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可歌可泣的南宋义士忠臣

  南宋是一个充满着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龢民族矛盾的社会。在这152年期间,曾经发生过规模较大的钟相杨么的农民起义和多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对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帝王政府,给以沉重的打击和威胁。为了扺御外族的武力攻打,南宋还涌现了一批抗金抗元的民族英雄,如岳飞岳云父子、韩世忠梁红玉夫妇、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等。上述这些义士忠臣,其精神感天动地,事迹可歌可泣。下面予以介绍。

  震撼王朝的钟相杨么农民起义

  钟相(?——1130年),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

  钟相长期以行医为名,利用宗教组织群众,主张“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在传教的二十年中,他团结广大农民,逐步形成了一支有组织、有训练的武装队伍,扺制官府和盗兵的骚扰。

  1127年春,金兵南犯。高宗皇帝号召各地军兵勤王。钟相便组织义兵300人,令长子钟昂率师北上,扺抗金兵。后来,高宗南逃,伤害了农民抗金斗争的积极性,而金兵陷城夺地,大肆掳掠、屠城,更激发了人民的抗金情绪和对宋廷的不满。1130年春,钟相毅然高举义旗,率众占领了武陵、桃源等七州19县,队伍发展到40万人,建立大楚政权,自称“楚王”。南宋政府便命孔彦舟的军队前去武力镇压。后来施诡计,派人混入起义队伍当内奸。是年三月,钟相、钟昂父子遭到突然袭击,在山谷中被俘,并被押送朝廷处死。

  杨么(?——1135年) ,原名杨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杨么是跟随钟相“入法”起义的青年农民。在钟相遇害之后,他接领了这支起义队伍,在洞庭湖一带,同官府开展更加声势浩大的斗争。他们拥有义士20万,车船几十艘,水寨几十处,可攻可守,非常壮观。他们春夏耕种,秋冬出击,继续打击官府势力。

  面对起义军的兴起,朝廷包括伪齐政权首先采取招安、诱降的伎俩,多次派人到杨么的队伍劝说,都遭到杨么起义军的凛然拒絶。后来派张没浚、岳飞采取“剿抚并行”的策略,分化起义队伍,把起义军的杨钦等将领拉过来;再袭击孤立无援的杨么余部。杨么投水未死,被宋军俘获,壮烈牺牲

  这次农民起义运动,持续了六年时间。它的斗争目标首先集中在当地剥削者和统治者,然后是南宋政府派遣的官兵,因而沉重地冲击了南宋政权和反动势力,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经验。

  精忠报国的岳飞

  岳飞(1103-1141年) ,相州汤阴(今河南)人,农民出身。岳飞小时家里生活很苦,但他刻苦读书,尤其熟习兵法,掌握了一身武艺。北宋末从军伐辽,后参加抗金斗争。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在他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了岳飞一生遵奉的信条。在一次对金战斗中,他冲锋在前,把金军打得七零八落,还斩了一名金将,以军功步入军官行列,从小军官逐步升为将军,成了王彦、宗泽的部下。

  宋高宗即位之后,嫌他写批评投降派的奏章,多管闲事,革了他的军职。宗泽死后,岳飞归东京留守杜充指挥;杜充投降金军后,他在多次抗击金齐联军中,建立战功。到了32岁时,岳飞已由一个普通将领提升为节度使。他那传诵千古的《满江红》词,就在这时候写成的,充满了决心恢复中原的激情。

  岳飞治军严厉,在作战前能同众将一起商量作战方案,打起仗来,每战必胜。在郾城大战中,金兀术虽然使用了“拐子马”和“铁浮图” ,仍被岳家军打得一败涂地。因此,金军见到岳家军,都十分害怕,他们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坚持反对投降的态度成瞭高宗、秦桧投降派的眼中钉。高宗连下金牌命令岳飞班师,于1141年又采取明升暗降的办法,解除了岳飞等三名大将的兵权。接着秦桧诬告岳飞有谋反罪行,借此将岳飞、岳云、张宪投入狱中,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及其子岳云、大将张宪加以杀害。

  岳飞一生戎马倥偬。他的一生,是抗金战功卓著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最大的污点是镇压杨么农民起义。

  阻击金兵的韩世忠、梁红玉夫妇

  韩世忠( 1089-1151年),绥德(今陕西)人,行伍出身。梁红玉(1102--1135年),安徽池州(今贵池县)人,为韩世忠之妻,少年时练就一身武艺。

  他们的首次相识,是在一次庆功酒宴上。作为官妓的梁红玉有一股飒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气,受到虎背熊腰、为人耿直、智勇双全的韩世忠将军的特别注意,于是两人惺惺相惜,很快结成眷侣。

  从此之后,梁红玉随夫君韩世忠一道转战各地。1130年3月,金兀术带领10万金兵北撤,当到达镇江附近,遇到只有8千士兵的宋军大将韩世忠的阻击,金兀术即下战书,要与宋军决战。为了打赢这场仗,韩世忠与梁红玉商量好作战方案,又对全体将士进行动员。在决战时,金宋双方在江边摆开阵势。韩世忠披挂上阵,梁红玉身穿戎装,在一艘战船上擂响战鼓。将士们见到主帅、夫人一齐上阵,士气特别高涨。结果,金兵死伤无数.兀术的女婿龙虎大王被俘;金兵无法渡江,被迫退到黄天荡(今南京市东北)。韩世忠采用梁红玉的计谋,以少于敌军10倍的兵力包围敌军达48天,这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少见的。

