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峡两岸中华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传统艺术变与不变

  自从2001年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録之后,掀起了一股“非遗”保护的热潮,但是,活态的传统文化怎么保护,却一直伴随着“非遗”的工作而争论不休,其中最明显的分歧是“变与不变”的争论。有专家明确表示,非遗保护最忌谈创新发展;有专家则持否定态度,认为不创新发展,活态艺术就会消亡。

  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有效地保护传统艺术,不想让这些传统艺术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消失,但因为思考的角度和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不同。例如传统戏曲面对市场生存的压力,大多数专业从业人员考虑的是如何变化发展,以吸引观众,占有市场。而相对没有生存压力的局外人、传统艺术保护者,则更多的是站在不变或者少变的角度来看待传统艺术。变与不变观点激烈,但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文化生态。

  台湾国光剧团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京剧团,2009年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在厦门举办,国光剧团演出的《金锁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京剧的大学生,突然发现京剧原来可以这么亲近好看,但大陆京剧界对台湾国光剧团的“创新”是持有异议的,许多人认为这么唱,京剧还姓京吗?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反问,如果京剧是一个人,他叫京先生,难道京先生20岁和40岁都长一个模样?

  大陆京剧界对台湾国光剧团的一些现代实验是有看法的,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生态问题。台湾的京剧已从过去的流行音乐变成了供人瞻仰凭吊的“国剧”,为了拉住新的观众,他们必须寻找突围。他们不但要面对大陆京剧的挑战,更需要面对开放的台湾社会,各种与时代同步艺术的挑战,挑战最直接的呈现就是观众愿意不愿意买你的票。

  举这个例子,不是说戏曲发展都必须向国光剧团那样,而是想说明,一种传统艺术的流传,它本身就背负着两种文化生态,一种是孕育哺育它成长的历史文化生态,一种则是它能够生存的当代文化生态。谈传统艺术,学界更多的是站在历史的角度,而实践者则要面对当下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关照历史文化生态的同时,也必须关照到当代的文化生态。六百年前产生的京剧和六百年后的京剧一定是“似与不似”之间。似,今天的京剧是六百年前京剧的元素基因,不似,今天的京剧和六百年前的京剧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环境不同了,观众也不是六百年前的观众了。当年梅兰芳的创新,也是面对时代发展所做出的选择,他所呈现的梅派艺术与那时候的京剧传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南朝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提出“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虽然谈的是文学观点,但对后世的艺术发展包括今天我们面对“传统艺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在继承前人文学使它更加美好“踵事增华”的同时,更要有“新变”。苏轼也说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是相对的,发展则是絶对的。

  二、传统是相对的,发展则是絶对的

  目前,对于艺术的“原生态”如此强调和重视,主要是现代社会发展太快了,传统的东西转瞬即逝,所以,在提出保护民间艺术的时候,更强调保护民间艺术的“原生态”。那么,究竟什么是“原生态”?

  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那么,由此引伸而来的、学术界对民间艺术原生态的理解和定位是“原始状态的东西”、“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形式”;一些学者用更通俗标尺来认定,即“那种没有经过任何修饰、土得掉渣的民间艺术”。这样的概念与内涵应该是没错,但在实际操作中就让民间艺术工作者犯难了。在一些偏远山区,传统农业社会结构还未遭受太大的冲击,保留“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土得掉渣的民间艺术还存在,对这些地区的民间艺术的鉴别、保护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而对于那些发达地区,那些传统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农业社会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的地区,又如何来鉴别、鉴定、确定哪些民间艺术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而这些地区又实实在在地流传着与当地文化密切联系的民间艺术,那些已非“原始生态”的民间艺术,要不要保护,如果保护,该保护它的什么样状态?

