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时代对台统战思维刍议

  探究新时代对台统战思维,如果与历史上的大统战思维相比较,会发现既有其固有的特点与规律,也有其新的发展态势与理念。两岸交流大门打开已有30多年,对台统战思维的理念、思维的方式和指导实践活动,已形成了一个新的系统。但是,对台统战的战略与策略思维,对台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思维,对台交流交往与融合发展思维等,仍需要在对台统战工作实践中全面、审慎、稳妥地把握。“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要为当下“严峻复杂”的台海局势,模糊了我们的视线,动摇了我们的信念,混淆了我们传统的大统战思维。幷从新时代对台统战工作遇到的实际情况和新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完善统战思维,改进统战策略,创新统战方法。

  一、新时代对台统战思维需要树立的几个基本点

  一是树立“建立最广泛统一战线”的对台统战思维理念。

  广义而言,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7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同样运用这“三大法宝”,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天以及未来,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仍需借鉴这“三大法宝”的历史基本经验,树立起最广泛的对台统一战线的统战思维理念,指导对台统战工作的战略、策略和实践。比如,就现今台湾政党政治而言,蓝、绿、白等各色阵营都有,只是政党政治版图、政治实力、政治影响力大小各异而已。再比如,台湾广大民众对“中华民国”确有朴素的“家国情怀”,但与台湾政党政客藉“中华民国”之壳捞取政治利益,有本质区别。因此,新时代对台统战思维要适应岛内这种政治发展态势;新时代对台统战思维要把团结、争取广大台湾人民作为出发点。

  二是树立“唯和与合”与“包容差异”的对台统战思维理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统战思维与智慧。如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文化,孔子的“和为贵”、“有容乃大”。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最早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汪道涵会长生前曾瞩望,“两岸之道,唯和与合”,意在用“和与合”,用“包容心”,推进完成国家统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大陆网民“和统无望”与“武统”的声量持续升高,这是对岛内“台独”势力嚣张的极大愤怒和对美国霸道插手台湾问题的无比愤慨。其实,大陆从未宣布放弃非和平方式,也不可能放弃“武统”。但只要最后一线希望尚存,坚持“和统”方针不变。即使“武统”,也尽力“以武止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尤如当年康熙收复台湾。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做“两手准备”的方针,仍是现今对台统战思维的重要理念。

  三是树立争取大多数“中间派”的对台统战思维理念。

  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中强调:“争取中间势力是我们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严重的任务”,“必须对他们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幷从工作方法上要求,“对中间势力的动摇态度进行适当的说服和批评,争取他们采取中立、对我同情和向我靠拢”。毛泽东还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诗中,借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故事,力主争取唐僧这样的“中间派”。这些都说明,只有着眼于团结大多数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孤立少数敌人。从当今台湾政治选举的“选票结构”分析,蓝、绿基本盘“铁票”渐趋减少,越来越多“中间选民”不参与致使“投票率”不高,且投无党籍的增多。2018年“九合一”选举,其中县市议员:国、民两党和无党籍分别为392、239、276席,无党籍比民进党多;乡镇市长:国、民两党和无党籍分别为83、40、81席,无党籍与国民党接近,比民进党多了一倍;村里长:国、民两党和无党籍分别1220、285、6231席,无党籍占80%。可见“中间选民”不认同蓝、绿。因此,争取多数“中间派”,是我统战思维中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
四是树立“既团结、又斗争”的对台统战思维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幷丰富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内涵。习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团结全民族最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党和人民事业凝聚了一支最广大的同盟军”;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力气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其实,我们要认知“团结”与“斗争”,两者幷不矛盾,而且只有团结、争取到大多数人,才能有效孤立、打击一小撮。因此,在对台实务工作中,学习、领悟习总书记讲话所蕴含的统战思维、统战策略、统战方法,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把握台湾社会、政治矛盾,具有重要现实借鉴意义;对于广泛团结台湾各阶级、各阶层,聚合各方面政治、社会与民间力量,具有重要现实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二、新时代对台统战思维需要注重把握的原则与策略

  一是对台统战思维的原则性。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遏制、打击“台独”,必须坚定不移。大陆对“台独”针锋相对,从来就毫不手软。“一个中国”底线不容触碰,不容挑战。大陆已三令五申“六不”,《中共十九大报告》也专门有阐述。“台独”分子也许听到了,但没有听懂,还在梦游、幻想大陆不会“武统”,还在梦想、幻想有美国当“台独”保护伞,这是两个大错、特错的误判。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强硬表态,“老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一寸也不能丢”。“哪有不统一的道理?如果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能维护祖国统一,那还要解放军干什么”?在对台统战思维中,用武力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是对台统战思维的灵活性。大陆看到民进党内幷非“绿铁”一块,幷有“深绿、浅绿”之分,有认清现实的“识时务者”。在对台统战思维中,首先要认知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都联合起来,争取“识时务者”,孤立顽固“台独”分子,打击极端“台独”势力。列宁曾经精辟论述统一战线的策略性与战略性,指出“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要“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这是对台统战思维里需要坚持和发展的一条基本守则。对泛绿阵营,只要不搞“台独”,均可划进统一战线的范围内,均可作为团结、争取的力量。

