵,在全国带个好头。”正是出于这些考虑,从2007年到现在,我们一直在为筹备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海洋文化与海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这次盛会是由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社会学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盛会。湛江市、广东海洋大学及该校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开城教授等一批骨干,为专委会的成立和研讨会的召开做了一应切实的筹备工作,我谨代表广东社会学学会,向他们致于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我们广东社会学学会是在1985年成立的省级社会学术团体,现有团体会员近万人,理事近400人,除教学、科研、实际工作近100个团体单位外,还先后成立了潜能开发研究、体育社会学、殡葬改革社会学、健康研究、三农研究、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加上现在的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共有七个专业委员会。此外还有一些专业委员会正在筹备。20多年来,本会和各教学、科研、实际工作部门以及各专业委员会为广东和谐社会的建设均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如果从学会的面上来讲,已形成五大明显的特色:一是以关注现实问题为己任,是我们长期不懈的追求。二是以树立前沿意识为先导,是我们与时俱进的动力。三是以激发科研成果为目标,是我们自强队伍的根本。四是以促进团队攻关为主导,是我们敢打硬仗的秘诀。五是以强化学科分工为依托,是我们立体发展的支撑。我们希望新成立的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承传和发扬本会的特色,与本会的各专业委员会等加强纵横联合,与省外、国外有识之士加强学术交流,共同为推进海洋文化和海洋社会的建设而不断奋斗。

  大家知道,广东海洋大学是我省重点扶持的海洋类高校,也是我国为数少见的海洋大学之一,已有专门研究海洋文化的研究所,社会学学科又是该校的重点学科。多年来,在校领导的重视下,在张开城等一批专家的努力下,他们对海洋文化、海洋社会发展展开了较为系统的、深入的研究,特别在海洋社会学体系建构、原水上居民即蛋民研究及海洋珍珠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实的成果,得到学界、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因此,我们广东社会学学会在这里设立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是水到渠成,势所必然;同时,我们征得广东海洋大学和湛江市民政局的同意,再经业务主管部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行政主管部门广东省民政厅的批准,这个专业委员会作为广东社会学学会的分支机构,既以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等为重点,又以省内热心海洋文化研究与开发的各方同仁为依托,逐步做大做强。其主要任务是从事海洋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和海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宣扬海洋文化精神,普及海洋社会学知识,进行海洋观教育培训、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一句话:探索海洋,建设海洋,立足湛江,面向全国,任重道远,风正帆扬,前景无限,共创辉煌。

  最后,祝愿我们在大会中建立起来的学术友谊长存,祝愿大家牛年牛气冲天,祝愿本次大会完满成功!

  一百九十四、2009年3月公布了广东社会学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广东社会学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政部《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团管理试行办法》以及《广东社会学学会章程》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为广东社会学学会,登记管理机关为广东省民政厅。

  第三条 本会是广东社会学学会的分支机构,自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接受广东社会学学会的领导和管理,在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以及其授权之下进行活动,活动地域为广东省内。

  第四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

   (一)组织联络广东省内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学术机构、海洋管理机构、社会团体开展与海洋社会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促进广东省海洋社会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二)组织各种智力资源推动广东海洋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广东海洋大省建设、海洋社会建设以及和谐广东建设作贡献。

   (三)举办海洋社会学研究的各种论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编辑出版有关海洋社会学研究与普及的书籍。

   (四)加强国内外、省内外有关海洋社会的研究、合作与交流,借鉴和推广先进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同时向海内外宣传推广广东海洋社会研究、海洋社会建设的经验。

   (五)组织开展优秀科研成果的评选和表彰工作。

  第五条 本会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民事法律责任由广东社会学学会承担。凡涉及民事责任的事项,不得擅自处理,必须报广东社会学学会批准或授权后再实施。

  第六条 本会不得自行制定章程、发展会员和收取会费,但可接受广东社会学学会的授权,为广东社会学学会发展会员(而不是为本会发展会员),为广东社会学学会收取会费(其收取的会费应当属于广东社会学学会所有,而不是留作本会使用)。

  第七条 本会的公章由广东社会学学会向有关部门申请统一刻制,刻制后需到广东省社科联备案。本会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公章(使用前需经本会负责人同意)。本会开展业务工作使用公章前,须报经广东社会学学会批准。

  第八条 本会行文和开展活动必须使用全称。

  第九条 本会不得再设立分支机构。

  第十条 本会应根据广东社会学学会工作安排,协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定期开展学术活动。举办重大活动时,应邀请广东社会学学会人员参加,接受广东社会学学会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活动结束后应向其提交总结报告。

  第十一条 本会的负责人为正副主任,由广东社会学学会提出侯选名单(其候选人需为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年龄不超过70周岁,不能在其他社团担任会长(理事长)或法定代表人),报经广东省社科联批准后确定,任期最长不得超过10年。

  第十二条 本会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秘书若干人。

  第十三条 本会变更名称(住所、负责人),应经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社科联同意后,到广东省民政厅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一百九十五、2009年3月成立的广东社会学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名单:

  顾 问

  范 英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研究员

  刘小敏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

  董玉整 省计生委《人之初》杂志社长、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

  蔡 禾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广东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教授

  张健生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吴灶和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教授

  冯观富 台湾学者、广东海洋大学客座教授

  宋正海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陈世标 中国海洋学会秘书长

  成晋豫 中国太平洋学会秘书长

  曲金良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柳和勇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时 平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宁 波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主 任

