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发展与影响

  一、前言

  现今走在台湾各地街头,每每可以看到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路名印入眼帘。到了端午,人们一样吃着粽子看着龙舟比赛。每逢中秋,人们依然吃着月饼赏着明月。上馆子吃饭,一样拿着筷子。存了点钱,一样习惯买房置产。装潢房子、居家布置,照看风水。婚嫁入厝,还是会翻看黄历。过农历新年,红包压岁钱一样令人期待。这些中华文化的传统,仍一如过往处处在台湾人的生活中继续实践着。

  文献关于台湾的记载,早在《三国志·吴书》所述的夷州、《隋书》中的流求,以及《文献通考》中即已出现。随着航海交通的改善,汉人渡海来台移居开垦的人数渐增,也将中华文化在此落地生根。台湾一度经历过荷兰、西班牙的占据,后于明郑与清代时期,再度回归中华大地。近代帝国主义的全球肆虐,满清的衰败,使得台湾又一次遭到日本的占领。直至二战结束,回归祖国。20世纪60年代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使深根台湾的中华文化更为繁荣兴盛。 

  二、多元族群的台湾

  台湾是个海岛,早期因海上交通不便,长时间与世隔絶。但随着海上交通工具的改良创新,台湾的海岛特性,反而更容易与外界接触,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响。再加上台湾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更造就了台湾在东亚航线上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全球在十五、十六世纪,陆续开拓新大陆、新航路后,进入了所谓的“大航海时代”。这个时代所发展的海洋型文化,相较于大陆型文化,更具有流动、开放、多元等特质,包含有海权思想、国际贸易、自由经济、民主政治与多元文化。庄万寿:《台湾海洋文化》,《台湾文化论》2003年,玉山社。台湾在经历荷兰、西班牙,尤其是日本占据后,吸纳并保存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加上台湾岛内的不同族群文化,使得台湾的文化风貌更见多元。

  台湾现有的住民以汉人为最大宗,约占总人口97%,包括:闽南、客家与其他省籍等族群;其他3%则为16个原住民族与来自中国大陆的少数民族、大陆港澳配偶及外籍配偶等。

  1.关于闽南文化

  林华东的研究指出,闽南文化本就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一员,是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在于闽南方言通行地区。闽南文化主要特征有:重乡崇祖的生活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念,以及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林华东:《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光明日报》2009年11月18日,华夏经纬网,http://big5.huaxia.com/zhwh/whgc/2009/11/1641970.html台湾闽南族群主要是来自于福建省泉州府的晋安、惠安、南安、同安、安溪等县与漳州府龙溪、诏安、平和、漳浦、南靖、长泰、海澄等县。从原乡带来的闽南文化,从饮食、服饰、礼俗、工艺、戏剧、婚丧喜庆,到姓氏、堂号、建筑、宗教信仰、岁时祭典等,涵盖广泛。

  2.客家文化方面

  客家文化本来自中华5000年历史文化,在继承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外,经过客家人长期迁徙过程中,与当地文化融合而凝练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客家文化一方面是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又汲取新居地的文化因子。既寓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又与中华民族文化存在着独特个性与共同特性的关系。因此,客家人在拥有中华文化精神的同时,又彰显出特有的鲜明个性。客家文化的精神主要表现在崇先报本、爱国爱乡、和谐、催人奋进等方面。罗勇等主编:《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台湾客家人口总数约4202万人,大部分是来自广东梅县、潮州、惠州与闽西汀州、漳州等地。

  3.外省族群多样文化

  主要是指1949年随国民党来台的约两百万中国大陆各省籍人士,主要涵盖军公教人员,以及部分民间人士,同时并带进了包括:故宫博物院展示的世界级文物、京剧、中国古典文学、新儒家思想等精致的中华文化,并透过官方推动,改变了台湾政经社会等各种生活面貌。

  4.南岛语(Austronesian Lingustic)的原住民族及其他新住民 

  在南岛语系的族群方面,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邹族、赛夏族、雅美族(达悟族)、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赛德克族、拉阿鲁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在内的16个族群。各族群间从面貌、语言、饮食、服饰到生活习惯上各具特色。新住民则是指自台湾解严后,与大陆籍、外籍(如:东南亚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通婚的台湾媳妇或女婿,在台湾落地生根。台湾新住民除了融入台湾当地的生活习惯,也带来了家乡的各种风土民情。

