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80章

  【新经文】

  翛国姱民,斯有什百之器而务须用,斯有舟车而无琐乘,斯有甲兵而无必阵,斯民重世而厌徙,斯民孚洁身自雍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莫迁往来。

  【原经文】

  甲本: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乙本: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王弼: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书局:小国寡民,使有什百之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辨 析】

  甲本、乙本经文与世传本经文的主要差别是“乐其俗,安其居”二句经文位置前后颠倒。此处用世传本经文的格式。

  “翛国姱民。”原是“小国(邦)寡民。”本章历来都被认为是老子对理想国的设想。但有一些问题却与老子论述的自然法则不相一致。譬如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就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使有什百(伯)之器而不用”,是强行禁止而并非实际不需要使用。老子论“道”、行“道”,而这些经文内容却与“道”相违,值得探讨。关于国家问题,是大好或小好,未见老子有所论述。老子只是说大、小国家相处,大国应该谦下。在本书第56章中,老子有“烜同”的论述:所有国家打开国门(开其隧,辟其门),收敛兵器(挫其鋭),简化交流程序(解其纷),共济照应(和其光),不分贫富(同其尘)。能如此,则国不论大小,彼此相处,和谐而自然。所以,无必要去追求“小国寡民”。本书第72章,老子提出“不柙民之居,不压民之生”,这就是让民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以此为据,这里用发音相近的字“翛、姱”取代“小、寡”,则经文意思成为“自由自在的国家,生活美好的人民”。也即是说,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国家里,人民生活得多么美好。这与“太上,辖之友之”,“百姓皆谓大道自然”的景象差不多,这应该是老子的真正理想了,其无臻耶!

  “斯有什百之器而务须用。”原是“使有什(十)百(伯,人)之器而勿(毋,不)用。” 甲本、乙本经文所用的“人”字可以删除而不影响经义。王弼本用“伯”与“佰”通,数目,即“百”。“使有……勿(毋,不)用”显然是强为,不合自然发展规律。此处把“使、勿(毋,不)”视为记録“声训”的假字,找出“斯、务”代换,再在“务”字后面增加一个“须”字。有器械而务须用,是切合实际的,难道人们创制了石器、铁器、锅、碗、瓢、盆、车、船之类都不用吗?创造是为了实际应用,实际应用要求再创造,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斯有舟车而无琐乘。”原是“(虽)有舟车(舆),无所乘之。”“无所乘”即“没地方坐”,可能是乘车坐船的人太多了,事无急缓,路无远近,人人都来乘坐车船,所以太拥挤了,故“无所乘之”。但历来不是这样注释,而是说国家小之又小,小到鸡鸣狗叫不但全国听见,邻国也听见了,出门到多远的地方去也不必乘车坐船了。这些注释不符合事实。人们创制车、船,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而制作,制作好了自然要用,但不是每次出门都要乘坐车船。同样,用“斯(这里)”代换“虽(然)”,用“无琐”代换“无所”,加一个“而”字,去掉一个“之”字,就成现在的句文。

  “斯有甲兵而无必阵。”原是“(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国家版图小之又小,小到陈放甲兵的地方都没有。这太不切合实际。甲兵有,也有地方陈放,但不一定有战争,不一定需要征战和排兵布阵。所以参考《遂州道德经碑》经文,把“陈”字改为“阵”字,句型与前面句型保持一致,改“虽、所”为“斯、必”。

  “斯民重世而厌徙。”世传本经文是“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甲本、乙本经文则为“使民重死而远徙。”《遂州道德经碑》作“使人重死而不徙。”世道好,民必珍重,热爱现实社会,所以是“重世”而非“重死”,如第75章,把“民之轻死”校勘为“民之轻世”。而“不远徙”与小国不对应,既然国家那么小,再远也远不到那里去。甲本、乙本经文少一个“不”字,但“远徙”也与小国不对应。这里若把“远”字改为“厌”字,不但解决了“远徙”与“不徙远”的矛盾,也符合“重世”的因果关系。所以选用“厌徙”,不但厌徙于国内,也厌徙于外国(移民),“厌徙”与《遂州道德经碑》之“不徙”意思相近。又改“使”为“斯”,可避免强为。这句经文原在本章开头第三句位置,此处作了移位。从事物存在、关联的情况来看,应作如此位移。

  “斯民孚洁身自雍。”原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帛书老子校注》引用蒋锡昌所言“事简民淳,书契无用,故结绳可复。”唐玄宗注:“复归于三皇结绳之用矣。”顺治皇帝说:“结绳者,上古之治也。”如此之“复”,是文明社会之大倒退,是对第51章“物形之,势成之”这种对自然运化趋势的强行逆转,是违背自然法则的。这里且不去分析其社会原因,仍然从“古人重声训”方面去分析,首先把“复”字校勘为“孚”字。人应该有“孚”,早在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而演绎八卦六十四卦时已得“中孚”,就是“心中诚信”,对人对己诚实、有信心,洁身自好,心态和谐。据此而找出发音相同或相近的本义字“洁身”、“自雍”来代换“结绳”、“而用”,就成了现在的经文,展现了返璞归真的气象。

  “民至老死莫迁往来。”原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用“莫(不)迁”代换“不相”,与前文“厌徙”呼应。“不相往来”的意思则不同,一个社会中人们彼此间不相往来,说明有严重的忌讳(如商鞅变法时期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柬埔寨波尔布特统治时期),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如果这种忌讳恶性膨胀,足以使民族崩溃。另方面,“不相往来”与老子提倡的“开其遂,辟其门,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大相径庭,所以“不相往来”之提法决不可取,而“莫迁往来”是由于世道好,“民孚洁身自雍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能如此,何论“远徙”或“不远徙”呢?当然是“莫迁往来”啦!

  本章勘字:翛(小)姱(寡)斯(使)务(勿)斯(虽)琐(所)斯(虽)必(所)阵(陈)斯(使)世(死)厌(不远)斯(使)孚(复)洁(结)身(绳)自(而)雍(用)而(之)莫(不)迁(相)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