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章 中华文明将再创辉煌

  中华文明之所以有其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生存思维与生存精神。从传统文化中可以看到这些独特性之所在:

  (1)源头文化的阴阳五行、易经原理均来自于对天地人的观察与思维,核心文化的儒道佛文化也是天地人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均信守一样的信念──依循天地法则,追求天地人和谐。这是合乎宇宙规律的生存思维,是民族繁衍、兴旺之道,是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根本原因。

  (2)传统文化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故事: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及大禹治水等。这些故事从深层角度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生存精神──顽强坚韧的生存意志,不懈奋斗的生存斗志。这种精神,正是引燃智慧的火种、创造文明的原动力。

  中华文明之所以可能再创历史的辉煌,是由于中华民族有着承前继后的传统精神与知变求存的传统思想。从传统文化中可以领会到这些精神的深远意义:

  (1)继承传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长期保证。中华民族通过世代相传、社会习俗或者文化传承的方式,秉持继承传统的精神。这是中华文明保持完整性与延续性的最重要原因,也是未来中华文明可以再创出历史性辉煌的坚实基石。

  (2)从源头文化中的阴阳变化、易经的变易思维,表明中华民族很早已认识到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这是知变求存的思想渊源,也是创新精神的另类表述。

  (3)通过对源头文化中阴阳五行、易经的创新解说,让人坚信源头文化以及由之演化而形成的传统文化是科学思维、宇宙智慧,而非巫术文化或宗教迷信。传统文化不仅与现代科学文化一脉相承,而且可以与现代科学思想相辅相成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某些超前的科学意识与思维,可为未来科学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印证。由此可见,古老的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完全可以齐相辉映,并且将照亮全人类未来的文明之路

  一、人类文明的四次进程

  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一部文明演进与转型的历史。人类文明的进程,归根结底是人体功能扩展与智慧释放的过程。人类历史上,每次文明均由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所驱动,并推动生产方式及生产力的大变化。然而这些都是人类生命进化、智力开化及潜能释放的过程及结果,具体地经由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的转变反映出来。以生产方式为标记来划分不同的文明时期,人类经历了四次文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当今的讯息文明──

  (1)原始文明进程,时间经历了几百万年。近百多年来,人类化石考古成果提供了人类由原始人至现代人进化过程的依据;考古证明了简单石器、火的利用是原始文明开始的标志。火应用于加工食物、取暖,令人类由野蛮人进入文明人的时代。

  (2)农业文明萌芽于距今八千多年前,开启于距今五千多年前。考古发现并且证明,新石器革命是第一次农业革命,由此开启了农业文明时期。新石器工具的制作与采用,是农业文明开始的标志。农业工具的发明与使用,延伸了人的四肢;畜力及水力的运用,代替了部份人力。由于人类利用劳动工具而改变了生产方式及推进了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转为播种耕耘,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农业文明发展的主要资源是土地及水源,地理环境是农业文明依托的重要条件。因此,世界的四大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均与江河流域紧密相关。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的根本追求是生存,因此食物成为最重要的生存资料。

  (3)工业文明开启于三百多年前。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英国发起技术革命,开启了机械化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文明开始的标志。各种机械的诞生,代替大量的人力及放大人的体力。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强化了人的劳动强度及耐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20年代,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创电器化时代的先河。电力的应用,是工业文明大发展的标志。各种电器的出现,取代许多体力劳动及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电器化的过程,于人体功能而言,是放大人的体能及四肢五官功能。由于人类利用机械和电器而改变了生产方式及改进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由手工作业转向机械化及自动化生产,生产力得到更大的发展。工业文明发展的主要资源是原料及能源,所以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工业文明发展过程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污染的最大根源。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主要追求是生存保障,因此自然资源成为最主要的生存资料。

  (4)信息文明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仅经过几十年。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工业国家推进新科技及新技术研发,催生了讯息科技革命并开启了信息化时代。微处理器、计算器及电脑的大量生产及普及应用,是信息文明开始的标志。讯息科技的应用,增强了人脑记忆力及运算速度,同时大数量级地放大了人体的五官感知能力及感知范围。是次讯息科技革命的伟大意义是:资讯海量地膨胀及高速地流通,将全人类的讯息、知识汇合于一起。所有人均有同等的机会,分享人类现有的讯息与知识因而变得更加聪明,全人类从讯息闭塞、知识局限的笼子中解放出来。信息文明社会的主要资源,是讯息、知识,生产方式由工业化为主转向信息化为主的生产模式,高度的效率促进生产力大数量级地增长。

  有人将这场讯息科技革命,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显然不合适。讯息科技革命,颠覆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活方式及文化特征等。工业时代与讯息时代的不同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是机械化、自动化,而信息化的创造方式是科技化、程式化。

  第二次讯息科技革命的到来,可能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人工智能对人体功能的意义是发挥人的副大脑功效,配合大脑指挥及协调人体外接的“四肢五官”(如:交通工具、视听及传感器之类感应器)的工作。

  人类四次文明进程呈现出旋进周期律:原始文明百万年,农业文明几千年,工业文明几百年,以及讯息文明至今几十年。由此可见:文明的程度由低级向高级递进,文明的周期加速度地运行,文明的进程旋进式地发展。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启示中,相信下一次新的文明形态正在迫近。这次即将展现的文明从何而来,由什么新科技催生新文明的到来,以及对全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切,祇能凭想像力作猜想──

  其一、智能文明是继信息文明之后,将呈现的崭新文明形态。是次智能文明进程的启动,最有可能发生在中华大地上。在中华文明的国度中,多方面要素正在形成与积聚,为智能文明的启动酝酿充足的条件。如:经济重心正在成型,催生文化大复兴,激发新思想新理论,新的科技成果持续涌现,激励创造力和生产力等,这一系列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正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特别是在方向正确、目标明确的前提下,中国的现有体制有利于集中举国之力进行科学攻关、科技开发,所以中国国家体制将成为是次智能文明进程的强力推进器。

  其二、智能文明将由什么科技革命引发而出现?很可能是由当今尚处于萌芽之中的前沿科技所引爆的新一场科技大革命。如:量子科技、暗物质及暗能量的科技突破。很有可能,当前的量子通讯技术是智能文明开始的标志。智能科技的开发、运用将爆炸式地扩展人脑的思维、识别能力;由个体、局部、有限思维,转变为整体、全面的综合思维。人的讯息(知识)认知规模将由专科、局部及有限的范围,转向全科、全面及总体的范畴。换种表达:以前,部份知识精英祇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而未来每个人均能成为全知全识的博士。有如信息文明时期,所有人均能够海量地收集、反馈讯息,均能够神仙般地超越时空进行讯息交流。

