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34章

  【新经文】

  大道泛兮,其客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铭有;怡养万物而不为主,恪铭于枵;万物归焉而不为主,恪铭于阘。是以圣人终不畏阘,故能诚其阘。

  【原经文】

  甲本: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乙本: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王弼: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书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辨 析】

  比较可知,甲本、乙本经文与世传本经文的句子排列、用字有诸多差别。

  “大道泛兮,其客左右。”句首“大道”一词在第18章开头出现过,“大道”、“天道”与“道”都是指宇宙本源、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老子在阐述“道”这种无色无声无形的东西时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此处选用世传本之“大道”;第二句中的“客”字,原是“可”字。对“可左右”,王弼云:“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唐玄宗注:“左右无所偏名矣。”宋徽宗注:“左之右之,而无不可。”顺治皇帝说:“言无系着也。”这些注释,确实玄之又玄。《庄子·天道》:“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这就是说,道所存在的时空,大则没有最后的界限,小则无微不至。”可知,宇宙之中,“道”无所不在,这即是广泛存在。现在用“客”代替“可”,“其客左右”表示“它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上下左右”,“客观性”和“广泛存在”这两方面都得到肯定。既然“道”这种先天形态物质无色无声无形、至柔至弱至微,不要说与水相比,就是与空气相比,都还要柔弱细微,甚至比没有静止质量只有运动质量的光子,也不见得会粗大刚强,而且不像光子,通常只沿“直线”方向运动,“道”这种物质是四面八方可以任意移动而絶对没有阻力和障碍。因为它独立而不改,它能穿行天下之至坚,能入出有间无间。“道”的时空分布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正因为这样,老子才说“大道泛兮,其客左右”。不但“道”这种物质是“其客左右”,这种物质的运动、运动规律也与物质一起“其客左右”。当代科学家通过最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寻找“暗能量(即形态物质)”,2012年9月14日,美国太空网报导称:最新的研究表明,神秘的暗能量几乎确定地存在:暗能量存在的可能性达到99.996%;暗能量一直在加速后天宇宙膨胀。庄子在两千多年前说:“道”既覆且载着后天宇宙中的天体万物。(见《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庄子把“道”称为“能物”,即形态物质。对比美国太空网的报导可以认为:暗能量应该就是先天形态物质,就是“无”,是“有”之母。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铭有。”其中的“铭”字,原是“名”字。甲本、乙本经文作“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高明认为这是《老子》本来的经文。但联系前面经文来分析,如果要阐述大道广泛存在、无所不在,那么世传本安排“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这句经文紧接在“大道泛兮,其客左右”这句经文之后,就完全合乎逻辑了。本章在描述“道”的品德时,是将“道”作了人格化比拟,如果不是人格化,则“不辞”,“不铭(名)有”就用得不当,因为“道”是指物质及其运化规律和品格,“道”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思想,是真正的自然无为。现将“道”人格化,用人类的是非认同标准来衡量“道”的表现。“道”创造宇宙、创造天地、创造万物,其功劳何等伟大,但“道”从来不为自己记功,不为自己树碑立传,这就是“不铭有”。而“名”字,在这里只能当“说出”用,“不名有”就是“不说出有功劳”,也是。但从“无私”的角度来看,光是“不说出”还不够,还应该“不记住”、“不记载”,故用“铭”字纔恰当。

