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论统一*——新时代、新思维、新任务

  如今是个网信时代,微信与网络上不乏八卦。前几天,从网信中读到一个德国学者对中国未来的预测,他说海峡两岸的统一会发生在2022年,大陆将启动《反分裂法》,以一国两区方式统一,台湾现行制度不变,唯派二十万大陆军队取代台湾军队而已……。我报以一笑,这篇文章便消失在浩瀚的信息之中,也未加保留。但事后一想,这篇文章挺有意思,一个西方人会坚信两岸必将最终统一,而且时间这么短促,且以驻军方式确保主权云云,实比我们众多同胞乐观和有创意。

  目前两岸关系处于“独不了,统不了”阶段,是一种对峙、交织、僵持阶段,显示出某种混沌、焦虑、不明时期,统派有焦躁感,独派也有焦躁感,都怀有“统、独”忧郁症,表现出狂怒、抱怨、消极等症状。他们往往片面、絶对、表面地看待台海关系,更没有把台海问题放到中国民族复兴长河中去思考,也缺乏国际视野,从而干扰了我们民族振兴的进程,显示了我们国民素质的某种不成熟。这不可不予重视,不可不加纠正。

  统一的理论准备

  统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债权,不统一的国家是如芒在背,无一日可以安卧,处处受制于人,痛楚寸心知,不可不统一。

  但统一需要智慧、实力、能力。没有好的统一方案;没有统一的理想性与道德性;没有统一的纲领、步骤、目标、理论,统一断不可成。统一没有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文化实力,没有硬实力与软实力,统一也断不可成。统一也需要谋略、战略与能力,缺一也断不可成。

  所以统一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位阶在国家的总计划总发展中,既不是第一位的,也不是最未位的,需要正确的定位,这要讲全局性战略性,而不是比谁的嗓门大,谁就是正确的。

  长期以来,中国的统一与分裂归于三种模式。絶对统一期与絶对分裂期,都属于较短暂的。按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讲,絶对统一加起来只有八十四年历史,而很多时期是处在相对统一状态,即一个中国分成几个“小国”存在,如春秋战国,七国争雄,但他们都认同自己是同一宗祖国——中国,三国时期,也是如此。所以我们选择的统一,是什么样的统一,这是首要问题。如今我们选择的统一,是“一国两制”式的统一,即“相对统一”。保持“一个中国”,实行“两岸四地”的相对统一,即一国四地均承认自己是中国一部分,实行区域高度自治。这种统一是“和平统一”。

  在我们提出“一国两制”国策前,我们的方针是“一定要解放台湾”,即武力统一,谋求絶对统一,即实行“一国一制”。

  中国历史上不乏“相对统一”,但并没有“和平统一”,都是武力征服对方,改变对方的政权、国旗、国号、国歌、领土与宪法。

  因为我们的国人太渴求统一,对分裂的后果深恶痛絶,所以追求统一几乎成了全民意志,以至不重视统一的纲领、理论、步骤……等等必要的建设,甚至分不清“絶对统一”与“相对统一”,“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与“一国一制”……的区别,造成很大混乱。这种思维混乱与政策混乱,导致我们常常说得的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想的却是“武力征服”与“一国一制”,以至常常处于高度矛盾之中。

  如果以上问题不能首先解决,统一是难以实现的。

  两岸关系的回顾

  怎么看两岸关系,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不同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于是会开出许多不同的治疗方案。如同医生治病,诊断不准,处理一定不会得当。追求统一,不仅仅是为追求领土与主权的统一,更重要的是要争取人心回归,这就是所谓的“心灵契合”。

  这就要我们非常瞭解台湾,从历史、现状、政治、文化、经济、外交……全方位瞭解台湾,尤其要注重对台湾内因的变化,而不能“以己度人”,“以不变应万变”。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真正瞭解台湾问题的人少之又少,认识跟不上台湾的变化,基本上是盲目主观,滞后被动。

  台湾问题由来已久,而两岸关系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史。我们今天所说的两岸关系,是指台湾当局放弃一党专政后,开放两岸交流以来的两岸关系。这三十年,台湾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始于台湾的“民主化与本土化”,这才是台湾一切变化的源。

  民主化是极受广大台胞拥戴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民主确实是个好东西,是普世价值,尤其对饱受专制之苦的民众,如获甘露。给人享受普遍的民主,比给人提高工资待遇,更为受人欢迎,我们要理解这一点。而统一,使台湾民众害怕的不是会不会降低了他们生活水准,而是会不会让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广泛民主权利的丧失。而我们对此的理解是很滞后的。