  三是对台统战思维的全局性。台湾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的,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是台湾问题。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同步”恶化。美国以中国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推出“涉台、涉藏、涉疆、涉港”等法案,实施贸易战,藉疫情甩锅,到南海挑衅,闭馆挑事端,制裁香港与内地高官,频打“台湾牌”等,一再挑战“一中”底线。台湾“挟洋自重”、“倚美谋独”,甘当“棋子”。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这是大陆最高层从全局出发,对国内、国际及岛内形势作出的最新判断,审时度势,认知“战略机遇期”重大任务的“轻、重、缓、急”,谋定而后动,以静制动,回应克制,不随美方起舞,不为眼前的“妖魔群舞”乱了自己的阵脚。对台统战思维同样以全局为重而定夺,维护稳定国际局势,力保台海和平大局,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在变局中把握全局。

  四是对台统战思维的耐力性。毫无疑问,“台独”与“反台独”斗争、“统一”与“反统一”斗争,是两岸长期政治较量与斗争的焦点。台湾方面,尤其是一些政客,喜欢说大陆统战是“阴谋”,是大陆要“吃掉”台湾,是大陆要“矮化”台湾。其实讲此话,做此宣染,是别有用心,是一种“拒统谋独”的藉口。对台统战工作不是阴谋,“一国两制”不是谁吃掉谁,而是神圣使命,光明磊落,理直气壮。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14亿中国人民,从不违言,从不掩饰,要为努力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奋斗。习总书记强调,“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久拖不决,夜长梦多;操之过急,适得其反”。大陆何时出手解决台湾问题,不是靠“拍脑袋”、靠“心情”或“情绪”作决策。两岸和平发展属“初级阶段”,“深水区”的结构性问题还未解决,对台统战思维,要树立“统独”斗争长期性与艰巨性的思想准备。

  五是对台统战思维的全面性。毫无疑问,两岸“公敌”,民族罪人,是岛内“台独”分子,是猖狂的“台独”分裂势力,是少数极端“台独”组织及组织者。目前,对于岛内民调大多数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怎么看?笔者认为,不能把“台湾人”与“台独”划上等号。民调多数人的回答是区域身份认定(蒋经国主政末期籍贯允许写出生地,之前要写原籍),幷未想过从政治角度认定,与“台独”或支持“台独”,完全是两码事。台湾同胞“骨子”里、“血脉”里、“基因”里,无庸置疑,就是中国人。追溯“台独”分子的家谱,哪个不是中国人。炒作“你是哪里人”是民进党的政治造势,无需跟着炒作“起舞”;选择“你是哪里人”作为政治标签,无聊、偏颇,有阴谋;以“你是哪里人”来论定是否是“台独”很离谱、粗糙;界定“台独”,无限扩大,无谓树敌,很不可取。“爱不爱国”无须用言语决定,而是对标实际行动。大陆有31个省市,加港人、澳人,如果一天到晚炒作“你是哪里人”,定会乱象丛生,分离、分心。正确、全面的对台统战思维,应视岛内“台独”分子是少数,大多数人是华夏子孙,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三、运用辩证、全面的对台统战思维研析判断台海局势

  一是如何评估与判断对台统战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严重恶化,台海形势呈现“严峻复杂”的态势,幷且充满风险与挑战。美国等外部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更使得台海形势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持续增长,潜在的风险度与危机度甚高。分析其主要原因:(1)民进党“倚美谋独”;美国“以台制华”,美、台战略上互相配合。(2)美、台政治上共同“反共”,经济上都想着要与我“脱钩”,双方勾连,做法趋同,企图一致。(3)美国选举打“反中牌”、“台湾牌”、“香港牌”、台湾地区选举也打“反中、仇陆、抗陆牌”、“香港牌”,手法同出一辙。判断当前“严峻复杂”形势的走向与结果?笔者认为,大陆主导、主控台海大局,对台战略与策略运行得体,美、台企图未能如愿以偿;美国与台湾勾连对抗中国大陆,图谋与中国大陆“脱钩”,这是一厢情愿,由不得美、台当局说了算;美国“反中牌”与台湾“抗陆牌”,的确已经严重冲击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但结局会是搬起石头砸到自己脚。因此,形势越“严峻复杂”,我们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与冷静,越是要保持定力与耐力。

  二是如何评估与判断台湾社会、政治结构与发展趋向?台湾人口结构有1945年前移民的“本省人”,有随国民党军队入台的“外省人”,有两岸婚姻及外籍人士“新移民”及少部分“原住民”。简单划分,台湾社会大致可分为“大资产阶级、白领蓝领、青年学生、农渔民”四个阶层。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台湾外省与本省人(族群矛盾)”、“本土与外来政权”、“统一与台独”的三大社会矛盾,十分明显。而取消“戒严”后,台湾实行“多党制”,政党操作“三大矛盾”,政治选举将所谓“中华民国”的“主权、治权、政权”捆绑,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贫富差距与财团的阶级对立,两岸关系与政治认同的对立。民进党为了政党及政客利益,为了在岛内能长期执政,不择手段打击国民党,“抹红”国民党,冠上“亲中卖台”的帽子。国民党被“污名化”为中共的“代言人”或“同路人”,国民党自己也说不清,道不白,久而久之“积非成是”。遗憾的是,如今国民党的未来方向不明,路线纷争不断,失去民心,如弃守原有的两岸政策与立场,“拿香跟拜”、“与绿同道”,其结局不仅伤及两岸关系,而且很难断定国民党是否能够东山再起。因此,要认清岛内社会、政治现实,还要掌握瞬息万变的新情况、新趋势。