  其三、智能科技革命的最伟大意义应是:全人类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讯息资源等)都能科学地、高效地整合及利用。所有人将能以高度的智慧,准确地运用各类资源,这可为个人或社会的一切活动,作出科学、正确的决择。智能文明时期,人的思维行为更加贴近宇宙的法则,人的认知更加靠近宇宙的真相,人的思想精神更加接近大智大慧的境界。智能文明社会的主要资源,是天地人的宇宙智慧;生产方式不仅是智慧型农业、智慧型工业,而且创造方式是智慧型的讯息与知识产业。近乎完美的生产力及创造力为全人类提供充足的物质及精神财富。这样的描述,于农业文明时期看是不可思议的事,于工业文明时期而言是不敢想像的事,于信息文明时期是可能猜想的事,但是相信这是智能文明时期必将呈现的景象。

  二、中华文明的三大特性

  历来所讲中华文明历史有五千年,是指农业文明史。依据考古所证,其实农业文明时期应推前至八千年之前。如果从文明始源算起,应推前至盘古时代开始,中华文明的始源距今应已超过一万年历史。

  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是由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及北方草原的三个区域文明交流汇合而形成。从历史经验所知,地理环境决定生存模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并且决定民族特性、文化形式与文化特色;中华文明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孕育出来的伟大成果,中华民族最辉煌的历史是几千年的农业文明。

  人类的演进及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是唯一的、最独特的文明:始源早、包容性及一脉相承的连续性。这是人类文明史上,其他文明所不具备的特别之处。

  (1)始源早的文明

  根据人类化石考古证实,几十万年之前,中国古人已经发明人工取火,这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技术发明。火的利用,开启了中华原始文明起程之路,照亮了中华民族古老又漫长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

  中华农业文明起源于五千年至八千年前,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最早的文明之一。农业文明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累积起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包容性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形成,不仅由多种文化所组成,而且与外来文明相融合。中华民族由众多的民族组合,不同民族创造出多样性的区域文化,组成繁荣又完整的中华文化,从而造就了熣灿辉煌的中华文明。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可知:上古时期的中华大地多个地区,已进入文明阶段及形成地区文化,这证明中华文明的源头已经由多种文化组成。同时,上古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已经与外来文明(西亚、中亚等地区)有接触交流。这说明中华文明在起源与发展的早期已经与外来的中东及西方文明融合。之后,许多历史遗迹及记载,均可见到外来文化早已与中华文化融汇于一体的痕迹。可以说,多元文化造就了包容性的中华文明。

  (3)连续性的文明

  农业文明的时期,虽然中华民族经历过国运盛衰、朝代更替,甚至外族入侵的冲击,但是中华文明的进程始终没有中断或倒退,而是从起伏的浪潮中不断地向更高水准的文明推进。

  工业文明初期,中华民族曾经错过及时进行文明转型的机遇,导致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八国联军及日本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被迫暂停。庆幸的是二十世纪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急起直追地发展工业及科技。经过匆促的“补课”,终于赶上了向工业文明转型的班车,令中华文明的进程不至于停顿。

  至信息文明时期,二十世纪后期的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不仅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而且全程地顺应信息化的潮流,加速地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中华民族因最多的人口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人类社会巨量的讯息、知识流动,令十四亿人的知识总量前所未有地丰富起来,令十四亿人的巨大智慧全方位地释放出来。

  人类文明经历过多次转型与升级。历次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曾经遇过阻滞却始终没有缺席,中华文明有过起伏却从未中断。未来,人类迈向智能文明之时,中华民族必定能走在前沿,中华文明必将再创辉煌。

  三、文明转型与民族复兴

  文明有多种不同的定义。简单而言,中国古今对于文明的意思是指社会进步的状态,例如将文明与野蛮作对比。西方社会关于文明的概念是指社会及文化状态,故有城市化、公民化的意思。还有另种观点,文明是指经济及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当今人类社会的大趋势,文明更广义的含意是指:人类社会有更佳的生存发展状态。文明的程度高低,视乎于生存发展状态与水准,取决于智力、知识及思想方面的高度。每一次人类文明的转型升级,都是对社会的生存发展环境的大调整与大变革。在这个进程中,国家、企业或个人都必需跟随转型或转变;否则,一旦落后于文明进程必将付出重大代价甚至被社会所淘汰。

  (一)中华文明近代的转型

  文明转型关系到国运兴衰、民族命运与民族复兴,实现成功的民族复兴需要全方位的文明转型。未来,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契机,会是在完成信息文明进程并向智能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回顾中华民族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曲折历程,从中可吸取深刻的教训及获取宝贵的启示。

  十八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之后,西方国家已经纷纷迈进工业文明发展道路,俄、日等国家也急切地朝向工业文明转型。此时,中国社会主流还沉醉在农业文明的梦境之中。直至1900年的炮声响起,才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华民族。八国联军入侵,以坚船利炮直捣京师,轻易地敲开中国的国门。之后,日本对华入侵,用机械化装备及先进武器,长驱直入地占领大半中国的国土。这时,中国的民众才彻底地觉醒过来,拿起大刀长矛,以血肉之躯抵抗侵略者。为此,全民族付出了血腥、惨重的代价。这就是文明落差所产生的悲剧,也是两种文明的对决在战争层面的残酷体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一穷二白的国情之下,中国社会急切地启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进程。建国之初就提出建设现代化工业,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出大跃进政策等。虽然大跃进的方法方式过于急进而颇受争议,但是其中迫切地推动工业文明转型的思想动机却是无可置疑及应被肯定。经过初期短促及局部的工业文明转型之后,中国终于在工业、科技及教育等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这为日后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以及为之后全方位地进行工业文明转型,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的大门,意味着社会主流全方位地向工业文明转型。这次转型,不祇是生产方式、新型技术、管理方式之类的局部转变,更重要的是经济形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文化形态等方面的转变。有趣的案例是: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到沿海地区打工,这堪称是一场富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农民运动。同期,全国到处涌现大批的乡镇企业。这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说明农民的思想观念、劳动方式等也跟随工业文明而转变。而这支“农民工”大军往返于相对落后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间,迅速接受许多先进观念并将这些观念推广至比较落后的地区,为中国从农业社会快速转入工业社会提供各种无型的贡献。