  本土化是引起台湾深刻变化的另一个要素。对台湾来说,曾是祖国的弃子,深受外来政权几度殖民,又受到国民党这“外来政权”的高压统治,因此在台湾民众心底,求自主、求当家作主,求出头天……这种意识深埋于心,一旦获得自主,一发而不可收。渐渐变为“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台湾主体意识”、“台湾价值”、“台独意识”逐步形成,形成“本土意识”与“大中国意识”的对抗。

  “民主化与本土化”给台湾带来“民选与公投”、“爱台与卖台”、“族群与省籍”等等政治生态。“政党轮替”与“选举政治”,给了民众拥有“选举权”的满足。于是各种各样的“选举语言”与“选举伎俩”让人眼花缭乱,选举中的数不清的承诺,选后的跳票,“政府”迈不开腿,群众的抗议随行,政党对抗……,让台湾越治越乱,越来越远,越来越沉沦。台湾的变化,始终环绕了这“两化”,在不断地完善与修正,突破与变性而变化,这是台湾变化的内因,至于“三通”与“军售”等等,都是外因而已。

  “民主化与本土化”本无罪责,但当“民主”变成“民粹”,变成一部分人去压迫另一部分人的工具,“本土”变成“去中国化”,成为“台独”的藉口,事物就走向了它的反面,成了全民公害,势必走到了末路,它不仅无助于“当家作主”,反而催生了统一。台湾的“民主化”一度成了台湾骄傲的理由,甚至成了拒絶统一的藉口,也成了他们暂时忘记了眼前优势的流失与生活的困顿,台湾的民主已近乎民粹,民主的庸俗化与反智化的副作用甚至凌越了它的正向性。台湾的“本土化”更已失去了正当性,反成“本土化”的牺牲品。两岸关系常常有这样惊人的吊诡。

  而两岸关系的本质,又不是简单的“统与独”的关系,这与香港、澳门问题一样,是中国走向何方,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中国民族振兴伟大工程如何来完成的问题。瞭解了这一点,如何来看两岸关系,如何来看统一的理论与进程,就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了。

  两岸关系发生了捩转

  自从有了两岸关系,两岸统一就有了着力点,但我们当初与台湾的力量对比,是我大他小,我贫他富,他们的人均收入是我们的二三十倍,他们的国民总收入占了大陆的43%,所以我们当初制订的政策只是当初实力比较的产物,是统战性的权宜之计,不是根本性的方案与政策,只想稳住两岸关系,争取发展的时间,让后人再去解决。

  如今中国大陆经历了四十年的韬光养晦,四十年的改革发展,我们有些地方人均收入已高于今天的台湾,我们有些省的总收入也高于台湾,中国大陆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趋势依然看好,这就构成了新型的两岸关系。过去的三十年两岸关系行将结束,在我们面前的是未来三十年的两岸关系,是全新的两岸关系。在新三十年中,我们的目标是统一!这就是新时代、新任务,要我们有新思维。我们需要全新意识、思维、对策、理论,纲领。

  新时代、新任务、新思维、新对策,呼唤我们要清醒意识,不能再沉浸在旧的关系、政策、思维中打转了,不要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讨论有没有“九二共识”,要不要“一个中国”!这个时代结束了,放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统一!

  有些意识的人,已不仅仅大陆人所俱,一些台湾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了,一些讨论如何统一的文章也公开的见诸报端,更有一些“愤民”说:“与其让民进党乱搞,不如被大陆统一吧!”所以“被统一”的人占了49.4%。如今虽是民进党执政,虽然他们天天“去中国化”,但他们曾给台湾民众的“台独梦”却根本无法兑现,“台独梦”不仅变成了“幻想”,更由于梦想与现实的严重背离,使梦想变成了噩梦。所以蔡英文在执政650天后,最权威的《远见》杂志民调显示,不满率达到60.3%,支持率不满三成,而对大陆的好感度却节节上升,支持统一的从9.3%上升到14.8%,“台独”的支持率从23.4%下降到21.1%,事实再次告诉我们,两岸关系在发生捩转。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技的日新月异,智能化正在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国际关系也出现了巨大变革,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引导世界的发展;两岸关系更是从实力对比的逆转,也可能造成“主客异位”。这一切都在呼唤必须建立与健全“新的统一论述”。

