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章 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

  舍生忘死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中国创造抗疫奇迹的重要精神支撑,是人们面对灾难时呈现出的一种生死观和义利观。这次抗疫斗争,从医护人员以及各一线人员在抗疫斗争中表现出的临危受命挺身而出,不被一切困难压倒的意志品质,到全员全社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彰显了护国佑民、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临危不惧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

  第一节 舍生忘死精神的溯源、价值及特质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强调: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①。舍生忘死精神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延续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一、舍生忘死精神的历史溯源

  考察舍生忘死的历史溯源,以下三个方面是很重要的:

  (一)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舍生忘死即把生命抛于身后,将重要追求置于生命之上,中国古代发展史上将舍生忘死作为一种极为崇高的品德和价值追求。孟子是较早系统阐述舍生忘死精神内在价值基础和精神本质的思想家,“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着也”②,他将“舍生”看作“取义”的精神外化行为,“取义”则是“舍生”的内在本质和核心驱动力。以此为发端,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标准,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时代担当,从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满腔热血,从花木兰从军到岳飞精忠报国,从文天祥宁死不屈到戚继光的抗击倭寇等,都是对舍生忘死义利观的生动写照,但这种檏素的舍生忘死精神带有明显的忠君爱国色彩,具有一定程度的愚忠以及狭隘性、情感性为主导的缺陷。

  (二)淬炼于近现代红色文化

  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中国人民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象征希望、热烈、勇敢、创造、奋斗、牺牲等。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传承和丰富了古代檏素舍生忘死精神,成为红色文化的主旋律,这一阶段的舍生忘死精神已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救国救民的责任担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不同阶段,先后形成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抗联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革命红色文化,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28年370多万革命先烈,用年轻生命诠释“舍生忘死”,深刻阐释了为“主义”而牺牲的理想信念,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精神底藴,为革命红色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精神土壤。这一阶段将舍生忘死精神的义利观发挥到了极致。

  (三)定型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革命红色文化的映射下,舍生忘死精神不断成长丰富完善,从较为单一的义利观和爱国情怀,升华为一种全社会核心价值观,即倡导人们团结统一、奋发进取、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倡导人们开拓进取、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表达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懈追求。大庆精神、抗洪抢险精神、北大荒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特别是本次新冠疫情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都藴含舍生忘死的傲骨与血性,这种傲骨与血性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人们战胜一切大灾大难和取得辉煌成就的力量源泉。

  二、舍生忘死精神的价值取向

  这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是其情感皈依

  爱国心、民族魂。爱国主义表达方式多元,舍生忘死是基于爱国主义的最高情感外化形式,这种爱国情感集理性与意志于一体,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生根在中国人民的心灵深处,每逢关键时刻便会转化为一种无所畏惧、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反之,一个不具备爱国主义的群体、民族、国家,是难以在苦难面前呈现出强大的舍生忘死集体意识和价值选择,更难以暴发震撼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能量。就此次抗疫斗争而言,各类群体无惧生死,各条战线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构成战胜疫情的硬核力量,演绎出一曲舍生忘死的壮志高歌。

  (二)集体主义是其鲜明导向

  舍生忘死精神体现中华民族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民族大义,是集体主义的生动展示和鲜明导向。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源泉,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依托。中华民族患难与共、同风共雨的历史共同体意识,塑造了强调集体利益、注重个体责任的价值追求。本次抗疫斗争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无论处在什么样岗位、从事什么样职业,无数平凡人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成大我,在危难之际、生死之间胸怀天下、齐心协力,毫不犹豫地将集体利益、整体利益、生命健康利益置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经济利益之上,形成战胜疫情坚不可摧的共同意志和精神支柱。

  (三)英雄主义是其时代表达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成就英雄,本次抗疫斗争英雄主义精神将舍生忘死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新时代历久弥新和永不褪色的精神符号。英雄主义精神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进步不断丰富发展,它与集体主义并不矛盾,如将集体主义视为抗疫主体,那么英雄主义便在主体中鹤立鸡群,两者相辅相成。英雄主义的时代表达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白衣英雄生死时刻逆难而行,科研英雄生死之际慧眼诊病力挽狂澜,基层英雄不惧风雨、坚守一线,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舍生忘死精神。

