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八、陆氏大着《粮食学》之第三编的概论

  陆精治先生的《粮食学》大着之第三编即“粮食之统计”,包括“中国粮食生产之状况”“中国粮食贸易之状况”“粮食物价问题”“主要粮食消费之概况”“中国粮食与需给之将来”等5章、37节。

  在本编第一章的“中国粮食生产之状况”中,陆精治先生分别设立了稻米、麦类、豆类、粟黍类杂谷、北藷及马铃薯、落花生、粉类、蔬菜类、安畜类、乳类、家禽及卵类等11个专节进行各自的生产状况之阐析。这里仅以稻米一节为例说明之。作者指出,我国之有稻米,始于五千年前,从此逐成国民主要的食品。此外的印度、安南、暹罗、南洋群岛、菲律宾群岛、美利坚国、墨西哥、巴西、秘鲁、法兰西、意大利、西班牙、埃及等国也是产米国,估计年产总额为15.5亿石。从世界各国来看,约占总人口之四成即19亿人中就有7.5亿人以米为食。我国自古以米见称,亦成为全国农产物中的第一位,可见其与民食关系之特殊。作者在分析我国稻米生产的主要地区之后,以长江沿岸近年的稻米生产为例作了统计,指出其生产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缩减之势,但人口却日有所长,粮食问题益形险化,国家经济大受影响。而从每亩产量来看,也是逐年递减的。综观作者对我国粮食的稻米生产之外的其他各类农产的列表统计与论述,大体状况均与稻米之状况近同。如此严峻之状况,应当引起国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不然,即使大量进口粮食,也无从改变我国粮食生产严重落后、倒退的危险,饿死人、流离失所的严重现象还会不断出现,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便无从谈起。

  在本编第二章的“中国粮食贸易之状况”中,作者于“中国对外贸易耻史”作了简略的回顾。他指出,我国对外贸易始于西汉,至大唐时甚为繁荣,宋明时更为扩张,但自清朝道光二十二年鸦片战争失败以来,因受帝国主义各种不平等条约之压迫,关税主权任由宰制,“出口之国货惟恐其征税之不重,入口之洋货惟恐其征税之不轻,”国内之各业不堪对抗而处于不可收拾之势。继而,作者分别就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作了分析,对各类农业品对外贸易的具体统计均列表明示,这里从略。此后,陆精治先生便对“粮食之物价问题”作了专章的探讨,指出物价随需求而变动之规律,对我国农业品的影响很大。因此,如何认识粮食物价与需求之关系、物价与消费及生产费用之关系、物价之评价、物价变动之具体原因、我国重要城市粮价及生活费的统计等是应有之义,对此,书中均有详细之论述及附表说明,并在“粮食消费之概况”一章中指出,我国的主要粮食消费是米、麦、豆、杂豆、甘藷及马铃薯、落花生、面粉与杂粉、蔬菜、家禽、卵等,同时对上述各种消费及典型代表之最近多年统计数一一列表展示。此外,作者还把我国的谷物消费量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这些农业发达的国家加以对比来进一步说明吾国在消费量上的严重问题,以引起当局与国民的警觉。

  在本编第十章的“中国粮食与需求之将来”中,作者用了8节的篇幅分别就我国人口过去之状况,我国人口增加之趋势、重点就米需要之将来、米供给之将来、米需给关系之将来、麦需要之将来、麦供给之将来和麦需给关系之将来等作了探讨。首先探讨的是我国人口过去之状况。因我国人口未曾经有过精密的调查,统计向来多属大致的估计。从1651年清政府的所谓统计来看,我国共有10633326户,约5千3百万人。1734年为26500000户,约共1亿3千2百50万人。而近今全国人口约为4亿人左右。但中国人口生育率大,死亡率也大,因战乱、饥荒、天灾、疫病等死亡人数为最。不过,中国的人口密度也较大,平均每平方里为238人,如江浙两省中之65个村落,各村每平方里最少为980人、最多为6880人;山东省每平方里最多为3000人、最少为1800人;河北最多 2000人,最少为550人。从我国近200年来的情况看,人口增加之趋势大致如下:由道光二十九年至民国十二年(即1849年—1923年)的74年间,依人口之增加率观之,须经859年方增加一倍;由嘉庆五年至民国十二年《即1800年—1923年》的123年间,须经216年方增加一倍;由干隆六年至民国十二年(即1741年—1923年)的182年间,须经123年即可增加一倍。作者据此推算,认为我国从1928年至1978年的五十年内增加之人口,若无变动,则其数为429648727人,即总人口为8亿人左右。从今天看来,陆精治先生对我国总人口的预测是大体准确的。而依这种预测来说,从1978年至今的42年间,我国由于社会环境的好转等生成的总人口增加到13亿多的现象确属正常。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粮食的生产与供求问题自然是项要紧之事。而从人们主要对米与麦的将来需要与供给问题是尤需逐一加以调研与预测的。作者在对国内相关代表性城市与乡村关于米麦需要与供给的个案作了许多实例的举证后,对全国米麦需要与供给的大致趋势、相关数量、相关土地、相关栽种、相关配合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均花去许多心力与笔墨进行分析。同时也与国外相关情况作出必要的对比以力促中国政府与民众,在艰难困苦中渐变渐行。从上可见,陆精治先生在其“粮食之统计”编中,对中国当年粮食生产状况、粮食贸易状况、粮食价格状况、粮食消费状况和粮食供求状况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揭示,于大作《粮食学》主要内容的构成,是必不可少的。这也说明,作为农学专家的陆精治先生,对诸多学科的关注与运用是下过许多功力的,同时,以世界眼光来观察国情,极为重视诸问题与国外相关信息的比较研究,均让其论丰实透彻、立体而成与自然生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