  随后,韩世忠被任命为武宁安化军节度使,驻守楚州;梁红玉被朝廷加封为“杨国夫人”。他们以淮水为界,继续抗击金兵,达10多年。经过他们苦心经营,楚州恢复了生机活力,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后来,高宗对手握重兵的大将存有防备之心,借升迁之名解除了包括韩世忠在内的三名将军的军权。韩世忠曾多次上疏,反对议和,斥责秦桧误国,没有好的回应,加上岳飞被冤杀,此时已心灰意冷,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过着隐居的生活。

  矢志抗元的张世杰

  张世杰(?-1279年),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行伍出身。

  张世杰自投奔宋军之后,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擢升很快,连连进爵,先是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再是环卫官,后转战鄂州、渐西诸郡,任保康军节度使。元军攻占鄂州之后,顺江而下,京师危急,唯有张世杰率领自己的部队,不避艰险,千里勤王,令恭帝和群臣十分感激。在张世杰的影响下,南宋军队开始有了振兴的气象。但是,由于南宋政权大势已去,仅靠几位英勇善战的将军,挽救不了南宋军队的节节败退。

  1276年正月,元军逼近临安。议和失败,宋恭帝和太后投降,而张世杰拒不投降,率兵退守定海。四月,在张世杰的保护下,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和部下大臣一直沿海南下,他们边退边战。五月,赵昰被拥立为端宗皇帝。端宗立即将张世杰拜为签书枢密院事。端宗在硇州岛(今广东吴川)病逝后,文天祥、张世杰和陆秀夫拥赵昺为帝。

  1278年夏,宋军在琼、高、雷州一带与元军作战,节节失利。六月,张世杰护卫着小皇帝赵昺来到了新会崖山。1279年初,元军之帅张弘范带兵也到达崖山,安营扎寨。他先派人向张世态劝降,但张世杰表示:宁可丢脑袋,决不变节。随后,宋世杰把海上的一千多艘战船排成一字阵,用绳索连接起来,船的四周还筑起城楼,不留后路,决心与元军决一死战 。元军张弘范则用船队封住海口,断絶宋兵的粮饷通道和海上退路。宋元两军开战,初时一度双方相持不下。后来,张弘范重新调整阵势,分四路围攻宋军。张世杰看到自己海阵的战旗一条条的从船杆上降下,知道大势不妙,便派人驾驶小船,准备把小皇帝赵昺接过来,撤离海战 。由于宋帝昺坐船的守护人陆秀夫不认识派来的小船上的人,害怕其中有假,不肯交出宋帝昺。张世杰接不到宋帝昺,只好带领部分船队连夜冲出重围,向海陵岛方问撤退。在途中,海上刮起飓风和巨浪,把他的战船打沉了。这位矢志抗元的南宋名将终于遇难身亡。

  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年),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

  文天样于1256年,到临安参加科举考试,受到宋理宗的赏识,被选为第一名,中了状元,年仅20岁。此后,他出任过多种官职,因为他性情刚直,正气在胸,主张改革,触犯了权臣,又屡被罢职。他曾任秘书省正字知瑞州、江西提刑;度宗咸淳元年,被罢职回乡,后复出,任军需监,兼崇政殿说书等职;六年, 因得罪贾似道,被劾去职;九年,再出任湖南提刑,旋改知赣州(今江西),恭帝德佑二年,任右丞相;益王在位时,任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军马。

  由于南宋王朝奸臣当道,朝政日非,正气受压,加上蒙古势力日益强盛,气势日旺,因而强弱之势非常分明。文天样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国破、家亡、兵败、母逝、子丧的重重打击,仍置安危而不顾,临危而受命,百折不回,视死如归。文天祥亲领将士,护卫着南宋多任王朝,经历了守平江,救常州,到福州,进江西,驻南岭, 1278年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被元将张弘范率兵突袭拘捕。文天详被俘后,被押解到崖山,写下了著名诗篇《过零丁洋》,给后人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朽诗句。

  张弘范劝文天祥投降,遭到文天祥的严斥;在崖海大战之后,便将他押解到大都(今北京),以上宾招待;接着元丞相出面劝降、审问,也遭到拒絶。在京囚禁三年期间,文天祥在狱中写了世代传颂的《正气歌》。在决定杀害文天祥、行刑之前,元世祖亲自去劝降,说:“你如果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让你当丞相怎么样?”文天祥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只求一死,别的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第二天,元世祖便下令处死文天样。是年1283年1月,47岁的一身浩然正气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英勇就义了。

  危难受命的陆秀夫

  陆秀夫(1236-1279年),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人。

  陆秀夫少年读书时已显现了文学天赋,被老师看好; 1256年,与文天祥同科进士,被镇守准南的李庭芝招为自己的幕僚。以后,在李庭芝的提携、推荐下,先后当了淮东参议官、司农寺丞、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在临安陷落时,他任礼部侍郎;“二王南迁”途中,在福州与陈宜中、张世杰一道拥立益王赵罡为帝。陆秀夫与陈宜中发生矛盾之后,先是被罢免职务,后又被召回朝廷 。1278年,端宗病逝,赵昺为帝,陆秀夫被拜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同铺佐朝政。到达崖山,张世杰负责指挥军事,陆秀夫则负责建设行朝,招兵买马,修筑工事,草拟诏旨,还要每天为小皇帝讲解大学章句。

  1279年2月,宋元崖海大决战,宋军全军覆没 。陆秀大一直守卫着宋帝昺的座船,知道已无力回天,决心一死殉国。他首先催妻儿投海,然后用白绸带把宋帝昺和自己绑在一起,胸怀玉玺,从容投海,时年44岁。

  (本文载于《炎黄天地》杂志2006年第3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