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共十八大以来大陆对台政策评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准确把握国际形势与两岸关系大势,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对台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明确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原则底线,提出了“两岸一家亲”的新理念,指明瞭两岸经过持续推进社会经济融合发展迈向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途及目标。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全面布局,着眼长远,审时度势,积极作为,把握引领两岸关系的方向。

  一、保持战略优势,主导引领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在世界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下,努力调整发展模式寻求创新与突破,近五年来GDP保持6.7%--7.8%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时,中国还推出了科技创新、科技强国战略,在国防技术、航空航太、量子通讯、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保持世界领先水准,进入科技革命及创新的快车道。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与维护世界和平领域扮演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而台湾地区由于受自身经济规模及结构的影响,备受全球化冲击,经济一直处于低温运行状态,大陆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五个省的GDP都已超过台湾。

  随着两岸实力差距的拉大,大陆战略优势及战略自信日益明显,对两岸关系的主导与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对台湾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力持续加大,对台工作的着力点与方式日趋多样、灵活与务实。五年来,面对国际格局与台湾岛内的种种变局,大陆始终展现强大的战略定力,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维持台海局势总体可控、局部可调。

  一是维持台海局势与两岸关系大局的稳定,确保了“两个一百年”的国家发展大战略不受干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国家最终完全统一的两大目标稳步前行。二是保证了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不偏航,始终朝向有利于统一的方向发展。三是坚定维护一个中国框架、“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原则底线不妥协、不让步。四是有效地排除台湾政治变局的干扰,保证两岸融合发展与合作交流的进程不逆转、不停滞。

  二、巩固强化“一中框架”,推动两岸政治关系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

  2013年以来,在巩固“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大陆积极推动两岸政党互动及政治关系向前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

  (一)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政党交流与对话机制,成为两岸政治互动以及两党共同维护“九二共识”、一中框架的重要平台。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前党主席朱立伦、党主席洪秀柱等人举行会谈,两党领导人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上频繁良性互动,互信不断累积增强。习近平在与国民党领导人的会谈中提出的两岸关系新论述,成为习近平对台论述的重要内容。2013年2月习近平会见连战时提出“大陆和台湾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6月,习近平会见吴伯雄时指出,我们两党“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在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抚平历史创伤,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崭新篇章”。2014年2月会见连战时提出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5年5月4日会见朱立伦时指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2016年11月会见洪秀柱时提出“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国共两党要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促进心灵契合,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信”。习近平的论述,得到国民党领导人的积极呼应,双方政治互信不断累积,共识日益扩大,为两岸政治关系向纵深发展、取得新突破奠定了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海峡两岸主管事务部门国台办与陆委会直接交流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推动两岸政治互动关系向前迈出关键的一步。

  2013年10月,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陆委会主任委员王郁琦会面,2014年,国台办与陆委会两部门领导人实现互访,张志军主任与王郁琦主委分别于2月、6月、11月三度会谈,建立了制度化对话沟通机制,这是自1949年以后两岸公权力部门首次建立正式沟通与交流机制,也是大陆对台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首度访台,提升了两岸制度化交往的水准,标志着两岸政治互动向前迈进一大步。

  (三)两岸领导人会谈“习马会”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2015年11月7日举行举世瞩目的“习马会”,实现了1949年以来两岸现任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一次历史性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各方已预知2016年台湾将发生再一次政党轮替的情况下,大陆展现了战略的前瞻性与魄力,推动“习马会”成功举行,双方领导人在会谈中,就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降低敌对状态;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互利双赢及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一系列重大议题上达成共识。“习马会”取得的重大成果,进一步夯实了“九二共识”基础,强化了一个中国框架,巩固了十八大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提升了两岸政治互动关系的新高度,主导并引领了两岸关系下一步发展方向,对2016年即将上台的民进党形成强大压力。

  三、保持战略定力,有效应对台海变局

  近五年来,台湾内部局势风云变幻,政党轮替。为应对两岸新变局,大陆积极作为,保持战略定力,充分发挥主导和引领两岸关系的作用。

  2014年3月,台湾发生“反服贸运动”,岛内政治情势及社会氛围开始发生变化,2014年11月“九合一选举”后,台湾政局及蓝緑实力对比发生了颠覆性翻转,预示着政党轮替将至。2016年1月台湾选举后政党轮替,民进党执政,面对变局,大陆积极作为,着眼长远,为未来的两岸关系布局。