  三、舍生忘死精神的主要特质

  舍生忘死精神有许多特征,主要表现如下三个凸显:

  (一)凸显使命担当

  担当精神是从历史中传承下来的一种优秀品质,就是在面临困境时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展开了与“疫魔”激烈的战斗。各条战线涌现出了无数的抗疫勇士挺身而出,勇往直前。特别是医疗卫生战线首当其冲,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他们以救治病人为职业使命、以无畏生死为职业担当,心系祖国公共卫生安危,情系人民生命健康,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二)凸显无私奉献

  奉献作为一种道德理性,浸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本次抗疫斗争生动展现了全社会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大爱情怀。尤其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解放军官兵、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尽管身份各有不同、角色不尽相同,但为了抗击疫情,他们辞别亲人,毅然而坚决地投入抗击疫情的洪流,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流血流汗、无私奉献。摘掉口罩,映入眼帘的是磨破的鼻梁和布满勒痕的脸颊;脱下防护服,见到的是被汗水浸透的衣背。一幅幅让人泪流满面的画面、一个个闪烁着人性光辉的身影,彰显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彰显了他们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大爱情怀。

  (三)凸显百折不挠

  百折不挠是一种不服输的意志品质,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展现出百折不挠的刚健风骨。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中华民族才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不向困难低头,不为挫折气馁,这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始终是我们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和法宝。

  第二节 舍生忘死精神在抗疫斗争中的表现

  在抗疫斗争中,舍生忘死是无声行动,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从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到社区城乡的守护者,每个人都成为战士,每个人都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舍生忘死的故事不胜枚举,既撼人心魄,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一、医疗卫生战线救死扶伤

  救死扶伤是医疗卫生战线的天职,充分展现了:

  (一)病人至上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面对疫情紧要关头,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中,广大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有的闻令而动,瞒着家人深夜驰援湖北武汉;有的主动请缨,夜以继日奋战在救治一线;有的舍小家顾大家,将家庭困难置之度外;有的风雨兼程,不远千里“骑”回疫区;有的关爱有加,把自己的营养品留给病人;有的定期与患者交流谈心,鼓足病人积极生活的勇气;有的不辞劳苦守护病患、不吝才华攻坚科研;一个个白衣勇士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生动彰显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大医情怀,成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屏障。

  (二)殚精竭虑视死如归的大医情怀

  杏林春暖、悬壶济世的大医情怀一直传唱不衰。疫情暴发后,无论是国内医学领域的权威、还是重点医院的主任医师、还是年富力强的普通护士,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舍我其谁的勇气,毅然决然地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救死扶伤的铜墙铁壁;用精湛的医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给患者带来信心和希望。连轴转、白加黑、纸尿裤、就地躺、初治愈、返阵地成为常态,他们是医生,也是妻子、是丈夫、是父母、是儿女,但在抗疫战线他们就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压藏万千柔情,以最坚毅的姿态,与病魔进行生死较量,以血肉之躯扺挡死神的屠刀,把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多位医生或因在第一线被感染而身故,或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而牺牲在工作岗位。他们不是无所畏惧,但从穿上铠甲的那一刻起就深知已无退路,义无反顾,逆向前行,只因国家需要,人民需要。那一刻我们仿佛明白什么是大爱,那就是用生命抢救生命,用牺牲夺回牺牲。

  (三)无私无畏忘我工作的责任担当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胸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白衣战士们不畏艰险,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是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担当表率。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抢救,不到最后一刻絶不放弃。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为了谁,在重症监护室、在病毒肆虐时,每一件防护服上都有一个不朽的名字,每个名字都一笔一划地承载着医者的担当、患者的希望。医护人员废寝忘食、汗流浃背、不分昼夜,正是这种坚持和韧劲成就了抗“疫”形势的逆转,践行了医者时时恪守的职业操守。虽然有防护隔离的感觉,但是他们与病人很亲,救死扶伤、敬佑生命,深刻展现了医护工作者的价值担当。

