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从2004年选举透视台湾的“中间选民”

  在研究分析台湾选举形势时常常提到“中间选民”这个概念。所谓“中间选民”主要是指在岛内蓝緑两大阵营基本支持者之外的一部分选民。观察2004年台湾“大选”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在蓝緑两大阵营对垒、双方“基本盘”势均力敌且相对稳固的情况下,约占选民总数20-30%的“中间选民”不仅是蓝緑双方全力争取的对象,其最终流向更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这一部分选民的成分、分布、特点及投票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观察台湾的选民结构以及今后的各种选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间选民”的概念界定

  西方政治学意义上的“中间选民”主要是指其政治立场处于全体选民的中间位置的选民,他们往往无特殊政治偏好,自主性高,理性而不偏激,主要根据候选人的竞选政见、执政绩效投票。

  但在台湾,媒体以及学者通常所说的“中间选民”,与西方政治学理论上的“中间选民”并不完全相同,主要是指在岛内蓝緑两大阵营基本支持者之外的那一部分选民,尤其是指接受选举民调询问时不表明其投票意向的选民。这并不是西方政治学中真正意义的“中间选民”,称其为“未表态选民”更为确切。对此,岛内多位学者都有相近似的观点。

  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在以下的论述中仍使用“中间选民”这一概念,但将其明确界定为在岛内选举民调中回答“大选时将会去投票”,但并未表明其未来投票意向的选民,实际上是“未表态选民”或“未决定选民”。这是一个成份复杂且不断处于变化游移状态的群体,分布于台湾社会各个阶层、行业和地区。这部分人的政党倾向、省籍情结以及统独意识都不十分强烈,是可以因时、地、人事等多种因素而改变投票意向的“未决定选民”或“游离选民”。

  这一群体主要包括五类选民:一是内心已有明确的政党支持倾向,但接受民调访问时不愿意表明立场的选民;二是正在观望的“西瓜偎大边”者;三是受教育程较低,对政治相对无知,等待政党动员的选民;四是比较中立、自主、理性的选民,可以说是西方政治学意义上的真正的中间选民;五是对政治疏离、冷漠的选民,他们也可能最终不会投票,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民调时称“会去投票”者。中间选民与明确表态的选民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会随选举情势的变化而“出左入右”,因而中间选民人数会时有起伏;中间选民内部的五类人之间,也会随着选举议题的变化而变化。

  二、“中间选民”的分布

  各种资料显示,我们所要讨论的“中间选民”是一个成分复杂、分布广泛且处于不断变化的群体,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辩识。

  (一)“中间选民”所占的比例及其变化情况

  在一定的时期内,选民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选情的发展,会产生增加或减少的变化,台湾的中间选民亦然。以下将结合台湾近几年来历次选举的结果及2004年选举期间台湾几家主要媒体的多次选民结构调查资料(主要是《中国时报》《联合报》、TVBS电视台所公布的系列民调),对台湾中间选民的分布情况做一基本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民调结果与实际情况会有相当程度的落差,因此,仅能从中做出基本趋势的分析。

  根据台湾历次选举情况来看,包括历届“立委”选举、“县市长”选举和1996、2000、2004年三次“总统”选举,选举的投票率基本在60%到80%之间浮动(最高一次是2000年“大选”的82.77%)。这基本上可以分析认为;台湾选民中大约有60%对政治关心程度较高,20%左右属于热情不高、偶尔参与,还有20%左右则对政治冷漠。结合民调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20%左右参与热情不高的选民往往就是在回答支持与否时,称“未决定”“不知道”或不愿表态等不确定性回答的主体,而另外20%左右不关心政治的选民则大多干脆拒絶配合民调访问。在不同机构的多次民调中或同一机构不同时期的民调中,不确定性回答的比例时有起伏,正是这两者之间时有变动所造成的。因此一般认为,目前从民调上呈现出来的中间选民的比例大致在20%到30%之间。

