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美西方国家“制裁”香港的真实意图

   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以来,美、英、澳、加、新西兰及欧盟等相继推出所谓“制裁”措施。在他们看来,中国政府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这部法律“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承诺”,“破坏‘一国两制’和高度自治”,令香港步入“一国一制”。尽管中国政府已不断在各种场合强调,国安法是为了更好地在香港实践“一国两制”,是为了保障香港“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然而,对中国的固有偏见和思维定势,令美西方一些国家置若罔闻。
  
   纵观这些国家推出的所谓“制裁”措施,无外乎以下四类:一是不再向香港出口警用设备,这算是对香港警方的一种“制裁”,因为在他们看来,香港警察在去年的“修例风波”中“滥用”权力。二是不再向香港出口军民两用敏感性技术,以美国首当其冲。在美国看来,视香港为不同于中国内地的地方并给予特殊待遇是对香港的一种“青睐”,而现在美认为不能再“认证香港继续享有”特殊待遇,首先加强的就是出口管制。不过,根据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说法,近年香港已经很难从美国进口到敏感性技术了。三是提高香港的旅游警示,停止双边引渡条约。这意味着如果有“港独”分子跑到英国、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等地,特区政府将无法将那些人绳之以法。四是直接针对港人个体,包括延长签证或给予奬学金,甚至推出入籍计划等。如果有港人认为这些措施是真心为那些去年走上街头的年轻人们着想,恐怕是有点太天真。以BNO为例,在获得入籍英国的六年时间里,在英学习和工作,不享有福利,得有多少家底才能撑得下来?说到底,英、澳等国还是更希望接受资财雄厚、有能力、有技术的高端人才,而所谓的庇护“港独”分子,不过是有挑有拣地找些“代表性人物”罢了。
  
   美西方一些国家利用香港国安法问题大做文章,背后的真实意图究竟何在?简言之,一是国内压力外引,二是借香港问题敲打、遏制中国。就其国内状况而言,疫情之下,国内经济、社会矛盾突出,本该是团结其他国家一起应对新冠病毒,但有的国家却借香港国安法问题或中国新疆问题等转移国内焦点,指责、攻讦取代了客观、理性。尤其是美国特朗普政府面临11月大选,在目前与拜登民调差距愈拉愈大的情况下,更是开足马力“压力外引”。
  
   在香港问题上,美西方主要国家均在香港拥有较大经济利益。如香港是美国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市场、第四大牛肉和牛肉产品市场、第七大农业产品市场,有1300多家公司在港运作;2018年香港是加拿大第十大出口市场,是加冷藏牛肉的全球最大出口市场以及鱼类和海鲜的第四大出口市场,有110多家加公司在港运作;欧盟是香港第四大货物供应地,2018年香港从欧盟进口货品的20%、17%分别来自于英国和德国,约有2200多家欧盟公司在港运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港经贸利益稍逊于前述国家,其中澳大利亚是香港第二十大贸易伙伴,香港是澳大利亚第十四大贸易伙伴,新西兰是香港第三十七大贸易伙伴,香港是新西兰第二十大贸易伙伴。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此次香港国安法问题上,澳大利亚冲在前面,还得到美国的“表扬”。
  
   如此大的商业利益,在中国政府表示会尊重并保护所有国家在港合法利益的前提下,还有一些国家不断纠缠香港国安法问题,抛开其可能会有的一些“合理担忧”,更多的恐怕是趁机借“香港牌”向中国政府施压。
  
   美国已视中国为主要对手,甚至是“头号敌人”,动用全政府的力量极尽指责、攻击之事。近日国务卿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暨博物馆的演讲更是把“共产中国”与“自由世界”对立,俨然发起“新冷战”的节奏。今年以来,美不断在疫情、台湾、新疆、香港、南海等问题上向中国发难,不仅以“捍卫人权”的卫士自居,而且鼓动盟友联合起来向中国施压,图谋建立针对中国的“自由世界联盟”。美以意识形态划线,政治化经贸商业议题,根本的目的是遏制、迟滞中国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有些国家或迫于美国的压力、或急于向美国表忠,也加入“制裁”香港的行列,针对的同样是中国的快速发展。
  
   21世纪的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程度空前,中国已深度嵌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政府反复表明,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也希望有些国家能真正以其国内人民的福祉为因循,致力于平等合作、互利共赢,而不是又误入东西方“冷战”的歧途。
  
  2020年8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