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6章

  【新经文】

  古神不死,是为烜牝。烜牝之萌,是为天地亘,绵绵若存,用之不罄。

  【原经文】

  甲本: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乙本: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王弼: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书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辨 析】

  甲本、乙本的经文多二个虚词“之”、“呵”,此处不用。

  “古神不死。”这句经文中的“古”字,原是“谷”字,帛书《老子》甲、乙本残卷原经文是“浴”字,高明校勘为“谷”字。高明在《帛书老子校注》中记载,俞樾云:“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诗正义》引孙炎曰‘谷之言谷,谷生也。’生亦养也。王弼所据本作‘谷’者,‘谷’之假字;河上本作‘浴’者,‘谷’之异文。”历来对“谷(谷)神”各有各的解释,有的将“谷(谷)”视为一事,“神”视为另一事。高明说:“是知‘谷’、‘神’乃指二事,不得连读。”河上公注曰:“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为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这些观点,恐怕连传统的中医学说都不敢认同,更不用说现代实证科学了。再看下一句经文“是谓玄牝”。高明说:“‘玄牝’是用以形容道生天地万物而无形无迹,故谓其微妙幽深也。”那么,河上公谓“‘神’为五藏之神”是在说人体器官肝、肺、心、肾、脾是天体万物之“玄牝”?这显然是错误的。从实处分析,首先一个“神”字,古代神话故事中“神”指的是“造物主”,不仅创生万物,也主宰万物。老子在这里借“神”喻示“道”,其第一层意思是“自然物”,即先于天地生的混成之物,叫做先天形态物质,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先天形态物质,称为“道”,它是“精”,是能量形态的物质,它可以转化成其它形态的物质(庄子称为能移,即形态转移)。老子说:“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庄子说:“道”,“它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这些表明,“道”是“不灭”的。物质不灭已是现代科学定律,物质可以从这一形态转化为另一形态,但却永远不会消灭。老子能够提出先天形态物质不灭的立论,足见其唯物主义思想。“道”的第二层意思是“自然法则”,是万物“有求以得”、“有罪以免”、“恃之以生”的神器。这里用一个“神”字,显然有鉴于社会意识中对“神”创造万物、主宰万物的观念普遍存在,而老子借来说明先天形态物质按照自然法则而演化形成天地、生化万物,如同于“神”的力量。至于“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在古代其实是指“稷”,五谷之神,帝王奉祀为“谷神”,即人们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品,生活之主食。“谷神”不是宇宙本源,不可能生化万物;而先天形态物质及其运化规律,即“道”,作为生化万物和万物存在、变化、发展所遵循的规律,是最古老的。所以,“古”字作为时间性的形容词,冠在“神”字之前,“古神”其实就是“大道”的别名。

  “是为烜牝。”原作“是谓玄牝。”这里以“为”代换“谓”,即以“这是、这就是”代换“叫做,称为”。而“烜”字本义为“旺盛,盛大”,“玄”字的本义为“深奥,玄虚”;“牝”字本义为“雌性鸟兽”,转义为“母性”。高明认为:“‘牝’为母性之生殖器官。”不肖!“牝”本义为雌性鸟兽,比喻为“母性”,再引喻为宇宙本源,即第1章中的“天地之始”和第25章中的“天下母”,也就是“道”,怎么变成“生殖器官”了呢?老子为强调这个“道”字,而称为“大道”,就是“伟大的母性”,或称为“烜牝”。高明说:“‘玄牝’是用以形容道生天地万物而无形无迹。”这不符合老子的论述。“道”生化天体万物是不是无形无迹?应该说是有形有迹的,老子说:“道”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宇宙、天体万物演化、衍生的宏观轨迹,层次分明。现代天文学理论有“宇宙大爆炸模型”,《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描述宇宙从“奇点”爆炸而演变成天体及至众生万物,类似老子所说的分为四个时间阶段,其形迹就更加清楚、分明瞭。至于“道”这种物质,即宇宙本源物质,天体物理学家正在继续追根探源进行研究,将来也许是可以如同对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光子等等微观粒子一样,在理论和实验上表现得清清楚楚的。

  “烜牝之萌,是为天地亘。”原经文是:“玄牝之门,是谓天地 根 。”王弼注:“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王弼的意思是:“道所经过的门,本着这个所经过的门,与道同体,所以说它是天地之根。”令人不解的是,“门”与“道”同体,这与“牝是母性的生殖器官”同样玄乎!何以如此大惑不解?还是由借用声训假字造成的。现在用“萌”代换“门”,“烜牝之萌”就是指“伟大的母性开始演变、生化天体”。如《庄子·天地》所述:“夫道……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而万物从之乎!”这里的“忽然出,勃然动”,也就是烜牝之萌,即宇宙大爆炸。第二句经文,用“亘”代换“根”,“天地亘”是指“形成天体,而且新的天体一个接一个地生成”。可见,这个“亘”字,与“根”字比较,意义有重大差别。这里,如同前面所指出的,要搞清楚时空坐标。老子在这里只说到天体,即由“无”所生化出来的“有”,“有”与“无”共处的阶段,就是始祖母和母共处的阶段。“烜牝”是指“大道”,即是“无”,是“先天形态物质”,而“烜牝之萌”是说“先天形态物质开始萌发、演化”。这样,下面一句“是为天地亘”的意思就是“天体于是生成,并在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运化”。这就符合天体演化的进程了。科学家利用太空探测器或地面实验设备,从不同角度获得信息证明,后天宇宙在继续膨胀,其中的新星又不断形成,也就是在空间、时间和存在状态方面不断延续运化,这就是“亘”。这里用“亘”代换“根”,应是本义,但不否定“烜牝”是天地之根,因为已肯定她是“伟大的母性”,这是根,是源,只有“烜牝”才能作为“根”,而“烜牝之门”是不能作为“根”的。如果“门”就是指“生殖器”,这只是一个功能性的器官,只有功能性器官,不一定有生殖力,如果这个功能性器官有故障,也生不出什么东西来。所以,从本质上看,“烜牝”才是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罄。”其中的“罄”字,原是“勤”字。髙亨《老子注译》:“勤,尽也。”这是对的,与“勤”字发音相近而含有“尽”字意义的字是“罄”(例见《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这两句话在“天地亘”之后作补充说明。“绵”字应取义“绵延”。“绵绵”是以重复用字来加强形容,就是“延续演化”的意思,正是由于萌而亘之,延续不断,天体才能从无生命物种演化出有生命物种来,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又生出新的物种来,这种生化功用,是不可穷尽的,故是“用之不罄”。而“勤”字,只能在转义之后,才能作“尽”去理解,显见“罄”才是本义字。

  本章勘字:古(谷)为(谓)烜(玄)烜(玄)萌(门)为(谓)亘(根)罄(勤)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