  静态的物质遗产可以让它保留原生态,动态的非物质遗产怎么才能保留它的原生态呢?尤其是民间表演艺术,它是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才能获得保留的文化形态,如何留住它的原始形态?任何一种活态的民间艺术,其生存的方式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存留下来的。保护民间艺术的原生态,不可能抽取历史发展序列中的一个截面,而是今天之前较近的一种生存状态,它是昨天无数个昨天的积累,是历史层层积淀过程的最真实、最集中的体现。

  海峡两岸共同引为骄傲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学界根据所保留的一些唐代音乐的曲牌名和手执拍板“执节者歌”的演唱方式,以及文献和出土文物、晚唐绘画,认为南音的历史可追溯到中国晚唐的宫廷音乐。南音的发展历史跨度很大,历经一千多年,吸收了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音乐和表现形式。以考古的理论来看,南音具有堆积层音乐文化的性质。南音界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的群体,他们之间常常为了谁破坏传统,谁不是传统,闹得不可开交。那么,他们认定的传统是一个什么样的传统?是唐代的传统,还是宋代,还是元明清?他们并非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尺,他们所共同认定的传统是已知清代以来的坐唱形式,所遵循的古谱,也是以清以来南音士子所整理的古谱为准,以及“我”之前的上一代师傅传授下来的技艺。如果以保护南音的“原生态”来看,它所保护的并非是唐代生态,也不是宋代的生态,而是清以来就近的生态。而这种生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但它又是我们今天所尊从和认定的“原生态”,由此可见,保护民间艺术的原生态,应该是今天之前较近的一种生存状态,因为它是昨天无数个昨天的积累。纯粹意义上的原生态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相对的原生态则是一种实事求是客观的态度。

  说到传统,我们就有必要厘清什么是传统?传统应具备两个特征:1.它是过去或历史上产生,经历了一定的延续和积累过程的东西。2.对于现实的生活来说,它是流传至今或仍然在于今天的东西。传统应该包括三个条件:1.传统和传统事物都是历史上形成的;2.继续存在和体现于当下人们的生活;3.反映和记载了人们某一方面生活发展的历史连续性和内在逻辑。

  当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传统的时候,变与不变已无需讨论,在文化部制定的文化政策中就明确提出:“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祖先创新的积累和结晶,不断创新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新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任何一种活态的艺术,其生存的方式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创造中存留下来的。没有哪一种活态艺术从诞生后就没再走样,它们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的结果。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质是“世代相传”,并“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中国昆曲获得联合国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中国文化部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措施,就特别指出:“历史已经证明,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对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威胁,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模式可以永远处于鼎盛地位……只有从自身的历史、地域、文化精神上做出自己的选择,按自身的发展寻绎出一条全新的路,方有生机活力……”

  因此,在理论上我们一定要改变二元对立的思维,要不要发展已无需讨论,要讨论的是如何发展,发展的标准是什么?

  三、彰显自身的美学特征是评判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标尺

  当我们认定了发展是保护最好途径的时候,接下来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发展,发展的尺度标准是什么?

  首先必须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传统艺术事项,具体事物做具体分析。经过几百年历史积淀而成的梨园戏,如果你用激进的创新去改变它,你就是在破坏它。梨园戏的发展就应该像它特有的“蝶步”那样,轻轻地原地踏步,看似不动,却在慢慢移动,它的变化是让你不知不觉中进行,也就是梅兰芳先生所说的“移步不换形”。

  而像海峡两岸共同培育的歌仔戏只有百年的历史,你就应该让他充满激情,发挥天性。举一个例子,歌仔戏成长的前十年,正是留声机问世后传到中国的兴盛时期,由于歌仔戏唱的都是流行的民歌小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观众很喜欢听,唱片公司就招来艺人録制唱片销售,没想到唱片很畅销,带动了歌仔戏的兴盛。见到唱片销路好,一些学过西洋音乐的音乐家就纷纷加入到歌仔戏这个朝阳艺术队伍中,唱片公司也不断招揽人才来谱曲,使歌仔戏成为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也形成了歌仔戏音乐的流行特质,同时发展出一个时尚的闽南语歌曲,成为流行歌坛一个重要的分支。像《雨夜花》、《望春风》、《心酸酸》都是30年代台湾作曲家写的流行歌,它已成为歌仔戏的曲调,也成为今天闽南语歌曲百唱不衰的歌曲。因为有这样的基因,所以,每个时期的流行曲调,都会加入到歌仔戏的音乐之中。至今,台湾的歌仔戏音乐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新调”的不断产生。