  张开城 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

  常务副主任

  马志荣 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

  盛清才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副主任

  徐志良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政研室主任

  汤亚虎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党办主任

  肖 星 广州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世界休闲组织中国分会都市休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巩建华 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系主任、副教授

  曹 卫 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院长、教授

  秘 书:

  周 娟(女)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

  刘 勤 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

  常务委员:

  张开城、徐志良、汤亚虎、肖 星

  吕清远 、谢俊贵、廖宗麟、吴建华(女)

  廖小健(女)、田若虹(女)、吕 志、姚国成

  马志荣、盛清才 、巩建华 、郭晋杰

  黄汉忠、周 娟(女)、刘 勤 、张建刚

  张国玲(女)、张 莉(女)、刘明金、陈家义

  委 员:(略)

  一百九十六、2009年3月“2009中国(湛江)海洋社会与海洋文化论坛”公布的优秀论文名单:

  荣誉奬:

  1.曲金良:关于海洋文化的几个认识问题

  2.台湾·冯观富:从心理学等理论谈台湾海岛妈祖信仰的发展与影响

  3.韩国·姜凤龙:韩国木浦大学的岛屿文化研究成果与未来目标

  4.宁波:海洋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略论

  5.韩国·申正浩:加强东亚海洋文化研究与合作交流

  一等奬:

  1.田若虹:近二十年来以妈祖信仰为核心的“妈祖文化圈”研究

  2.廖小健:“汉语热”与世界华侨华人

  3.巩建华:“人龙”——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概念

  二等奬:

  1.杨荷卿:海洋文化与滨海旅游资源的融合

  2.刘小龙、吕志:海洋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实现途径

  3.刘 勤:多中心供给下的海洋社会政策及其前瞻性分析

  4.盛清才:论公众海洋法治信仰的培育

  5.普映山:海洋文化翻译语境论

  6.徐以国、马志荣:广东失海渔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三等奬:

  1.鞠国坤、林秀花:设立海洋节以及整合旅游资源

  2.江沛丰、陈俊翘:从日本邮票看日本的海洋文化

  3.冯谢玲、刘柏蕃:南海珠华传奇千年─浅析南珠历史、文化及其现状

  4.周 静:海洋社会活动的当代转型

  5.宋广智:海洋社区研究的一点思考

  6.陈家义、谭凤玲:海洋资源与以民为本的社会和谐问题

  7.周 娟:广东省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8.张国玲:广东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问题的思考

  9.王丹凤:沿海开发区渔民的市民化转型分析

  10.张力、国俊明:现代海洋管理的社会学审视

  一百九十七、2009年4月8日,本会会长范英研究员身体力行地就海洋社会学这一暂新课题撰写了《〈海洋社会学〉初步构架》的主体观点和三级提纲,并提交海洋社会学专委会和中国社会学会2009年西安年会——“海洋社会变迁与海洋社会学学科建设分论坛”参考。

  他认为:海洋社会学是专门研究海洋社会自身及其与人类共进退的分支社会学。其基本内容有四个层次:一、主要研究海洋社会的内在变迁、外在关联和人类属性等的互动关系;二、主要研究海洋社会与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规等的互动关系;三、主要研究海洋社会与海洋个体、海洋群体、海洋组织和海洋社区等的互动关系;四、主要研究海洋社会与海洋资源、海洋价值、海洋生态和海洋建设等的互动关系。为揭示海洋社会学概念界定的意藴和上述海洋社会学四个主要层次的观点,范会长对海洋社会学的主体构架共设计了五部分、22章:第一部分的第一至第四章为:应运而生——海洋社会学的时代呼声;海洋社会——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共创和谐——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意义;兼收并蓄——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的第五至第七章为:源远流长——海洋社会的内在变迁;手足情深——海洋社会的外在关照;同此凉热——海洋社会的人类属性。第三部分的第八至第十四章为:海洋环境——海洋社会的生力摇篮;海洋经济——海洋社会的物力根基;海洋政治——海洋社会的权力指向;海洋文化——海洋社会的智力聚焦;海洋军事——海洋社会的武力后盾;海洋外交——海洋社会的和力桥梁;海洋法规——海洋社会的法力天平。第四部分的第十五至第十八章为:海洋个体——海洋社会的人本基因;海洋群体——海洋社会的当然主宰;海洋组织——海洋社会的公共用器;海洋社区——海洋社会的栖息家园。第五部分的第十九至第二十二章为:全面开发——海洋社会资源丰富多彩;综合利用——海洋社会价值弥足珍贵;科学保护——海洋社会生态繁衍不息;以人为本——海洋社会文明建设等,同时对上述各章的具体观点均作出了三个方面的简明表述。这就为新兴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初创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新颖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兴趣和好评。

  一百九十八、2009年4月9日,应佛山市三水广东省第二戒毒劳教所之邀,范英、刘小敏、董玉整教授等一行与省劳教局政委陈达、三水广东省第二戒毒劳教所领导座谈我省禁毒、戒毒等社会问题,并就双方相关协作事项交换了初步意见。

  一百九十九、2009年4月11日,广东社会学学会、该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市桂花岗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联合召开“我国往生业改革瓶颈问题研讨会”。专委会主任委员范英、副主任委员霍秀媚、杨光民、欧阳荣基、陈伟,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谢俊贵,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程潮,以及专委会骨干20余人,就我国往生业改革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广州电视台、《羊城晚报》、《亚太经济时报》、《广东社会学通讯》记者也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范英教授主持。