  二、党政军团战线冲锋陷阵

  在这次伟大的抗疫斗争中,党政军团冲锋陷阵的带头作用是相当突出的。

  (一)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顶上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党员干部报名在前、冲锋在前、示范在前,始终坚守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岗位上,以自己的“危险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在疫情肆虐时期,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在组织复工复产的各个环节,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夜以继日,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有的在救治病人中失去了生命,有的在入户排查中敲破了手指,有的在极力劝说中哑了嗓子……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9000多万名党员积极行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最前线高高飘扬,做到了哪里有险情、哪里群众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在行动,生动诠释共产党员舍生忘死的壮丽篇章。

  (二)军队系统闻令而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忠诚卫士。疫情发现以来,人民军队闻令而动、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义无反顾冲向抗击疫情一线,以英勇无畏和对祖国人民的絶对忠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钢铁洪流”,构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给予肆虐的病毒、蔓延的疫情迎头痛击。全军10000余名医护人员投入一线救治,先后派出3批次4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承担火神山医院确诊患者医疗救治任务。人民空军出动30架次运输机向武汉空运医疗力量及物资,28个省军区(警备区)每天出动民兵约20万人配合地方完成场所消毒、防疫宣传等任务,完美诠释了中国军人的伟大担当与铮铮誓言。

  (三)基层人员敢于斗争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次异常严峻的考验。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海关关员、基层干部、应急救援人员、新闻工作者、企事业单位职工、工程建设者、下沉干部、志愿者等基层人员越是艰险越向前,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在平凡工作岗位创造不平凡成就,展现了无惧风雨的英雄本色。志愿服务是琐碎的,但就是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连在一起,组成了一条防线。他们有的下沉社区,做社区“守门员”,疫情排查、快递跑腿、防疫宣传成为常态;有的驻守医院、转运病人、街道巡逻、维护秩序,牺牲在工作岗位;有的来到车站、机场、码头,成为“协管员”,把守城市的大门;有的依法履行卫生检疫职责,筑牢口岸检疫防线;有的则成为特殊时期的“运输员”,在城市里往来奔波;还有的发挥专业特长,守着热线,成为“心理疏导员”;更有那些为抢建医院昼夜苦战的建筑工人、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住宿和食物的酒店员工,这一切汇聚成疫情防控中的磅礴伟力。

  三、后勤宣教战线坚强保障

  在这次伟大的抗疫斗争中,后勤宣教战线提供的坚强保障让人难忘。

  (一)后勤团队构筑物资供给的生命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从长途运输人员到社区采购人员,从普通个体到相关企业,从爱心组织到职能部门,为抗“疫”前线及时送上了“粮草”,为一线医院解决燃眉之急。为保障防疫物资和生活基本用品及时运输到位,众多物流运输企业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开通驰援武汉及其它地区的特殊通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物资保障网。交通运输部等部委第一时间明确对执行应急物资运输任务的邮政、快递车辆落实“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政策,保障车辆优先便捷通行。疫情吃紧时小区封闭管理,社区人员为辖区居民提供代购“跑腿”上门服务,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丰巢智能柜小程序推出“口罩互助”功能,用户可通过小程序选择“捐赠”或者“求捐”,并通过丰巢柜来完成“口罩互助”行动。藉助全国18万台丰巢柜实现口罩收赠流转,减少人员接触风险。

