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38章

  【新经文】

  上德博德,是以有德;下德博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设者,华之导,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原经文】

  甲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乙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王弼: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书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辨 析】

  甲本、乙本和书局本的经文基本相同,王弼本则有所不同,如王弼本多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博德,是以有德;下德博失德,是以无德。”甲本、乙本和书局本的原经文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原经文之“不德,是以有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显然是两个不成立的的伪命题,把“不”字改为“博”字,就合乎逻辑了。“博”字取“多、广”之义,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不争之德”可以用第54章的新经文来描述:其德乃真、其德乃裕、其德乃长、其德乃繁、其德乃普遐。这就是博德,是有德,是上德。那么何谓“博失德,是以无德”呢?例如:强梁者,僭强者,无以正者,冥民者,絶圣弃智者,不尚贤者,唯与阿者,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不贵其师者,舍慈弃雍舍俭弃匡舍后弃长者,对人民威侮者,废大道黜智慧者,资货有余如盗魁者,贵难得之货而为盗者,伎俩滋起者,为宄为奸者,柙民之居压民之生者,食税多者,乐杀人者……诸如此类,其失德之多,罄竹难书,这不是因为博失德而无德吗?!在这里,如世传本第47章中五个“不”字,全部改为“博”字,也就将“声训”録记时之假字去掉,以本义字代之,经文之本义即大白。又《帛书老子校注》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的:“所谓‘上德’,就是‘虚者之无为’,同时说明‘无为无思为虚者’。”“韩非子所谓的‘虚’,指无为无思……指在思想上不受其制,即无所为的无为。思想不为无为而虑的自然无为……”这里,《帛书老子校注》对韩非子的立论是作了发挥说明的。关于“无思”但又能按自然法则而无为地行事,只能对无生命物种适用,例如“道”本身,近于道的水以及空气、声波、光波、原子、星星、星系等等。但老子是在对人们讲“道”,人们从不知“道”、疑“道”、进“道”到明“道”、得“道”,必须要学习、实践,不断实践,顺之又顺,以至于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品性也在变化,从质德、建德、广德而终于达到上德,难道这些都是“无思”的体现吗?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这样会达到常德不离、不退、乃足,才复归于“朴”,即本性展现,因而有“道”之德。这里,从“知”到“守”就是一个思想指导行为的具体过程,怎么说是“无思”呢?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靠自身刻苦学习而致聪明,靠自己精微深入的观察、思辨而明白事情物理,靠自己的精辟研究而提出了“道”,论述“道”的物质性及运化法则,说明瞭“道”的本性和崇高品德,老子得道,是精于思的结果。当然,在老子离世二千多年之后,人们为纪念老子而建造的塑像,则是确确实实地“无思”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甲本、乙本经文多四个“也”字,表示停顿,省略而无损经文意义,王弼本经文多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甲本、乙本经文与书局本经文则无此句经文,高明先生在《帛书老子校注》中指出“‘下德’一句在此纯属多余,絶非《老子》原文所有”,故此处也不采纳。

  “前设者,华之导,愚之始也。”原是“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始(首)也。”对“前识者”,严遵《道德真经指归》中“识”字假以“职”字,并注释为“预设然也”。“预设”即是“前设”,这是正确的。“预设”什么呢?就是本章中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即失道、失德之后提出的仁、义、礼。“前设者”用现代话来说是“前述所设各项”。古今学者不辩明声训之“识”字应该还原为本义之“设”字,不理解“前识”即是“前设”,脱离本章经文整体思想而妄加猜测。如唐玄宗云:“识者,人之性识也,谓在人性识之前。”宋徽宗云:“道降而出,出而生智,以智为凿,敝精神而妄意度,兹谓前识。”当代学者往往把“前识”解释为“先知先觉”、“有先见之明”。这也难怪,因为望文生义,“前识”可以猜想为“超前的意识”。但是,既知古人重声训而用假字,现在我们“望文生义”则将误释。识与设,音相近,对“声训”来说,识、涉、赦、摄、实、嗣……这些字都不算用错,反正都是假字,只要是假字而音相近的,在“声训”中都可以用。又对“道之华”,为什么改成“华之导”?因为仁、义、礼这三者,即是“华”,或如下文所讲的“薄”,不属于“道”所固有,用“道之”放在“华”字之前则表示“华”属于“道”的,而“道之华也”可以解释为“道之精华也”,这是不对的。本来可以改为“导之华”,但为了强调“华”,把“华”字放在前面,描述“表面华丽的诱导”。又“愚之始”与“愚之首”意思相同,但用“始”字能较明确地表达“前设”之起始。

  本章勘字:博(不)博(不)设(识)导(道)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