  范教授首先对研讨会承办方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接着简要回顾了专委会成立近10年来的发展历程,指出在专委会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在省内外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范教授重点讲了当前殡葬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紧急问题,即三个“必须”的问题:一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和谐发展,二是必须从宏观上深刻反思多年来改革的瓶颈问题,三是必须敢于和善于正视和破解这些瓶颈问题。

  他认为,往生业改革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五大方面:

  一是观念方面:表现为民族化观念的丢失;大众化观念的丢失;人性化观念的丢失;民主化观念的丢失。二是体制方面:表现为政治化体制的弊端;公益化体制的弊端;计划化体制的弊端;封闭化体制的弊端。三是管理方面:表现为行政化管理的倾向;教条化管理的倾向;排外化管理的倾向;无序化管理的倾向。四是队伍方面:表现为学科化队伍的薄弱;专业化队伍的薄弱;社会化队伍的薄弱;决策化队伍的薄弱。五是法规方面:表现为国家化法规的缺位;地方化法规的缺位;关联化法规的缺位;国际化法规的缺位。

  范教授进一步指出,上述五大方面的瓶颈问题及各自的内部表现,是环环相扣、互为制约的关系。其中,破解观念方面的瓶颈问题是先导;破解体制方面的瓶颈问题是关键;破解管理方面的瓶颈问题是重心;破解队伍方面的瓶颈问题是根本;破解法规方面的瓶颈问题是保证。

  霍秀媚教授、欧阳荣基处长分别就殡葬行业的“暴利”、“垄断”问题作了专题发言。霍教授认为,要消除“殡葬暴利”,政府应该是第一责任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提出:迫切需要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实行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分离;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市场化经营,才能打破殡葬业的垄断格局;民政部门一定要权责相当,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切实承担起殡葬行业的管理责任。欧阳处长指出,墓穴价格高、先进葬式推广困难是我国殡葬改革的“老大难”问题,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殡葬行业的垄断、半垄断经营体制,允许推行先进葬式的民营企业登记注册,简化批准手续与门坎,甚至实行“民政部门备案、指导,规划部门审查选点布局,工商部门核发证照,地方政协实施监督”的制度。

  陈伟教授、杨光民教授、李扬副教授、周利敏副教授、许雁雁等就殡葬改革的文化观念瓶颈问题进行了研讨。其中,陈教授认为,观念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往生业也不例外。殡葬改革观念“瓶颈”的破解,必须关注传统与新潮的融和、消解平等与差等的抵牾、走出礼俗与超脱的困惑。杨教授谈到,殡葬观念更新,应从官员做起,官员走在前面,发挥示范作用,感动群众,从而促进我国殡葬业有序建设和殡葬改革深入发展。李副教授指出:殡葬改革困境的原因,除利益集团的博弈之外,还龢民众对生死的理解以及根深蒂固的习俗、行为模式有关。她提出,应当推行生命教育,让民众从小开始正确理解生和死的问题。此外,在全社会进行殡葬教育,更新社会观念,提高政府官员、企业人员以及社会民众的觉悟也十分重要。周副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回顾了我国殡葬仪式的变迁历程,并指出:殡葬仪式的变迁,反映着殡葬文化的变迁,它和当代社会都市化、现代化发展有关。许雁雁则认为,我国殡葬改革举步维艰,归根到底是人们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殡葬文化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谢俊贵教授的观点和范教授“历朝众骨早成肥”的观点不谋而合,认为殡葬改革问题的确值得重新思考。他谈到,千百年来土葬埋下的坟墓,到今天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絶大多数都已经夷为平地,只是隐形占有土地;反而集中放置或埋葬,长年累月,将占有大片的土地,是十分可怕的事情。程潮教授指出,丧葬既有孝道问题,还有功利性问题。这两方面都要关顾到,不能过“左”,不能不顾絶大多数老百姓的内心追求和现实状态。

  陈家义教授在发言中明确提出,必须倡导“包容”的智慧,让包容占上风,才有可能解决往生业改革的瓶颈问题,造福于人民大众。刘汝权教授指出,解决我国往生业瓶颈问题的关键和根本,在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决策人。薛永贤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殡葬改革虽然进行了很多年,但由于和群众意愿相去甚远,至今仍未能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同和配合,因此,我国殡葬改革的目标和做法都值得深刻的全面的反思。

  范教授最后指出,殡葬改革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传统习俗和孝文化,赋予人们更多的自主权。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群众在殡葬方式方面有多样化的选择,而不应该采用标准化、统一化、简单化的“一刀切”做法。

  二百、2009年4月21日,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在省社科联召开第11次“南粤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两会”会长范英教授,常务副会长刘小敏教授,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副会长戢斗勇教授、卢黄熙教授、杨松教授和常务副秘书长冯仿娅教授以及两会骨干20余人,就南粤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会议由范英、刘小敏共同主持。

  范英会长首先强调,本次研讨会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而召开的,目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大发展,使广东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范教授指出,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关注“三农”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广东的情况来看,除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外,其余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并不比内地好多少,有待切实地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有待切实地从全局及未来走向上予以正视和解决。他认为,当前南粤新农村建设问题,从总的、根本上说是农村、农业、农民怎么进一步文明化的问题。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在新的任务面前,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后,研究南粤新农村建设问题,传播与展示南粤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挖掘和总结南粤新农村建设的鲜活经验,为南粤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及对策思路,就显得十分迫切必要。范教授认为,当代中国人、广东人身上的血脉,95%还来自“农”字。万业不忘农。万事不忘农。忘农即忘本。“三农”问题是我国、我省文明化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我们理论工作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不少人口头重视、实际上并不重视或重视不够的情况下,多些呼吁,多些宣传,多些舆论,多些探讨,多些建议,总是有益的。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并就发言者的专题提出修改意见。