  (二)新闻工作者舍生忘死传递正能量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新闻工作者当先锋、作表率。疫情发现以来,中国媒体人深入抗疫一线,以深情的笔触、感人的镜头,讲述基层抗疫故事,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回应社会和公众关切,成为引领民众抗疫的导向器。央视新闻频道推出《战疫情》《加强自我防护 我们共同的责任》和《爱护自己保护他们》等公益短片,分别从加强日常个人防护、居家医学观察知识宣传等不同角度,积极宣传普及防护知识。央视新闻新媒体还在全国80座城市的40万块数字大屏上,播放防疫宣传片和公益海报,每日触达受众超过1亿人次,筑起众志成城防控疫情堤坝。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地区,480位媒体人毅然决然、逆行出征,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手持话筒、肩扛摄像机,见证着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呈现出抗击疫情动人的画面和声音,真实记録与病毒鏖战的艰辛历程,及时反映并推进问题解决。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履行着一个记者的职责,每次遇到大灾大难,关键时刻他们冲上来,他们是孩子,也是父母,但新闻人的使命担当促进他们勇往直前,写下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三)高校科研战线与“死神”的赛跑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国能够快速解题,离不开以各种形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百余所高校团队。他们迎难而上,多线作战。他们的拼搏奋斗,上演一场场生动的以科研捍卫生命的保卫战。高校战“疫”的背后是对生命守护生命的勇气和担当,一方面聚焦疫情急需,围遶病毒检测、疫苗研制、药物研发等研制有效的科研成果;一方面着眼长远布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致病机理、传播力和传播机制等问题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在病毒检测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开发全自动封闭检测平台及PCR检测试剂盒,第一批投入临床一线使用;重庆医科大学研发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抗体检测产品;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研发的多病原检测产品可同时检测多种呼吸道病毒;四川大学研发抗体检测试剂盒,只需采集一滴指血,10分钟内可凭肉眼完成检测;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联合相关企业研发的一系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产品通过欧盟、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际认证,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使用。在教育部的部署下,高校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持续开展科技攻关,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节 后疫情时期更须弘扬舍生忘死精神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当前取得抗疫斗争絶对胜利尚需时日,疫苗研制、物资储备、构建机制等依然需要发扬舍生忘死精神。尤其是后疫情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絶不可能一帆风顺,艰难险阻无可避免,舍生忘死精神依然是新时代的强音。
  
  一、助推夺取抗疫斗争的胜利

  在后疫情时代,弘扬舍生忘死精神,对于助推奇取抗疫斗争的完胜有如下特别意义:

  (一)巩固抗疫成果

  历经波澜壮阔抗疫斗争,中国人民创造人类同疫情斗争史上英勇壮举的同时,仍需坚持舍生忘死精神。当前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面对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不少地区仍时有反弹,国外疫情防控仍在蔓延肆虐,具有较大的外防输入压力,疫苗研制仍处于关键期,是否对疫情完全具有预防作用仍待考察,总之疫情尚未远去。因此思想上松一分,行动上就会散一尺。越是形势向好,越要拿出不达絶对胜利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保持昂扬斗志,保持定力耐力,不获全胜絶不收兵。清醒认识疫情防控形势和潜在风险,一如既往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防控能力和防控质量,推动取得抗疫斗争决定胜利。

  (二)丰富民族精神

  舍生忘死精神极大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最生动、最硬核的爱国主义教材。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等宅心仁厚的仁爱精神、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众志成城的互助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灾难中磨砺和升华爱国主义热情,用大爱筑牢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舍生忘死是具象的、现实的,各条战线与疫情抗争,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精神,彰显出无比深沉的家国情怀。后疫情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融入这种舍生忘死的顽强意志,将有效激发青年一代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烈情感。“爱国”始终是个人发展、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情感根基,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三)塑造文化自信

  文化作为精神的载体,凝集着民族共识,积淀着民族情感。抗击疫情的快速动员和全面部署,是舍生忘死精神在灾难面前的生动再现。主动请战、火线入党、干部下沉的自觉行动,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大爱情结,逆行而上、顽强拼搏的斗争品格,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都是以舍生忘死为主要前提条件。面对突发灾难的快速反应和有效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革命战争年代积累的舍生忘死的实战经验,以及中国人民对这种经验的高度认同。当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8年汶川地震等灾难来临之际,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和革命到底的坚定决心就成为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奋战到底、赢取最终胜利的精神底气,这种底气的根本是文化自信迸发出的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最终胜利的执着之心、坚定之志。