  事实证明,没有“统一论述”,就没有“统一的支持者”,也就没有“统一的同盟军”。统一的支持者首先是认同你的统一理论与主张,如果你自己也没有一整套统一理论与主张,遑论统一。

  如今在台湾的“统派”可以分为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统”,以及以“中华民国”为中心的“华统”。传统的中国国民党是“华统”,是属“正蓝与深蓝”,但人数不众了,而避谈统一的则是“本土蓝”,占了多数。即使这些“统派”,也缺乏“统一论述”,比起“台独论述”,显得苍白与无主张。台湾统派还提不出既涵盖以台湾人利益为核心的从“台湾主体意识”出发的“统一论述”,更不要说与大陆“统一论述”的衔接。统一处于“统一论述”的空窗期,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时代呼唤我们要有“新统一论述”

  两岸这种根本性变化,台湾当局与民众并非一无所知,他们抱了非常复杂的心理来看这种变化。他们首先不希望大陆籍实力“霸王硬上弓”,以“实力决定论”,对台湾硬着陆。他们近期发表了众多文章,谈了他们看法,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台湾著名政治评论人黄智贤公然发表了《统一是台湾最好的路》。她说:“台湾人本来就是中国人,统一当然是台湾唯一的未来,差别只是,共同统一,或是被统。追求台湾尊严的人更是知道,早统一比晚统一更有尊严”(《统一是台湾最好的路》,台湾《中国时报》2018年1月14日)。

  1月26日,《旺报》发表社评:《新时代、新对台政策、新希望》,抓住了两岸面临新关系,指出“两岸关系时间在大陆这一边,大陆新时代对台政策重点,还是应以民心为先,兴利为重”,“不能躁进,应保持足够耐心”,既看到两岸已处“新时代”,又担心我们简单化解决台湾问题。

  2017年12月26日《旺报》又发表了《把握改善两岸关系最有利契机》,指出蔡“政府”不应坐以待毙,而要未雨绸缪,“若执迷不悟,真正爱台湾的各政党与政治力量就应把民进党政府换下来”。12月30日,元旦前夕,《旺报》又发表社评,提出了《共创有尊严的和平统一条件》,指出:“两岸过去常谈和平统一,却没有具体方案,也没有推行的过径”,因此“两岸关系必须要有新观念、新作为,以利打造新时代,希望两岸都能发挥政治智慧”,而不是成为单方面的行为。12月20日,《旺报》又发表社评:《让台湾人心悦诚服接受统一》;1月1日发表赖岳谦文章:《两岸统一优先解决心理问题》;1月26日,发表柳金财文章:《一中原则应展现包容性》;2月6日,又发表社评:《善待台商,壮大两岸经济共同体》。新党发言人王炳忠则呼吁:《建立统一论述,才能战胜台独》,他强调,“只有认真建立两岸统一论述,才能真正从实力到思想都能占用台独”。这些谔谔之言,可以看出台湾对新时代的思考,我们不可熟视无睹,应重视这些民意与舆论,来共同建立“新统一论述”。

  除此之外,《联合报》黄年的《非武统的两岸关系》,《中国时报》林谷芳的《两岸政治论述可能的主客异位》,与社论《撬动统独板块的翻转》,都是很重要的论述,不能不予重视,再不能“以己度人”,以我为中心了。他们提出了台湾统一论述必须包容的四个核心主张:“第一,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体;第二,两岸血脉相连,台湾人就是中国人;第三,心灵契合的统一,要经过两岸中国人,尤其台湾人民的同意,并完成宪政程序;第四,大陆有容乃大,要宽宏大量,要善待台湾,要给台湾人民好处,让台湾人民得到统一的好处”。我认为,这里的关键词是“新思维”、“统一”、“契机”、“尊严”、“心理”、“心悦诚服”、“包容”、“建立统一论述”……。这样的建议是很好,尽管这样的建议包涵了“台湾的主体性”,但“中国梦”应该包涵“台湾梦”的,我们应鼓励两岸都来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尽早制订出新时期,新的统一论述,引导未来三十年健康地走向统一!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对台论述,邓小平时代有“邓六条”,江泽民时代有“江八条”,胡锦涛时代有“胡六点”,今天进入了习近平时代,应该早日出台代表今天与未来的新统一论述,这才是对“台独”的最大威慑,对“统派”的最大支持!

  写于2018年2月25日

  *发表于2018年《台海研究》第1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