  在本次研讨会上发言的有下列同志:

  广东省社科院刘小敏副院长、薛永贤主要就南粤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地位、战略作用与战略意义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南粤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刺激农村消费经济、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在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广州市社科院郭艳华教授在发言中主要谈了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制约瓶颈、制约原因与制约化解问题。她认为,我省总体上已开始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的发展时期,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依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化解矛盾,推进新农村建设迈上新阶段。

  广东省社科院许雁雁对南粤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协调、社会和谐与文化提升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主张,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落实“两个反哺”和优化经济环境来实现南粤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协调;通过社会保障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组织管理建设来实现南粤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和谐;通过观念塑造、教育培养和文化建设来实现南粤新农村的文化提升。

  广东省委党校余泽娜副教授的发言初步阐述了南粤新农村建设与四个文明的整合发展问题。她认为,实现南粤新农村建设与四个文明的整合发展,必须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南粤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以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精神动力;以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以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环境支持,并走新农村四个文明建设四位一体、整合发展的道路。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戢斗勇教授总结幷介绍了广东省佛山市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他谈到,在建设南粤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佛山创造出独特的模式——佛山模式,以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为核心,在土地流转、高新农业、城镇建设、教育文化、居民身份、社会保险、民主管理、常住人口等八个方面,形成了建设南粤新农村的一整套体系和方法,取得了鲜明的成效。

  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卢黄熙教授主要论述了南粤新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问题。他认为,解决南粤新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南粤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挖掘各自优势,走特色之路,做好发展经济的“内功”;省委、省政府应加强战略谋划,优化总体布局,增强发展南粤新农村经济的“外力”。

  广州市委党校温朝霞副教授则主要就南粤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发表了看法。她提到,改革开放30年以来,南粤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村容、乡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社会治安现状有待完善、农村家族文化仍然十分活跃、部分农民的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应实现以树立新风尚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三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南粤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娄君侠讲师主要讲了南粤新农村中如何处理传统聚落改造、修建和保护的关系,传承岭南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推进南粤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她认为,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岭南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许多做法割裂了聚落现象的地域性特色和地域文化精神内涵,应当制定城镇民居保护的专项法规、传统聚落的认定标准等等。

  广州市委党校冯仿娅教授则阐述了南粤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创新问题。她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农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南粤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分重要而紧迫。而在南粤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广东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冯教授提出,要紧密结合南粤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努力探索以文化发展为突破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实践和创新。

  范会长在小结时提到:从2008年到现在,两会以南粤新农村建设为题,先后举办了近10次小型研讨、座谈活动,与本次研讨会一起,为今年6月下旬(暂定)召开的“南粤新农村建设高峰论坛”作了预备,共收到近50篇论文。他要求各位作者,包括今天没有与会的作者在内,都要尽量吸纳会上、会后的有益意见,在原有基础上,从精神文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认真修改、充实和提高;部分新拟的课题如有机农业课题,也要落实到人,赶快补齐。各方应在5月上旬前全部搞妥,将修改件发回学会秘书处,以便在6月大会前正式出版相关文集,过期或不合要求的恕不选入。有关通知及要求已由会学秘书处发出,有请及时配合与支持。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高峰论坛召开的具体地点和相关经费。其他研讨会可以少开、不开,这个高峰论坛则一定要开并要开好。希望相关骨干和团体单位作出重要奉献。虽然现在筹集会议经费很不容易,但困难是难不倒有心人的。在艰难中能办成一些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状态,可贵的精神状态。

  最后范会长指出:从理论高度、实践急需和未来发展看广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就是我们本次研讨会和即将召开的高级论坛的宗旨,但愿能够得到党政、企业、媒体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指导、关顾和参与。

  二百零一、2009年4月27日,本会会长范英应邀到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与会的该院社会学系、社工系等师生400多人作了《在补课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纪念邓小平关于社会学补课讲话30周年》的专题讲演。

  他说:今天,应张院长之邀,我想以漫谈形式同大家随意地讲些社会学的补课、学习、探索与创新的一些话题。还是从什么是社会学这个老问题开始罢。

  什么是社会学?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它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学说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社会现象有很广泛的领域和种类,所以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也是很宽大的,并形成不同层级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目前存在的环境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哲学社会学、管理社会学、技术社会学、医学社会学、心理社会学、农业社会学、工业社会学,还有我会正在探索的海洋社会学以及各式各样的分支社会学,说明人们对社会学的认识与研究在不断深化与细化,也说明社会学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愈被人们所重视。

  这与我国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近30年的情况完全不同。那时,社会学被打入冷宫,原有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几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我们国家文献上关于社会学的字眼几乎絶种。这当然很不正常。

  所以,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来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为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学需要赶快补课的重要精神,继全国社会学会成立之后,我们广东也出于如下考虑:

  一是广东的急需。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如何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研究,为党政部门和实际工作单位提供决策服务和理论参考,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二是广东的重视。省社科联、省民政厅出面联系著名的经济学家卓炯教授、中山大学何肇发教授等老一批社会学学者和党政机关、实际工作单位的社会学业余爱好者,要求大家把社会学队伍集结起来。三是广东有基础。尤其是中山大学已在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起社会学系,吸纳和培养的一批社会学骨干有利于广东社会学学会的起步。广东社会学学会便从1985年12月成立,属国内较早有社会学学会的省份,到现在已完成了五届工作。