  二、助推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

  在后疫情时代,弘扬舍生忘死精神,对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有着如下重要意义:

  (一)提速决胜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是中国人民由来已久的社会理想,它表达的是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追求。持续发扬和保持抗疫斗争中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挺身而出、慷慨前行、以生命赴使命的战斗精神,将舍生忘死的坚定决心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转化为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韧劲,是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从新中国70年来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在全国人民奔小康的路上,我们经历了一个个阶段性步骤,脱贫攻坚最后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定力,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二)突破核心技术封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全国科技工作者牢记习近平对加快开展病毒研究、临床救治、疫苗研发、新兴技术应用的谆谆嘱托,夜以继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不辱使命,用不到一周时间确定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出病毒毒株,及时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多条技术路线开展疫苗研发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后疫情时代,医疗健康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关系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尽早突破“瓶颈”,尽快打破“封锁”,彻底改变我国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需要发扬舍生忘死的意志品质。必须在基础研究上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弘扬板凳甘坐冷板凳精神,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三)助推民族复兴之梦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抗疫斗争确立的舍生忘死大无畏精神,同样适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为此必须继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勠力同心、鋭意进取,抱定敢打硬仗、拼搏到底、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宗旨,求真务实、科学布局、真抓实干、坚忍不拔、用钉子的精神扎实做好每项工作,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直到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

  三、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后疫情时代,弘扬舍生忘死精神,对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如下意义:

  (一)为全球抗疫提供不竭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共同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更加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重大传染性疾病是人类公敌,哪个国家也不能独善其身,不能建造一国一地的“安全岛”,必须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携手抗疫。只有各国发扬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共同树立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的必胜信心,才能坚持不懈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发扬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就能临危不惧,有效组织各方力量,动员物资储备,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才能以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确定传播途径、优化诊疗方案、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坚持依法有序推进,形成应对疫情的有效之策,唯有如此人类终将赢得这场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

  (二)汇聚国际抗疫的磅礴力量

  当前国际社会只有发扬舍生忘死精神,共同应对,携手合作,才能战而胜之。准确判断疫情在世界范围扩散的态势、特点和趋势等,更加有力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国际协调行动,协同施策,共同行动,坚决阻断疫情蔓延促进科研合作,寻找疫苗和诊疗方法。持续开展联防联控,各国携手拉起最严密的防控网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水平,才能有效遏止疫情扩散肆虐势头,争取各国抗疫完全胜利。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的供给。同时各国应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通过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各国货币汇率基本稳定,提振世界经济为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勠力同心共同汇聚抗疫的磅礴伟力。

  (三)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

  当今世界,人类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普遍联系中相互依赖,全球范围的交往更深入、更广泛、更频繁、更紧密。然而这一时代,人类也遭遇了全球性问题。一方面人类在征服自然的主体性扩张和无节制索取中,日益逼近自然的极限,损害并破坏着自然内在秩序的平衡,从而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资本的全球化扩张形成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带来了未曾预期的全球性风险,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等矛盾越发凸显。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人类共同利益,关乎世界前途命运。弘扬抗疫精神特别是舍生忘死精神中的勇于担当、先义后利、不屈不挠的斗志,在共同挑战上整合价值共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和行动,就一定能战胜各种挑战,共创人类发展史上美好未来。

  舍生忘死精神的核心在于“舍”和“忘”,归根到底就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疫情终将被战胜,后疫情时代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乃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将个人价值与人民安危、国家大局融为一体,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才能永葆初心使命,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抛却个人得失,才能肩负岗位责任,面对危险迎难而上,向着目标百折不回,那么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握有无往不胜的战斗武器。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20-9-8.

  [2]巨力.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J].求是,2020(10).

  [3]张谨.抗疫力量昭显的精神品格[N].学习时报,2020-3-6.

  [4]舍生忘死,敢于压倒一切困难[N].人民日报.2020-9-16.

  [5]高立伟.抗疫精神是激励人民奋进的新动力[EB/OL].光明网.2020-3-5.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