  (一)坚守原则底线,对“台独”保持高压,把控台海局势。

  从2016年1月选举结束后,大陆就发出明确信息,希望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识”。但是蔡始终采取打政治太极的方式,从“520讲话”、到7月22日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到“双十讲话”,始终拒絶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对话的政治基础被破坏,互信尽失。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方面坚持严守“九二共识”原则立场。2016年11月,习近平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指出“承认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关系认定两岸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的立场不可能有丝毫模糊和松动”,“任何政党、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分裂国家活动,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大陆国台办发言人也多次明确表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台湾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这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两岸双方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有实质意义的良性互动”。

  由于台湾当局拒絶接受“九二共识”,2016年以后两岸关系急剧降温,“520”后两岸官方半官方对话交流机制全面停摆,两会协商中断,各种大型交流项目也受到影响,大陆游客入岛数量鋭减。2016年3月,中国大陆与甘比亚建交,同年12月,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大陆建交。台当局参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刑警组织受挫,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受阻。大陆方面坚守原则底线的做法以及两岸关系降温的客观形势,表明没有“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难以为继,向民进党当局、岛内民众及国际社会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厘清了各方的猜疑,避免了台湾当局的误判,也打破了“台独”势力的幻想,有效地抑制了“台独”分裂势力铤而走险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风险,维持了台海局势的总体稳定,调控了两岸关系的温度与节奏,保障了两岸关系不偏离正确的航道。

  (二)积极作为,主导并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前行。

  在两岸关系急剧降温的时候,大陆积极作为,主导并成功推动国共政党平台及两党对话交流机制,成为2016年两岸关系持续“低温”中难得的“热点”,从三个层次发挥了推进两岸关系的作用。一是两党领导人的高层互动与对话机制,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举行会谈,“习洪会”上,习近平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六点意见”,系统地论述了当前对两岸关系的总体战略思考与政策主张,指明瞭两岸关系的前景及正确道路,也充分体现了共国两党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共识与互信,对2016年以来面临复杂严峻形势的两岸关系发挥了主导与引领的作用。二是共国两党对话交流机制运行于12月23日启动,在两岸官方半官方对话协商机制全面停摆的情况下,这一机制成为维护两岸交流不中断、和平发展成果不逆转、照顾民众利益措施不停顿的有效管道与平台。三是开启泛蓝八县市长赴大陆交流合作的新模式,大陆并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密切与蓝营县市在深化两岸观光、农业、科技、緑色产业、青年等领域的合作,充分展现了是否认同“九二共识”决定两岸关系能否正常健康发展的现实效应,也表明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与“九二共识”紧密相关。

  四、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保障两岸经济合作持续深化

  十八大以来,大陆方面努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发展,积极为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走向合作互利共赢提供法律与制度的保障,尽管受到来自台湾内部緑营的干扰与阻碍,但两岸制度性协商仍有序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与此同时,大陆不断完善涉两岸事务的法律与制度建设,确保两岸经济与社会融合发展的进程不因岛内政局变化而停滞。

  一是积极推进两岸两会制度性协商并取得多项谈判成果。2013年以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多次会谈,分别于2013年6月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2014年2月签署《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及《海峡两岸地震监测合作协议》、2015年8月签署《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和《海峡两岸民航飞行安全与适航合作协议》。

  两岸关系多年发展的历程与经验证明,两岸制度化协商谈判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民众福祉的重要途径,上述协议的及时签署,为两岸经济合作与社会融合提供了制度化保障。然而,2014年3月台湾爆发“反服贸运动”以后,岛内緑营一再干扰两岸协商谈判,民进党更竭力推出所谓“两岸订定协议监督条例”企图为两岸协商谈判套上枷锁,2016年5月蔡英文就职后,始终拒絶承认“九二共识”,严重破坏了两岸协商谈判的基础和互信,两岸两会协商谈判被迫因此停摆,这对两岸关系和两岸同胞的利益都是极大的损害。