  第一、二届会长何肇发教授是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广东社会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第三届会长是广州市原副书记、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邬梦兆同志。我在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时参与发起工作,并担任首届秘书长,第二届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三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第四、五届会长。

  通过这五届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会从30多名理事发展到现在近400名理事,团体会员单位从1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个,会员从不到百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万人。广东省内各高等院校大都开设了社会学课程,包括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州大学等先后均设立了社会学系或社会工作学系等。省社科院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立了人口学与社会学研究所。这些院校和科研所等的骨干,已成为广东社会学学会的主力,在为党政部门和基层单位提供决策谘询方面,在完成国家和省级等重点课题方面,在社会学学科自身建设的深化与发展方面,在培养社会学人才方面和与国际社会学接轨方面,均作出应有的努力,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此外,广东社会学从1999年到现在还分别建立了潜能开发研究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殡葬改革社会学、健康研究社会学、三农研究社会学、志愿服务社会学、海洋研究社会学共七个专业委员会。还有一批专业委员会待成立。上述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宏观社会学、中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学工作者的特长、爱好和潜能,有利于对具体的社会现象作出比较切实和持久的考察与探讨,有利于深入社会基层为大众所关顾所认同,有利于促进学会从平面发展走向立体发展。从国内各省社会学学会的现状看,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专业委员会的做法是比较突出的,各个专委会的工作也很活跃。

  其中的“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就设在华南农业大学,张兴杰院长为主任委员,从2006年5月成立以来做了不少工作,曾在全国社会学年会上承办了分会场,主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收到很好的社会效应。这些年,该院和专委会还出版了一批教材和专著,省内关心三农问题的同仁已逐步集结在这个专委会里头。今年中,广东社会学学会等拟召开“南粤新农村建设高峰论坛”,该院和专委会已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今天成立了校内社会学学术社团,这是件很有新意、很有必要的事情。除了社团的工作义务外,它也可以积极参与设在校内的广东社会学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相关活动,并希望成为该专委会的生力军。因为三农问题太重要了,我们当代中国人、广东人,身上流的血脉,95%还姓农。所以万业不忘农,万事不忘农,忘农即忘本。可以说,三农问题是我国、广东文明化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我们有责任为三农问题的研究做出社会学方面的努力。

  广东社会学学会最早成立的是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潜能开发研究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全国社会学会早有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我们广东在学会里头成立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不属“创新”范围,但把全省的体育社会工作者拢在一起,比起全国社会学会中二级学会的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更贴近基层单位,更贴近社会实际。

  相对于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来说,广东社会学学会的潜能开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则具有“创新”味道。21世纪是人类智力全面开发的世纪,不仅要继续开发人们的显能,还要努力重视开发人们的潜能。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开发是项新的课题,广东率先以专业委员会的名义来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近10年的探索,期间召开了三次“中国(广东)潜能开发高级论坛”的学术活动;与国内外相关学者和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对近万人次开展过教育培训工作。他们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致于广东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甫一成立便提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法》的倡议,直到现在还为此而努力着。大家知道,人世两大难之一的往生问题,13亿人口的大国里头,每年有近千万人死亡,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到社会的持续发展。但至今还没有一部殡葬法典,只是由残缺不全的殡葬管理条例来忽悠,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情,不符合以法治国的理念。近30年来,许多法规都有了,就是不见殡葬法的出台,这就是殡葬问题上出现长期混乱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严重缺口,近10多年,该专委会不断进行社会调查,不断举行专题研究,不断给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在殡葬改革这个领域发挥了社会学应有的功用。

  有些社会学学者曾经在许多场合下讥笑它,说殡葬改革的问题怎么是社会学问题?什么问题都可以研究,为什么要去研究殡葬改革的问题?我认为,对这些社会学学者,不仅要进行人生教育,还要进行往生教育。因为他们不了解社会现象中有生也有死的互动问题,有从摇蓝到坟墓的互动问题,所以显得肤浅、片面。也许这些社会学学者很重视自己的研究领域,但怎么可以把自己不懂的领域或不想研究的领域当成笑话呢?说到底还是这些人的学养问题。我所接触的不少博导、博士,都是很有教养与学识的。但有一些博导、博士,老实说,有其名无其实,谦逊不足,傲慢有余,是很不好的现象。我希望华农今后出去的学生,不要学这种东西。

  近些年来,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的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及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也是很新的专业委员会,都属国内先行由社会学术团体开展的研究领域。针对70%人群均有亚健康问题,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集结了省内部分医学界人士和热心健康事业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仅健康谘询培训一项,已举办了近百场次,受众近万人,在促进广东健康相关知识在全省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广东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应有作用。针对省内社工队伍还相对薄弱,尤其需要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作用的问题,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虽成立不久,但做了许多社会调查,出版了一批著作,从理论研究上引导广东和国内逢勃生长的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前不久成立的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以广东海洋大学为重点开展海洋社会的探索与研究,旨在迎接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从前面七个专业委员会的简介中可以看到,广东社会学学会正在朝着以专业分工为依托、走立体发展的路子前行。这些专委会的研究重点,都是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都是社会学所要面对的责任。其中的大多数新课题由我们广东先探先试,具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意义,不能妄自非薄。

