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俄罗斯纪行

  以俄罗斯为主体的前苏联曾是社会主义国家,曾是我们的老大哥,而且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国家曾坚定地宣布过:“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而“一边倒”向苏联。所以我读大学时代,对前苏联是坚信无疑和向往的。1959年10月开始,由于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在对美国的一些国际问题上看法有分歧,我们国家又宣布:苏联变成修正主义国家,而修正主义国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到了1969年3月,中苏在黑龙江省的珍宝岛竟然打起来,10月19日,苏军又向新疆发动进攻。两个好兄弟好朋友变成了敌人。现在我国与俄罗斯又变为好朋友了。真可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历史的事实确实如此。现在苏联已不存在了,就是存在,当然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了。修正主义、资本主义的苏联主体俄罗斯,究竟是怎样?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是前苏联的首都,是社会主义的心脏;圣彼得堡是十月革命的摇蓝,现在又怎样了?我怀着许多问号,于今年7月偕太太庞秀声去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游览了10天。现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所见所闻记述报导如下。

  一、古老而现代化的莫斯科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心脏的莫斯科不存在了,但古老而现代化的莫斯科仍然巍然屹立在莫斯河畔。据说,1156年,莫斯科是一座泥木结构的克里姆林城堡(“克里姆,说是一种可作建材之用的针叶树”)。此城堡到15世纪中叶已成为统一后俄罗斯国家的都城了。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去圣彼得堡(十月革命后改称列宁格勒),莫斯科于是成为俄罗斯的文化中心。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苏联政府于1918年3月从圣彼得堡迁回莫斯科。1929年12月正式成为苏联首都。1960年把附近的城镇划入城市范围,成为大莫斯科市。1971年进行扩建和改建,成为一座既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城市,是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现在莫斯科布局呈环形和放射状,以克林姆宫和红场为中心,从内到外形成全市的格局:①街道环;②园林路环;③大莫斯科环城铁路和环城公路,每个环区的作用和建筑风格各不相同。

  红场西边的克里姆林宫东侧是全市的中心,是以前苏联和今天俄罗斯国家的象征,占地26公项的克里姆林宫巍然矗立在红场之中,内有宫殿、教堂、钟楼、塔楼和办公楼,建筑气势磅礴,十分雄伟。红场还有用红、黑大理石砌成的列宁墓,我们先进入墓园内瞻仰保存完好的列宁遗体,后到墓地外观览竖着的斯大林、勃烈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的政治家的雕像。南面是波克罗夫斯基教堂。这是最吸引游览观光之区。其中克里姆林宫更是游人首选必去的亮点。它耸立在市中心的山坡上,呈三角形状,一面临莫斯科河,一面接宽广的红场,三者相为衬托,显得格外宏伟壮丽。在三角形的朱色锯齿形城墙上,参差错落地分布形状大小不一的塔楼,其中五座最高的塔楼顶上镶嵌的红宝石的五角星红光闪闪,光彩夺目。在宫墙之内,总统府大厦,耸崎教堂,殿宇轩昂,蔚为壮观。中心广场有三座金顶大教堂:圣升天大教堂、报喜教堂和天使大教堂。圣升天大教堂,是供俄皇举行大典和隆重礼拜之用,报喜教堂是供俄皇族子孙洗礼和结婚之用,天使大教堂是彼得大帝前历代皇帝之墓地。宫墙内最高建筑是大伊万钟楼,楼上大钟重202吨,高6.14米,直径6.6米,有“钟王”之称。宫里收藏的神象、皇冠、十字架、套甲、礼服、餐县等文物、均是用黄金镶嵌,价值连城。

  园林路环以内是俄罗斯国家机关和繁荣的商业区,絶大多数的国家机关和有名的饭店、商店、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场均建筑在这里。 园林路环与环城铁路之间多数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建筑物,火车站、莫斯科大学、乌克兰饭店、列宁中央体育馆,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办公楼等均建于此区。

  莫斯科有5条环形道路和2596条大小街道组成城市网络交织在一起。街道宽阔宁静,最热闹的是特维尔大街(原名高尔基大街)、新阿尔巴特大街(原加里宁大街)和阿尔巴特步行街。

  莫斯科也是个文化城市,全市有中小学校1050所,学生85万;有大学76间,在校学生63.5万人。最著名为莫斯科大学(全称是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1755年由罗蒙诺索夫向伊丽莎白女皇建议创办,经女皇批准于当年5月7日建立。初时只有哲学、法律和医学三个系,现在有21个系,在校本科学生3.9万人,研究生7000人,教职工约9000人。

  莫斯科是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之一,全市人口820多万,有飞机场5个,是俄罗斯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的工业中心,最发达的工业有航空,汽车、制造、纺织、化工、电子、木材加工制等。

  二、沙俄首都圣彼得堡

  “不到圣彼得保,就等于没有到过俄罗斯”。我们从莫斯科乘坐火车北上到沙俄首都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面积607平方公里,人口580万,是现代的工业文化中心和海港城市。据介绍,圣彼得堡是1703年彼得大帝所建的城堡,故称圣彼得堡,1914年改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改名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改回原名。市区座落在波罗的海的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三角洲约100个岛屿及河滩上。市内水道纵横,满地桥梁,有“北方威尼斯”之美誉。因地处北纬60度,每年初夏有“白夜”景色供人欣赏。

