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母亲最后的那段日子

  2012年7月20日(星期五)

  母亲吕松顺凌晨3时多起床去小便,不慎跌倒,右膝跪地,致右膝瘀肿、疼痛。

  上午9时多,在母亲的要求下,我们陪同母亲到江海区一位按摩师按摩、敷药。

  7月21日

  晚上,母亲出席原饮食公司林经理的寿宴。

  7月22日

  我们前往母亲住宅探望,详细询问母亲受伤情况,商量如何医治问题。见到母亲右膝有肿和疼痛,走路不便。我们很关切地说:继续抹跌打油;如有不便,应回到兄弟家中居住;病情如有发展,及时说说,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7月23日

  母亲在家敷药养伤。我们到母亲住宅探望。

  7月24日 

  母亲要求到五邑中医院照X光片(受伤部位),作进一步检查。我们马上联系五邑中医院有关人员,作出安排。

  7月25日

  上午9时,我们同母亲到五邑中医院。该院安排护士,推着轮椅,将母亲接送至X光室拍片,发现膝盖(波罗盖)有裂,医院称“右嵌骨下部骨折,骨折端略分离,局部软组织肿胀”。因此,院方要求母亲留院医治,并说:你现在腿部不能动弹、走路,否则膝盖骨裂口难于生合,延误时间就不好办。经研究,如仅是骨折问题,可以在五邑中医院住几天,进行医治。于是在上午10时13分办理入院手续,床号为59号(骨科二区)。我们陪同母亲,直至晚上。除了安排人员留下过夜,看护关照母亲,还雇请了护工值班。

  7月26日

  我们和孙辈们,于上午、下午、晚上都分别到医院探望母亲,关心母亲病情发展、医治情况,而且送鱼汤、田七汤给她喝。医院还派出营养师到病房为母亲配营养餐,也送田七汤。同时,我们还专门与院方商量如何治疗母亲的腿伤,方案有二:一是打石膏,用石膏包实,直腿45天;二是动手术,在膝盖开孔,穿入不锈钢线加以固定,需时7天。我们同母亲在研究、选择方案。晚上,她一再要我们回家睡觉,不用在医院值夜班。

  7月27日

  鉴于母亲有血管问题,经过反复商量,决定采用第一方案即打石膏方案,且听主治医师介绍,有一种新夹具既能夹实腿部又可以随时打开透气、抹汗,这更坚定采用第一方案,只是45天后须进行恢复腿部功能。母亲总担心住院时间长会影响自己的活动,我们只好安慰她既来之则安之。经医院采购,于上午11时多,由护士将这个夹具装在母亲的右脚上,她觉得舒服,心情好很多。

  7月28日,星期六

  我们为她买了一罐安怡牌奶粉(老人专用),随即给她冲饮一碗。同前几天一样,我们每天仍上午、下午、晚上分别看望她、守护她,直至晚上10时多甚至12时多才离开,其孙辈们都经常到医院探望(在香港、美国的赶不回来)。

  7月29日,星期日

  同往日一样,我们仍坚持上午、下午、晚上都到医院母亲的病房值班,看护母亲。母亲仍同往日一样,说我没有什么事,你们还是回家休息吧!其中有的到药店,还为母亲买了一支红霉素眼药水,再转回医院,给母亲滴眼。