  尽管这些新课题的一部分现在还没有引起全国社会学界的关注,还不是所谓主流的研究课题。但我们坚信,社会发展的急需,并不比所谓主流的东西差多少。何况,现在的所谓主流,也是从非主流中变化而成的,到一定时候,还有可能复归为非主流,而由原来的非主流所取代。

  在这里还想讲一个问题。我认为任何个人或某个团体研究的课题可能很重要;搞到国家或者省部级课题及挤进评奬行列可能很重要;大家都很愿意研究的问题可能很重要;引入西方社会学理论问题可能很重要;与国际社会学问题接轨可能很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并非任何个人或某个团本研究的课题就都是主流的代表;并非搞到国家或省部级课题及挤进评奬行列的就都是主流的代表;并非大家都在研究的问题就都是主流的代表,并非照搬西方社会学框定的东西就都是主流的代表;同样地,并非与国际社会学问题接轨的就都是主流的代表。这也是不言而喻的。根本的问题在于:我国社会发展中急需研究的社会现象实在很多,急需社会学者进行各自量力的研究,并形成互促互进的局面。这才是正常的观点与心态,才有利于我国和广东社会学的逐步开展。

  广东社会学学会不仅在各专业委员会所设的专业课题研究上坚持上述看法,而且在各专业委员会基础上所设的学会课题研究方面历来也是这样认为的。作为省一级学会,不能代替各专委会、不能代替会内各团体单位、不能代替会内各个个人的研究,但每个年度、每个时期应有面上的研究走向,以便相对独立地形成一批研究成果,来回应国际、国内和省内社会上某些热点与难点问题。

  20多年来,学会面上对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问题,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政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法制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人的素质与社会发展的问题,社会治安与社会发展的问题,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农民工与社会发展的问题,残疾人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医疗服务与社会发展的问题,民族和谐与社会发展的问题,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问题,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问题等等,每个年度都以研讨会形式进行持续性的探讨,并形成研究成果。为了吸引会内会外热心者参与,这些研讨会从不收取与会者的费用;如果论文入选,还发给力所能及的稿酬;对重点论文或被评为优秀论文则发给一定的奬金和奬状;会前或会后,都力求正式出版论文集或著作,并免费赠给会内会外的同仁共享。这是从1985年12月学会成立到现在都一直坚持的做法,既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从身边做起的要求,又不断增强了学会自身的凝聚力与和谐共事的氛围。20多年来的许多事实证明,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长期处在没有财政拨款、没有正常经费来源的困境中的学会,骨干认真负责,精心组织,自由选题,自筹经费,也是可以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的。

  这可从广东原创意识社会学即精神文明学的实例中看到。1979年国庆节,叶剑英同志代表党中央首次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从那时开始,广东一些学者便进行精神文明专题的研究,其后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相继成立,为这一专题研究提供了相应的队伍基础。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门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的体系构架便先于国内而草创出来。也就是说,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念的提出,到形成一门新兴的精神文明学学科体系,是改革开放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追求,由广东学者作出了先行先试的回应。但它既不是国家或省部级规划中的项目,又没有专门的经费来支持历时数年的研究,一切都由我们自己“顶着”,幷且“顶”出了好的结果:

  这种体系性构架的著作是范英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精神文明学论纲》,约64万字。它从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的角度,首次界定了精神文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阐析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概括精神文明真善美的内部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提出社会精神文明、群体精神文明、个体精神文明三者的区别与统一;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人种文明(其后还加了一个生态文明)看成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精神文明构成各自的外部关联;书中重点强调了精神生产、精神产品、精神生活、精神享受等互相衡接的机制和精神生产者的突出地位与作用,来揭示商品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同时对城市农村、经济特区、企业事业、街道社区、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一国两制和家庭个人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作了探索。全书站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一般的方位来考察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特别在研究精神文明的外部联系时,把范英等于1986年便研究探讨的政治文明,以专章形式加以论述,为中共中央2002年召开十六大时正式使用政治文明概念提供了先期的参考;书中同时提出并论证的人种文明问题,于1996年以来为世界一批著名基因科学家所共鸣。该书出版后,从中央到地方60多家电视台和报刊均有介绍或评论。以此书为教材对全国20多个城市近5000名骨干进行了培训。曾获得1979年——1991年度光明杯全国首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奬等多项。

  为了把广东创立的精神文明学学科建设的研究坚持下来、深化下去,从1991年到现在,仅范英等撰着的包括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在内的著述就有40多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在《精神文明学论纲》的序言中指出: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意识社会学也即精神文明学,二者是相通的。按照钱学森教授的观点,广东社会学学会无疑在社会学的广阔领域中,开辟了意识社会学的新路,建立了意识社会学这一社会学的又一分支学科,它对全国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所起的理论参考意义与作用,不是主流或非主流、重点或非重点规划课题之类所能解释的、已成事实的一种社会现象。

  这种社会现象可以表明:西方的黑格尔能够创立精神现象学,我们广东人中国人也能够创立精神文明学。他用倒立者的辩证法来观察人世间的精神现象,构建精神现象的学说,我们广东人、中国人则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世界、改造社会,构建精神文明现象的学说。

  以上从什么是社会学讲到广东社会学学会近20多年来的简况,到底想说明什么呢?我想说明的是:广东的社会学已用了近30年的时间来认真补课,在补课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尝试创新。因而有一些体会:广东的社会学研究一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二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必须坚持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四是必须在前人和今人的基础上,在这块新开辟的田地里,播种有岭南特色的东西,显示其巨大的生命与活力,收获其大批有广东特色同时又具全国意义或人类普适意义的科研成果。