  1970年世界上推出微电脑并广泛应用,1985年商用移动电话面世并开始普及,这预示世界的社会主流正朝向信息文明转型。1997年中国首届信息化会议开幕,标志着以中国政府为主导的国家战略正式朝向信息文明转型。至二十世纪末,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工业化并开始启动全面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洪流中,海量的讯息(包括各类知识)涌入十四亿中国人的脑海之中。这是一次关键性的巨变,资讯(科技知识、讯息)成为第一生产力;由此,信息化令生产力数量级地放大。经过工业化走进信息化,中国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并快将达成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综合国力及影响力处于世界前列。

  百年巨变,中国从衰弱走向强盛的根本原因是:经过文明的转型,赶上人类发展的潮流。由此可见,文明转型关系着国运的兴衰与民族的命运。从历史的脉络看,中华文明的进程有过落伍但是始终没有中断,既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又是绵延不断的文明。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有的曾经是古老且熣灿的文明,时至今日已经衰落或湮没;有的当前虽然走至世界文明的高峰,却没有悠久的文化根基。唯有当今的中华文明俱有两者兼备的特性,不仅有古老而深厚的文化根基,而且正走在文明进程的前沿。中华文明拥有最重要的基本条件,必定能完满地经历信息文明并向未来的智能文明转型。

  (二)不同文明时期的特征

  历次文明转型的过程显示:技术创新及生产方式升级,是导致文明转型的起因。由此形成先进生产力或新型创造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新的生产方式或创造方式引发起连锁反应,反映在不同文明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以下分别简单地概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信息文明时期的十大主要特征:

  以上是三种不同的文明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特征。

  如果文明转型只是部份特征出现变化,则表明这祇是属于局部性转型,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畸形发展、社会机能残缺不全。例如:在生产方式上,祇由农业文明的个体作业转变为工业文明的工业化生产;没有在市场形式上,由自供自给转向商品市场,必然会因为缺乏相称的商品市场,令新的生产方式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由此可推断,局部的文明转型不可能形成完整的文明生态循环系统。这样的文明转型结果,会使国家民族走上曲折重重甚至半途中断的道路。正如近代,中华文明经历两次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过程,一次属于局部性转型,另一次才是全方位转型。这两次文明转型的结果大有不同:

  第一次工业文明转型的特征及结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强烈地意识到文明转型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立刻启动工业现代化计划。这是局部性文明转型的开始,表现的特征是在生产方式上的显着转变。如:机械逐步代替人力,工业化生产取代手工作业;个体劳动转成互助合作,手工作业转为机器生产等。由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这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所表现的特征之一,然而,其他特征却没有根本改变。在市场形式上,实行供给分配制代替自供自给制。虽然这种转变比农业文明时期的自供自给经济有所进步,但却缺乏工业文明必需的自由市场经济。还有,在其他多个方面仍然没有达到文明转型必须具备的特征,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没有解放、生产力被制约,因而经济始终无法快速地发展。总之,中国第一次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并不成功,这正是局部性文明转型的结果。

  第二次工业文明转型的变化及结果──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次启动了全方位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进程,工业文明的全部特征在转型过程中先后展现出来:生产方式工业化、市场形式自由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意识形态民主化、思维方式科学化及社会管理法制化等。例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城市化到达空前的高度水准。这是向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衡量工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此外,其他各种特征也均明显呈现出来。以十大特征来衡量第二次工业文明转型,这是一次全方位的转型。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由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全方位地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这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即是社会主流全方位地进行文明转型的成功。

  从这两次工业文明转型的结果,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文明时期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而且说明局部转型与全方位转型的结果全然不同。

  第三次信息文明转型的变化及展望──

  二十一世纪,中国推行深化改革开放的国策。2006年,中国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这是开始启动新一次文明转型的明确讯号──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当今,可以看到文明特征正发生转变:在生产方式上,由纯粹工业化生产转变为工业化加信息化生产,人手操作及机械化生产升级为电脑操控及数字化生产;市场形式上,由原有的人工交易型式的传统商业转为讯息交易型式的讯息商业(即电子商务)等;在社会治理上,由法治化转变为法治化加信息化的管理。类此的多种现象均显示了信息文明的特征。

  时至今日,虽然中国社会主流已经基本上由农业文明转型至工业文明,并且走在信息文明转型的路上,然而中国整体社会尚未圆满地完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这是因为最大的传统产业──传统农业还未完成产业转型,唯有传统农业全方位地转型为工业化、信息化的农业,才能避免传统农业衰落并且转型成为新兴产业,这才能为中国社会主流的文明转型划上完满的句号。

  (三)文明转型的产业升级

  文明转型必然促使产业升级,没有与文明进程同步并行的产业必会衰落或消亡;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文明进程,没有产业升级及创新产业驱动的文明进程便会停滞不前。人类社会,在不同文明进程中所需要的主要资源、发明创新的技术、发挥的生产力以及所起的社会作用均有根本差别。

  农业文明时期,土地与水源是主要的资源。农耕工具的发明是技术创新,推动了农业文明的进程。工具的运用使土地与水资源得到较佳的利用与开发,由此创造出较大的生产力。其时,工具成为第一生产力。农业工具化的作业方式取代人手采集生产方式,令农作物收获大量增多。

  工业文明时期,原料与能源是主要的资源。工业机械的发明是技术创新,启动了工业文明的进程。机械设备的利用,取替了大量人力而大倍率地放大产能,由此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这时,机械化、自动化成为第一生产力。工业机械化的工作代替大部份人力与工具的劳动,社会的物质因此大量地丰富起来。

  信息文明时期,网络空间与讯息知识是主要的资源。资讯网络与传输工具的发明是最大的技术创新,驱动着信息文明的进程。资讯的高速、海量的流通,极大地提高人类创造能力与生产效率,并极大地减少资源消耗,由此直接及间接地释放出强劲的生产力。此时,资讯(包括科技、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信息化推动了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科技知识普及化,不仅令所有人的知识及智力大幅提高,能力充分释放,而且令社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均充足起来。

  未来,预料在智能文明时期,讯息、知识与科学成果是主要的资源。智慧科技的新发明,将迎来智能文明的新时代。智能技术的运用,将大量的讯息、无数的知识及已发现的科技成果进行筛选与整合,由此组合起最高效率、最佳效益与最大价值的创造模式。该时,智慧是第一生产力。智能化过程,大功率地强化个人的认知思维、判断力,为个人、团体或国家的所有行动、行为及决策作出最科学、明智的决择。因而,人类的生存发展资源获得精准利用,生存发展达到空前完美的状态。

  每次文明转型过程,同时伴随产业变革,因此出现两类产业:一类是因为新文明而产生并且前所未有的产业,称之为新兴产业或新生产业;另一类是原有产业跟随新文明而转型升级、重现生机的产业,称之为新型产业。

