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青年交流的深化与优化:基于认同理论的视角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两岸青年要勇担重任、团结友爱、携手打拼。我们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两岸中国人要精诚团结,携手同心,为同胞谋福祉,为民族创未来!”近年来,随着两岸和平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两岸青年交流的形式和管道也在逐渐增加,特别在每年寒暑假,都有很多台湾青年朋友通过各种渠道来大陆参观访问,与大陆青年学子进行交流。在交流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是提升两岸青年交流的质量和效果。笔者从2002年开始组织参与了多次两岸大学生交流的工作,在笔者看来,基于认同理论,提升两岸青年交流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于打破大陆和台湾的身份界限,让青年们能敞开心扉真诚交流,以期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相知相助,共同成长。

  一、社会认同理论与认同重构

  与战后美国认知社会心理学从个体层面“角色”与“期待”的角度,理解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不同,由于欧洲在一体化过程中,面临不同历史、语言、文化的国家重新整合的问题,欧洲心理学界在社会认同方面的研究比美国更为深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战后欧洲心理学本土化最重要的成果,英国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弗尔(Henri Taifel)和他的学生约翰?特纳(John Turner)共同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Tajfel, H., & Turner, J. C.(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W. G. Austin (Ed.)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pp. 7–24). Chicago: Nelson-Hall.。

  社会认同理论缘起于一个非常有趣的微群体实验(Minimal group paradigm)。实验中,先按照一些随机标准(比如抛硬币,正面朝上一组,反面朝上的一组或者喜欢某张画的一组,不喜欢的一组)将被试分为两组。然后要求被试进行资源分配,资源分配与他们分组的依据完全无关。结果发现被试之间虽然互相并不认识,之前也无实质互动过程,但是被试还是倾向于给自己组内的成员分配较多的资源。这意味着虽然群体的分组是随机的,被试也并不认识自己所在群体的其他成员,但是被试依然对于自己所在的群体产生了认同。社会认同形成之后,个体会给内群体较多正向评价和资源,这被称为内群体偏向。同时也会给外群体成员更多负向评价以及较少资源,这被称为外群体歧视。

  在社会认同理论看来,整个认同的建立过程包含了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三个阶段。人类的认知的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世界分类,在社会交往中同样如此。社会分类形成不同群体,个体也会相应的从属于某个群体。至此社会分类阶段结束,接下来的社会比较阶段中,个体会夸大群体内成员的相似性和群体间的差异。接下来,个体会对自己从属的群体与其他群体进行权力、影响力、社会地位等多方位比较,得出自己所在群体优于其他群体的结论。这个社会比较的过程强化了社会分类的意义,其结果是让群体成员与其他群体保持距离。最后在积极区分阶段中,个体利用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来获取自尊。

  所以,社会认同的两个关键要素是标准和自尊。必须有一个标准将人分为不同群体,而个体进行比较之后要“认为”自己从属的群体要优于其他群体,个体因为自己从属于这个相对“优秀的群体”而获得自尊。在认同建立的过程之中,如果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群体不够优越,从而无法进行积极区分以获得自尊的时候,个体会与其他地位更低的群体进行比较,抑或是更换社会分类的标准进行重新分类,再进行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社会认同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帮助个体收获“自尊”。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要重新建构共同的认同,可以使用的策略之一是交叉类别(crossed categorization)策略。这一策略是由Hewstone、Crisp等人提出Hewstone, M., Islam, M. R., & Judd, C. M. (1993). Models of crossed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5), 779-793;2. Crisp, R. J., Walsh, J., & Hewstone, M. (2006). Crossed categorization in common ingroup contex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9), 1204-1218.。由于个体有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社会身份对应的是不同的分类标准,通过激活个体社会身份复杂性的认知,让人们发现某种类别上的内群体成员换个标准就成了外群体成员,其实质是用另外一个类别的内群体成员相似性去平衡了某个类别上外群体成员的差异性,最终达到模糊身份界限的目的,降低群体之间的简单对立。

  二、交流成员的选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陆年轻人愿意投入到两岸青年交流的活动中,如何从中选拔出优秀青年参与交流,是交流活动能否成功的第一个关键。选拔包括提交申请表和面试两个环节。在提交申请表阶段,除了瞭解姓名、年龄、性别、专业等基本信息之外,主要是通过两个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参加面试的同学。