  我曾经多次讲过,漫无边际,不重特色,不从省情、国情的实际出发,一味人云亦云,或死守老传统不思变革,或照搬西化的模式,专拾西方的牙慧,断难搞出有个性的东西,有自己创新体系的东西,更难搞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因此,要敢于和善于肯定具有泥香气味的本土社会学。一些学者,一些领导瞧不起有泥香气味的本土社会学,这是立足点的错位或颠倒。因此要改变足不立地、好高骛远、欲速不达、适得其反的倾向。不指出这种状况,就有可能把广东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引向邪路。

  我也反复讲过,我们要非常强调一如既往地认真吸纳省外和西方的精华为我所用,为立足点所用,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所用,广东及中国社会学事业才有全新的远景,才有货真价实的学问和国际地位。

  今天我还要再加强调,我们补课、学习、探索和创新社会学,不是专门为了养家糊口、拿项目、得大奬、评职称,不是为了党同伐异、争权夺利、升官发财,或迎合某些权势和时俗的无理需要,而主要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及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希望在广东从事或即将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同仁,高举大团结、大合作的旗帜,沿着有利于社会学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百花齐放,各显神通,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人,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做社会和谐进步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努力争当一名合格的社会学工作者。

  二百零二、2009年4月28日,范英、刘小敏教授等,与省卫生厅有关领导举行座谈,共同商讨2008年完成《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概论》之后的协作项目作初步设想。广东省社科联主席、书记田丰教授也应邀与会。

  二百零三、2009年5月8日—9日,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代表李扬、黄启光等骨干于受托应邀参加了在澳门召开的粤港澳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专题座谈会。

  二百零四、2009年5月12日,本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委会代表与来访的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负责同志等交换了我国、我省殡葬业改革开放方面的看法。于今后的交往与合作发表了友好的意见。

  二百零五、2009年5月20日,本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高菊、李喜贵等骨干,于应邀参加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街关于在建设平安和谐社区基础上,即开展花园社区创建方案的征询意见座谈会。与会的有来自广州市内、越秀区内各相关部门领导约60人。 

  二百零六、2009年6月12日,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等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城市社区建设研讨会2009主题峰会”,范英会长作了《关于社区文明与社区和谐的思考》主题讲演,他说:

  大会组织者要我讲讲社区文明与社区和谐这一主题。这要从什么是社会文明说起。

  先讲讲社会文明主要的内容。大家记得,早些年,人们通常把社会文明看成是由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社会的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构成的。但从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开始正式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以来,社会文明便有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社会的政治文明这三个文明的称谓。我认为,人们对社会文明构成的认识,由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的过程,花了近30年的时间,是非常难得的进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近年来,人们除了对社会物质文明、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政治文明概念的频繁使用之外,中共中央于2007年10月召开的十七大文件还正式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用来阐述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生态平衡的代表性概念。到此,人们在社会文明的认识方面,就不是只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问题,还要讲生态文明的问题,是四个文明一起抓的问题。

  以上讲的是我们国内正式使用的关于社会文明的四个概念,也即是说,社会文明的总体,社会文明的主要内容,一是指物质文明,二是指精神文明,三是指政治文明,四是指生态文明。对于这四个文明,我们不仅要不断加深认识,还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切实抓好。这是毫无疑问的。

  与此同时,作为社会科学的探索者,在努力宣传、推进人们对社会文明总体内容现有认识的基础上,还要努力探索人们对社会文明总体内容的未知部分。只停留在现有认识水平上,不进行未知部分的研究,或胡乱研究,都不是正确的态度。从这个要求出发,我们广东的部分学者,在关于社会文明总体内容方面的探索,可以说开展得较早,也较有超前的眼光,为党政相关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我们广东的部分学者,从1979年中共中央正式使用精神文明概念起,便开展了精神文明学的专项研究。因为研究精神文明学的需要,必须对精神文明自身内容及其与外部联系作出比较系统的、严格的规定,因而在人类社会的文明总体观上,提出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这六大主要内容的看法。这些看法均写在由广东部分学者撰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精神文明学论纲》一书和从1990年以来的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一系列著作之中。

  在这些看法中,我们既充分肯定了人类社会文明总体观中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概念及其应用,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两个概念及其应用,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法制文明与人种文明这两个概念及其应用。在20世纪80—90年代的背景下,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没有问题的,但讲这两个文明之外,还有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存在,讲人类社会的文明总体观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有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却是冒瞭风险的。

  就是在今天,在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两个概念从2002年和2007年以来,先后被国内正式使用的氛围下,我们在20世纪80—90年代就提出的法制文明和人种文明这两个概念还是没有被认真重视和研究,至今还被排斥在人类社会文明总体观之外,这是非常需要继续呼吁的大事。我今天也不得不就法制文明和人种文明的问题再作些强调性的阐析,以便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也对大家关心的社会区文明与社区和谐建设问题的全面认识有所裨益。

