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3章 运化至和4

  【经文】

  道1冲2而3拥4之5, 若6潽7瀛8, 渊9兮10是11万物12之13宗14。挫15其16鋭17,解18其16纷19,和20其16光21,同22其16尘23, 湛24兮10湜25兮10若26纯27!吾28不29知30谁31之13子32,象帝33之34先35。

  【注释】

  1.道:存在于先天宇宙中并演化生成天体的先天形态物质,即宇宙本源。例一,《庄子·大宗师》:“夫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生天生地”;例二,《庄子·渔父》:“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2.冲:冲激。例,清·黄肇敏《黄山纪游》:“按此处有桥名胜泉,干隆间为蛟水冲塌。”   3.而:连词,表示并列,和。例,《庄子·达生》:“紫衣而朱冠。”   4.拥:拥抱,比喻相交相融。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   5.之:助词,用在动词后,调整音节。例,《庄子·达生》:“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6.若:好像,如同。例,《庄子·大宗师》:“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7.潽:水沸腾溢出,形容水滚滚翻腾运动的样子。例,宇格《小精灵和太太》:“小精灵吹着火,火燎得高高的,发着亮光。‘苏-鲁-潽’,锅溢出来了。”   8.瀛:海,海洋。例,唐·刘禹锡《汉寿城望》诗:“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9.渊:深。例,《庄子·田子方》:“入乎渊泉而不濡。”   10.兮:语气助词,表示停顿。例,《庄子·人间世》:“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   11.是:表示肯定,这是。例,《庄子·骈拇》:“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12.万物:指天体万物,包括星体、无生命和有生命的物种。例,《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   13.之:助词,用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相当于“的”字。例,《庄子·德充符》:“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14.宗:祖先,指天体万物的本源。例,《左传·成公三年》:“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   15.挫:抑制。例,《后汉书·史弼传》:“弼为政,特挫抑强豪(特:独,只)。”   16.其:人称代词,它们(的)。例,《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不朋:不拉邦结派。   17.鋭:鋭势。例,《孟子·尽心上》:“其进鋭者其退速。”   18.解:消除。例,《庄子·徐无鬼》:“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   19.纷:纷乱。例,《庄子·知北游》:“纷乎宛乎,魂魄将往。”   20.和:调和,协调。例一,《说文解字译述(全本)》:“和,相应也。”声、音相应,和谐地跟着唱。例二,《庄子·在宥》:“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宗;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 。”   21.光:无色无声无形却能照明其它物体的光线,即光子流,是一种能量。例,《庄子·在宥》:“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荒:暗。   22.同:相同,一样。例,《庄子·德充符》:“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23.尘:尘世,寰宇。例,《宋·苏轼·次韵陈履常雪中》:“饥饱终同寓一尘。”   24.湛:深,深广。例,《新书·威不信》:“泽湛焉。”   25.湜:清澈。例,清·恽敬《原命》:“气之清者湜焉,浊者淖焉。”   26若:指示代词,如此,这样。例,《庄子·德充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也。”   27.纯:纯净。例,《庄子·达生》:“是纯气之守也。”   28.吾:人称代词,我。例,《庄子·秋水》:“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29.不:副词,表示一般性否定。例,《庄子·德充符》:“鉴明则尘垢不止。”   30.知:知道,懂得,理解。例,《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之:这。   31.谁:疑问代词,询问事物,什么,哪。例,《庄子·齐物论》:“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自取:自然选择。   32.子:指先前的东西所演变生成的新东西。例,唐·李绅《悯农》诗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33.象帝:象征天帝,指天体星座或星体,如东方青帝,即天蝎星座;西方白帝,即猎户星座;北方皂帝,即北斗星;南方火帝,即太阳;中央黄帝,指地球。例,《诸子·道家》卷二十七:“日月星辰,各有诸帝”;“元皇先乎象帝,独化卓然。”《陆西星·玄肤论》注:“元皇即元始也,是谓无极之真,通天地,贯宇宙,巍然而独尊,超然而独运者也。”显然,这里的“元皇”即是“道”,是宇宙本源。   34.之:介词,相当于“以”。例,《庄子·大宗师》:“夫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太极:指宇宙大爆炸后,先天宇宙与后天天体共处共存的阶段,此时众生万物尚未出现。   35.先:前,表示“比……更早存在”,即其存在的时间或次序在……之前。例,《庄子·大宗师》:“夫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译文】

  道这种先天形态物质的各部分在运动过程中相互冲激又相交相融,像滚滚翻腾的海洋,多么深广啊!这就是天体万物的本源。这种物质各部分在相冲相融的过程中抑制它们的鋭势,消除它们的纷乱,调和它们的能量,使寰宇各处的状态相同,深广而清澈啊如此纯净!我不知道这种东西是由什么演化生成的,只认为它比天体更早存在着。

  【评说】

  老子提出一个模型:先天宇宙中的先天形态物质在不停地运动,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交相融,直至出现一种平衡状态:和谐有序,平衡均势,整个先天宇宙是清澈的。

  先天宇宙是清澈的,这表示除了先天形态物质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杂质存在。以人类肉眼所看到的物质而言,晴朗的天空是清澈的。天空充满了空气,空气无色无声无形无味。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以及少量的氦、氖、氩、氪、氙等惰性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微生物等混合组成的,多种成分的存在降低了空气的清澈、透明度。根据现代天体物理学理论,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地球、月亮或其它星体上的物质,也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那么,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存在什么东西呢?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庄子有言:“夫道,……视乎冥冥,听乎无声……故深而又深而能物焉,神而又神而能精焉1。”又言:“形精不亏,是谓能移2。”显然,庄子是说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先天宇宙中存在一种无形的“精(能量)”,这种“精”与宇宙大爆炸生成的有形的“物(天体)”,两者总量不减,但可以互相转化。现代物理学理论也认为,物质和能量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如果我们承认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先天宇宙中只存在能量(场),那么先天宇宙就有可能是清澈透明的。

  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天体,也称为星体、星座或星象。中国古人把天空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星象称为四象,人格化为象帝,如东方青帝,也称青龙,是指大火星,近代西方天文学者则称为天蝎星座;西方白帝,也称白虎,是指参星,近代西方天文学者则称为猎户星座;北方皂帝,也称玄武,是指北斗星;南方火帝,也称朱雀,是指太阳。

  中国古人对四象的确定,可从6500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M45仰韶文化龙虎墓(蚩尤真身墓)中的星象图案得到证明3。

  既然“象帝”是星体的人格化称号,是后天宇宙天体,那么作为天体本源的先天形态物质,自然是在天体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了。

  本章留下待探索的问题是:先天宇宙中的先天形态物质(即“道”)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思考】

  1.何谓“万物之宗”?

  2.何谓“象帝之先”?

  注:

  1.参看《庄子·天地》。

  2.参看《庄子·达生》。

  3.参看王大有《中华龙种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2000年10月第二次印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