  (1)新兴产业与新型产业

  文明转型的进程中,诞生全新的新兴产业,改变了旧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成为新文明时期的支柱产业。

  工业化过程,诞生了不同类型的新兴产业。如:能源供应、机器制造、原料生产、矿物开采等崭新的产业,这些都是农业文明时期所没有见过而且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产业。新兴产业的出现,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成为新型产业。例如:传统的手工纺织业,应用机器设备转型为纺织工业;传统的农耕作业,采用机械耕作转型为工业化农业。

  信息化过程,诞生了各种各类的新兴产业。如:网络设施、通讯设备、软件设计等一系列全新产业,这些均是工业文明时期所未曾有过,具信息化特征及关键性的基础产业。信息化中的新兴产业,不仅促进工业时代的产业全面更新换代,而且促进传统产业(农业、商业、运输业等)转型升级成为信息化的新型产业。如:能源产业由矿物能源转向新能源(太阳能之类)、传统机械转化为智能机械、工业化生产转变为智能化生产...等。还有,传统农业不仅朝工业化农业而且向信息化农业转型,形成一系列的新型农业(科创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等)。传统商业经过信息化之后成为电子商务,传统货物运送经过信息化之后成为物流业。

  无论传统农业或传统工业,在信息文明时期均必须进行转型与升级,才能激发出新的活力及持续的生命力。否则,避免不了走向衰落或被淘汰的结局。大多数传统产业,祇要与文明进程同步地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都可以转化为生机勃勃的新型产业。中国涉及人口最多的产业──传统农业是转型升级、前景广阔的产业。其他传统产业也一样,如:传统中医药、传统文化...等等,均可以经过转型升级而转化为焕然一新的新型产业。

  中国地大物博,乡村资源千姿百态、异常富饶。在农业文明社会,由于交通不便、资讯封闭,加上对科技知识的缺乏,致使许多宝贵资源不能利用而被浪费。祇有到工业文明之后,尤其信息文明时代到来,才具备开发与利用的成熟条件。所以,当今时段是传统农业转型及相关的乡村资源转化为新型产业的最有利历史时期。

  (2)传统产业转型与升级──

  中国是最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多数传统产业形成于农耕文明时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关系到整个中华文明转型的成效。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经历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到文明转型与产业转型的互相关联。

  第一阶段的工业文明转型,起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开始低度地工业化(即简单机械化、电器化等),其他方面(如:市场型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对于最多人口的农民并没有太多变化。所以,此时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祇有局部及有限的进展。其中原因,可能与中国的地理条件、人口数量、交通通讯、政经形势及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相关。例如:中国的国土近百分之七十是山地、高原及丘陵,所以不适宜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全国最多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并需要安排就业,所以暂时不适合过度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还有,中国的广大农村受交通与通讯的制约,难以形成与生产力相辅相成的市场形式。基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传统农业的产业转型及升级进展缓慢。然而,这个阶段在国家体制规划下,城市中催生了大批工业化的新兴产业(重工业、轻工业及军事工业等)。这些集中在城市的产业,除生产方式实现工业化之外,还体现出思维方式科学化的工业文明特征。这个阶段的新生产业更带动了中国尖端科技的全面发展,并且奠定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与科技体系。其中原因,与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形势有密切关系。例如,中国外部面对中西方对立、周边发生的战争(韩战、越战等),还面对台湾的问题。这些因素深深地影响新中国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进程,决定了中国社会第一阶段只能是局部性的转型。

  第二阶段的工业文明转型,起步是从1978年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开始。这时,中国全方位地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进程正式启动。此阶段,国营企业改革分段进行:由探索阶段、制度创新至深层改革,这是产业转型驱动文明转型的一股动力。另外,大批的中外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兴起,通过引进外资及加工出口,与世界其他工业文明国家或地区的交流及融合,全方位地掀起轰轰烈烈的工业化热潮,这是新兴产业驱动文明转型的另一股动力。在这两股主要动力的驱动下,中国的工业文明转型得以顺利且快速地展开。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是实现文明转型──中国社会主流全方位地由农业文明转型至工业文明。

  这祇是社会主流而非整体社会转型至工业文明。其中存在的最大缺陷是传统农业没能跟随文明转型而转变,更呈现出衰落的迹象。传统农业是中国涉及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产业,唯有这个最大的传统产业完成转型与升级,才能宣告中国的整体社会完整地、全方位地完成工业文明进程。这个转变的最佳时机,极可能是其他产业已经工业化并且开始走向信息化的阶段。工业化之后,才有完善的交通、物流及市场规模;信息化之后,才有充分的资讯交流、科技知识的支援。这时,传统农业才具备完整、成熟的产业转型及升级的条件。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落后、产出价值低,从事农业所得的经济收入少,所以农民成为低层劳动者的代称。因此,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农业的发展前景有限。随着其他产业向工业化、信息化转型,大量的人力、人材朝向城市流动,更加拖慢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进度。

  第三阶段的信息文明转型,于1997年中国政府召开的全国信息化会议为起点;宣示中国社会主流正式向信息文明转型。此后,信息产业从各个领域破茧而出、茁壮成长,许多互联网巨企在此时崭露头角,成为生气勃勃的新生产业。同时,传统工业也纷纷向信息化的方向转型升级。这次信息化潮流,透过互联网、移动通讯,波及全国各行各业甚至每一个人,更彻底冲垮传统乡村信息封闭的状态。信息化最大的意义是,占中国一半以上人口的农民,因为信息化拓宽思想认识与视野而变得更加聪明起来。乡村农民在思想知识上的提升及思想观念上的升华,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条件,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的根本条件。

  经过工业化,进入信息化,传统农业的转型才遇上契机。从多方面的现象,显示出传统农业的转型正露出曙光。首先,当代的“农民”已经是有知识、有视野的新一代,拥有传统农业的工业化、信息化的思想意识,特别表现在不少高学历甚至海归人员回流农村创业。其次,全国各地出现一批多元化、资讯型的新农业。这些产业不祇是出自本地,更有外来的投资与技术。还有,中国的国家发展规划正将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列入主要的战略,这将强有力地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诸多有利条件的交集不是巧合而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地实现汇合,所以,中国的传统农业有望实现跨越式的转型,即同时朝工业化、信息化的目标转型升级。这种复合式的转型,对中国整体社会全方位向信息文明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全球文化必将大融合

