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次——老八舍旧事十来件

  所有的第一次其实都是最后一次,人生就是这样的,你仔细想想。

                          ——题记

  一

  第一次见到的78级中文系的人,记得清清楚楚是铁原。从武昌火车站被拉到珞珈山的大门时被告知要等一会儿。那时还没有正式大门,只有一个公车牌子。坡边摆放着一张桌子,77级中文系几人搞接待,都在埋头看书,没有热烈欢迎的架势。有一知青模样的人在矮坡上踯步也似等人。问起来竟也是中文系78极的,当时看他神情沉静,面甚嫩少,后来知是我们年级的老大哥之一,修养深博,文字老辣,让人钦佩。

  同学四年,得到铁原教益不少,一直没有感谢机会。像老八舍其他大龄学长一样,比如老杨、道清、宋姐、乔姐、老徐、老段、亚虎等,四年来给了我很多帮助,常常让人心暖,一直也没机会表达感激和敬意。还有老黄,我们老八舍年岁最长的老大哥,没事的时候凑到一起,聊起他在海南插队下放的事情,说起天涯海角,他是一脸苦色,把我蓝天碧水的印象“糟蹋”得一塌糊涂。有一次中午到一班宿舍敲门,老黄半天应声而出,事后正色道:不可随便敲门,他在修身养气,如果惊到,气逆行,可不得了!后来年轻许多的张磊说起来也是这种理论。到了北京后我也曾想练练气功,每每想起老黄的话,就不敢太造次了。

  2008年时,上司唯心论一直主张我们到外面走走,他说你应该到外面看看同学,顺带办点公事——这么通情达理的上司现在不多见了!那次办完了事,顺路长沙,专门拜见铁原,此时铁原功成名就,退居二线,爱女才华横溢,刚毕业找工作。铁原闲暇时笔耕不辍。出了一本书《边写边掐》,说古论今,笔力劲道。我一激动,承诺到北京的报刊上给大力宣传,结果到今天也没写出一篇书评,后几年都不好意思见铁原,在此致歉。

  二

  第一位面对的老师是朱山河,他神态安详,话语温和,很有历练的样子。稍后,知他曾下过乡,又被推荐上了大学。与我们算是同一代的人,但又年岁稍长,阅历经验更多,是领带我们这“新三届”的理想人选。后又见到了朱老师的夫人(女朋友),面容姣好,当时感觉真是英雄配美人的一对。山河老师之后派来“管”我们的中文系的干部感觉都不如朱老师,但世事作弄人,后来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我们毕业后听说的朱老师那些事情,让我们心绪复杂,说不好听的,毁了我们的“青春”梦幻和记忆。

  以后的中文系干部,那位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干事L,他那副嘴脸,说真的,想起来就忍不住要爆粗口。不仅是毕业分配时他那“大权在我,汝等听喝”的可恶模样,和他那“我就是见不得你的命运太好”的丑陋心理,惹得我们八舍一干众人不高兴,其实也是当年某些风波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平常严厉甚至带点奸邪的样子,把我心中武大中文系所有好的色彩、党员干部好的形象都涂抹上了一层暗色。我总觉得,为人师长者,让自己的学生未来的路更顺利一点,难道不应该是一个追求的目标吗?

  老蔡是我对武大中文系最温馨的回忆之一,不仅是他做学习委员时对我这不称职的所谓干部的扶持帮助,不仅是到了北京以后毕业证、学位证丢失时他努力帮我跑办,不仅是2008年5月12日我们漫步校办前的草坪时突然感觉到的大地震动……一切的不仅,掩不住听说他患病后的罣念,那温温的话语,温温的态度,是对中文系温温的回忆。

  三

  第一次全中文系开全会是某晚的演讲比赛。76级一解放军同学,好像是班长之类的主要干部,名字在嘴边忘了。讲反思毛泽东。口若悬河,观点犀利,第一次听此类“妄议中央”的言论,听得我面颊发热,颇感过瘾。散会后回到宿舍大家还纷纷议论,意犹未尽。在这次演讲会上认识了不少中文系的活跃人物,张桦、高伐林、邓垦的儿子等。这个演讲会实际是当时社会上层思潮和七六、七七、七八级的思想基调的一个标志:反思、反左、反“文革”……

  再往后就没跟中文系76级有过交集。到了北京交道过几位比76级资格还老的武大中文系同学,一位王必胜,后来在中国社科院读的研究生,毕业后到《人民日报》掌管文艺评论和副刊几十年。这几十年中不知帮我发过多少稿子,前几天还见到了他,一副很淡然的样子,都不知怎么谢他。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刘亚洲。在中青报时做过一篇文章,《两个空军大校和超限战》,此文一举把军队作家乔良和超限战哄抬出来,反响很大。

