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曲潭山坳红七军伤病员养伤遗址

  曲潭,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铁龙头村东南方约3公里的一个山坳,位于大桥河中下游(习惯叫法今横溪水库以上称大桥河,以下称必背河或杨溪河)。此处四面巉崖陡壁,山高林密,地形偏僻隐蔽,又因河流水急潭深,河道曲折弯急而得名“曲潭”。这里河边有一小段稍平的土地,历来是铁龙头村的一个“调耕点”(离村庄较远的小耕作点)。此地距必背镇南坑瑶寨三四公里,南坑的瑶民有些年份曾到这里租地耕种。

  曲潭是1931年2至4月红七军35名伤病员养伤的地方。此地原有一块20多平方米的晒坪,晒坪旁边有80多平方米稍平的荒地,这块地即原搭茅棚给红七军伤病员养伤住宿历时两个多月之所在。

  1931年2月6日,从梅花战场南撤转移到铁龙头村的400多红七军伤病员陆续到齐,300多名于8日撤离,但有44名行走不便的重伤病员须继续留在铁龙头村养伤。“几天后,军长张云逸率领五十八团部分战士经过铁龙头村(横溪下湾村,距离铁龙头村四五公里)时,300多名伤病较轻的战士跟随队伍前进,留在铁龙头村的40多名重伤病员由张金泮转移到离铁龙头村六里远的深山曲潭坳隐蔽养伤。”(《中国共产党乳源瑶族自治县历史》23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为确保安全,中共地下党员、铁龙头村自卫队负责人张金泮挑选了几名心腹骨干组成一个临时保卫小队,在曲潭山坳搭起两间茅棚,把住在村子里的红七军伤病员秘密转移到茅棚里隐蔽养伤。“留在铁龙头的重伤病员,在张金泮和当地民众的掩护帮助下,到离铁龙头村六七里的曲潭山坳搭一茅棚……隐蔽养伤。”(《瑶乡乳源文化铭作选》50页,梁健主编,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临时保卫小队严格保密,并对安全保卫、粮食运送、伤病医治等事项作了周密安排和详细分工。红七军伤病员秘密撤出铁龙头村后,在曲潭山坳这个深山密林里隐蔽养伤两个多月。期间,张金泮请来了当地土医生陈仙禄,瑶族土医生赵志林协助红七军黄军医一起治疗伤病员。黄军医同时也给在反“围剿”中受伤的铁龙头村民张法昌等治疗枪伤。

  曲潭养伤,躲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兵“围剿”和搜捕。红七军44名重伤病员除一位姓唐的连长和一位不知名的战士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牺牲外,其他全部安全养伤至痊愈归队。

  遗址存有曾经埋葬过红七军二烈士遗骸的原墓坑和2003年5月铁龙头村民将二烈士捡骨移葬的坟堆墓面。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