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经济融合面临的障碍与前景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之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在信息、金融、物流、能源等领域出现了融合现象。不过,就理论和实证而言,融合并非精确的经济学概念,而是具有明显政治与社会意涵的社会现象,因此,并没有与此相对应的理论,与此相近的概念是“一体化”。在此,将借用“一体化”的相关理论来阐释两岸经济融合。

  一、关于融合的理论意涵

  融合实质上与“一体化”的内涵基本一致,英文表述为“lniegration”。“一体化”一词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涵义大体相同。如在台湾地区被表述为“整合”,强调“一体化”是一种过程;而在中国大陆则多以称之为“一体化”,更突出其作为一种“状态”的存在。这种侧重点的不同,也在一度程度上导致两岸在描述两岸经济合作状态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认知。台湾方面主张应用“整合”,意在凸显两岸合作仍处于不断深化之中,而大陆方面则强调用“融合”,以力求反映两岸经济合作的紧密程度。在经济学领域,“一体化”一词被广泛的使用,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由此派生出很多的术语,如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等等。在本研究中,主要使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三种,如以RIA(Regional Internation Agreement)表示区域一体化;以RTA(Regional Trade Agreement)表示区域贸易安排;以REI(Regional Economic Integation)表示区域经济一体化。三种表述方式的内涵与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RIA所涵盖的内容与范围最广泛,不仅包括经济一体化,还包含着政治、军事、社会、安全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体化的进程。RTA的涵盖范围则较为单一,主要涉及贸易的一体化。REI是现阶段对一体化研究中采用较多的表述方式,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中常见的形式,其基本的意涵以经济领域为主,是指在实现贸易一体化的同时,还包含着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多个领域的一体化的过程。联合国(UN)、世界银行(WB)、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 )等国家经济组织均非常重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的研究。从概念的引述情况看,世界银行主要适用第一种表述形式,如在《贸易集团》(Trade Blocs)(2000)的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就是RIA。世界贸易组织在自1995年起发布的年度贸易报告,一般使用RTA来表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经济一体化”,学术界尚没有一致公认的标准定义。目前,主要的观点包括:

  ⒈“过程论”和“状态论”。这种观点以美国学者的贝拉·巴拉萨(Bela.Balassa)为代表。在《经济一体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 (1961)中巴拉萨提出,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状态刘雪莲主编:《欧洲一体化与全球政治》,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3页。,核心在于消除各种市场歧视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必然导致自由贸易以及统一的要素市场的形成。巴拉萨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同并被广泛引述,成为一体化的经典理论。

  也有学者不同意巴拉萨的观点,如弗里茨·马克鲁普(FritZ.MachiuP)指出巴拉萨对“一体化”的定义不够周延,认为“一体化”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国内层次”、“区域层次”和“世界层次”,而不仅限于“区域和世界层次”刘雪莲主编:《欧洲一体化与全球政治》,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3页。。

  (2)“手段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彼德·罗布森(Peter Robson)。他强调:“国际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彼得·罗布森,戴炳然等译:《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5页。,并强调应运用政策工具消除成员之间的歧视,而对非成员则应维持歧视,从而使一体化的范围不断扩展。

  (3)“作用论”。作为全球著名的一体化经济学者,简·丁伯根(Jan.Tinbergen)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Negative Integration)和“积极一体化”(Positive Integration)。前者主要是通过歧视的消除以推动成员之间的商品何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后者则是指通过新制度的建构纠正错误的市场信号,以加强经济一体化力量张幼文主编:《世界经济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第105页。。由此凸显出政府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约翰·平德、彼德·H·林德特、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多米尼克·萨瓦托尔等经济学家也从“作用论”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二)中国大陆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述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经济现象,国内学者从作用角度出发进行了大量论述。

  于光远在其主编的《经济大辞典》中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内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向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一般根据国家间的协定建立,有共同的机构”。

  伍贻康等认为,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可以无阻碍的流动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是以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差别或范围大小来衡量的,从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有不同的形式武贻康、周建平:《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7页。”。

  张幼文认为,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次优选择张幼文主编:《世界经济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第109页。,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着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贸易障碍的消除,根本的原则是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国获得比单一国时更大的利益张幼文主编:《世界经济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第106页。

  宋玉华认为,经济一体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包括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以及通过制度安排使经济不断聚合和融合的过程;狭义的经济一体化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宋玉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9页。

  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了阐释,表明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大陆学者与国外学者一样也没有形成一致性的认知。

  (三)本文对“两岸经济融合”的定义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且处于不断的发展与衍化之中,因此,确实很难对其进行完整的定义。

  在本文中,为便于相关论述的展开,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两岸经济合作的实际状态,笔者尝试提出对“两岸经济融合”的定义。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一体化”的定义(弗里茨·马克鲁普,张幼文等),“一体化”属于多层次的概念,包括国内、区域与世界的不同层面。以此为基础,笔者认为,“两岸经济融合”是在一国主权之下的两个关税区,在市场机制下,通过谈判(或协商)建构某种制度性的安排,以发挥相互的比较优势,消除市场障碍,推动经济的融合,达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并实现经济、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协调,最终完全的经济融合的过程或状态。

  二、两岸经济融合的特点与存在的障碍

  两岸经济融合是建立在比较利益优势互补基础上。现阶段,在大陆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的情势下,两岸原有的合作与融合发展进程出现显着的调整与变化。在空间上,经济合作由以单向流动及以在大陆为主,扩展到涵盖两岸,大陆企业直接参与到台湾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台湾相关产业产生竞争,这在岛内引发一系列的争议,两岸服务贸易签署过程中(服贸协议)所引起的台湾社会反弹证明瞭这一点。在心理层面上,随着两岸经济竞争性提升和全面开放两岸市场趋势的加快,台湾民众对两岸经济融合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这就使得两岸经济合作面临更加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因此,也面临更大的阻力,对两岸融合的进程提出也更大的挑战。

