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香港出现“抗捐”声音值得深思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捐款1亿港币(约合8千万人民币)给四川省人民政府作赈灾之用,并向立法会申请拨款。24日,立法会财委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拨款事宜,然而,由于参会议员意见不一,经过2个小时的激辩仍未完成表决,须再次安排会议。这与2008年汶川地震时,港人的踊跃捐款形成鲜明对比。香港社会为何会出现“疑捐”、“抗捐”的声音?虽然立法会后续通过了拨款决议,社会上的“抗捐”之声也告一段落,但其背后的理据及反映出的港人对内地的复杂心理值得关注,或成为香港与内地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
  
  为什么不少港人不愿意为内地灾区捐款,甚至发起“抗捐”行动?从他们的立场看,至少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因素。
  
  一是频发的资源之争导致部分港人对内地的不满。“双非孕妇”、“双非儿童”、“水货客”、“限奶令”……,从这些热点词彚可以看出,香港近年在涉及内地的问题上基本都是“负面”信息。它们不仅引发普通港人对内地人来港抢占医疗、教育、生活用品(奶粉)等资源的不满,还令有识之士理性检讨“自由行”10年对香港发展的利弊。随着内地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水涨船高,然而,在民生资源的质量方面,内地现阶段仍无法和香港相比,这些“软性”的资源是导致部分富起来的内地人不怕花钱、不怕折腾的根本原因。他们到香港生孩子、买奶粉(质优价廉)、让孩子跨境入学,甚至到香港买房子等。以香港弹丸之地的面积与容纳能力,总有难以承受的一天,于是,各种怨言的出现也就不稀奇了。
  
  二是部分港人对内地的不信任感有加重之势。这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往大了说,是港人的中国人认同感不强,回归近16年来,人心仍未完全回归。往小了说,是部分港人,尤其是那些与内地接触不多或没有接触的港人在香港个别媒体的长年“熏陶”、“培养”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有关内地的“神经反射”:一想到内地的官员就是“贪污腐败”,一想到内地的高科技就联想到制造“黑心食品”,一想到内地的执法就是“暴力”、“不尊重人权”……这些刻板的印象正在从根子上破坏港人对内地的信任。与此同时,内地网民中的非理性声音,以及有些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涉港报导中“井水不犯河水,河水不犯井水”的言论等,也不利两地民众间的交往与互信。毕竟,信任感至少要在接触、频繁地接触中才能产生。
  
  三是香港正处于重要变动期,“不确定感”深层影响着部分港人对内地的观感。按照人大常委会的决定,香港2017年将迎来行政长官的普选,具体选举办法将在明后两年讨论、确定。在走向普选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确定。中央的希望与角色,港人的期盼与参与,二者能否很好地对接,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香港,敏感、焦虑、容易情绪化,小状况多发,恰如回归前的那一段时期,难以避免地人心浮动、社会躁动。相信,随着香港行政长官及立法会普选办法的尘埃落定,港人看世界的心会多一份平和,在处理与内地关系时也会多一份宽容与理性。
  
  港人对内地的感受微妙、复杂。近几年,负面的声音一直不断,有些经过个别媒体别有用心的炒作、放大,加重普通民众对两地关系的负面感受。可以预计,今后在涉及两地关系的问题上还将出现不同的声音,宜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
  
  其一,在出台涉及两地关系的政策时,中央和特区政府宜多做沟通,充分论证。政策推出后,要及时跟进,不断总结和修正,力争让政策发挥最大的正面效应,这实际上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实践的过程。
  
  其二,在遇到涉及两地关系的问题时,宜多从内地找原因,从根本上来说,内地作为“一国两制”实践的主体,要大力提升自身的文明素质与法治水平,才能对其他地区产生持久、稳定的吸引力。内地的文明、廉洁、法治、公正等是全体中国人包括港人乐见的,也必将有利港人的人心回归。
  
  其三,理解当前港人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敏感、焦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对待香港这两年可能出现的小状况,避免指责、埋怨等的言辞挑动。在政改等问题上,中央应有自己的节奏与步伐,不为其他旁枝末节干扰。
  
  2013年5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