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49章

  【新经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傒衋焉,为天下浑其心。众人皆注耳目,圣人则骸之。

  【原经文】

  甲本: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乙本: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欱欱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王弼: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书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耳目,圣人则孩之。

  【辨 析】

  “圣人常无心。”“常”字是副词,这句经文表示“圣人常常没有主观想法。”甲本、乙本经文作“圣人恒无心。”“恒”与“常”同义,作副词,表示“常常,往往”。王弼本、书局本是“圣人无常心”。高明谓“王(弼)本‘常’字原本作‘恒’字,因避汉文帝讳而改。”但“无恒(常)心”,可以理解为 “没有长久的意志”。如此,则难以坚持做到“以百姓心为心”。相比之下,以“圣人常(恒)无心”可取,圣人“道法自然”,如水之“适善能,正善至”,常常没有主观想法,即不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办事,而要“祈民贵言”,以民意为天命。圣人要慥服于百姓,而百姓之心愿就是圣人办事的客观依据。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甲本、乙本经文无“吾”字,难辨主体与客体,故选择世传本经文格式。

  “圣人之在天下,傒衋焉,为天下浑其心。”其中“傒衋”二字,世传本为“歙歙”,甲本经文用“”、乙本经文用“欱欱”。有的世传本则用“惵惵”、“喋喋”、“怵怵”……从本章经文内容分析,圣人要“以百姓心为心”,但百姓之心千差万别,众口难调,如何适从?实在是“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稍有不慎,就会招惹是非。圣人既要“为天下浑其心”,又要“以百姓心为心”,既烦恼,又忧伤。为了描述这种心态,用“傒衋”比较合适。“傒”指“傒幸”,义为“烦恼”,“衋”字义为“忧伤”。

  “众人皆注耳目,圣人则骸之。”原是“百姓皆注(属)(其)耳目,圣人则(皆)孩之。”为与第二句经文中的“圣人”对应,第一句经文宜用“众人”代换“百姓”,“众人”表示许多人,但不是所有的人。又甲本经文用“属”字,其他三种版本经文用“注”字。“属”字(zhǔ)与“注”字都有“注目”的意思,此处选用“注”字。“骸”字,四种版本皆作“孩”,其它世传本则作“骇”、“咳”、“阂” ……如何甄别?看这两句经文,“众人”与“圣人”对应,那么“耳目”该与什么对应呢?因为“耳目”是表观器官,只能感知外表物事,与表观对应者是内里,选择与“孩”同音的字“骸”,是骨,在体内,支撑全身,比喻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又“则”字,甲本、乙本经文与王弼本经文作“皆”字,因为后句经文内容有所转折,故宜用书局本的“则”字。

  顺便说说,高明在《帛书老子校注》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高亨释“孩”字为“阂”,他说:“《说文》:‘阂,外闭也’。《汉书律历志》‘阂藏万物’,《颜注》引《晋灼》曰:‘外闭曰阂’。‘圣人皆孩之’者,言圣人皆闭百姓之耳目也。上文云‘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即谓使天下人心,胥浑浑噩噩,而无识无知也。此文云‘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阂之’,即谓闭塞百姓耳目之聪明,使无闻无见也。此《老子》之愚民政策耳。”这段文字的核心是“愚民”,要“愚民”就必须“闭塞百姓耳目之聪明,使无闻无见”。这显然是“强为”,不符合自然法则。老子说“人之所教,我也教之”。又说“学不学,以补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强为之”。还说“开其隧,辟其门,终身不咎”……老子的这些话,是在“愚民”吗?高亨、高明等诸多专家、学者对《道德经》的注释,诚如南宋·朱熹所谓“庄、老二书,注解者甚众,竟无一人说得它本义出,只据它臆说”。这种臆测之说怎么体现接近于“道”的水之品德呢??

  本章勘字:傒(歙)衋(歙)众(百)人(姓)骸(孩)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