  我们到最吸引人的闻名世界的冬宫(现称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参观,它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它是昔时沙皇的皇宫。是18世纪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建造,属巴洛克式建筑。现在该博物馆有350间展厅,行程达22公里之长。

  博物馆原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她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 ”),所以名曰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博物馆现在包括五大建筑物,即冬宫、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艾尔米塔什剧院、新艾尔米塔什。整个博物馆现收藏艺术珍品300万件,有人计算过,假如一个人以每天8小时参观,每件展品观看一分钟,需要15年才能看完。我们入大门后就看到参观指南,说博物馆共分八大部分展览:①原始文化;②古希腊、罗马文化;③东方民族文化;④俄罗斯文化;⑤古钱币文化;⑥西欧艺术文化;⑦科学教育文化;⑧作品复修文化。在馆藏300万件珍品中,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艺术收藏品以及大量的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法国和俄罗斯的油画及雕塑,60万幅线条画、1.2万件雕塑,1.5万幅绘画;22.4万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银制品,宝石、象牙工艺品以及100万块硬币和证章。可谓数量巨大,琳琅满目,货真价实的艺术宝库。

  三、社会经济与民生

  如本文开头所说,这次到俄罗斯旅游,除了观光之外,我是带着瞭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社会、经济龢民生情况去的。十分凑巧,两个导游都是从中国去留学的硕士。一个是北京去莫斯科大学留学八年的姜珊;一个是锦州去国立圣彼得堡师范大学留学七年的赵大明。前者本科读经济专业,硕士读社会学;后者本科读法律专业,硕士读社会心理学。所以他们对俄罗斯的社会、经济龢民生都有较多的瞭解。于是我抓住这个有利条件,每到休息时,尽量向他们瞭解俄罗斯的社会、经济龢民生问题。

  据他们所说,苏联解体后,叶利钦采取激进式的改革,将原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变为私有制,而苏联的国有制又是建立在重工业基础上的,所以开始几年各种轻工业品和副食品供应比较紧张。他们来留学时,有了改善,现在市场供应的各种轻工日用产品和副食品都相当丰富了。我们在圣彼得堡最繁华的涅瓦大街及莫斯的阿尔巴特大街以及几个大超市,所见商品确是琳琅满目,相当丰富。人们生活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改善,甚至是大大提高了。现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一般工人及低收入文员的工资大约每月500美元;一般白领文员及中小学教师每月为800-1200美元;大学教授为3000-4000美元(包括兼课);中上层的公务员也是3000-4000美元;普京总统也只有5000美元。金融系统的职员略高,最高者达8000美元,极少数经理有达10000美元者。因为每月工资稳定,加上汽车比较便宜(一般俄罗斯产的汽车如伏尔加和拉达牌,每辆是8000-10000美元,二手车2000-4000美元),而且只要在买汽车时交2000元卢布税款后,就不再用交公路交通费和停车费,不存在“买车容易,养车难”的问题。所以私人买车成风,私家车指数较高,据统计,莫斯科1000万人口,平均三个人就有一辆私家车;圣彼得堡580万人口,2.5个人就拥有一辆私家车。就是说,中上收入以上的人都能买私家车。正因为如此,再加上莫斯科的12条地铁(长300公里)和数量众多的公车电车和汽车设施完备,所以莫斯科几乎没有的士。我们在街上很少看到有的士穿梭而走。据他们说,如真的有急事要打的,就向私家车招手,两人讲价合适后,由私家车顺路载搭。他们两人还为我提供一个数字,说目前俄罗斯私有经济成份已占整个国民经济的91.3%。算是十足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但是目前俄罗斯存在三大民生和社会问题。

  第一,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苏联解体18年来,已有不少私人经营企业而发财致富,出现占人口极少数的亿万富翁和富有阶层,他们的财富同一般月薪500美元的工人和低收入者相比,悬殊甚大。

  第二,房价过高,许多低收入者买不起住房。他们说,在莫斯科,如果在市中心(红场周围)及列宁山、列宁大街等地区的房屋,贵至每平方米4000-5000美元,甚至有高达8000-10000美元者。其他在郊区的房屋每平方米也高达到3000-4000美元。

  第三,人口负增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据统计,目前俄罗斯1.4亿人口中,男女比例为 1∶2.7。虽然政府曾采取鼓励多生育的措施,但成效甚微,出现负增长。有鉴于此,今年普京总统曾提出实施一夫多妻制的举措,但没有获得议会(杜马)通过。由于男少女多,所以目前俄罗斯劳动力缺乏。不少建筑业的工人,相当一部分是从中国东北地区雇请去。我们在圣彼得堡看到一个由上海市政府投资15亿美元的“圣彼得堡东方明珠城”建筑工地的工人,大多数是中国民工。于是,俄罗斯流行民谚:

  拉达〔1〕跑比奔驰快,姑娘长比男子帅;

  人高马大床铺窄〔2〕,干活全是老太太。

  注释:

  〔1〕 指俄罗斯产的拉达牌汽车。

  〔2〕 指俄罗斯人睡的单人床。我们住宾馆所见的床约80cm。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