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3章

  【新经文】

  不尚衔,使人不相争;不贵难得之货,使人不为盗;不见可欲,使人不心乱。是以圣人置之:虚之心,实之腹,弱之肢,强之骨。斯人常无私无欲。夫使私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原经文】

  甲本: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乙本: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王弼: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书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辨 析】

  比较可知,甲本、乙本经文的文字全同,王弼本经文与书局本经文文字全同,只是倒数第二句,书局本经文多一个逗号。但甲本、乙本经文与世传本经文有差别。甲本、乙本经文“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智”是指知识、智慧、智谋、聪明,“智”不是人,它没有头脑,谁见过“智”有思想活动或肢体活动?“智”如何展示“敢”与“不敢”?“智”之“弗为而已”有什么根据?这些问题没有理顺,《帛书老子校注》作者高明凭什么要求“今本均当据帛书本勘正”?世传本经文“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其中“智者”是指有智慧的人,这样用词是正确的。

  “不尚衔,使人不相争;不贵难得之货,使人不为盗;不见可欲,使人不心乱。”原是:“不尚(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贤”者,有德行,有才能也,人们常常与“圣”相提并论,谓之“圣贤”。“不尚(上)贤”与第19章的“絶圣弃智”一样,都违背老子的言行表现,违反老子提倡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借“声训”用假字制造出来的愚民政策的反映,是以人道取代自然之道,故应摈之,以本义字“衔”代换“贤”。“不尚衔”就是说不要推崇、提倡那些人为制造的等级差别以强化特权利益,才符合“天道不仁”的思想。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向和光同尘的方向发展。又改“民”字为“人”字,因为互相为私利而争夺者,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尤其官僚、贵族阶级,争夺更甚。“争”字头上一把刀(或爪),象征当官者刀爪相向。故应该包含那些主宰政务民事的人群,所以改“民”为“人”,不要掩盖官僚特权阶级中争权夺利的丑事。《遂州道德经碑》也作“人”字。在“不争”二字中插入一个“相”字,是为了与下续经文字数、结构一致。下续经文中的“人”字,原经文也作“民”字。

  “是以圣人置之:虚之心,实之腹,弱之肢,强之骨。斯人常无私无欲。”原是:“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恒)使民无知无欲。”这里,将声训假字“之治”改为“置之”,从“治理管制”改为“处于……(某种状态)”,这与圣人自身作为学者而不是官吏的情况相合。在四句三字经文中,都改“其”字为“之”字,用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从而消去了“虚、实、弱、强”四个字的动词特性,这样可以避免“强加于人”的态势。又“弱之志”中的“志”字,与经文“强之骨”的“骨”字,不成对应关系。分析这四句三字经文,前二句为一组,虚与实对应,心与腹对应;再看后二句,弱与强对应,但“志”与“骨”就不对应了。为了与“骨”对应,可从赤子“骨弱筋柔”得到启发,找出一个同音异调字“肢”代换“志”,成“弱之肢”。“肢”为肢体,指四肢或躯体,为人之外表,而“骨”为支撑人体之内在骨架(比喻“根本”)。对原四句三字经文,有人翻译为:“使人们头脑简单,没有思想,没有是非之分,填满他们的肚子,削弱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体魄。”《帛书老子校注》也有类似的说明:“所谓‘圣人之治’主要是使民无知无欲,甘食肚饱,健强体魄,而无愤无争,安居乐俗,永远过着‘小国寡民’、互不往来之檏实生活。”“小国寡民”是什么生活呢?原经文为“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社会的大倒退!统治者如此对待人民,这和饲养牛马有什么区别?把人视为牛马符合自然法则吗?纵观历史只有奴隶主把奴隶视为牛马,是完全违背天道的!我们从本章前段经文中已经知道,老子希望:使人不相争,使人不为盗,使人不心乱。但是只靠“不尚衔、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就能做到吗?显然,老子深知这仅仅是表象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正如第19章新经文“举圣启智、举诚启翊、举敩启力”三项要求一样,老子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嘱: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同样,老子在这里也是另有所嘱:“虚之心,实之腹,弱之肢,强之骨,斯人常无私无欲。”这些经文译成普通话就是:“谦虚宽容有气量(虚之心)、老实厚道有诚心(实之腹);温柔和蔼的形象(弱之肢)、富有生命活力的气质(强之骨)。这样的人往往没有私心也没有贪欲。”这样的人就如赤子一样达到“至和”的状态。在这段经文最后一句,“常使民”三字改为“斯人常”,即把“常常使人民……”改为“这样的人常常……”把“强迫”改成“自发”,把“强为”改成“无为”。而原经文中的“无知无欲”,为什么要改“知”为“私”呢?因为“知”不是“欲”的诱因,释迦牟尼也好,太上老君也好,都是大“知”者,都能做到“无欲”,可见“无知”与“无欲”并非因果,但“无私”则能清正,从而导致无(贪)欲,进而转化成“无为”。老子说“行于大道,唯私是畏”,可见一切邪恶之根,都在于一个“私”字。

  “夫使私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句首二字原作“使夫”,此处“夫”字是人称代词(他,他们)或指示代词(这,那),“使夫”的意思是“使他(们)”,或“使这(些)”,联系下续文字辨析,可知“夫”字是多余的。现在把“使夫”改为“夫使”,则“夫”字作为助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表议论,又以“私(者)”代换“智(者)”,改“智”为“私”,如同改“知”为“私”。为什么在记録“声训”时不用本义字“私”,而用假字“智”?一个暗藏的宗旨就是愚民,弄假成“真”,所谓谎言重复多次而变成“真理”,所谓“三人成虎”,都是以假乱真。老子留下五千余言,二千五百多年来,“声训”假字重复不知多少次,所以假的也被信为真的了,以至于大谜无穷,黑白颠倒,天下人被愚弄了二千五百多年,这不是历史悲剧么?!

  本章勘字:衔(贤)置(之)之(治)之(其)之(其)之(其)之(其)斯(使)私(知)私(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