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形势下重构两岸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的政策思考

  重构两岸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是攸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乃至两岸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过去60余年分隔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岛内政治变迁,台湾民众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认同都出现了系统性变化,随着民进党击败国民党,台湾政局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化,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识”,两岸政治关系全面趋冷,必将对两岸交流造成负面影响,两岸关系未来如何发展对岛内民众的认同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重构台湾民众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面临复杂挑战

  1988年李登辉继位并逐渐稳住权位,直到陈水扁执政近20年间,台湾当局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导致台湾民众的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发生了系统性的复杂变化。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由于马英九当局奉行“不统不独不武”战略,其中一个严重负面后果就是,执政8年不仅未能及时导正李扁20年在历史、文化等思想领域的“去中国化”,无法有效地扭转岛内整体民意氛围,改变民众错误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认同,反而使之延续了本土化、“台湾化”的惯性继续向前发展。

  民进党上台后不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两岸关系趋冷,蔡当局以“亲美友日”为首要战略,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推行“离中远中”策略,辅以内政上的“转型正义”政策,加紧清算国民党,维持民进党“一党独大”局面。这种局面一旦持续下去,台湾民众认同混乱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台湾认同危机持续加深,两岸民意落差更加明显,在蔡英文“柔性台独”“显性独台”双重侵蚀下,维护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更形困难。民进党重新执政并推行“离中远中”是当前重构台湾民众的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民进党主政下重构两岸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的思考

  针对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面临的不确定性,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为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我们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张志军:《维护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求是》2016年第20期。这不仅表明瞭大陆方面将继续坚持两岸和平发展道路,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态度,也指出了两岸交流的方向和目标。面对两岸关系复杂形势,增强两岸共同认同是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但也存在由浅入深、由低向高、由易到难的递进演进关系。因此,重构两岸民众共同认同,从大陆方面来说,要在坚持既定的政策基础上,综合岛内特殊的政治社会情况,务实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塑造两岸民众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共同文化认同,进而实现重塑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中国认同。

  (一)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重塑两岸共同历史记忆

  历史既有发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操的功用,也有保留“集体记忆”功用。王仲孚:《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研究》1999年秋季卷,总第25期。历史认同在维系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凝聚力上会产生极大的作用。这种历史认同,是以集体记忆或共同记忆为基础,一旦记忆消失,历史认同也就会随之改变,爱国情操、民族精神也就会随之消失或改变。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李登辉继位以来,台湾经历了相当急剧的政治社会变迁,“台湾本土认同”成为与“中国认同”抗衡或对立的一种政治、社会与文化势力。李扁主政期间,一方面千方百计阻挠两岸交流,另一方面对台湾社会进行全面的本土化改造,不仅在各级学校课程安排及课业内容上注重台湾乡土知识的传授,同时在各种传播媒体上乡土主题文化得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视。这股深刻的全社会的本土化运动,深刻影响了成长于这一时期的台湾青少年的社会历史记忆以及他们的社会认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扁时期对历史教科书的改造,诸如《认识台湾》教材、“同心圆史观”等实施,更是加剧了台湾青少年历史认同的混乱。政治人物操弄的这种历史失忆,使台湾很多青少年植入了台湾史是“我们的历史”的概念。历史认同是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础,历史认同发生错乱,势必会产生对民族或国家的疏离感。2014年“太阳花学运”所携带的鲜明“反中国”色彩就是青年学生“历史失忆”的集中反映。蔡英文上台后推翻马英九执政时通过的“历史课纲微调案”也是企图进一步强化台湾社会特别是青年人的“历史失忆”。

  重塑两岸共同历史认同,其先决条件是保留共同历史记忆。中国历史数千年来,虽有朝代变革,但前一朝代历史为后一朝代所继承,所以历史和文化连续一贯未曾间断。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台湾虽有被日本殖民50年历史,但并未因此而影响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一点就连日本殖民统治当局也不得不承认:“本岛人的民族意识问题,关键在于汉民族系统。汉民族向来以五千年的传统民族文化为荣,民族意识牢不可破。属于此一民族系统的本岛人,虽已改隶40余年,至今风俗、习惯、语言、信仰等各方面却仍沿袭旧貌”。1949年两岸分隔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历史文化始终是台湾文化教育的核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也不存在任何问题。这些都是不争事实。

  尽管当前两岸关系面临民进党重新执政后推行“柔性台独”的挑战,但从大陆方面来说,在强化台湾青少年的历史认同上,要积极作为,主动出击,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其一,要继续巩固两岸教育交流成果,继续陆生入台政策和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大陆青年学生与台湾青年学生交流与互动,实现他们之间生活习惯趋同、价值观融合,要为两岸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交流龢利益共享的平台。其二,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要及时总结经验,下一步要从增强台湾青少年的共同历史记忆入手,有针对性推动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要以契合台湾青少年口味的活动形式吸引他们,争取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瞭解和认同感。其三,面对两岸教育交流不可阻挡趋势,可以组织力量推动两岸历史教科书的共同编撰,可在国家工程项目上增加台湾内容,突出两岸历史关联性,巩固台湾青少年学生对两岸历史人物的记忆。其四,要大力弘扬台湾同胞在国家救亡龢民族复兴过程中的贡献。大陆应多举办纪念深受台湾民众热爱的民族英雄活动,要把台湾同胞纳入进来;要将台湾同胞的奋斗史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巨流中,淡化台湾同胞的历史悲情意识,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特别是,在两岸的历史叙事中,要避免出现差异性,积极挖掘共同点,比如在抗日历史的记念中,要突出中华民族认同和价值,唤起两岸对民族危机共御外侮的共同记忆。