  全球化的洪流正浩浩荡荡地推动人类文明的演进。在这洪流中,各个国家民族为自身的生存发展,以百舸争流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大家均希望在这场竞赛中占据优势及有利位置。然而,全球化是条共同的航道,这必然决定了国家民族之间存在着生存的竞争性,同时更多地存在着命运的共同性。全球化过程,不仅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形密切,而且全人类的命运更趋相依相存。全球化已经将人类的命运紧密地连结于一起,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全球化的历程,起步于工业化时代,加速于信息化时代,将达成于智能化时代。经历经济全球化,必然走向文化全球化。

  工业化过程中,两大推力开启全球化的新时代:一是,工业化时代,发达的交通工具“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人际之间的交往。二是,大量的工业产品涌至世界各地,增强了全球的经济活力及促进了全球经济繁荣,增进了国家及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工业化时代,全球化进程的启动,主要由人员及产品的流动所带动。

  信息化过程中,驱使全球化道路更加畅通的两大因素:一是,覆盖全球的各种讯息网络,为全球的产业转移及产业分工提供了基础设施,促成产业全球化;为全球的知识流通及科技交流打开了畅顺的通道,促进科技全球化。二是,多功能及普及化的通讯产品,为全球的讯息传播及文化交流提供了即达的途径,驱动文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主要是由讯息流动所推动。

  信息化时代比较工业化时代,全球化的规模更为全面及广泛,全球化的程度更为深入及彻底。信息化所引发的巨量物质流(产品、商品),将全球化的道路改造成为高速公路;资讯化所形成的海量讯息流(科技知识、各类讯息),令全球化的进程加速至更高的水平。全球化浪潮,所掀起的变化将是全方位的,所波及的领域将是全面性的。

  (一)经济驱动文化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运行的过程也是文化全球化交流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也必然推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

  当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涌向世界各地,全球展开了波浪滚滚的经济大交流,全球经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与持续的增长,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时代。全球经济的大交流也引起经济利益的大碰撞,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为着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各尽所能地利用各自的优势争取最大的利益。由于各自的资源优势不同,难免产生经济矛盾与冲突及出现经济利益的争端。这些矛盾与冲突,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上的直接对撞,更加表现在政治、文化层面上的间接博弈。当今,国际社会面对重重危机,国际秩序备受种种挑战。表面上,这些政治上或经济上的危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伴生的震荡;实质上,深层的根源是经济全球化引爆不同文明的矛盾与冲突。

  当今,人类社会的总体文明状态,准确地讲应是属于混合文明的社会。虽然,人类主流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文明的阶段,但是不少国家民族仍然处于农业文明的阶段或正走进工业文明的门槛。由于国家之间不同文明的落差,因而形成经济的差距。这样情形之下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产生经济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当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利益未能得到协调与平衡之际,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不可能和谐地运行;在经济的大交流中,产生大碰撞也就自然难以避免。唯有在大交流、大碰撞中经济利益达到新的平衡,才能最终推进全球经济和谐交流与融合发展,这是全球化必经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涌过之后,另一波潮流涌来,必定是文化全球化。

  (二)文化全球化是大趋势

  信息全球化的洪流已经淹盖了全人类的时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讯息流,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缤纷熣灿的精神文明。在信息化的世界中,每个人均受益于讯息大交流而知识大增及视野大开;人人都能轻易地获取全球的讯息,便捷地获得全人类的科技知识。信息化的过程,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与全球其他文化广泛交流与深度融合,促使全人类的科技知识高度地整合与有效地利用,这将推动人类文明加速地向前演进。同时,讯息大交流过程也引起全球思想文化的大冲击。文化不同的国家民族存在着历史经验、生存环境、经济现状等方面的差别,在讯息大交流中,必然出现思想文化上的冲突或争论。各种矛盾表面上是宗教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而本质上,是利益冲突及价值矛盾在文化上的反映。信息全球化全面暴露了矛盾并且催化了经济、政治秩序的大整合。无论是全球经济、政治或文化上的问题,深层根源还是不同文明的矛盾与冲突。

  当今,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人类社会正在由地域分割向全球一体转变,全球化的进程将不可逆转。地球村使全人类更加紧密连结、互相依存,全球有任何重大挑战或危机,没有任何国家民族可以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这是大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所有国家民族只有通过经济文化的交流,在动态之中寻求平衡,在互动之中达成融合,最终才能化解人类文明的冲突,建构起和谐的新世界。

  早在1993年,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发表“文明冲突论”的文章。其中主要论点:文明冲突将是未来冲突的主导模式,并且认为未来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挑战。亨氏的言论引起国际上极度关注与激烈争论,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提出批判,中国学术界也作出敏感反应及异议。显然,“文明冲突论”偏向于从宗教文化角度而非从全球多元文化角度为依据,倾向于政治视角而非全方位视角看世界。时至今日,已经在全球发生过的冲突表明,国家之间的文明形态存在差别才是一切冲突的总根源。由于文明的差别,形成经济上的冲突而牵动文化上的冲突,最后引致政治乃至军事上的冲突。这里所指的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而不是“文明冲突论”中,以国家或宗教而界定的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中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及拉丁美洲文明。

  全球化是消除文明差别的根本途径,是根除文明冲突的最终出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承载全球化腾飞的双翼正是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全面地渗透至制造、贸易、金融等领域;文化全球化正在透过宗教文化、思想文化、科技文化的大交流,在全人类的各个领域中展开。

  (1)宗教文化交流全球化

  人类因太多的未知和未明而需要有宗教信仰。在蛮荒的时代,古人从狭隘的活动天地和有限的生活经验中,创立太阳崇拜、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到文明的时代,前人从较为开阔的天地和更多的认识之中,创建起更高级、地域性的宗教信仰。如:西欧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东欧的东正教、中东的伊斯兰教、印度的佛教及中国的道教等。由此可见,宗教与人类的活动及认识范围有关,与生存的地理环境有关;并且宗教文化并非一成不变,会随文明演变而进步。如今,人类活动的身影已经飞进太阳系、飞向宇宙深空,某些宗教会因人类的活动、认知及科学进展而改变。五百年、一千年后回望今日的信仰,就如同以今日的宗教信仰看原始信仰,其时人类的信仰将建构在更高的层次之上。

  无论如何,原始信仰或所有宗教信仰之中都存在着某种超前、未知的科学真理,否则无法经几千年传承而保留至今。正因为宗教文化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年代,所以不同宗教有其历史的惯性与固执,不同宗教文化必定是文化交流中障碍最大、交流最难的文化。然而,例外的则是特具包容性的中华文明与中国宗教文化。西元元年前后,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的儒家文化及道家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更成就了今日伟大的中华文明。还有,基督教文化及伊斯兰文化也相继传入中土,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谐相容,这是全球之内绝无仅有的现象。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域的宗教文化,均未有这样宏大的包容性。而某些国家或地域的宗教内部或之间,常年不断地发生冲突或战争就是明确的佐证。