  关于法制文明的提出,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大法家董必武同志在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一书的第154页中强调指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说到文明,法制要算一项。简单地说,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在整个阶级社会里,法制始终是作为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而存在,相应的法制文明也就伴随着精神文明的要求,从此贯穿于整个社会之中,并与“人治”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政治文明中虽然有些内容与法制文明相关联,但政治文明代替不了法制文明,法制文明也代替不了政治文明。仅从很简单的事实来看,我们平常讲的政治学和法学,是各有区别的两门学科,政治学不能代替法学,法学也不能代替政治学。但在现实生活中,把法制建设放在政治文明范围,既难于相对地加强政治文明,也可能会相对地削弱法制建设,还可能产生以政治代替法律或以人治代替法治的倾向,这就很不利于以法治国的真正施行。我们广东一批学者之所以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从政治文明中相对地分离出法制文明,自有许多道理,前面所说便是其中一些道理。今天看来,在社区文明与社区和谐建设中,法制文明的建设确实是非常需要的内容。

  关于人种文明的提出,也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主要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即“人种繁衍”方面的生产,及这种生产所引起的人自身的进化水平,在文明社会便构成人种文明的内涵。可以说,人种文明既是各种文明的综合效应,又是精神文明最直接的载体或化身。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仅要瞭解人自身以外的一切事物,更要瞭解人自身的种的繁衍这一根本问题。如果说过去没有这些条件来瞭解,今天则有了相应的条件来逐步把握。因此,寻求人种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平衡发展,是世界性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广东一批学者在20世纪80—90年代提出的这个观点,首先引起了国外一批自然科学家的共鸣。

  据1996年6月22日《南方日报》的一篇文章——《警惕人种在退化》所说:英国伦敦大学基因学教授史蒂夫·琼斯等10位专家向世界发出了严重警告:由于种种原因,现代人种正在退化,表现在遗传基因受到严重破坏,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大大下降,人口出现了逆增长。此外,许多科学信息也不断向人们表明:随着环境、空气、水土的污染,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重等等状况的出现,不重视人种文明的问题,人自身的生产将面临毁灭性打击。这些都说明,人类社会的文明总体观,不仅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生态文明,还有很重要的人种文明这一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把它排斥在人类文明总体观之外,或不重视它在人类文明总体观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人自身从生到死,从摇篮到坟墓,从优生、优育、优教、优用和优死及其循环往复的一系列问题,肯定会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其他各种文明发展进步的绊脚石。

  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现在来认识社区文明就可能好说一些。所谓社区文明,实际上是社会文明的细胞和载体。有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这六大块的内容,那么,社区文明同样地也有这六大块的组成要素。在社区文明建设中,这六大块都要讲,都要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顾此失彼、丢三拉四。也就是说,人们对社区文明总体的认识状况,决定其社区文明建设总体水准的状况。这是一条可以称之为客观规律的东西。

  当然,人们在社区文明的建设中,六大块文明的建设内容又是相互整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因此,在规划、实施或总结某个社区文明建设工作时,并不一定要按前述社区建设的六大块内容来套。由于各个社区文明建设的实践是无限生动、丰富的实践,这些生动、丰富的实践必然会产生许多有自己创新特色的东西,应当藉助于这些创新特色来展示各自社区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而不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也就是说,在社区文明建设实践中,既要抓住社区文明建设六大块的基本要求,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创建活动,闯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以立足于文明社区之林。

  那么,社会文明或社区文明与社会和谐或社区和谐又是什么关系呢?我认为,社会文明或社区文明与社会和谐或社区和谐是一一对应、互为基础、互为因果、共生共长的关系。这种关系既表现在社会文明与社会和谐之间,也表现在社区文明与社区和谐之间。一般地说,没有社会文明或社区文明,就不会有社会和谐或社区和谐;没有社会和谐或社区和谐,也没有社会文明或社区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条件比较齐全,其社会和谐状态也就比较正常;社区文明建设水准比较高,其社区和谐建设的水平也就比较高。反之亦然。当然,它们除了上述关系外,还应当看到,社会文明或社区文明作为社会和谐或社区和谐的基础方面是很重要的;而社会和谐或社区和谐作为社会文明或社区文明的追求方面又有着特别的意义。这又是一条可以称之为客观规律的东西。

  尤其在现实生活中创建社区文明或社区和谐,应当把握上述关系,使社区文明与社区和谐的建设形成一一对应、互为基础、互为因果、共生共长的态势。大家知道,在2005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前,人们对构建文明社会或文明社区的实践已进行了多年,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命题则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到现虽然还不到4年之久,但由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相应地开展的和谐社区的群众性活动,已经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我认为,要真正认识文明社区与和谐社区之间的关系,把文明社区与和谐社区建设好,最有说服力的办法,就是通过总结、解剖其中的一些典型。

  在总结、解剖文明社区与和谐社区的典型方面,我曾经组织一批同仁做了一些工作。从2007年年底到2008年间,我们选定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街作为重点,在实地调研之后写成《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一书,试图为广州市、广东省或全国同类型社区的文明和谐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与对策参考。在这本书中,我们把广卫街创建文明和谐社区的实践经验概括为“广卫模式”,对模式形成的历史与当代背景,模式的主要内容、学理启示、鲜明特色、务实品格、创新价值、完善对策、发展思路和模式需要借鉴的国内外经验等,均作了初步的阐析。

  这本书对广卫街社区文明建设既有成就作了概述后,侧重点在于平安和谐建设方面的内容,表现为一是社区的治安,二是社区的卫生,三是社区的文化,四是社区的服务,五是社区的自治,六是社区的党建,均有它的个性特色,但又是广大同类型社区和谐建设面临的问题。从这个典型可以看到,社区文明建设离不开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方法、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综合建设,这种综合建设与社区和谐建设又融为一体,具有特独的表现形态,幷且是在社区文明建设总体的基础上开展其社区和谐建设的。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