  从2004年2月14日“连宋配”成局以来至今,在发生影响选情的重事件后或与2004年大选相关的时间点上,各大民调机构均公布了选民对两组候选人的支持度以及对重大事件的态度,结果显示,其中“未决定”或“未表态”的这一部分选民所占比例基本上在20%-30%之间浮动,这与学界和媒体通常认为“中间选民”的比例基本相符。从民调显示的比例变化趋势还可以看出,这一部分选民的变化起伏较大。总体而言,随着选举日的临近,未表态的中间选民比例一般呈缩小的趋势,但在某些特定议题被过分炒作后未明确表态选民的比例会有较明显的起伏,说明有部分选民的投票意向受这些议题因素的影响,这基本是指“中间选民中可动员的那一部分选民”。

  2004年选举期间台湾几家重要媒体公布民调显示,“未表态”中间选民的比例变化呈下列趋势(如下图所示):

  (二)中间选民的具体分布情况

  影响选举投票率龢民调表态率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对于台湾的中间选民来说,其所处地区信息开放的强度、所受政策影响的强度、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所从事的职业、经济地位、省籍等因素都对其选举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将从这几个方面对现有民调中显示的有关中间选民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1.省籍分布

  台湾现有居民中,闽南籍约占70%以上,客家籍约占15%,外省籍约占13%,原住民约占2%。从选举期间各家不同的民调来看,客家籍选民中回答“未表态”或“未决定”的中间选民比例最高,约占20%-25%;闽南籍选民中回答“未表态”或“未决定”的比例次之,约18%-20%左右;外省籍选民中回答“未表态”或“未决定”的比例较低,约为10%-15%左右(原住民因占人口总数最少,许多民调忽略不计)。虽然民调所显示的比例浮动较大,但总体上看,在台湾现有的政治生态与族群背景下,受历史和文化等因素影响,外省籍选民的支持对象最明确,表态率最高,闽南籍选民次之,客家籍选民的表态率最低,其所支持的对象较不明确,或最不愿意表态。

  2.性别分布

  从各大民调的情况来看,未明确表态的中间选民中,女性的比例占60%以上,男性的比例大多不到40%。女性的未表态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这与两性所受教育程度、从事职业等有所差别密切相关。

  3.年龄分布

  以每10岁为一个阶梯来对选民进行分析,台媒体公布的民调显示,20-29岁选民中未表态率”最低,约为10%左右;30-39岁选民中“未表态率”约为18%左右;40-49岁选民中“未表态率”约为22%-25%;50-59岁选民中的未表态率约为25%-28%;60岁以上选民“未表态率”最高,超过30%。也就是说,就年龄分布而言,选民的表态率与年龄基本成反比,年轻选民的表态率高,中高龄者表态率较低,其中60岁以上的高龄者表态率最低。

  4.学历分布

  依据选民所受的教育程度来看,台《联合报》民调显示,小学或以下学历选民中的“未表态率”达39%,初中学历选民中的“未表态率”为26%,高中和高职学历选民中的“未表态率”为16%,专科学历选民的“未表态率”为14%,大学以上学历选民中的“未表态率”在12%左右。台TVBS电视台公布的民调则显示,初中以下学历的选民中,回答“未决定”的比例为35%左右,高中及高职学历选民回答“未决定”的为13%-15%,专科及大学以上学历选民回答“未决定”的为9%-12%。从中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选民中“未表态率”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选民中“未表态率”则较低。

  5.地区分布

  就台湾选举研究龢民调通常划分的六大选区来看,各民调所显示的未明确表态的选民在地区分布上的比例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有一共同的趋势,即:位于中台湾的中彰投地区因位于南緑、北蓝对峙的中间地带,“未表态”中间选民的比例也较高,一般在20%-25%之间;桃竹苗地区为客家族群聚居地,中间选民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大多在20%左右;北基宜、云嘉南、高屏澎地区略低,在15%-20%之间,宜花东地区相对较低,一般在10%左右。

