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崖海大战有待进一步考证的谜

  为了编写崖海古战场系列思考,宣传这一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我翻阅了“史纲”、“通史”、“细说宋代”、“大宋之谜”、“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类史料以及有关辞书、地方志、族谱等等,又实地搜集了一些史迹、传说、故事,也研究了一些历史名家、地方学者的有关著述。只是粗浅的翻阅,但却发现这些文字中,在一些史实、观点方面的表述存在各自的差异,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考证的议题。

  一、宋元军力强弱悬殊,缘故最终元战胜宋?

  关于宋元双方的军力,各说不一。有的说宋方拥有20余万军民, 2000余艘巨舰,有说战船1000多艘。有的说元方率有水、步、骑军25万,或说精兵3万,或说强兵2万;讲到战船,有说620艘,有说500多艘。至于大战中沉船数量也有多种说法: 有说2000多艘,有说1000多艘,也有说500多艘,或不足200艘。有兴趣者可以翻阅各种史料或通过其他途径,查明实在,探个究竟。关于崖海大战古战场水域(现银洲湖至崖门口)水下考古情况,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中国水下考古队、广东省有关考古部门、新会市政府等曾先后于1991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9年多次组织赴崖门水域水下、田野进行实地探测,甚至运用水下声呐扫描、航空物遥感、数字化探地雷达等技术操作,“均未发现船板状木块或与船有关的其他器物”。这沉船之谜尚待进一步开解。

  在崖海大战中,双方对战的军力,表面上看宋强元弱,但从结果上看宋败元胜。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当时双方战略战术的成功与失败来分析,可以从当时双方的天时地利人和来审视,但更重要的是要从当时的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评价这一历史事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瞬变看趋势。其实,在海战之前,即在德佑二年(1276年),元丞相伯颜拒絶南宋求和,接着攻取临安,谢全两太后和恭帝向元投降,“二王(赵昰、赵昺)南迁”,从此之后,南宋政权就败局已定,名存实亡。南宋残余势力后来尽管取得过局部小胜,得到喘息机会,但这只不过是历史的小插曲、小气候,对大局无济于事,其趋势是节节败退,无可挽回。因为,这是南宋末年存在的宋、金、元三个王朝力量的角逐,是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旧王朝与正在上升中的新王朝此消彼长、你死我活、新陈代谢的斗争,其后果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宋不如金、金和宋不如元。历史巨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不可逆转。

  二、“宋张弘范灭宋于此”的石刻是不是事实?

  小时候,我头一次听崖海大战的故事,就听说是宋朝降将张弘范带领元军在崖海打败宋军,逼使宋朝丞相陆秀夫背负宋帝昺、带着玉玺跳入海中殉国,从此南宋彻底灭亡。为了炫耀自己功劳,张弘范就写了“张弘范灭宋于此”七个字,叫人把它刻在崖海石崖上。这种行为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世人的臭骂,不久便有一位秀才在这七个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宋”字,即“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藉以表示对张弘范的愤慨和羞辱。后来还听说这个“秀才”就是大名鼎鼎的理学家陈白沙(献章)。在二月河的小说《干隆皇帝》中也把张弘范说成是“大宋的一员战将”。其实这是民间传说,并没有史料根据。

  据史料记载,张弘范是汉族人,而不是宋朝人。他的父亲张柔,河北定兴人,在地方发展武装,成了军阀,后来投降了蒙古军,并累立战功,被封为大将军。张弘范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应该是蒙古的汉人,长大后,在蒙古军中打拼,成了蒙古将领;在攻打南宋残余势力中,被封为“蒙古汉军都元帅”。因此,张弘范的血脉为汉人,但从出生到成长,从一般士兵到元帅,从东征到南战,都是在元廷的领地、势力范围及其旨意下发生的,与宋朝廷没有关系。在他的姓名前加一个“宋”字,把他看成“宋朝降将”纯粹是站在宋朝的立场上,或从民族同情角度上,发泄对元灭宋的不满和贬损。我们应该对张弘范作出公道的评价。

  那么,张弘范有没有在崖海石崖上留下字句呢?根据地方志记载, 当时张弘范在崖海的巨石上是刻下了由他所写的“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如果在这十二个字的前头再加一个“宋”字,显然不合道理, 与传说也不相符。为了消除民族情绪,到了明代,当地官府就把这十二个字铲去。而现在,我们确实可以在崖海奇石上看到镌刻有十三个大字,供游人凭吊,那是于1962年4月, 著名戏剧家田汉在游览崖海时所写的“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

  三、宋帝昺陵墓今在何处?