  三是如何评估与判断对台统战工作中的台湾新民意?国民党马英九执政8年,两岸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阶段,台湾主流民意希望“求和、求利、求发展”。2016年政党轮替,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新民意突出地趋向“要和不要统”。“要和”比较容易理解,台湾民众没有多少人敢为“台独”而战,包括“台独”分子。兵戎相见,同胞相残,血流成河,是绝大多数台湾民众所不乐见的。“不要统”就比较复杂,有历史上的种种内外因素,有现实误读大陆原因,有台湾政党政客操控。客观辩证地分析,这种“不要统”不能简单定论就是要“台独”。现在民进党自以为全面执政,洋洋得意,自恃蔡英文有817万票,自我膨胀,忘乎所以。但客观分折,民进党在台湾有那么大的魅力吗?民进党施政得到绝大多数民众拥护、支持吗?蓝、绿政党票得票率相差无几怎么算?韩国瑜获得500多万票支持怎么算?蓝营取得15个地方县市长席位怎么算?因此,简单地把投给民进党选票的人都划为“台独”分子,不符合事实。

  四、运用辩证、全面的对台统战思维指导对台工作实践

  一是如何开展对台政党统战工作?

  3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周文王姬昌想要灭商,开始与各地诸侯“邦国”建立统一战线,争取“左、中、右”派人马,积蓄力量,最终由儿子周武王姬发与纣王决战,经“牧野之战”成功灭商。毛泽东所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头一句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正确的统战思维在政党工作中,应该“分清敌友”。岛内统派受打压,生存极困,空间极小。针对岛内不同政党,采取不同策略,团结支持统派,打击分化独派。在岛内竖起“反独促统”的旗帜是关键,尤其需要积极支持统派,争取、引导、团结大多数“中间派”站出来。历史的经验证明,统战对象应不分颜色或阵营。

  二是如何客观明理对台统战宣传?

  两岸舆论斗争,服务于政治斗争,由来已久,针锋相对。大陆对台宣传,应抓住问题的要害,摆事实,讲道理,把“污名化”或“颠倒”的事实颠倒过来,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无须“扣帽子、打棒子”、大批判、冷嘲热讽,或空洞的大道理,口号式的语言,情绪性的对抗,那样不但没有正面效果,相反授人以柄,引发反弹。对台统战宣传主轴:旗帜鲜明地宣传港澳“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坚持不懈地提高唱响海外“反独促统”声量;推心置腹地表达深化两岸“心灵契合”。新时代对台统战思维在宣传上,要强调“多元性”“广泛性”“柔和性”,幷上升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提高把握大局全局的能力。实际操作运作中,注重内涵与实效,利用“网络统战”新手段,发挥现代互联网作用,达到“入耳、入脑、入心”。对民间发生无原则性的事,媒体不必过度反应或纠缠,不必“针尖对麦芒”。

  三是如何展开对台统战的“民主协商”?

  人所皆知,解决台湾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式:即“武统”幷实行“一国一制”,“和统”幷实行“一国两制”。如果采取后者,两岸“民主协商”不可回避。在对台统战思维中,首先要认识两岸“民主协商”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中的必然阶段。双方本着对民族、对后世负责的态度,通过“民主协商”,凝聚智慧,发挥创意,互谅互让,聚同化异。第二,“民主协商”是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合作取代对立”、以“双赢取代零和”。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发出郑重倡议,“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第三,“民主协商”须把握“原则与包容”,体现“民主与平等”。“和平统一,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当然也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大陆不会强加于人。

  四是如何拓展对台统战的“聚同化异”?

  对台统战的载体,离不开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平台,目的是“融合、化异”。“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两岸同胞要交流互鉴、对话包容,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两岸“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在对台统战思维中,目前特别要关注两岸交流可能因人为政治影响和外部势力干扰而出现的“逆流”。“台海动荡紧张,两岸冲突对抗,民众深受其害;走和平发展之路,谋互利双赢之道,利在两岸当下,功在民族千秋”。

  总而言之,新时代要以唯物辩证法统领对台统战思维,要以高超的政治艺术操作处理对台实务,要学习掌握统战规律、坚持政治原则、讲究科学方法:⑴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尊重包容差异,海纳百川,广泛交友,赢得人心。⑵善于“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就是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手段解决矛盾,是典型的“统战思维”。⑶善于谋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因此,面对复杂严峻的台海局势和外部势力挑衅,要重视“统战思维”,培养“统战思维”,善用“统战思维”。秉持“凝聚人心、共谋双赢”的统战思维与理念,做好各领域的对台工作。
       
     (原载香港《中国评论》月刊2020年10月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