  7月30日

  约凌晨4时,母亲说身体发冷,出大汗;即按铃通知医务室,医务人员和雇请的护工立即为她换衣服;不久,母亲坐着说“晕呀”,即倒在床上昏迷过去,又即通知医生护士,医护人员立即对母亲进行抢救。至6时多,母亲出事,处于休克状态,正在抢救中,有三名男医生在用力按压母亲心脏部位,其中有医生想放弃抢救,我们都在场,强调不能停止抢救。又见到仪表在小波直线中仍间断有高尖峰,说明按压心脏仍有一点效果,还是要求他们三位男医生继续抢救。此时,我们立即联系院长,请求他组织抢救。后因为骨科二区抢救条件不足,医护人员决定将她转移到10楼重症室进行抢救,他们一边推动病床一边安排人员蹲在病床上用力按压母亲心脏部位,快速从电梯升至10楼,继续抢救。我们也转移到10楼会客室守候。江门中心医院闻讯也派出专家赶来指导抢救。同时,我们立即将目前情况发电话给大妗、香港二妹们(他俩立即乘10时班车从香港赶返江门)、堂兄妹、表兄妹们都分别立即赶到医院手术楼10楼。最早从重症室出来的是医院梁科长,她流着泪说:“对不起,我们已尽力了,你们母亲还是抢救不了。”接着,副院长率医院抢救小组和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呼吸科主任一同到会客室来,向我们报告抢救情况。科主任说,我们同中心医院的专家一直在抢救,但她始终未能恢复自主心律及自主呼吸,于9时45分检查其双眼瞳孔散大固定,心电监视心电图呈一直线,表明她已死亡。最后诊断为“心脏骤停”。母亲昨天还是好好的,今天骤然同我们永远永远别离,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旋即陷入极度悲痛之中。

  10时多,由医院护士长联系有关人员,协助我们在现场为母亲举行了简单告别仪式;为母亲换上衣服后,将母亲的遗体移送至医院殓房。这一突然而来的,我们要同亲爱的、尊敬的、辛劳ー辈子的母亲生离死别,真是无法接受,心中的痛楚无法压抑,悲惨的喊哭瞬间流露。我们的父亲(梁树芬)在1958年(母亲38岁时)英年早逝。我们联想到:不是母亲独力把我们六兄弟姐妹拉扯大,我们还有今天吗?我们即时又痛苦万分。我们怀着极其沉痛、无比惋惜的心情对母亲遗体进行现场拜祭、谒见遗容,看到母亲非常端庄、十分慈祥,如同睡觉一样,神态同健在无异。对着生养我们、抚教我们的母亲,我们都说:妈妈,您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为我们操心了一辈子!为单位工作、社会公益贡献了ー辈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的功劳、您的恩德、您的抚育!您安息吧!您一路走好吧!

  接着,我们回到母亲的旧居(阜元里48号602)设置灵堂,进行祭祀、吊唁。因为母亲年逾90仙逝,她房厅的原来摆设大致不动,只是搬开大厅北边的长椅,空出位置,方便活动。我们兄弟姐妹、孙辈曾孙辈们怀着崇敬、虔诚、悲痛的心情先后向母亲的灵堂跪拜,上香、燃烛、殿酒、烧钱纸。其他在江门的亲属也依次进行拜祭。母亲是市饮食服务公司的退休职工,母亲的原工友、朋友也陆续前来吊唁。有关的治丧费用,我们兄弟姐妹共同支出。

  下午3时,在莫生协助下,我们到了殡仪馆白事关怀中心办理母亲的告别仪式、火化遗体等事宜,还到公安部门办理母亲因病去世的有关手续。最后确定7月31日下午二时,在殡仪馆举行母亲告别仪式,并确定了母亲仙逝告别词文稿。

  随后,母亲所有的亲戚、朋友,原工作单位的领导、工友,有关街道办事处、社区委,母亲生前资助过的单位、个人,我们兄弟姐妹的有关单位、同事、朋友,知道我们母亲病逝的噩耗后,都联系我们,瞭解有关后事安排。之后,陆续有亲属前来拜祭和守灵,单位代表、朋友前来吊唁和慰问,其中有市人社局、市社保局、江海地税局、江华社区委等。即时送来慰问金的单位有市委宣传部、市社保局、市人社局等。我们兄弟姐妹、孙辈们一直守灵,迎候前来拜祭、吊唁的单位代表和亲朋好友,至第二天。