  二是加强完善涉台法律法规与交流合作机制建设。2016年9月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修正案。本次修法是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规定的期限和要求进行的专题修改。对台资企业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台企创造更加公平、稳定、透明的法律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对大陆台商的法律保障,受到台商台胞的普遍欢迎。与此同时,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设也持续加强,2013年1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台北办事处挂牌,这是大陆经贸社团在台设立的第一个办事处。同时期,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开始实施运作,台湾首批46家金融机构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2012年以来,两岸企业家峰会每年在两岸轮流举行,形成常态化机制,每次峰会都就两岸经济合作达成多项共识,签署多项协议与合作备忘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此外,淮安台商论坛、川台金融合作论坛、湘台经贸合作论坛等各种地方性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为台企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2017年2月,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大陆有关部门正就大陆台商关心的问题积极研拟相关措施,如成立旨在帮助台商台企发展的台资民营银行、协助台企参与大陆的“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电子商务、拓展大陆内需市场等,助其更好地融入大陆经济发展的轨道。”

  五年来,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虽然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两岸贸易总额同比有所下降,但大陆仍持续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以及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最重要的对外投资地。据大陆海关总署2017年1月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为1796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403.7亿美元,大陆自台进口1392.3亿美元,台湾对大陆顺差达900多亿美元。据大陆商务部统计,2016年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517个,同比上升18.7%;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9.6亿美元,同比上升27.7%。若包含通过第三地转投资,大陆实际使用台资金额达36.2亿美元。虽然受政治因素干扰,两岸制度化协商受阻,但ECFA早期收获仍获得较好实施,截至2016年底,大陆对台累计减免关税超过210亿人民币。

  五、落实“两岸一家亲”,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与融合发展

  目前在大陆长期居留的台湾同胞超过100万,两岸每年人员往来高达900多万人次,各种文化交流、体育卫生交流、民族宗教交流、教育科技学术交流、青年交流等持续扩大。十八大以来,大陆有关各部门积极践行落实习近平提出的“两岸一家亲”理念,从两岸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将台湾同胞视为“骨肉同胞”,持续推出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促进两岸民间的交流交往。近五年来,两岸社会的融合发展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已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

  2015年7月起,大陆对往来两岸的台湾民众实行免签注,同年9月起全面推出“卡式台胞证”,大陆所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均可受理申请,台湾民众来往大陆更为快捷,在大陆停留、居住、就学更为方便。在台湾同胞相对集中居住的上海,于2015年9月出台了《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护规定》,给予在上海就业及生活的台湾同胞“市民待遇”,即享有与上海常住大陆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待遇。2017年1月,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对台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持续推进两岸民间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研究出台便利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台商台企在大陆更好发展,依法维护台胞权益”。2月,国台办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媒体有关“给予台湾同胞国民待遇”的提问时表示,有关政策措施涉及台湾居民在大陆的就业执业、社会保障、生活便利等诸多方面,有关部门正在按照会议精神的要求进行研究,成熟后将逐步地陆续公布实施。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让台湾同胞在大陆就学、就业同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人社部今年就会有一些具体的政策出台”。

  对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青年学生,大陆已实行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在大陆普通高校就读的全日制台生,可申请“台湾学生奬学金”,未来对台生的奬学金范围将持续扩大,争取达到全覆盖的目标。台生可参加医疗保险、可校外打工、报考专业证照等,目前大陆还积极鼓励、扶持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及创业,在北京、福建、上海多地建立了台湾青年创业基地。近几年来,大陆各部门各省市举办很多针对两岸青少年的交流活动,着眼两岸未来,搭建沟通平台,厚植融合基础。

  自1987年两岸民间交流恢复以来,两岸婚姻数量逐年增加,在大陆办理结婚登记的两岸婚姻数量已超过39万对。针对两岸婚姻规模日渐扩大,大陆于2012年成立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维护两岸配偶亲属的合法权益,促进两岸婚姻家庭健康发展。每年举办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及两岸家庭子女夏令营,为两岸婚姻家庭服务。

  结语

  尽管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台独”分裂势力成为台海和平的主要威胁,但无论如何,历经三十多年的两岸关系融合发展不会停滞,“两岸一家亲”所包涵的历史、文化、血脉的联系不会中断,两岸经济与社会的一体化融合已不可逆转,这既是两岸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利益所在。

  (发表于《中国评论》月刊2017年4月号,总第23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