  四

  第一次睡上下铺觉得像是在水中摇荡。几日后下铺的王平说睡不好,乃上边一动整床就晃之故。我也有同感,另一床的李昕说,上边的责任更大。以后遂小心谨慎,轻动轻翻。后来听说王平同学有时犯神经衰弱,心想弄不好我有责任。后来跟许多人睡过上下铺,跟张钢,跟赵总(可能记忆有误,是斜对面),跟张桦,跟……老话说五百年修得同船渡,那得多少年修得“同床”睡呀!同窗加同床,比起古人的学友、同年,关系更胜一筹。

  跟张桦“同床”的时候,记得张学长有几样东西最招我们,磁带和方便面。他有一黑旅行袋装的全是磁带,各种歌曲、古典音乐,但说实话音质都不怎么样了,磁盒也破旧。临到张桦快毕业时,那天他高兴了,狠狠地散了几盒给我。另一宝是方便面,张桦从北京带回,藏之深处,偶尔拿出,让我初尝此面。那天,张桦在他的“热得快”上烧开水,用他那黄搪瓷饭盆泡好面,同屋每人分得半碗,入口顿觉鲜滋美滋。方便面的美好印象从此难以磨灭,后来初到北京,人说二里沟部委旁的上海商店买的方便面好吃,后来专门去了一趟,买来尝尝果然如此,但味道还是盖不过张学长带来的包装简陋的北京方便面。味道入心了,以至到现在,还吃方便面,虽然有许多添加剂损害健康的说法,自己添点菜叶子,也得吃呀!

  五

  第一次吃学校食堂的饭是米饭和炖藕,心想藕还能这样一勺一勺的给,全不像北方过年时,精心地切几片。后来吃多了,看着那煮至发黑的藕汤很有些倒胃口。武大的饭食确实不怎么样,记得老八舍的食堂最常见的是熬藕汤(间或能见到一块排骨)、炖苋菜(茎粗叶老色黑红)、炒咸菜……有时周末或什么时候,有好饭菜了,大约是小鱼段和炖猪肉什么的,区域内各系同学闻风而动,哗哗而出,一起涌向食堂。一般来说,江南菜肴总是鲜美胜北方的,但当时学校的饭菜可能还赶不上我在河南石油地质队跑野外的饭菜,特别是天热的时候,吞咽颇难,人瘦露骨,菜咸汤淡,不免让珞珈山的美好回忆减色些许。

  六

  第一次吃小锅菜肯定是家凯的煤油炉子弄出来的。那时家凯住我们隔壁,靠着走廊顶头,每每上午四节课后从教室回来,人困马乏,迈进黑乎乎的老八舍,就见左拐尽头有一亮点,唇红面白的家凯站在那里,理直气壮地翘课,心安理得地烧锅,拿着锅铲,翻摆肉段,似笑非笑,还不忘揶揄一声:“回来了?”这时候是断别想分得一杯羹的,人家已经承受了老师干部的忌眼,甘苦自吃,咱还是得乖乖拿着搪瓷破碗,疾走去食堂,纵是熬菜粗米加排队,那是你的生活。

  能吃家凯小肉菜的时候大约是周末,或者无课的傍晚,在人家烧菜做饭时你陪笑陪聊,饭成时饶你几口自不必说;当然你也要自觉,菜量不多,小口小抿求得心安。记得有鳝段、鱼头、鸡丝、小排,都是潮汕口味的,还有香港生抽、星岛蚝油,那时生活苦,也没尝过多少馆子,家凯让你开了洋荤。当时想,“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打得五荤八素,在家凯身上体现得最直观。

  家凯生性慷慨,每次探家回来都有不少洋货带回,这一件那一件散了不少。记得他给过我一件黄色紧身体恤,就像那时长发喇叭裤青年穿的那种,尼龙的,不透气,但是很时髦。后来身体胖大了,再也挤不进了。也是藏放了很久,隐约是一种念想。

  后来搬到一楼楼梯旁的那间屋子,记得赵总也做过小锅菜,是湖南风味的辣椒炒肉,很咸辣,很下饭。我等同屋和张桦,借味不少,打了牙祭,在苦夏清瘦中多少添了点补益。

  也是在同做同吃中,赵总当时多少透露了点跟家乡女朋友小陈的交往,时至今日在北京又见到早已是《经济日报》骨干的小陈,面容似乎没变太多,还是那么年轻,但多少年了,这种相续不断的夫妻朋友情,还是有点让人唏嘘的。

  七

  第一次上的正课或说专业课应该是何国瑞老师讲授的“文学概论”。第一课大概何老师颇能深入浅出,让我对这门课信心满满。但几课以后就稍微有点蒙,回宿舍后几位同学也不甚清爽,李昕和孟子似有所悟,记得李昕回宿舍后曾向我们大声阐述自己所理解的何老师的讲点,这时我才意识到哲学背景的渊厚对这门课的理解自是不同,应该说远远超出了仅仅靠插队时看的几本“文革”前《人民文学》上的几篇文艺评论的我。记得李昕、孟子、朱纯安等几位记的笔记最全,考试的时候我们背的一二三也多从中受益。