  7月31日

  上午,我们继续守灵,并接待前来拜祭的亲戚和吊唁的朋友,同时为下午的告别仪式作筹备。大妗在亲戚的陪同下专程到来,心情十分沉重、依依不舍,沉痛地拜祭自己的大姐、我们的母亲松顺的灵位。在昨天和今天前来拜祭并出席母亲告别仪式的,还有堂兄妹、表兄妹及其配偶、子女。因在外地外国情况特殊不能到来的亲属,他们知道我们母亲的噩耗后,都分别给我们发来唁电,致以慰问和哀悼。

  下午12时30分,在母亲旧居大楼(阜元里48号)门前,由客车将我们、亲戚、朋友送达江门长青墓园的市殡仪馆;我们六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全部领先从母亲旧居随车前往。

  下午1时左右,我们在殡仪馆休息室做告别仪式的准备工作,并接待前来参加仪式的单位领导或代表以及亲戚、朋友。出席母亲的告别仪式的有145人,敬送花篮花圈的有13个单位、130个人、8个合家。年纪最小、近6岁、母亲的曾孙女颖琳也出席。

  下午2时30分,由殡仪馆礼仪先生引领,由长子带头,列作一行,怀着沉重悲痛的心情,从休息室缓步经过走廊,进入告别仪式大厅,哀乐轻奏。母亲90多岁仙逝,按说属于“笑丧”,因此灵堂可以用红色、彩色摆设。我们母亲安静地躺在棺椁上,脸部非常安祥,全身被新鲜的百合花、红菊花围着,母亲的遗像挂在正中堂上,我们六兄弟姐妹、媳妇女婿、孙子女、曾孙子女送的大花篮摆放在南侧正中,亲戚、朋友和母亲生前友好送的100多个花篮花圈摆满了大厅四周。背景幕正中写着“一路走好”四个大字,横额为“吕松顺老太告别仪式”,连同对联,全部都用红字或红纸书写。会场沉浸在悲恸、默哀之中。出席的人员都怀着沉重的心情在悲悼一位一生勤劳节俭、抚育后代、服务社会、乐于助人的老太太,以寄托哀思。告别仪式由殡仪馆女司仪主持。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仪式正式开始。主持人首先沉痛地宣布我们母亲仙逝,带领大家向我们母亲遗体三鞠躬,然后宣读“告别词”和敬送花篮花圈的单位、人员名单,再由长子带领大家转到母亲遗体跟前鞠躬告别。此时,我们不由自主地又悲号起来,想到母亲的一生以及对抚育我们后辈和对社会积极关心的恩德,总舍不得就此和母亲永别。随后,我们到侧门齐齐站立,向各位亲朋好友握手致谢、道别。

  接着,我们亲属同挚友一同到摆放遗体、焚化炉间,为母亲送去她生前喜欢的各种衣服和各类祭品火化;再到火化大厅,无比深情地目送母亲的棺椁进入火化炉,我们齐声高喊:“我们亲爱的妈妈!您一路走好!”随同火化的还有:英年早逝的、我们亲爱的父亲——爸爸梁树芬的遗像和刚刚仙逝的、我们父亲的真情老伴吕松顺的遗像,好让他们伉俪恩爱的一对在天国团聚,无忧无虑地享受天人之乐!

  晚上6时,我们在文化城楼外楼酒店举行英雄宴(按传统,90岁以后去世的人,办完告别仪式后,其亲人可以这么称呼这一饭宴),款待、答谢各位亲朋好友。我们由衷感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领导、医务人员对母亲的医治和抢救,江门市中心医院领导及时派出专家参与会诊、指导抢救,母亲原工作单位江门市饮食服务公司对母亲的关心、支持,堤东街道办事处、江华社区委的重视、关心,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的亲戚、朋友以及我们兄弟姐妹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事的关心、慰问,母亲曾经关心、资助过的单位、个人的慰问、怀念。

