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20章

  【新经文】

  惟之与阿,相去若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讳,不可不讳。嚾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 ,如飨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咍,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愉,而我独若悒,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盲盲。惚兮若江河湖海,恍兮似无所以止。众人皆有欲,我独惋且避。我独与于人,而贵嗣母。

  【原经文】

  甲本: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匮。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乙本: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匮。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恍呵,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王弼: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大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书局:唯之与阿,相去若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飨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末兆,若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惚兮若海,恍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辨 析】

  四种版本经文用字有所不同。如书局本经文中的“太牢”,其余三种版本经文皆作“大牢”,这里之“大”是“太”的古字。又书局本用“恍”、“惚”,甲本、乙本经文用“恍”、“忽”,王弼本用“飂”、“淡”。但原经文第14章和第21章,王弼经文和书局本经文用“恍”、“惚”,为保持一致,选用书局本经文格式。

  “惟之与阿。”世传本经文作“唯之与阿。”甲本经文作“唯与诃。”乙本经文作“唯与呵。”潘静观《道德经妙门约》作“唯之与诃。”刘师培注释:“‘阿’当作‘诃’……俗作‘呵’……‘诃’为责怒之词……‘唯之与阿’,犹言从之与违也。”笔者以为,与下文“善(美)之与恶”联系起来分析,“唯之与阿”或“善(美)之与恶”都是讲一种好、另一种不好的事情。好的,就要“从”之;不好的,就要“违”之。但是“从”与“违”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呢?光是“唯之与阿”看不出来。这就要看“从”或“违”的对象是否值得“从”或“违”了。如果把“唯”字改为“惟”字,“惟之与阿”表示“独立思考与阿谀逢迎”,则好与不好就明摆着了。

  “善之与恶。”其中“善”字,甲本、乙本经文皆作“美”字。“善”与“美”,两者都是好的,但习惯上常常把“善”与“恶”并列对比,罕见把“美”与“恶”并列对比的。故用“善”而不用“美”。这里把“善与恶”作为一对对立的东西提出来,并进一步提问:“这两者在本质上有多大差别?”能够看出这两者的本质差别,就能分清是非,扬善弃恶。

  “人之所讳,不可不讳。”其中“讳”字,原作“畏”字。“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意思是说“人们都害怕的,我们也不可以不害怕”。人们不是怕“恶”,也不是怕“诃”,人们是嫉恶厌诃(责怒),所以用“畏”字是不恰当的,改作“讳”字,经文意思就清楚了。

  “嚾兮,其未央哉!”世传本经文是“荒兮,其未央哉。”其中的“荒”字,甲本、乙本经文作“望”字。唐·景龙二年河北《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作“忙”字。高明谓:“古‘望’、‘荒’、‘忙’三字音同,可互为假用,在此‘望’字为本。”原经文的注释,各家也不同,如蒋锡昌:“广大微妙而远无涯际也。”张松如:“混乱呵,一切全无边无际呀。”高亨:“奔走啊,没有终了。”这几种注释与本章上、下经文内容毫无关联,难道老子说:“人们都害怕的,我们也不可以不害怕。奔走啊,没有终了?!”这属于那一类的社会现象?不可理解!老子先指出哪一些应该发扬,哪一些应该摈弃之后,又谈到一些具体事例,例如“众人熙熙,如飨太牢,如春登台”。对于这类社会现象,老子感叹:“其未央哉”!在发出这一感叹之前,老子心中对这种熙熙攘攘的风俗十分厌烦,实在是太喧哗了(嚾兮),这也许是老子“隐居”的一个原因。显然,若用“嚾”字取代“荒”、“望”、“忙”字,则各家注释就不会因假字而胡乱猜测、臆想了。

  “若婴儿之未咍,累累兮若无所归。”其中的“咍”字,世传本经文是“孩”字,甲本、乙本经文作“咳”字。老子在说了“众人熙熙,如飨太牢,如春登台”之后,说他自己是“我独泊兮其未兆”。“泊”者,止也,安也,能止能安,故不为心动,没有兆也,圣人不为尘俗欲念所动。除了圣人之外,人世间还有什么人不被尘欲诱惑呢?就是赤子即婴儿,至纯至朴,不嘲笑别人寻欢取乐。不嘲笑别人寻欢取乐即是“未咍”。如果是“未孩”,是说未成为“孩童”。“婴儿”本来就未成为孩童,不必再作补充说明;如果是“未咳”,古今学者都把“咳”字释为“笑声”。这样,“婴儿之未孩(咳)”就被释为“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这显然不符事实。所以,选用“咍”代替“孩”或“咳”。又“累累”二字,甲本、乙本经文皆作“累呵(疲劳)”,王弼本经文作“傫傫(憔悴颓丧)”。对于描述重复出现的社会现象,宜用“累累(屡屡)”。