  中国的宗教文化在农业文明时期保持以儒道佛为主流的状态。虽然传统上还存在着祖先崇拜的宗族文化、人物崇拜的英灵文化等等,但是儒道佛文化还是主流宗教文化。当今的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宗教文化不仅以开放的胸襟接纳、包容其他宗教文化,而且主动向世界介绍自身的宗教文化,或者与其他宗教文化跨界地交融。如:儒家文化走进全球154个国家,设立548所孔子学院,开设1193个儒学课程。准确地看,儒家文化不是宗教文化而是传统文化。还有,最有趣的是,佛家文化正与现代科学进行共呜,与前沿科学产生交集。世界上,多个最伟大最顶尖的科学家均肯定佛家文化符合科学精神,不是纯理论的科学而是实践性很强的实证科学,是与现代科学彻底相容的文化。预见未来,佛家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绝有可能深刻地改造、深远地影响现有的科学观和宇宙观。

  历史的经验表明,宗教文化对所在的国家民族的科学文化、价值体系及宇宙观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农业文明时期,中国的儒道佛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古代科技、价值理念、宇宙观都有重要影响,这是无可否定的事实。在工业文明时期,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对西方近代的科学观、价值观及宇宙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必须肯定的事实。当今信息文明时期,宗教文化交流全球化,对未来全人类的新型科学观、价值观及宇宙观的建构,必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宗教文化交流全球化,也将对未来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为此,中华文明的宏大包容性,儒道佛文化之间交融与相容的历史经历,是其他宗教文化之间交流与借鉴的典范。

  (2)科技文化交流全球化

  科技文化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器,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推进器,更是人类社会全球化的一股主要动力。科技全球化对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均起着关键作用,科技文化的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

  科技研究开发,必然因为科技全球化而加快进度、缩短周期以及频现成果。全球性的科技研究开发能带来诸多好处:高效利用资源、整合全球优势、减少人材迁移、发挥最高效率以及提升创新能力等等。如:在人材资源方面,可以组合全球科学家团队,随时展开合作、交流。在物力资源方面,可以利用全球各地的实验室或设施,随地展开科学实验测试。如此种种,不仅可以跨国家甚至可以跨领域地合作。所以,资讯时代全球性的科技研究开发,其产生的综合效益实属难以估量。自古以来,人类科技探索、知识累积的进度相当缓慢,因而人类文明的运行周期很长。时至今日,人类新发掘的科技知识高速且大量地涌现,因而大为缩短人类文明的运行周期。

  科技成果转化,祇有在科技全球化之中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体现出科技成果的价值,也才能让科技成果繁衍及壮大。在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之后,才知道该成果有什么意义:一是,新的科技成果对全人类有什么贡献?二是,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之后,能体现出多大价值?三是,优秀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之后,因受全世界的欢迎而得到再发展与完善的推力。例如:许多讯息科技成果转化为通讯产品之后,推动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提升了全人类的生产力及创造效率。讯息科技成果的价值,从产品的经济规模与社会效益明显地反映出来。某些优秀的讯息科技成果之所以不断地扩大与拓展,皆因为其转化的产品受到全球广泛的应用与需求。

  产业转型升级,是顺应科技全球化的潮流而必须作出的自然性反应。一方面是新科技的应用,改变产业的结构、规模、技术、效益、需求等等,所以必需作出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从而产生新的需求、新的运作程式等等,所以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不论在何种情况之下,科技全球化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或推力。今日,科技研发速度极快,成果产出丰富,任何重大、全新的科技成果一经面世,都对现有的产业构成震撼性甚至颠覆性的挑战。唯有紧跟新科技的动向,预见新科技的影响并作出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与新科技的节奏同步,在更新中注入新动力,在变动中激发起活力。

  许多产业兴衰的实例,印证了科技与产业的关系:能够跟随新科技方向发展的产业,必然成为欣欣向荣的产业;未能与新科技同步走向转型升级的产业,终归呈现衰落或消亡。

  五、中华文化复兴乃民族复兴必由之路

  百年沧桑,中华民族终于走出积弱而迈向复兴之路。在整个复兴的进程中,经济上的发展和政治上的改革只是其中的前奏。只有中华文化复兴的主旋律奏响,中华民族复兴的进行曲才告全面展开。中华文化复兴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激发出新思维,涌现大批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十八世纪,欧洲掀起伟大的工业革命,开创资本主义时代;由此,人类文明史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社会生产方式由农耕作业转向工业化生产,社会生产力因机械化代替大量的人力而大幅提升,人类的活动范围及资源开发由区域扩大至全球。

  二十世纪,欧美科技发展热潮的出现,激发高科技思维,涌现连串新科技、新发明,特别在讯息领域,如微波通讯、电脑及互联网方面。从此,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跨进讯息文明时期,社会生产模式由工业化向讯息知识化转变,生产效率因讯息科技的普遍运用而以几何级数地倍增,人类的视觉空间及资源利用由地球扩展至太空。

  二十一世纪,另一波的文化潮流必将呈现,由此激励人的新潜能和创造力,涌现更高级及更具创造性的事物。这历史新时期,人类文明将再次升级,从讯息文明进入智能文明的新纪元。社会生产模式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社会创造力将全方位地爆发出来。到智能文明时期,人类的认知和志趣不仅深入更精微的微观世界,而且投向更深广的宏观宇宙之中,不仅可能实现星际航行而且还可能穿越多维的时空。

  这一切并非凭空猜想,人类历史的运行规律和中华文化的精深智慧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启示。人类文明新纪元的到来,是中华民族的机遇也是历史的使命,由中华文化掀起的潮流,推动是次文明的转换将是历史的必然。

  传统文化与现化文化的差异

  当今的中华文化,是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构成。传统文化形成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累积于不同历史时期,而现代文化吸收自几百年来的西方工业文明及现代讯息文明所创造的文化。中华文化的独特及优胜之处是同时并蓄了这两方面的文化,而美中不足的是这两方面的文化虽然集于一起,却尚未能充分地聚合。具体表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存在许多思想观念的矛盾之争。这些争论,有科学或迷信、精华或糟粕、真理或伪学等方面。应当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产生过程有许多差异(时代、社会背景、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等),不同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和特质必然有极大差别。只有以不同的思维角度去理解及解读,才能准确地看待及发掘这两方面文化中潜在的不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之中,其形成的时代背景、生活方式及历史过程决定其有几大特点:

  一、创造过程──农耕时代,古人在生存过程中以直接感知和悟觉感知的方式认知事物,由此创造出一系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直接感知是指:人类凭自身五官直接观察、接触、体验周围一切事物。悟觉感知是指:人类直接感知无法分辩的事物,通过大量生活实践的反覆检验,长期的统计、归纳和总结而悟知这些事物的真相。

  二、源远流长──漫长的生活实践和经验累积,令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积累和丰富的储藏。传统文化因经历不同时代的陶冶和生活过程反覆地检验,被印证其中盛载着高深的智慧和宝贵的价值,才能历久不衰地传承至今。

  三、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博大成因,在于古人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将所认识的事物不断地累积,以文化的形式长期地传承下来;传统文化的精深之处,在于古人将大人类生活实践成果加以统计、收纳及总结,从而悟知了许多感官未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特别是前人由悟觉感知所悟知的事物,超越直接感知所能认知的范畴。通过悟觉感知,前人发现许多关于人、大自然及天体宇宙的奥秘,从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精深文化。这些精深文化以各种形式展现,其中玄秘文化是最特别和富争议的形式之一。这些精深文化,有些是现代科学能够作出解释,有些是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清楚,有待未来科学去破解。

  现代文化产生于近几百年的工业社会和近几十年的讯息社会之中。在工业化和讯息化时代形成的现代文代,具有几大特点:

  1.创造过程──工业和讯息时代,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以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为主要的方式认识事物,由此创造出了大量精细的现代文化。直接感知是指:以五官直接看、听、闻、嗅、接触而认识事物。间接感知是指:借助各种器具(仪器、传感器、实验设备之类)观测、探测、分析而认识事物。由于有各种器具的辅助,人的感知能力大大超越了五官能够感知的范围,因而所认识的事物更广泛、更精确,所获特的知识更丰富、更精细。

  2.源多流广──现代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成因,不是来自漫长的累积,而来自两方面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工业时代发达的交通及通讯,促进全球各种文化交流,促使多元文化汇集。特别是讯息时代,使得交流极其广泛与迅速。另方面是工业化过程中,人类发明创造大量器具,因而大大地扩展了人体感知能力,从认识大量的新事物中创造了大量的新文化。因此,几百年来产生的现代文化比几千年来累积的传统文化,所集合起的知识总量多出许多倍。

  3.庞大精细──现化文化的知识体系庞大,含盖的学科及分支精细;知识领域从微观世界至宏观宇宙,知识内容涉及各个范畴与各门各类。通过间接感知,人类方可能深入地瞭解事物并获得更多新认识,才能创造出这么多的精细文化。

  概括而言,传统文化是以经验智慧型为主的文化,现代文化是以科技知识型为主的文化。这两种型式文化的聚合,即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知识的聚合。这种聚合产生的效应,类似核聚合反应:一旦聚合反应被引爆,必将产生巨大的光芒与能量。预期,中华文化的复兴,会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聚合能量所启动,必将呈现一片壮丽辉煌的景象。

  传统文化中的超前科学观念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具有非凡的意义,只是应怎样继承才会促进大的发展,值得人们深思和探讨。传统文化的精神智慧,得到开发和运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和民族复兴大业,具有多重的重要的意义:一,传统文化中崇高的价值观、道德观是国民主要的精神能源,是维系社会和谐与平衡的基石;二,传统文化中高深的智慧,是中国应对未来挑战的利器,是人类化解廿一世纪全球难题的解码器;三,传统文化中超前的科学观念,将指引未来科学升级和超越,将推动人类迈向更高层次的社会文明。

  传统文化的范畴广泛,涵盖各门学说与各类典籍,以儒、道、佛为核心,还有经典史籍、诸子百家、宗教学说、天文医学、人文艺术,还有各种神话传说、宗族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继承传统文化,不应当只注重国学经典而忽视其他民俗文化或玄秘文化,不应当只是僵化地以文论文,而错漏地把真正的精华当成糟粕而遗弃。传统文化之中,有各种超前的科学观念和实践,只是古人受知识的限制而“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现代科学知识也只能理解和解释其中的部份,还有相当部份奥秘有待未来科学知识才能破解,以下列出一些例子印证这种事实:

  *神话传说中的科学意识──中国古代三足乌的神话,实际上是古人观察太阳黑子现象作出“象形化”的描述,体现出当时扑素天文科学意识。古人认识到太阳中三足乌的出现,会引致气候乾旱,草木不生。即是太阳黑子出现影响地球的降雨量变化、农业收成并且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三足乌神话有文字、图腾及文物记载,其意义不只是神话或艺术,更重大的意义是天文科学上的发现。

  *民俗文化中的科学行为──中国习俗凡是节日或喜庆日子,总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示庆祝。这种民俗文化延续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其起源是为着驱魔避邪。古代,每逢出现瘟疫之类流行性疫病,人们不明白是传染性病毒引起的缘故,而将这类原因全归于瘟神邪魅作怪,每每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送瘟神”之后,瘟疫之类的流行性疫病便消除。这是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也是非常科学化的清毒方法,利用锣鼓、鞭炮所产生的不同频率的空气振动波,达到全方位杀菌消毒的效果。这比现代用化学药剂的消毒方式更加高明,无疑是非常科学的行为。

  *中医文化中的超前科学思维──2500年前,中医文化已经有时间医学的科学思想,认识到人体的生理循环像潮起潮落,人体的穴位开阖像开关功能,均有时间节律,并且运用于针灸、用药、养生等方面。而现代西医医学与时间生物学结合,产生时间医学是1950年代的事。可见中医文化超前二千多年,是多么了不起的事。还有,中医文化中早已将人体生理系统与天体位置相对应,并运用于针灸治疗等方面。我们暂且称之为“天人医学”,这是现代医学还没有的概念,是值得现代医学启发与探索的课题。

  *经典文化中的高深智慧──儒、道、佛文化中蕴藏着高深的精神智慧和科学思想。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本质上是高深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是提倡顺应自然规律、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质上是自然哲学;佛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是弘扬人的自身和谐及人与宇宙的和谐关系,本质上是生命科学及人与宇宙的科学。这三大文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智慧结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泉。

  *宗教文化与未来科学──现代科学认知事物,是通过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认知事物并作出结论。比如,现代科学之所以能认识细菌或细胞的存在,是人体器官透过显微镜观测的结果。而佛教认知事物是以直接感知及悟觉感知认识事物,并取得结论。比如,几千年前,佛教指出“滴水之中有八万四千生命”(意指众多生命),这在当时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几千年后,显微镜的发明证实这个论断确是事实。还有许多类似的论断,虽然现在还未能印证,然而现代前沿的物理学、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及实验取得的令人惊叹的成果,暗物质、暗能量的发现及取得的证据,将印证佛教先前记述的理论。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科学探索的路标正朝向佛教所指的方向交集,未来科学引发的突破,可能改变今天常规思维所形成的生命观及宇宙观,或将改写现有“眼见为实”的认识论。

  从许多例子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中不仅潜藏着高明的科学方法和超前的科学意识,而且凝聚了超越的科学思想和高深的思想智慧。传统文化的科学价值不仅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更涵盖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聚合

  传统文化要得到完满地继承必须作现代性转化,要取得创造性的发展应当与现代文化聚合。中华文化复兴热潮到来,必定因传统文化再放光彩;所放射出来的光谱,必定是时代之光、科学之光。传统文化怎样转化、怎样与现代文化聚合是一条值得深入探索的路!