  南宋有9个皇帝, 其中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六个陵墓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35里的攒宫村内。这六个陵墓在元朝宰相的支持下, 曾被盗掘过。后来绍兴人唐珏组织了乡村的年轻人将其他人的遗骨偷换了其中散露地面的五个皇帝的真骸(唯理宗遗骨无法偷换) ,然后埋在宝山之阴天章寺前。恭帝被元赐死后,葬于北京的一所寺庙里面。端宗南迁途中病死, 葬于今湛江市的硇州岛。

  关于宋帝昺之死,有说是被陆秀夫背负着从御船上投入崖海殉国;有说是由陆秀夫抱着从崖门的巨石上跳海殉国。至于其遗骸,据赵锡年编的《赵氏族谱》称:“后遗骸漂流至赤湾(今属深圳) ,有群鸟飞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偶往海边巡视,忽见海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心窃异之,设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本山麓之阳,后至清宣统三年,侨港赵姓宗亲捐资重修。”其陵墓在今之广东省深圳市赤湾村,该地处于珠江口的东岸, 背靠大南山,面向伶仃洋, 非常壮观。

  四、赵氏宗室之后裔如何开枝散叶?

  宋朝时的赵姓宗室繁衍极盛,发展至今达到五六千万人,成为目前中华姓氏大家族中排列第七位的大姓,以现存每支100人计算,也有50多万分支。

  在北宋时,赵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虏的,都从开封外逃,象天女散花般地铺向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其中一支赴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那时,宋帝常常赐姓给功臣, 其后人即以赐姓为姓。南宋政权逐步衰微,赵姓宗室又四处奔散,南北分流,随遇而安,甚至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赵姓入籍, 有的少数民族成员还以赵为姓。

  宋帝昺赴海殉国之后,赵姓人成了元朝政府的围剿追杀的对象,皇族后裔便改姓换名,四处匿藏。其中赵良今、赵良骢两位皇孙,就是委托给当时的宋琼州太守林光山抚养。他们分别改名为林大奴、林二奴,匿藏于新会的东乡睦洲;至大明洪武初年,其子孙才恢复赵姓。为了报答林公保存遗孤之恩德,他们的后人“凡有祀祠事皆先祀林公”。在崖海大战后,其他赵氏宗室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赵氏族谱》还记载: “太宗一脉入居粤东者言之广之河南南海之西樵东莞至大良香山之南门新会滘头开枝顺德碧江霞露开枝新宁浮石三江开枝那伏房房俱有干枝开叶顶针一线不错也。”有的地方甚至整乡整村都是赵姓宗室的后裔族群,杂居的就更加广而散。据说,现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滘头村原居住的赵姓宗亲是宋太祖赵匡胤(即北宋第一代皇帝)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赐名光义,即北宋第二代皇帝)的血统后裔。从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来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散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应该说,崖门海战在发生之前、中、后三个阶段中涉及的史实、评说以及学术观点值得澄清、商榷、正本的地方是很多的,本文无法尽列。现列出若干,仅供参考,抛砖引玉,以求正大方之家。

  崖海古战场的大结局,标志华夏大地一个新生朝代的真正诞生, 另一个没落朝代的彻底灭亡, 是中国古代历史脉络中涉及改朝换代的一件重大事件。在全国大中城市中, 曾经发生过类似性质的历史事件,是不多的;就江门市和新会区来讲,更是絶无仅有的。今天,我们应该进一步弄清它的历史真相, 努力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在研究、宣传龢利用上大做文章,进而为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建设侨乡文化名市贡献力量。

  (本文原载于《炎黄天地》杂志2006年第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