  然而文化为生活在当地的人所不断积累形成,与人及其生活实为一体。正如布·克斯·彼得森所言:“文化是国家或地区内的一群人所普遍认可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内在的价值观和信条,以及这些价值观和信条对这群人的外在行为以及环境所产生的显着影响。”布鲁克斯·彼得森:《文化智商》,良品文化出版2005年。在台湾多元文化中,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正因汉人为主的人口结构而更加巩固。

  三、中华文化与台湾

  “中华”这个概念被大量运用是在清末民初时期。知识分子有鉴于政府腐败、国家积弱不振,“复制”(copy)西方列强民族主义的范式(models),以炎黄作为始祖,形成近代民族国家的概念,达成富国强兵、扺御外侮的目的。王明珂:《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http://ultra.ihp.sinica.edu.tw/~origins/pages/book7.htm;与沈松桥:《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http://ultra.ihp.sinica.edu.tw/~origins/pages/book3.htm然而“华”一字渊源极早,“华”来自于于舜帝的名——“重华”。其中的“重”是舜所属氏族的称谓,“华”字才是舜的名字。在舜建立政权之后,人们沿袭古老的习俗,以舜的名字称呼舜帝统治的有虞氏朝的族裔与人民为“华”。“华”作为族称,见诸典籍所载,始于《尚书·周书·武成》,内容述及:“华夏蛮貊,罔不率俾”,首称“华夏”。“华夏”意味着服饰华采之美、泱泱大国之盛的意涵。如:《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在在指出“华夏”二字用以称谓生活在黄河地区中原大地诸民的文明兴盛与繁荣。“中国诸华”一语则见之于汉朝高诱所注之《吕氏春秋·简选》,代表中国诸圣的后代。汪启明:《“东夷非夷”新诂》,《经学研究集刊》2012年第13期,第1-22页。自汉代出现“中国诸华”的族称后,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中华”一词,到了唐代,“中华”一词则正式在法律条文上出现。直至19世纪末西风东渐,西方将指称人们共同体内涵的术语“民族”传入后始有“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彚。《何谓中华民族》,http://hk.chiculture.net/1701/html/b01/1701b01.html时至今日,“华”一词仍被继续使用,约定俗成的称之为“华人”。中华文化成为整个华人生活圈的代表。

  在台湾,除了先民拓荒开垦的付出外,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更为关键,正式开启了汉人统治经略台湾的一页。明郑时期对于台湾在土地的开发、教育文化事业的开创上都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参军陈永华功不可没,尤其是透过教育兴学对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承上做出重大贡献,陈永华于1665年在今台南以明朝体制建孔庙、设国子监,成为“全台首学”。依《台湾外记》记载,原本郑经认为台湾地狭人疏拟暂缓,但陈永华劝说:“成汤以百里而王,文王以七十里而兴,岂关地方广阔?实在国君好贤,能求人材以相耳。今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且其俗醇,使国君能举贤以助理,则十年生长、十年教养,十年成聚,三十年可与中原相甲乙,何愁其狭促稀少哉?今既足食,则当教之,使逸居无教,何异禽兽?须择地建立圣庙,设学校,以收人才,遮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郑经遂纳其言。台湾经由明郑时期大量华人入台并对台进一步的经略,使得台湾纳入中华文化正统的一环。现今台湾人的食衣住行育乐等生活各方面,都与中华文化脱离不了关系。

  1684年清康熙将台湾纳入大清帝国版图后,初改明郑承天府为台湾府,隶属福建巡抚所管辖。清初对台消极治理,并采所谓的“三禁政策”,限制汉人来台,但仍挡不住汉人来台北流东移。直至“牡丹社事件”发生后,清朝感受日本对台的觊觎。1874年沈葆桢临危授命,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于今台南安平亿载金城兴建炮台以为防御。沈葆桢并奏请解除汉人渡台禁令,并获清廷同意。面对日本的虎视眈眈,清朝加紧脚步积极建设,于1887年台湾正式建省,并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为继沈葆桢之后,开始大举建设台湾的重要人物之一。至今台湾还有一所因纪念刘铭传治理台湾功绩卓著以其命名的大学。刘铭传在台湾除了盖铁路、建电灯电报,积极推动现代化外,亦非常重视族群的融合与台湾士绅,加速汉化的推行。《刘铭传与台湾现代化座谈会纪録》,《台北文献》2003年直字143期,第1-58页。