  一、传统文化应作现代性解读

  传统文化创造于漫长的中国农耕文明时期,经历巨大的历史变迁和多次的社会转型,始终未被历史洪流湮没或在流传过程中中断。无论社会演变、朝代更替,始终不损传统文化的承传。其根本原因是:宇宙万事万物有变和不变两方面。变的事物是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模式,不断在推陈出新;不变的事物是宇宙运行的法则,大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传统文化中的实践经验、思想智慧能够历久不衰地流传至今,是因为合乎永恒不变的宇宙、大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而传统文化中表现形式、表达方式需要作时代的解读,是因为社会状态、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已经发生全然的改变。

  传统文化创造于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时代的内容、形式、色彩。唯有对这些文化作出现化性解读,才能揭开旧时代的包装,在新的时代中再显光彩;有了现代性解读,才能得到更普遍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大多经由文字符号、口传身授和文物方面之类的方式。由于时代的差别,文字表达的某些含意已经有所变化,传统的习惯及行为已经与现代有所脱节,只有通过现代性的解读,才能与现代社会共呜而产生更强的感应力。例如:中国提倡的价值理念──双赢、互惠、命运共同体等,实质上就是传统价值观的“度己度人、利己利人”的精神,经过现代解读和崭新的表达,这样更富于时代亲和力及感应力。

  二、传统文化应作科学解读

  对传统文化作科学解读,深入瞭解前人所总结的科学观点和意识,以不同学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其中所启示的科学思想和讯息,用现代科学知识、原理及方法来研究、印证和发展前人的科学实践和运用。还有,传统文化可以为未来科学提供探索的启示。

  对传统文化作科学解读,不能停留在狭义的层次上,应该提升至广义的层次上才可能站在超越的境界去理解和领悟其中的奥妙。相反,如果还是纯粹地斟词酌字或者僵化地读文解意的思维来对待传统文化,不仅难以完整地继承,更说不上创造性地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科学解读,必将出现化腐朽为传奇的事例,使那些曾经被当作糟粕而遗弃的文化回归精华的宝库。通过前面举出的例子,说明这些古老文化之中深藏着令人着迷的科学观点和意识。还有更多的例子,需要以专题形式研讨,从不同科学领域的角度作论证,才能得到科学的解读。这也许是传统文化作现代性转化,与现代文化聚合的新路向。

  三、儒道佛文化应以科学理解

  儒道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历史性的影响力已经深透民心。中华文化复兴的潮流,儒道佛文化必然是其中的主流。

  历来,儒道佛文化被多数人视为宗教,简称为三教。也有人视之是哲学宗教。看待儒道佛文化,不应只从宗教或哲学的角度去认识,更应当以科学思维角度来理解。应将儒道佛文化提升至科学,甚至前科学的高度来看待。例如,儒家文化中的《易经》,透露了我们所在的时空是多维时空,而不是现代科学认定的四维时空,这是超前的时空科学;道家文化中“无极生太极”的古老思想,与现代天文学关于宇宙诞生的“大爆炸”理论不吻而合。还有“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思想,早已突破原子分子论学说,以及现代天文学有限无边的宇宙观。佛家文化中的宇宙观和生念观,虽然至今未能得到普遍性的认同,但是佛家文代中某些观念正由现代科学发明所实践。比如,佛家文化中所说的“神通”,现代的发明创造间接地实现人的神通能力:微波通话──天耳通、远程视像、卫星定位──天眼通……等等。

  儒道佛文化,形成于几千年前农业文明时期。古人在生活实践中,以悟觉感知的认识,创造出这三大经典文化。在知识落后的时代,儒道佛文化只有少数人能认识,这些少数精英也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对这三大文化作出透彻的解释。当今讯息化的时代,儒道佛文化已为更多人的认识,大家更可以运用现代丰富的科学知识,对这三大文化作出更深入的理解。今天,弘扬与发展儒道佛文化不只是国学家和宗教家的职责,更应当是其他学界及大众共同的责任。以佛教文化而言,以前由于缺少科学知识的理解,佛家文化只是停留于宗教信仰的范畴,甚至沉沦世俗宗教、功利宗教,甚至宗教迷信的泥沼之中。以现代高端的科学水准,对佛家文化应有更高层次的理解以及有创造性的解读。概括地说,佛家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这是许多世界级大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尼釆、罗素、泰戈尔、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等)的共同看法。这班大家之所以看法一致,是因为他们均以科学的思维来理解佛家文化。

  传统文化,有了时代性解读,才能实现现代性转化,有了科学性解读,才能达成与现代文化聚合。

  中华文化复兴的展望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几百年来缺少创新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遗憾!近代,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文明和讯息文明的历史时期。而十九世纪,中国遭遇两次外来的侵略战争而错失现代化进程,只经历短暂的工业化时期,错过许多开创现代文化的机会。好在,中华民族从短促的工业化中,迎上全球化和讯息化的机遇期,中华文化经过迅速地吸收西方科技文化,丰富和壮大了文化体系。

  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在知识落后的农业社会难于被深入地认识和应用,反而到了科技知识发达的今天,这些资源更有条件获得深度的开发和发展。利用现代的科技知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宝藏,使之再放时代的光芒,呈现时代的价值。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庞大库藏,是中华文化再创新和再发展的资源库,也是中华文化大复兴的能源库。

  纵观人类文明经过多次升级,社会经过多次转型:经历了原始社会几万年、农业社会几千年,工业社会几百年和至今的讯息知识社会几十年。从而可看到社会文明运行的周期一次比一次缩短。下一次的文明升级、社会转型的时代将快到来!人类将跨进智能文明时期。未来社会将是智能化的社会,而推动这巨大变化的将是中华文化。正如近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廿一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将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走向和平安定;中华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是最美好、永恒的新文化。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