  6.政党倾向

  从台湾特殊的政治生态来分析未做出明确回答的中间选民的政党倾向,发现这部分选民中:倾向民进党的约占10%-15%;倾向泛蓝的也在10%-15%之间(这其中倾向国民党的所占比重大,约有90%以上,倾向亲民党的仅约不到10%):无政党倾向的约在70%-80%之间。统计分析显示,在中间选民中无政党倾向的占了大多数,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可以被动员而争取到的选民。在这种情况下,候选人及其所属政党所拥有的资源、所提出的选举政策及议题将会发挥影响力,处于执政地位的一方有明显的优势。此外,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民进党上台前历次选举的经验显示,在声称“无政党倾向”的选民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是泛緑的隐性选民,这部分人在特殊的心态驱使下,不愿意表明自己的政党支持立场,这部分人在最后关头被“危机动员”出来投票的可能性也较高。

  三、“中间选民”的分类及投票行为特征

  对于台湾“中间选民”来说,其个人的省籍背景、经济地位、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所居住地区的都市化、接受政策与信息的强度等因素都会对其投票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中间选民”大致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一)具有高知识水准的理性选民,这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中间选民。

  这部分选民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大多为50岁以下、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较高且居住在都市地区的中产阶层;二是政治敏感度强,具有独立的思考及判断能力,较一般选民更珍视手中的选票,并期望能对选举结果发挥一定的作用:三是没有特定的政党倾向,对蓝緑两大阵营也没有特别的偏好与成见;四是他们虽然存有或多或少的统“独”意识。但大多希望维持两岸现状,要求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五是具有高度理想性,反对黑金、要求改革。六是关心社会发展,对台湾未来的前途、命运、走向,经济形势、社会发展等问题极为关心。这部分选民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中间选民。

  这部分选民在乎的不只是候选人的政治立场或意识形态,通常会审慎评估各党及其候选人的综合情况后,再决定投票意向。影响他们投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候选人个人形象,包括人品、操守、魄力、专业素养等;二是执政者的施政能力、政绩以及危机处理能力;三是候选人及所属政党的竞选政纲,以及有关经济、民生、两岸、改革等议题的政策诉求;四是厌恶无中生有的抹黑、谩骂、“口水战”等低俗恶劣的负面选风。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这部分选民因不满国民党长期的“独裁专制”,大多支持打着“反黑金”改革旗号的陈水扁及宋楚瑜阵营。在2004年“大选”中,他们一方面对陈水扁上台4年来的施政能力及绩效极为不满,另一方面对形象保守、背负沉重“黑金”包袱的“连宋配”也不甚满意,投票意愿有所下降。

  (二)根据选情进展和气势决定支持对象的“游离观望选民”或“西瓜偎大边选民”。

  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依据气势或重大事件而随机投票的“游离观望选民”。这部分选民进行投票的随机性较大,大多会根据选前的形势发展和竞选双方的气势来决定最后的投票意向,他们通常将选票投给竞选声势较高、胜选机率较大的一方。此外,他们也极容易受重大突发事件或家人、友人的游说而改变投票意向。

  二是随机而动的地方“桩脚”。所谓地方“桩脚”也即手中握有部分死忠支持者或对某些特定选民的投票取向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乡镇市长、村里长以及地方大老等基层政治人物,他们曾是国民党在基层进行选举动员的主要依靠力量。民进党上台后,他们为维护自身及追随者的政经利益,或向民进党靠拢,或游走于蓝緑之间、待价而沽。在2004年“大选”中,因蓝緑阵营实力旗鼓相当、选情胶着,为谋取自身最大的政治利益,并为日后的政治前途累积筹码,他们在台面上大多选择两边交好、互不得罪,台面下却密切跟踪、研判形势,随机而动。