  一个问题是“如果需要你写一个行前小叮咛,通过Email发给即将来京的台湾同学,你会怎么写?”这个问题一方面考察申请者的细心和认真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甄选出会照顾人的同学。参与交流的大陆同学要尽地主之谊,照顾台湾的朋友,但是,大陆的很多青年朋友是在全家人照顾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他们会享受照顾,但在敏鋭体察别人的需求、照顾他人方面,同学和同学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个问题能够把那些认真细心、会照顾他人的同学选拔出来。这个问题,不会照顾人的同学会写“北京欢迎你,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会照顾人的同学会写“北京太阳光很强,所以一定要带防晒霜”,“北京相对于台湾来说比较乾燥,因此带一些保湿的护肤品是很重要的”,“我们行程中会一起去爬长城,爬长城很辛苦,要穿舒服的鞋子哟,还有要带裤子来,长城很陡,穿裙子爬长城会很尴尬哦。”

  申请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假设在和台湾同学分别之前,你要赠送给他们一件礼物,你会选择送什么,为什么?”这一题主要是考察创意。青年的交流活动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如果活动形式都是多年不变的千篇一律,很容易让青年朋友倦怠。而青年最瞭解青年,因此需要参与活动的青年同学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对这个问题,我们遇到最让人惊艳的回答是“台湾朋友很喜欢找一个装有海边沙子的玻璃瓶,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条上放进瓶中送给朋友。我也会把自己想说的话,通过这样的‘瓶中信’送给台湾同学,不过,瓶中装的不是海边的沙子,而是托陕西同学寄来的黄土高原的黄土”。后来活动中,这位同学的黄土“瓶中信”得到了很多台湾同学的好评。

  在志愿者选拔过程中,还会关注的一个重点是志愿者的籍贯。相对来说,来自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同学,由于文化上与台湾最为接近,语言上又会闽南话,因此往往能够成为促进交流深入有效的催化剂,因此安排一定比例的闽南籍同学加入,对提升交流的效果很有帮助。

  通过报名表选拔的青年同学会进入面试环节,面试中使用的是情景模拟法,问的问题是过去在交流活动中曾出现过的问题,考察青年学生对交流过程中临时问题的反应处理能力。比如“集合时间已经到了,但是你陪同的台湾同学还是照相照个不停,丝毫没有顾及集合时间的意思,你怎样处理?”“有台湾同学在旅游景点买纪念品被小贩骗了,如果当时你在场,你如何处理?如果你事后才知道,你怎么处理?”。

  经过选拔脱颖而出的大陆同学,会在与台湾朋友见面前,记住每个台湾同学的姓名和专业,以期尽量减少初次见面带来的生疏感。此外,活动开始前,大陆同学还会发一封Email给对岸同学,内容包括台湾同学扺达当天北京的天气,行前的小叮咛(比如住所没有电吹风,女同学一定要记得带电吹风;再比如大陆电压是220V与台湾的110V不同,插座的样式也有所差异,一定要确认自己带的电器在大陆可以使用)。在Email中,大陆同学还会每个人写一段附带个人生活照的自我介绍,帮助台湾朋友在见面前认识大陆同学。

  从过去交流的经验看,以往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为了能邀请到尽可能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交流参观,因此在活动经费既定的情况下,往往会压缩参与交流的大陆青年人数。现在回想,其实这样做会对交流活动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交流活动中,大陆同学还肩负着照顾台湾同学的安全、保证行程顺利完成等多方面的任务,如果大陆同学的人数再明显的少于台湾同学,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因此我们也建议,如果进一步扩大两岸青年交流规模的话,应该增加大陆方面参加交流的青年的人数,尽量做到两岸青年人数大致相当,这会极大提升交流的效果。

  三、交流活动的设计与交流活动的后勤保障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交叉类别”是建构共同认同的重要方法。个体有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社会身份对应的是不同的分类标准,通过激活个体社会身份复杂性的认知,让人们发现某种类别上的群体外成员换个标准就成了群体内成员,最终身份界限被模糊,群体之间的藩篱降低,共同认同的建构开始。

  正是如此,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关键,在于通过活动设计,让青年朋友们打破已有的“大陆”“台湾”这种心理上的界限,真正变成一家人。一次暑假青年交流活动中,参与者中有两位“女神级”的大家闺秀型的女生,每天无论天气多热,她们总是会穿一袭美丽的长裙,而且长裙的颜色款式每天都不一样。经过了两天的交流,两岸的同学熟了起来,于是从第三天开始,每天晚上两岸的同学都会坐在一起讨论竞猜,明天两位女神穿的裙子会是什么颜色的。