  1.当前两岸经济融合的特点

  第一,两岸经济融合以台湾经济资源与要素更深的嵌入大陆经济体系为主要形式,而大陆受制于台湾的限制性政策,对台湾经济的直接投入非常有限。

  第二.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进程中台湾资源与要素的作用明显,但逐步弱化;立足于台商身份的定位相对模糊,而对涉及自身权益的诉求日益强化。

  第三,由于两岸经济与产业资源与要素流动的单向性、投入的不对称性,对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趋向的准确定义应当是:现阶段主要以台湾经济与产业资源与要素融入大陆,这一特征长期而言对深化两岸产业乃至经济融合并不完全的呈现出正向性影响,其中的负面效应将随着两岸竞争性的增强而日益凸显。改变这一状况的核心是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而针对当前两岸经济合作现状,深化对台投资应对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2.两岸经济融合面临的障碍

  尽管经过30年的发展,两岸经济融合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深化,但由于合作尚缺乏相应的补充机制(ECFA框架下的服贸与货贸协议未能达成),因此,两岸经济融合存在着事实上的瓶颈与障碍,有诸多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由于缺乏具体的合作机制,涉及的许多产品与市场开放的问题尚未确定具体协商进程,再加上民进党执政后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导致两岸相关协商中断,从而使得两岸经济合作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融合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阻碍和影响,相关进程陷入停滞。

  第二,两岸经济融合的过程是要素更有效整合的过程,也是产业及相关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其间必然存在着产业调整与替代的现象,局部区域、相关产业、部分阶层可能收益较多,而另一些则收益较少、甚至受到损害,需要尽快建立合理的损害补偿龢利益分配机制,从而真正发挥惠及全体民众的效应,但由于两岸协商的中止和机制化合作缺乏必要的协商平台,导致上述问题难以有合适的解决途经,反而进一步恶化既有的合作基础。

  第三,随着两岸合作水平的提升,将使得两岸经济合作的形态从“投资带动贸易”向“要素合作”转化,这就要求两岸合作空间进一步扩大,并使要素流动呈现出双向化的形态,但由于民进党执政后岛内政治生态不变和部分民众对陆资入台仍抱持反对和扺制的态度,使得陆资入台的进程与所能够涉及的领域、范围受到较大的局限,从而使两岸资源双向流动对经济效率的实际提升作用难以发挥,也极大地阻滞了两岸经济融合的发展。

  三、两岸经济融合前景分析

  两岸经济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以两岸投资与贸易为推动力,结合两岸同文同源优势,以要素自由流动为内涵的经济融合进程。正是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以台商投资和两岸贸易为主要方式,逐步突破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使得两岸经济合作从分散、零星到密切、热络,并形成密不可分的两岸经济互动,进而迫使台湾当局必须正视两岸经济交流交往的现实,采取默认方式以适应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情势。此外,大陆坚持不懈地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也为台商投资及两岸经济交流的深化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两岸之间形成了在市场开放基础上、密切互动、相互依存经济关系,展望为,随着大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及对两岸合作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两岸经济融合必将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

  1.两岸要素禀赋将进一步呈现相容互补的态势。台湾岛内的要素禀赋结构和经济发展条件,决定了其必须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作为岛屿经济体,台湾地区内部市场规模狭小、产品类别单调、产业链条不完整,这导致岛内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必须依靠稳定的外部市场。反观中国大陆,凭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激发的经济活力,中国大陆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潜力,并打造出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同时还拥有着丰沛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也有大幅的提高,市场活力不断被激活提升,已经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坚实依靠,无论是在投资和贸易领域都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因此,从要素层面来看,两岸存在着天然的优势互补,这为两岸的经济融合提供了坚实的要素基础,也将推动两岸经济融合的持续深化。

  2.两岸产业结构特征为形成经济融合提供有利的契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工业结构成功的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以及大陆对外封闭的大背景下,台湾地区积极利用美日的技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扶持精密机械制造和光电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台湾的优势产业,幷聚集了大量相关产业的技术人才,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而中国大陆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逐渐建立起全球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幷且藉助经济规模优势,建立起了庞大的制造业。近年来,中国大陆在装备制造业、大型工程建设、交通运输设备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并拥有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程建设经验。从两岸产业结构的现实状况分析,台湾在高端电子设备、数控机床、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的优势正好可以弥补大陆产业发展中的局部不足,而大陆在产业的完整性、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领域的优势也可以有效补充台湾的短板,两岸完全能够探索在经济层面的融合互补,而且通过深化合作,彼此的产业优势融合并创造两岸共同的新兴业态,进而衍生出更多的合作形式、更多的增进民众福祉。

  3.两岸经贸关系将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交流自1987年开始逐渐深化,并从简单的商品互通逐渐走向复杂的要素贸易,进而扩大经贸交往的内容、提高合作的层次。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贸易与投资是构成两岸经贸往来的基本要素。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4年至2016年大陆一直是台湾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台湾对大陆市场的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在35%以上,同时大陆一直是台湾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从2001年开始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投资额一直高于其对海外的投资额,并始终占据60%以上的份额。虽然,2016年民进党取得台湾地区的执政权后,致力于推行“新南向政策”、谋求深化与美日的经贸连接试图平衡中国大陆对台湾的经济影响力,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下,妄图隔断两岸经贸联系的尝试注定将徒劳无功。两岸的经贸关系发展的状况并不取决于台湾当局的政治需要,而是取决于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取决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两岸经贸关系必将继续密切,而两岸的经济融合也将进一步深化两岸合作与共赢。

  盛九元: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