  决定每一个事项的发展方式和尺度,必须视该事项本身的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来决定。南音要不要发展?我想没有人敢说不要发展,十三大谱之后应该有十四大谱、十五大谱。它的表现形式除了“四菜一汤”,应该还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但为什么每一次的变化,都会牵涉那么多人的神经?就因为它历史太悠久了。台湾汉唐乐府的创新,获得世界的赞誉,其创作的《艳歌行》、《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等作品吸引了许多不懂南音的观众走进剧场,喜欢上南音。但南音界一直另有看法,反对的声音基本上是从“古制”观点出发,大多是按南音的传统标尺来衡量。一旦按传统的标尺来衡量,一切的移动都是违背祖制的。那么,当我们遇到这样争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无所适从,尤其像厦门市南乐团,这样承担着继承与发展两副担子的专业院团,常常会左右为难,你不发展,不能吸引青年观众,你要发展必定会引起老人的不满。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发展的路径是否合适?

  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千年的南音、四百年的梨园,还是一百年的歌仔戏,一个标准,就是你是不是彰显了自身的美学特征还是破坏了原有的美学特征。当南音用交响乐来演奏,跳脱了南音的美学特征,我们就可以判定它的尺度合适不合适。专业南乐团尽量不去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你承担着南音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你做了,一定是吃力不讨好,一定会招来骂声,因为你已经用另一种美学来影响了自身的美学。但是,这样的事情交响乐团可以做,因为他们不担当南音传承与发展的责任,他们用他们对南音的喜爱和激情做传统艺术的另一种可行性尝试,应该加以赞赏。南音用交响乐演奏,让我们看到了南音还可以这样做,说明南音是活水,至少让一些不曾听过南音的人,对南音也有了瞭解。但对于这些用交响乐来做南音的人,切忌以南音改革者自居,切忌认为南音就应该是这样发展。对于反对你们的人,千万不要认为他们都是反对发展。

  今天我们不断地强调“传承与发展”,就因为传统艺术在瞬息万变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很容易被淘汰湮灭,因此你必须学会怎么生存下来,而想要生存下来,你必须得能与当下人的情感进行对话,发展也就是学会与当代人对话的重要途径。而传承之重要,则是你必须活得和别人不一样,有自己的个性,你的独特性是占有自己的光谱,人们才会把你当作有价值的东西去喜欢你、欣赏你,你的生存就变成了有时代的需求和价值。你不能趋同,一旦趋同你也就完蛋了。美国社会学者希尔斯说过:传统的变动是把新的文化元素导入,同时让其他部分维持在明确的不变形态中。他强调,在和其他元素结合产生变化的时候,传统的“基本元素”持续存活,而传统之所以是传统,就在于那些公认的基本元素能让人分辨,包括后续的每个阶段中,这些元素都维持几乎相同的特质。传统文化对于前人是一种创造,对于后来者则是一种资源,一个基石,一个延续。这种延续不是简单的保留、维持,而是传统艺术的不断丰富和再创造。

  因此,所有的发展都必须是在夯实传统的基础上来前进。凡是已成为传统艺术经典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千万不要随意去改变它,因为这是多少代艺术家实践了无数年积累下来才成为经典,应该尽量保持它经典的面貌。而新作品的创作,则需要做适当的丰富发展,而丰富发展的标尺就是不能违背原来艺术品种的美学特征,必须在原有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去发挥彰显它。


  曾学文:作者来自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