  何老师神态谦和,问什么都笑着解答或者笑而不答。开始很难看出他是一个内心坚固、守土有责的人,记得期末考试向他询问、恳问、笑问出题大概方向和主要题目,何老师就是笑而不答。几个同学都轮番上去求劝,也不松口。考试过后打分,何老师也坚持原则,就低不就高。我记得我的分数好像是67分,在班上大概是中下。后来猜测何老师笑笑的面容后面,意思是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是基础之基础,这门学问还不好好掌握,那在中文系学个什么劲。这是玩笑话。后来八九之后,我供职的《文艺报》向左易帜,郑总编辑跟何老师同气相投,我还编了几篇何老师的稿子。再后来2002年老八舍同学返校,见到白发苍苍的何老师,看起来清寒如斯,追求如斯,想想一辈子为一个主义的坚韧,感觉太不容易了!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些小误解、小埋怨,这时早没了。

  八

  第一次校外游玩是入校当年武汉的好季节10月的一个周日,同宿舍李昕、王平、隋圻、孟子,还有朱纯安等,到东湖公园游转,人人游兴甚高,有照片为证。记得是坐船渡水而去的,公园在水那边。一路听人侃大山。大概李昕说了清华旧事,以及插队龢民办教师的一些事,隋圻一路上也说了些李德伦逸事和黄冈家事……此后,大家识得了东湖和磨山之美,二年级还是三年级的时候,二班同学又集体去了一次东湖磨山,记忆很美好。

  当时,东湖和磨山是仅见过北方铁山瘦水的我所看到过的最美好的景色。初识之后一有机会就要去踅一趟,武昌洪山有几位老少同乡,周日聚会不知怎么就建议到磨山野餐。为此我做了点准备,为制造氛围,向家凯说了几句好话,借得他那架四喇叭立体声録音机,在绕湖十里渺无人迹的洋灰水杉路中,我扛着大机器,耳畔飘忽着《緑岛小夜曲》和《小城故事》,那感觉还是有一点诡丽的。以至于后来几十年,一听到邓丽君的旋律,就想起东湖磨山那边无人打扰的一大湖青山緑水。可惜现在哪也找不到这样的山水了,现在的东湖磨山早已不同,记得几年前同学聚会,汪芳驾着她那辆新蓝鸟带我们在傍晚绕湖,即使夜色,车流也如织,十里灯街繁华似锦。那时的一青山,一湖水,或许在整个中国,也是难以得见的,大概只能在梦中重回了。

  九

  第一次体育健身大概是到校几日之后到“老八舍球场”打篮球。记不清是怎么进场的,记得是王平还是老卢拿来一黄澄澄的篮球到二班,于是就打上了。年级里常在球场走动的大概是为民、老卢、王平、马班长、建平、老巨等几位。篮球这个东西很有意思,有的人不碰就是不碰,有的人碰起来没个完。我们宿舍的城根、李昕等好像就从来没去球场打过球。但我一直觉得篮球是学生最好的锻炼项目,力量、机敏等都练到了。当时我好像打篮球有了瘾,下午课后不吃饭可以,不打会儿篮球冒会儿汗,浑身都难受。

  老霸着球场的还有中文系的几位研究生,都是社会上考进的人,块头很足,什么阵仗都见过,跟他们过球有点怵。我依稀觉得在球场上见过易中天,后来一见他在电视里露面,就想起了老八舍的篮球场。

  球风较悍的还有历史系一位王姓公子,北京来的,高官家庭,后来得知张桦、城根等跟他很熟。一次碰撞了之后,他意犹未尽,随后每场都冲挤我,狠狠瞥我。他块头很大,我自然占不了便宜。感觉到很不忿,下场跟自家人埋怨,忘了是谁跟我说了他的背景,最高人民法院的,当时感觉果然很有专我政的威势。再后来好像城根跟我说,此人其实不错,比较讲义气,到了北京后,开过电冰箱厂等,帮过我们的同学。

  关于健身,印象比较深的是总与王平、章伟、郭燕等组成战队代表系里参加校运会。第一次参加运动会是入学当年秋季,报名百米赛跑。这个项目我在河南新乡跑过12秒整,竟然成了全市初中的百米纪録,高中毕业临下乡时还是这个纪録没变。到了武大不自量力大喇喇就去报名这个项目,殊不知通常这是运动会上最引人的项目之一,高人层出。比赛时但听枪声响,人齐飞,我跑到一半就知不行了,最后好像就弄了一个全校第七(勉强上榜)。中文系77级的刘晨风等人都在我前面,全进了11秒。对比他们劲瘦身子,我有点软,像面条(拙妻语),跑到中间硬是使不上劲,难不成当知青和地质队员把我身子淘虚了?

  老八舍的第一次太多了,都回忆起来文章要肿胀许多。还有许多第一次很难忘,容我们慢慢想吧,时间还有,时间也是等人的,在回忆老八舍这件事上。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