  8月1日

  我们到母亲旧居进行清理。发现:母亲生前做好事的ー些凭证,有90单、总价值有41799元(无存根的,可能不只这个数),包括:送米给困难户33单、9155.50元(其中向范罗岗社区送米31个月,每月8袋,有时更多一些,小计6611元;其他送米1644元;阜元里1号有ー困难户,坚持数年每月送他1袋大米20斤),为赞助寺庙维修、购置用品的收据43单、21641.69元(其中杜阮镇叱石寺9396.69元、外海镇茶庵寺5599元、新会区紫云观3986元、外海镇雪峰寺2200元,寺庙其他资助460元),赈灾赞助、扶贫助学等14单、11000元(其中有对青海玉树赈灾、台湾台风赈灾、助学、助残、助困难女童等赞助)。她生前还资助过市社会福利院、金竹缘、孤儿读书等。母亲生前乐于助人、彰显公德,获得很多荣誉,受过很多奬励,计有各种荣誉证书十五份、奬杯奬牌七件,最为突出的是江门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的“侨乡社会公德之星”(2003年五邑地区十星之一)和“江门市模范市民”(2009年五邑地区十位之一)。

  8月2日

  是日为“三朝回门”。上午10时,我们回到妈妈旧居对母亲进行拜祭。我拜祭完毕,还在母亲旧居做饭聚餐。

  根据妈妈生前讲述:

  爸爸父亲梁树芬,生于1917年4月18日(农历,比母亲大2年),卒于1958年4月28日(农历),享年41岁,籍贯:新会司前天等。

  妈妈母亲吕松顺,生于1919年12月1日(农历,户口登记时少报2年),卒于2012年6月12日9时45分(公历为7月30日9时45分,已时),享年94岁,籍贯:江门市范罗岗。

  爷爷梁丽南,生于某年10月12日(农历),籍贯:新会司前天等,后居住于江门市水南乡。

  奶奶赵翠娥,生于某年4月28日(农历),籍贯:江门市滘头银美,后居住于江门市水南乡。

  外祖公吕祖,于抗战期间在江门病逝,籍贯:江门市范罗岗,后居住于江门市区范罗岗。

  外祖婆陈群,于1955年12月在江门市人民医院病逝,籍贯:中山市槽步,后居住于江门市区范罗岗。

  8日3日

  我们到江华社区委(原长发居委、阜元居委),会见梁书记、吴主任等办公人员,瞭解母亲生前有没有传说中的“借米”送给范罗岗社区委困难户之事(2012年7月、12月8包米)?他们经过调查,没有借米此事,并说“顺姑”(我们母亲)给困难户所送的米全部由她即付钱,没有借欠买米的钱;瞭解母亲生前帮助阜元里1号困难户情况,该户有夫(姓李)妻(姓徐)两人,无儿女、无做工,妻子每月领民政600元救济金,市区为他们办医保,无养老金。我们母亲多年来每月送20斤米给他们解决困难,是交由堤东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转送的。我们表示,愿意传承母亲传统,完成她未完的扶贫工作,继续资助这些困难群众。社区负责人说,待我们研究安排。

  晚上,集中在南生饭店食饭。我们将瞭解到的情况向各兄弟姐妹汇报,大家一致同意:继承母亲的遗愿,接力帮助阜元里1号这一困难户,每月送一袋米20斤给李徐一家。

  8月5日

  是日上午10时,我们到母亲旧居再次对母亲留下的衣服进行分类:一部分留在衣柜,以后处理;一部分由各兄妹、亲属挑选收藏,留作纪念;一部分母亲喜欢的衣服立即火化。

  8月6日

  是日,回顾、整理已辞世的长辈生前留给我们的瞩言。

  注:凡兄弟姐妹(含配偶)中有人到场的,统称“我们”;孙辈亦然,统称“孙辈们”,本文不提及他们的具体姓名。

  执笔:梁振权

  参拟:梁伟屏、梁晓玲、梁振标、梁振军、梁振华

  2012年8月6日于江门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