  暑假的交流活动,一次会邀请台湾十几所高校的200多名同学来一起参加。有一次,一位台湾男同学喜欢另外一所高校的台湾女生,他想去表白,可是当面讲又很害羞,身边的同学也都不认识那位女同学。想来想去,最终他来求助组织活动的大陆同学,把他写的小纸条转给那位台湾女生。

  猜裙子颜色也好,帮着传小纸条当“爱的使者”也好,其实最终的结果是通过这些活动,打破了“台湾”“大陆”这一身份界限,让大家真正融合成为一家人。除了这些临时安排的活动,固有活动的优化,也是提升活动效果的关键。

  青年交流活动中,一定会安排青年交流讨论会。早期我们没有经验,在讨论会座位的安排上,会让大陆同学坐在会场左半区,台湾同学坐在右半区,活动的内容是两岸的同学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轮流发言。活动开始,一位大陆男同学率先举手发言,谈了他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并问台湾同学对于两岸关系中美国的角色的看法。接下来两个半小时的讨论,完全围遶着两岸关系和美国因素的作用这一政治议题展开,两岸的同学从小接受的媒体和教育存在差异,对于政治议题的看法自然存在一定分歧,讨论现场的气氛和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主持人数次试图将讨论的议题从政治引导到其它领域,但均未成功。活动结束时,在场的一位台湾女同学举手发言:“我想,今天这场讨论,如果第一个发言的是一个来自台湾的同学,或者是一个女生的话,整个讨论的内容或许不会如此单一”。

  这句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之后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中,座位安排上我们会刻意安排台湾同学和大陆同学混合坐,避免让座位上的分野形成心理上的暗示。同时,讨论之前会拟一个参考议题的列表,议题内容包含大学生都关心的影视动漫、美食、校园生活,目的是刻意逥避敏感的政治议题。讨论的流程,会要求主持人先让台湾来的女同学第一个发言,结果表明,之后讨论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在交流的后勤保障上,注重细节,让台湾同学感到方便舒服非常重要。大陆的餐馆,一般吃饭的顺序是先上凉菜、再上热菜,等大家吃得差不多再上主食。之前我们安排交流活动的就餐顺序也是如此,可是发现总是在最后上主食的时候,台湾同学会皱眉头。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台湾吃饭的习惯是先上米饭,然后再上菜,大家习惯在用餐的一开始手中就有一碗米饭。于是在之后的两岸交流中,我们总会再三叮嘱餐厅,先上米饭再上菜。

  另外,大陆青年习惯吃饭时喝可乐和雪碧,安排台湾同学吃饭,大陆同学自然而然地也点可乐和雪碧。但是台湾朋友好像不是很爱喝,后来经过瞭解才知道,台湾的饮料的品种相当多,台湾同学在吃饭的时候有冬瓜茶,苹果多、仙草蜜、芭乐汁等很多种选择,因此很少喝可乐、雪碧。到大陆来,一餐喝可乐、雪碧他们能接受,可是每餐都喝可乐、雪碧他们就有点吃不消。此后,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中,我们会注意使用緑茶、橙汁取代可乐、雪碧作为饮料。

  十几年下来,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种下了很多美好的种子。通过交流,很多年轻人跨越海峡,相知相恋,走入婚姻的殿堂,有了爱的结晶。我个人因为当年参加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对台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上台湾研究的道路。有同学参加了两岸交流活动之后,留校工作,成为负责学校对台交流的主管老师。也有台湾同学因为两岸交流,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来大陆读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两岸经贸交流的工作。耿曙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两岸青年交流的确收到了很大的成果,交流后台湾青年对于大陆的印象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善,其主要原因是大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与大陆青年良好的互动。

  两岸青年交流结束时机场分别方式的变迁,折射出了两岸关系这些年来的发展和变化。2002年笔者刚刚负责两岸青年交流工作的时候,大陆普通民众赴台的大门是紧闭的,加之当时两岸关系很紧张,机场分别有如生离死别,青年朋友们都不知道此时一别下次何时能再相见,甚至有同学分别时说出“守护两岸和平,就是为了让我们不会在战场上相见”这种话。时至今日,大陆青年朋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随时赴台与台湾同学重逢,因此虽然机场送别,两岸的青年人还是会因为分别而难过,不过已经见不到当年那种生离死别的痛哭和心酸,更多的是相约下次早日相见。无论大陆青年去台湾,还是台湾青年来大陆,让两岸交流更加顺畅已经成为两岸青年共同的心愿。


  于强,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