  三是“永远与执政党站在一起”的工商界人士。工商界人士为谋取自身的政经利益,通常选择向执政党靠拢。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大部分大企业、大财团都与国民党关系密切。民进党上台后,他们或疏远国民党、向民进党靠拢,或游走在蓝緑两大阵营之间。在2004年“大选”中,愿意跳上台面并明确表态支持蓝、緑的大企业、大财团并不多,大多在暗中操作、“两边押宝”。

  (三)等待被动员的“政治无知型”选民。

  这部分选民主要特点有:一是受教育程度低。八成五以上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下,八成以上为收人比较低的中南部的农林渔牧民及家庭妇女,四分之三为60岁以上老人四分之三为女性,八成不看报,三成不看电视。二是对政治瞭解甚少,敏感度较低,平时很少和其他人谈论政治。三是政党认同以及统“独”意识观念薄弱,对蓝緑政党没有特别的偏好。这部分选民约占台湾总体选民的5%左右,但这类选民的投票率并不低,属于可以被动员的一群,只要政党努力去动员就会有票。

  选举中这部分选民的投票行为主要受以下几种动员方式影响:一是“买票”,如发放各式各样的所谓“走路工”“茶水费”礼物,提供各种“流水席”及免费饭局,利用执政资源进行“政策买票”等等。二是利用血缘、地缘、宗亲等各种传统的人际关系网络发动人情攻势,或通过地方派系以及乡镇市长、村里长等地方“桩脚”进行游说、动员。三是勤跑基层、“挨户拜票”,所谓“见面三分情”只要候选人密集到地方基层“走透透”,直接面对面与基层民众“博感情”,就有可能动员这部分选民出来投票。四是散布各种黑函、耳语,由于这部分选民对时局不甚解,也不会费力去瞭解各种资讯,因而以传播小道消息的方式在地方上散布各种耳语、黑函将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在2004年“大选”中,长期“亲緑”的地下电台不断在中南部散播放“中国人投连宋、台湾人投陈水扁”“连宋当选、台湾将被卖掉”等耳语,对中南部选民产生了一定影响。

  2000年“政党轮替”前这部分选民曾是国民党的重要支持力量。民进党上台后,随着陈水扁加大“政策买票”的力度,这部分选民开始向泛緑靠拢。

  (四)内心已有明确的支持对象,但在民调中拒絶表态的选民。

  这部分选民对于在选举时应投票给哪位或哪一组候选人已有定见,但在接受民调采访时却回答“不清楚、不知道”,不愿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不信任民调机构。部分受访者在接受不同的民调机构采访时,常会根据其对该机构属性的认知进行选择性作答。如有些心理上较倾向泛緑的受访者,当面对其认为属性亲蓝的民调机构的访问时,很可能会拒絶透露支持对象,反之亦然;二是特殊心态使然。由于民进党长期给予外界“台独党”“暴力党”的印象,加之陈水扁上台后因政绩不彰、经济不景气而饱受外界攻诘,故长期以来,部分倾向民进党的支持者习惯在民调中隐藏自己的投票意向。而国民党近年来不断被外界“妖魔化”为“外来政权”“旧黑金势力”等等,更有不少年轻人认为支持是国民党是一件不太光彩,丢脸的事,导致部分倾向泛蓝的选民开始在民调中拒絶表态。三是受岛内统“独”矛盾加剧的影响。在特殊的历史、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岛内一直存有一定的省籍、族群以及统“独”矛盾,而“台独”势力每逢选举便大肆炒作统“独”议题不仅加剧了族群间的分化与对立,也加深了选民间的矛盾与嫌隙。为避免带来生活上的困扰与不便,某些选民习惯在民调中隐藏自己的投票倾向。国民党“立委”黄德福指出“泛緑的隐性支持者多于泛蓝,尤其是在北部地区,他们大多会投票给民进党,但在民调中不会表明自己的支持意向”。