  “怡养万物而不为主,恪铭于枵。”世传本经文是“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甲本、乙本经文作“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对这段经文,高明云:“何以‘常无欲,可名于小’?因为经文甚简,自汉、魏以来的注释从未作过确切的解释……但因经文原本甚简,又经后人改动,旧注多误。”老子分析“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第一是“创生万物而不为主”,第二是“养育万物而不为主”,第三是“万物归附而不为主”,三方面的本质都是无私和守空,是“恪铭于枵”。而原经文之“常无欲,可名于小”,虽然也是道的品德,但“无欲”源于“无私”,这与不求功名、不求占有相比,是已被包容在内的一方面而已。甲本和乙本的经文为“则恒无欲也”,有的世传本作“故常无欲”。这里用“则”字和“故”字,从句子结构分析,“常无欲”被看作“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的结果,这在义理逻辑上是把因果关系颠倒了,因为只能无私才无欲也才无求占有;其次,从“(故)常无欲,可名于小”来分析,“无欲”是因,“小”是果。这样,整句经文的层次就成为“因不占有故无欲,这可说是小”。高明云:“‘则恒无欲也’一语,有之则‘名于小’,无之则‘名于大’。”那么“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中的“名于大”就等同于没有“则恒无欲”的必然结果了吗?或简单地说,“非恒无欲者可名于大”。由此可见,“(故)常无欲”在这里造成了千古之谜,也是逻辑上的混乱。“道”是宇宙本源,它有何种欲望?无也!把“道”人格化,又有何种欲望?亦无也!可见“常无欲”这句经文是多余的。对于“仿若道行”的圣人呢?是有欲望的:对自身,有求生的欲望;对社会,有服务的欲望。可见,“常无欲”这句经文也是多余的。为了避免混乱,此处把“常无欲”删节了。另外,“衣养万物”中的“衣”字改为“怡”字,“怡养万物”就是“乐意养育万物”的意思,不必去将“衣”字先转为“爱”字,因古代“衣”和“爱”同音不同义,则以“以声为训也”解释之。而“可名于小”则改作“恪铭于枵”,“枵”者“空虚”之义,“道”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就因为“道”守虚处无,“枵”字与“小”字同音异调,如果说用“小”字是“以声为训也”,则用“枵”字是“以义为训也”。另又将“可名”改为“恪铭”,更能将人格化的“道”的内在真挚之心表现出来。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恪铭于阘。”甲本、乙本经文作“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王弼本经文作“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其中“弗”与“不”都是副词,意义相同。“可名于大”中的“大”者是指什么?是不是“大道”之大?高明云:“此不以无欲为有常,即可谓虚,虚则德盛,故谓‘可名于大’。”那么“大”是指“虚“,而我们用“枵”代换“小”正是取其“虚”之义,“虚”与“不占有”对应。这句经文虽也有“不为主”,但此“不为主”的“主”与前句经文“不为主”的“主”是更高层次的“主”,即“主宰”,如世间之帝王,至尊至大,主宰一切,多么伟大!今人也多有释为“伟大”的。作为尊道行道者,如何赞美都可以。但是“道”本身是絶对不会自我赞美的。就“道”的品德来讲,我们可以从水的表现加以印证,水的本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甘于居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处众人之所恶。既然水的品格近于“道”,水所具有的好品德,“道”也必然具有。正是这样辨析,我们用近音字“阘”代换“大”,取卑贱、低劣之义,再以“恪铭”代替“可名”。经文“恪铭于阘”是说“恪守卑贱,低下的状态”。也正因为如此,才不希求成为万物的主宰,亦更得到世人的尊崇,人心所向,如川谷之与江海,水“不召而自来”。

  “是以圣人终不畏阘,故能诚其阘。”书局本经文是“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甲本、乙本经文作“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王弼本经文作“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不务虚名,圣人行道,做大事时不畏也不避卑贱、低劣的境遇,正是所谓“受国之垢,适为社稷主;受国不祥,适为天下王”。这里将“为大”改为“畏阘”,将“成其大”改为“诚其阘”,是为了展现圣人的高尚品德,如此将记録“声训”时所用的假字去掉,换回其本义字,则人们在阅读《道德经》时,可以按字释义,不再为假字所迷惑了。

  本章勘字:客(可)铭(名)怡(衣)恪(可)铭(名)枵(小)恪(可)铭(名)阘(大)畏(为)阘(大)诚(成)阘(大)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