  “众人皆有愉,而我独若悒。”世传本经文是“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甲本、乙本经文作“众人皆有余,我独匮。”古人王弼对原经文释为“众人无不有怀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余’也。我独廓然无为无欲,若遗失之也”。今人谢宏宗释为“众人汲汲于功名富贵,所以财货有余,只有我匮乏不足”。此处先评古:“众人无不有怀有志,盈溢胸心。”这里未明指“志在何方”,老子没有不加分析地否定“有志”,老子说“知足者常孚,恒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如果“有怀有志,盈溢胸心”指的是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正确的,老子本身也是这样的,所以不必在下文再说什么“我独若……”,这就存在疑问,古人注释有不妥之处。其次论今:释“有余”为“众人汲汲于功名富贵,所以财货有余”,即“众人皆功名富贵、有丰盛的财货”。民众这么富裕,多令人高兴呀!圣人既然仿若道行,“为而不争”,“善骀且诚”,“以百姓心为心”,也应该与众人一起,为丰衣足食而同欢乐,无必要伤感什么“而我独若……”,可见也存在疑问,今人注释也有不妥之处。古今学者注释之不妥,起因于一个“余”字。由前句文“飨太牢,春登台”来看,“余”字当又是録记“声训”时借用的假字,描述众人飨太牢,春登台的心态,宜用“愉”字;对应地,选用另一个同音异调字“悒”来取代“遗”,即众人是兴高采烈,而我却忧愁不安(忧患心态)。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盲盲。”其中的“众人”,原是“俗人”。因为前文都说“众人”,这里为一致,仍用“众人”。又“盲盲”,原文为“闷闷”,也有作“闵闵”、“紊紊”、“汶汶”。高明称此“皆重言形况字,音同字异,意义相同,不必强为分别也”。如果老子当年传经时有録音记録其声,则重新播放其録音就是了。现在是望文探义,一字之差,离题万里,不能再让什么“声训”及假字继续存在!谁有心让广大群众能读懂《道德经》,谁都会要求勘误,去伪存真。否则,《道德经》将永远是考古学家的专科,是他们及其继承人毕生碌碌耕耘、不可穷尽的园地。这里将“紊紊、汶汶、闵闵、闷闷”改为“盲盲”,而“盲”字读wànɡ,意思是仰视或远视(鲁迅先生有言:“最大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都不转过去”),形容对眼下发生的景象“不想看”,比喻“对利害得失不去计较”。这也是“无欲”的表现,是“返璞归真”。如果仍用“闷闷”就是心情不舒畅,就是把怨恨郁结在心里,这是一个圣人所应有的吗?

  “惚兮若江河湖海,恍兮似无所以止。”书局本经文是“惚兮若海,恍兮似无所止。”王弼本经文作“淡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并释为“情不可靓,无所系絜”,令人不知所以然!甲本、乙本经文作“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不同的传本在用字上各不相同。这里用书局本的经文,未改字,但增加一些字,第一句增加“江河湖”三个字,从江河到湖海,动态感增强了,范围更大了。圣人面对尘俗有无限的感想,这种感想如黄河长江,奔腾怒号,从昆仑之源,到东海之滨,蜿蜒万里,倾不尽胸中情愫。第二句增加一个“以”字,凑足七言,意义不变。

  “众人皆有欲,我独惋且避。我独与于人,而贵嗣母。”其中的“欲、惋、避、与、嗣”原是“以、顽、鄙(俚)、异、食”。“以”字有人释为“有为、有本领、根据”,而“顽”字被释为“愚陋”,“鄙”被释为“笨拙”,“食母”被释为“生之本”或“养其本”。唐玄宗对“食母”钦释为“求食于母”。今人谢宏宗翻译这段经文为:“众人皆有能力,且有所作为,只有我既愚钝又鄙陋,我独自与众不同,重视着生养万物的大道,而抱守不离。”对这段译文,前两句听起来有“言不由衷”的感觉,圣人何必嘲人又自嘲?!这能是师尊的风范吗?可见不对。从本节全文来看,老子以第一人称出现,就在这最后一段,其超尘脱俗,行道守道的崇高形象已尽显无遗。按照找回来的这些本义字组成的新经文,大意是:许多人都表现出贪欲,我独自惋惜又逥避。我只希望对别人有所奉献,而特别崇尚继承和传授天道的法则和品格。

  本章勘字:惟(唯)讳(畏)讳(畏)嚾(荒)咍(孩、咳)愉(余)悒(遗)盲(闷)盲(闷)欲(以)惋(顽)避(鄙)与(异)嗣(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