  (五)对政治冷漠、疏离的选民。

  这部分选民虽然在接受民调机构采访时回答可能会去投票,但实际上最后可能会放弃投票或投废票。主要分为二种:一是对政治毫无兴趣的“政治冷漠型”选民。认为泛蓝、泛緑谁当选都一样,并不缺他这一票,而且他这一票对选举结果也起不了作用。二是对蓝緑两组候选人都不满意的“政治疏离者”。他们既对陈水扁上台后经济景气恶化、政绩不彰、迅速走向腐化极不满意,也对国民党下台后未鋭意改革、全面革新极为失望。在2004年“大选”中,由前民进党“立委”简锡阶为首的社运界人士筹组的“泛紫联盟”以及由工运团体组成的“工人立法行动委员会”便纷纷号召选民通过投“废票”或“不投票"来表达对蓝緑阵营的不满与愤慨。

  在以上五类选民中,第四类和第五类选民的投票意愿较低,比较不容易被动员或争取,而前三类选民则是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能争取到的。

  四、2004年选举中民进党争取“中间选民”的策略及其效果

  陈水扁虽然在2004年“总统”选举中将主要精力放在巩固“基本盘”上,但在拉拢“中间选民”方面也不遗余力,并取得一定成效,成为民进党选票版图比2000年有明显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陈水扁炒作省籍议题催化了“本土效应”、吸引了大量中间选民中的闽南籍选票。

  民进党阵营评估,只要在占人口絶对优势的闽南籍选民中获得65%的选票,陈水扁就可能赢得连任,因而将抢夺选票的重点锁定在抢攻闽南籍中间选票上。而对于大多数的闽南籍中间选民而言,他们的统“独”意识虽然比较淡,但“台湾优先意识”、“本土认同情结”仍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陈水扁抓住这一点,以“爱台与卖台”、“本土与非本土”为选战划线,一方面竭力把自己标榜为“爱台湾”的代表,以“台湾之子”、“本土代言人”自居;另一方面制造龢利用一切机会将泛蓝污为“卖台集团”、“外来政权”、“中共同路人”,通过大肆挑拨省籍矛盾、升高族群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了闽南籍选票。与此同时,陈水扁还拉高了“台独”声势,抛出“一边一国”、“台湾正名”、“公投制宪”等“激进台独”主张,叫嚣要展开所谓的“拼中共、拼主权”的“圣战”,并通过“二二八牵手护台湾”等造势活动,在岛内竭力煽动起“反中仇共”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部分中间选民,催化了“本土效应”。2004年3月的投票结果显示,陈水扁的闽南籍选票由2000年的约55%上升至61%左右,在南部地区的得票率则由2000年的近50%的相对优势大幅上升至60%左右的絶对优势。

  (二)积极拉拢客家选票,并取得一定成果。

  长期以来,客家选民一直是国民党的传统支持者,2000年民进党上台前,客家族群对蓝緑双方的支持比例大致为蓝七緑三。陈水扁上台后,为弥补这一弱势,便充分利用执政资源拉拢客家选票。一方面摆出一副保护、发扬客家文化的姿态,宣称要推动所谓的“新客家文化运动”,如于2001年6月4日成立了“行政院客家委员会”,自2001年起陆续在全岛各地设立客家文化区,在“中央”大学及交通大学成立“客家学院”并于2003年7月1日开通了“客家电视台”等等。另一方面在客家地区投注大量资源,短短几个月中撒下数十亿新台币的重金,大力营造加强客家地方建设,还频频深入桃竹苗等客家人聚集地区“走透透、搏感情”,骗取了不少客家选民的认同。2004年选举结果显示,客家籍选票版块出现了明显的松动和转移,陈在客家族群的得票率由4年前的31%升到43%,增加了约12个百分点。