  自清朝甲午战败,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日据台近50年的时间,各种抗日义举,层出不穷,包括乙未战争、游击战役、北埔事件、六甲事件、林老才事件、西来庵事件、雾社事件等。而且在武装抗日运动外,还出现文化抗日的各种运动。在日据台伊始,台湾即不断遭遇日本殖民者以各种手段试图切断台湾人民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联系,包括文化手段在内,尤其是1930年代中期,日本强推皇民化运动后,更使文化抗日的发展来到高峰。整个日据时期,台湾知识分子采取各种作为展开对抗日本殖民统治、保护传统中华文化的抗争,诸如王友竹、洪弃生、丘逢甲、林痴仙、连雅堂、庄遂性、蒋渭水、赖和、杨守愚等的诗词文学创作与结社出版活动,都反映出对日殖民的扺制和反抗,而中国大陆文化名人梁启超、章太炎亦曾前往台湾,对于两岸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影响。程朝云:《大陆学界有关日据时期台湾经济与社会文化问题研究综述》2016年2月29日,https://read01.com/oAzMkM.html日据时期台湾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坚守,显示出台湾人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不屈不挠的精神。陈小冲:《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的文化联系》,《台湾研究》1997年第2期。

  至二战结束台湾光复。但1949年两岸再度因为政治因素而分隔,但相对于中国大陆经历文革十年浩劫,台湾却成立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以发扬传统中华文化与伦理道德为使命,使得几年的中华文化精髓得以保存与发展。至今台湾人依然崇尚伦理孝道,重视慎终追远。台湾人自小就被教导礼义廉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政治上,更讲究“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素养。农历九月初九“重阳”定为敬老节,各地多举办敬老大会、慰问赠礼,以宏扬敬老崇孝的美德。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是中华传统重要的活动,表现出不忘本的传统。在宗教信仰上,为纪念妈祖升天的妈祖绕境巡游,仍是台湾传统阵头规模最大、自发性参加人数最多的宗教活动,并被列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妈祖绕境活动正彰显出两岸共同文化的传承。无可置疑,在台湾众多文化元素当中,中华文化所占比例最高,也是台湾文化精髓。王伯元:《“文化台独”之我感》,《联合报》2016年8月7日,http://udn.com/news/story/7339/1878450台湾确实保有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可谓国中菁华皆汇聚于此。在台湾多元文化之中,中华文化地位无法取代,居于台湾主流地位。台湾何其有幸,能够在“文化中国”中保留最为菁华的中华文化传统,实在需要善加珍惜发扬。杜维明:《文化中国》,《天下杂志》137期,2012年6月28日,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7164

  四、结语:两岸文化同根生

  在台湾,近来最常听见的论述就是,台湾是一个海岛,是典型移民地区。除了原有的原住民族外,岛内人们几乎都是在不同时间点来到此地,其中最主要的移民是来自于中国大陆。而现在的台湾还有为数不少的外籍配偶,多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一般被称之为新移民。先不论人口迁徙从古自今就是正常的现象,提出这样一种移民组成论的人士,其实只是想表达台湾文化的多元样貌,且自成体系,台湾文化不属于中华文化。十多年来,台湾因为政治上的因素,这种刻意淡化与中国大陆间的联系,企图从教育、思想上开始与中华文化脱钩,企图以“文化台独”来达到本土化的目的,但也造成了许多后遗症。《联合报》2016年8月7日,http://udn.com/news/story/7339/1878450

  中华文化不只是台湾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最主要和重要的文化主流。如果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多元化文中不是主流,那也不会引起台湾某些主张日本殖民主义残留思想者的挑衅和破坏。正是因为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主流地位,影响深入民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观念,所以才会对那些将自身贬为日帝皇民化后裔者的反弹,作出背祖忘宗、认贼作父的种种令人不齿的行径。身为台湾人,更应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台湾俗谚也常讲:“呷果子拜树头,吃米饭要惜锄头”。如果连继承中华优良传统都视而不见,甚至弃之敝屣,反而数典忘祖的去讴歌颂扬、拥抱不堪回首的日本殖民时期皇民化的统治,不仅自甘堕落,愧对祖先,更与两岸和平趋势背道而驰。

  两岸本就同属中华,双方最佳的交集与最大的公约数正是“文化”,未来两岸的和平道路就是建立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


  谢明辉:作者为台湾竞争力论坛执行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