  (二)在历史认同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两岸共同民族文化核心内容的衔接,巩固两岸共同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和人的创造的总和。台湾文化无论是从根源还是从其内容、素质及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上,都与中华文化属于同一系统,就其本质而言,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认同实质是一种自我认同,产生着民族自身的凝聚力。李扁先后主政20年,强烈压制中华文化在岛内的影响,大肆推动“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凸显狭隘的“台湾本土意识”,企图割断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纽带联系,不仅使台湾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出现某种差异性,而且使台湾社会产生文化背离倾向,出现所谓“台湾民族认同”。面对台湾社会的文化背离倾向和全球化的文化入侵趋势,巩固两岸传统的共同文化认同已成为当务之急。习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强调,“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植根在两岸同胞内心深处,是两岸同胞的‘根’和‘魂’。两岸同胞是中华文化的传人。国共两党要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阐发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厚植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促进心灵契合,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新华社http://www.gwytb.gov.cn/wyly/201611/t20161101/11610932.htm这既是对国民党讲的,也是面向全体认同中华文化的台湾民众讲的。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恢复和增进两岸共同文化认同,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两岸文化教育界应抛弃政治对立的枷锁,共同弘扬以儒释道为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两岸在不同发展过程中的传统文化的衔接,也要不断地寻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结合并创新,共同扺御其他文化的冲击,在坚持文化民族性的基础上共同以开放心态和宽广胸怀,学习和吸纳世界文明成果,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现代化,从而形塑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第二,面对民进党执政新形势,两岸签署文教交流协议有一定难度,但也可在探索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共同推动这种机制化发展,这对塑造两岸共同文化认同具有一定保障性作用。尤其是两岸教育各具特色,加强交流合作大有可为,教育机构可以就学校、教育工作者等具体领域进行沟通订立技术性协议或机制。第三,两岸在海外“孔子学院”和“台湾书院”应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整合,成为双方共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平台,文化扩展共识增多了,共同文化认同也就有了基础。

  (三)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积极谋划两岸政治协商,重构两岸共同的政治认同

  历史认同对文化认同的塑造具有关键的基础性作用,而文化认同对国家凝聚力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文化认同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进一步产生出政治认同。政治认同的核心是国家认同。但国家认同则包括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两个层面,“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都是国家同的重要层面,他们共同创造了公民对国家忠诚的感情”。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90页。政治认同相较于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它是更为上位的概念,在两岸关系复杂形势下,政治认同的重构也更加复杂。

  外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根据打造认同的形式与起源将认同区分为三种形式,即合法性的认同、拒斥性的认同和计划性的认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张文生教授据此认为,台湾社会的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即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正好处于上述三种划分的不同类别中。张文生:《两岸政治互信与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他认为,“‘中华民国’认同”是台湾社会现存的合法性认同,在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得到台湾支配性制度的拓展,幷且被塑造成台湾社会的政治认同中的最大共识。“中国认同”和“中国文化认同”则在很大程度上已遭遇了污名化的命运,受到台湾各种政治势力有意识的贬抑,台湾社会整个氛围仍然居于拒斥性认同地位。“台湾(共和)国认同”和“台湾(海洋)多元文化认同”则是台湾社会“台独”分裂势力藉助于各种政治的、文化的、学理的论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试图在台湾社会重新建构的计划性认同。

  张文生教授的分析无疑切中了目前现状和事实。这种现状和事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差异性。两蒋时期,台湾民众在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上处于相互统一的状态,但经过李扁先后20年的改造,这种认同的统一性在部分台湾民众中被逐渐地割裂开来,大多数台湾民众虽然认同中华民族或中华文化,但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其二,两岸在制度和现实层面上均处在不同的政治体系下。海峡两岸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体系,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体系塑造着两岸民众相互差异的价值观念、政党认同、国家认同,对立政治体系的现实造成了政治认同差异的现实。台湾社会长期维持着“国家体制”,既有“宪法”“中央政府”和军队,也有部分国家对其“外交承认”,台湾当局以及台湾民众希望大陆不否认甚至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及国际法地位。

  两岸共同政治认同的重塑现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可以先从国共关系入手,巩固并深化国共双方的共同基础。这个基础不仅仅是指双方认同“两岸同属一国”,还要有明确的国家统一追求。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应继续不断地宣扬追求统一的基本政策,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留下模糊及为“台独”分裂势力留下操弄空间,坚决打击“台独”势力及其活动,适时让台湾民众明白统一不能无限期拖下去和絶不放弃武力解决的选择。第二,尽最大努力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积极谋划两岸政治协商,共同建构两岸政治认同。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认同牵涉到台湾民众对于自身的国家属性、民族属性、文化属性的政治认知,是台湾民众政治认同的核心内容。因此,要客观面对岛内“中华民国”认同不断强化现象,认真研究国家统一前特殊情况下两岸政治关系,提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建议。重构两岸民众共同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就在于,在两岸历史、法理和政治现实基础上,重塑一个能够为台湾民众接受的“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中国认同”。总之,政治认同属于政治实践的范畴,如何在相互对立的政治体系上重构新的政治认同对象,把台湾社会的“中国认同”从拒斥性认同转变为两岸双方之间的计划性认同,这是重塑两岸共同政治认同的关键。第三,媒体的作用不容低估。台湾民众认同的混乱与媒体的渲染密不可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构成政治认同的核心,要重视文化交流对政治认同的重要作用,加快抓实两岸在新闻媒介之间的交流,改变台湾民众对大陆政治的负面观感。第四,要继续做好对美国交涉。美国对台湾地位的立场至今实际上仍在奉行“未定论”,这对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具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也助长了岛内分离主义思潮,对厘清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产生极大消极影响,因此应利用一切可能机会,促使美国尊重史实、兑现“不再提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承诺,在导正台湾民众正确的国家认同观上发挥正面积极作用。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