  (三)“枪击案”极大催化了“同情票”。

  “319枪击案”发生后,泛蓝阵营基于“人道主义”停止了当晚所有的竞选造势活动,但陈水扁阵营却一方面反复播放陈、吕受伤的画面,以营造所谓“天佑台湾”的“悲情”。另一方面则利用地下电台不断在全岛各地散播“连宋联合中共暗杀陈水扁”、“枪击案是中共与国亲联手策划”、“阿扁是在帮台湾挡子弹”的耳语,骗得了部分中间选民的“同情心”,不仅拉高了他们的投票意愿,更促使他们改变投票意向。据《联合晚报》所做的即时调查显示,约4%的选民“由不投票转为投票”,其中絶大多数流向了陈水扁阵营:约有4%的选民改变投票意向,其中2.2%改投陈吕,1.3%改投连宋,以1291万张有效票来看,陈水扁在一夕之间直接获利近12万票,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性因素。而选举结果也显示,在民进党的“大票仓”台湾南部,因“枪击案”催化的“悲识意识”迅速发酵,投票率平均冲高至80%以上,成为全岛投票率最高的地区。

  (四)通过勤跑基层、“政策买票”全力动员“无感型”中间选民。

  为全力动员这部分选民,陈水扁一方面推出一系列增加社会福利的支票,对特定族群进行“政策买票”。如将“老农津贴”由每月3000元提到4000元,将中低收入的身心障碍者的每月生活补助增加1000元,承诺要给约10万名左右的短期劳工每人发放5000元的春节补助金等等。另一方面则亲自在全台319个乡镇“走透透”,与选民直接面对面“搏感情”,同时在全台各地成立了近3000个“后援会组织”在基层细心经营。据指出,陈水扁经营地方的手法十分细腻,只要地方上有红、白喜事,以陈水扁为名义的喜贴就同步送到。上述措施不仅有助于安抚低收入阶层与特定群体因经济不景气而产生的不满情绪,也可骗取部分选民的好感。不少中南部老农就公开宣称“阿扁每月给我三千元,比儿子还孝顺,当然要支持他”。而《中国时报》TVBS电视台等民调机构所做的民调也显示,60岁以上选民支持陈水扁的比例已由2000年落后泛蓝约10个百分点,变为领先“连宋配”约10个百分点。

  (五)打着“民主改革”、“扫黑除弊”的旗号骗取理想型中间选民的支持。

  民进党上台后,不仅政绩不彰、经济景气复苏乏力、“改革除弊”成绩乏善可陈,而且快速走向腐化,虽然民进党上台后快速走向腐化,令2000年曾对“政党轮替”寄予厚望而支持陈水扁的理想型选民大失所望、大幅流失。为争取其回流,陈水扁在2003年初便打着“拼经济、大改革”的旗号,一方面抛出一系列见效快的大手笔“拼经济”措施,营造经济景气回升假象;另一方面虚张声势地追查“新瑞都开发弊案”、“拉法叶舰军购弊案”、“国安局密账弊案”等大案,营造大力“扫黑除弊”的声势。与此同时,陈水扁党还不断将“公投”、“制宪”美化为“台湾民主改革深化的重要里程碑”,将自己包装成“深化民主”、“追求人权”的化身,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中间选民要求“改革”、“进一步行使民主权利”的心理,尤其是重新点燃了“求新求变”的理想型年轻选民对民进党的希望与热情。此外,陈水扁还千方百计将连宋抹黑为“老人政治”、“黑金复辟”、“专制独裁”,使泛蓝陷人被动。

  此外,陈水扁上台后,通过释出执政资源拉拢,或利用司法工具恫吓等“威逼利诱”手段,争取到不少地方“桩脚”的投靠,这也是导致其在中南部地区选票增长的原因之一。

  五、泛蓝争取“中间选民”的主要策略及其效果

  面对陈水扁充分利用执政资源大力抢攻中间选票,尤其是蚕食部分原属泛蓝传统票源的中间选票,给泛蓝带来强大威胁与压力。为此,连宋在竞选中一方面勤走基层大力“固桩”,另一方面则调整两岸政策立场,以开拓本土中间选票,但在緑营抢票无所不用其极的攻势下,固盘、拓票的效果并不明显。

  (一)泛蓝调整两岸政策立场,淡化倾统色彩,但未能争取到本土“中间选民”的认同。

  在陈水扁主打“本土牌”、“台独牌”、“公投牌”的攻势下,泛蓝在选战中一直被污为“外来政权复辟”、“联共卖台集团”,增加了泛蓝争取岛内尤其是中南部本土选民认同的难度。为扭转被动局面,争取本土中间选民的支持,泛蓝在选战中主要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调整两岸政策立场,竭力淡化“倾统”色彩。如在竞选中避谈过去一贯主张的“一中各表”、“一中屋顶”、“九二共识”等主张,并宣称“若当选任内不推动统一”、“不排除把‘台独’作为未来选项”等等,以向选民宣示“泛蓝是不统不独派”。二是抛出所谓新的“本土论述”,宣称称“国民党是最正统的本土政权”,“爱台湾不是民进党的专利”,连宋甚至亲自跪倒在地,意图通过“亲吻台湾”的方式向选民传达“比陈水扁更爱台湾”的信息,以争取本土选民的认同。然而,泛蓝不仅在两岸问题、统“独”立场上因转向太快令中间选民感到太过功利,且其提出的“本土论述”过于空洞、粗糙,因未能提出一套超越緑营的“本土论”,而无法吸引“中间选民”,反被陈水扁嘲弄“拿香跟着拜”。

  (二)大打“施政能力牌”,主攻财经、民生议题,但吸引“中间选民”的效果不明显。

  针对陈水扁经济衰退、政绩不佳的“罩门”,泛蓝阵营一直在努力设法主打经济、民生议题。其主要策略:一是不断向选民宣扬,泛蓝“具有丰富的执政能力”、拥有高效率的“财经团队”,强调只有让国民党重新执政才能有效地“拼经济”,才能“远离贫穷、回归荣景”;二是提出一系列提振经济、降低失业率、缩短贫富差距、终结教育乱象以及让社会重归安定的方案,为选民描绘出一幅“幸福远景”;三是唤起选民对国民党执政时期经济荣景的回忆,以打动、吸引对陈水扁政绩不满的中间选民。但在民进党和陈水扁的强势炒作下,对泛蓝不利的统“独”、“公投”等议题始终成为牵引选战的焦点,国亲主张的民生、经济议题自始至终既未能引起选民和媒体的关注,更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当然也未成转化成为切实的选票利益。

  (三)大力巩固客家选票,但成效不佳。

  陈水扁推出一连串旨在讨好客家族群的重大措施后,泛蓝客家选票出现大幅流失的倾向。为巩固客家票,宋楚瑜多次密集走访全省客家庄,寄望以省长任内的政绩唤起客家选民的支持热情与政治情谊。连战则承诺当选后设立客家文化节,并通过宣扬“孙中山是客家人,国民党是客家人所创”、民进党是“河洛党”、搞“闽南沙文主义欺压客家人”等与客家选民“搏感情”。但终因缺少资源作为后盾,泛蓝的固票努力未能阻止客家票源的流失。

  (四)在吸引年轻选民方面输给緑营。

  对于20-29岁的年轻选民而言,他们较具理想性,比较看重候选个人的魅力、魄力与能力,并希望进行改革,易被一些虚幻的口号所迷惑。由于陈水扁在竞选过程中不断将泛蓝污为“老人政治”、“分赃政治”、“专制黑金”,加之泛蓝的选举策略与手法古板老套,对年轻选民缺乏吸引力。虽然连宋为吸引年轻选民的支持采取了不少新的手法,并推出“募兵制”争取年轻学生,但效果有限,未能成功改写年轻选民“緑大蓝小”的票源版图。

  今后民进党为了能够长期执政,势必会利用手中的执政资源,继续加强对中间选民的影响,在年底的“立委”选举中加大拉拢、吸引中间选民的力度。总体上说,在台湾拥有执政优势的政党,在争取中间选民上会占据较有利的地位。

  (作者与吴宜等合着发表于《台湾研究》2004年第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