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浅谈政论节目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

  台湾政论节目近年来,台湾社会泛政治化,民粹横行,政治冲突不断,经济逐渐下滑,形成了一系列台湾特有的政治现象,数量繁多的政论节目就是台湾社会泛政治化的体现。这些政论节目,加深了台湾的政治对立,激化了政治矛盾,加剧了台湾政治中的民粹主义现象,在台湾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台湾政论节目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一、台湾政论节目简介

  台湾政论节目的主要模式是围遶着一定时事政治话题,一个或者两个主持人邀请若干位嘉宾来进行讨论。这些嘉宾的来源比较广泛,一般而言可以分为三种人:一是专业媒体人,二是国民党、民进党和其他政党的成员,三是专业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政论节目往往有自己的特定政治立场,主持人和嘉宾的讨论看似十分激烈,但讨论的主题经过事前设计,其实质目的是宣传自己阵营的政治主张,幷且对对手阵营实行政治攻击,这些政治节目的讨论水平较低,双方“自说自话”、“鸡同鸭讲”的现象非常普遍。以下为台湾主要政论节目列表:

  由于台湾政论节目并没有禁止政客成为来宾,因此台湾政论节目往往成为政党成员宣传本党政治主张的表演舞台。不仅如此,台湾政论节目主持人丝毫不掩盖自己的政治倾向,在其他国家的政论节目中很难看到这一点,如中天电视台名嘴黄智贤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龢民进党势力,幷且为此同其緑营兄长和其他家人关系不佳。在一次黄智贤主持的政论节目中,黄公开向另外一位政论节目主持人彭文正发出辩论挑战,火药味十足。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政论节目都成为蓝緑两大阵营的博弈舞台,致使台湾政治斗争呈现出泛社会化的特点。

  台湾政论虽大多以“社会公器”角色自诩,以“理性中道”、“真爱台湾”为标榜。这是因为媒体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而不同派系的资本家的政治倾向互异,有的亲蓝有的亲緑,有的敌视大陆,有的则对大陆友善,这就导致了政论节目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从整体来看,由于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的终结,很多威权时代的政治弊端和政治冤案被暴露于众,这令政治氛围大大不利于国民党,因此,台湾整体舆论欢迎并不利于国民党,尤其是在大选期间,台湾主流媒体对蓝营候选人较不友善,如在台湾2016“总统”大选期间,台湾地区领导人副候选人王如玄的“军宅案”持续发酵,岛内各大政论节目予以铺天盖地的批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有炒房嫌疑的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虽然也有“宇昌案”等弊案缠身,但远没有造成轰动效应。

  二、台湾政论节目背后的政治斗争

  台湾政论节目,根据其背后媒体的政治倾向而分为亲蓝、亲緑两类。而其政治倾向,同其背后的媒体的政治倾向息息相关。一般认为,TVBS电视台、中天电视台、东森电视台等电视台亲蓝营,而自由时报、民间全民电视公司(简称民视)、三立电视台、玉山午报等媒体亲緑营,这是由于在资本主义体制下,不同的媒体由于控制在不同的资本家手中,资本家的政治倾向决定了媒体的政治倾向。例如,民视董事长郭倍宏就是一名激进的台独分子,因此其掌握的电视台民视台则体现了鲜明的台独色彩。因此,台湾政论节目的中立性显然是不足的。

  在这种条件下,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緑营势力和各种台独势力,利用掌握的新闻媒体,逼迫国民党交出传统的舆论阵地。虽然此举在一定方面有益于台湾社会的政治多元化,但在另一方面,媒体却受到了民进党阵营的影响,不少媒体暗地里为民进党撑腰,甚至成为“台独”鼓吹者。国民党一党威权统治造成了不少党外知识分子开始投入民进党的怀抱,在政论节目里大肆抨击国民党,这也造成了台湾政论节目成为两党政治斗争的战场。

  在岛内经济发展后劲乏力,各式社会议题不断发酵,矛盾层出不穷之际,緑营从中见缝插针、煽风点火。作为台湾当局主政者的国民党成为民意不满的焦点,以及岛内舆论批判矛头的标的。在岛内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之下,“打马反台当局”俨然成为台湾媒体有效提升收视率及阅读率的共通手段。这种现象在台湾学生“反服贸”运动以后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在2015年底“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大败之后,泛蓝阵营迷漫着浓厚的失败主义,蓝营名嘴在岛内媒体政论节目中,战力急速下滑,被緑营名嘴“压着打”。另外,緑营媒体意识形态浓厚,政治倾向较为明显,挺緑反蓝十分鲜明,幷且不时以监督为名,行偷渡价值取向之实,营造“全民抗马”的舆论环境。长此以往,无疑会给外界形成台湾整体舆论环境对蓝营不友善的印象。

  台湾政论节目的非中立性,导致了台湾政坛扭曲的政党掌控媒体的现象。在民进党为首的党外势力的步步进逼下,国民党不断放弃舆论阵地。而反对势力集结的民进党社会根基弱,缺乏资源,因此掌控媒体就成了他们扩张权力的必然选择。例如陈水扁当政期间就曾动用行政权力与资源对蓝营媒体进行整肃,2004年6月,撤换拥有“官股”背景的台湾华视负责人,而安插挺緑人士进驻;2005年10月,以拥有“外资”为由,威胁撤销 TVBS牌照等行动,都体现了政党为了介入民间媒体运作。而与此相反的是,国民党受到民间舆论的攻击,被操作为“权贵党”,导致其在政治上极为被动,因此国民党所控制的媒体,如中国广播公司、欣裕台等媒体,陆续被民进党炒作为所谓“不当党产”而被民进党当局勒令收回,如此则更加降低了国民党和其政治盟友对岛内政治生态的影响力。

  三、政论节目对两岸关系的消极意义

  众所周知,两岸关系的好坏,对台湾政坛具有密切的影响。台湾政论节目对两岸关系也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政论节目中的亲緑名嘴操纵舆论,散播敌视大陆的情绪,对两岸关系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例如,2015年,在海峡两岸共同纪念抗日战争的条件下,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领代表团访问大陆,参与庆祝活动及阅兵典礼。这本是一件共襄盛举的好事,但是在台湾民粹主义氛围下,台湾各大政论节目共同抨击连战,甚至有人主张开除其国民党党籍,在媒体的推动下,台湾各政治人物包括马英九、朱立伦等国民党人都纷纷出来谴责连战。然而,国民党此举并没有导致其支持率上升。又如蔡英文上台后所进行的年金改革,也是部分政治名嘴在电视台抹黑军公教团体,造成了民粹主义氛围,直接引发了军公教群体的方案。

  台湾媒体充分发挥了炒作议题的能力,大肆抹黑中国大陆,令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产生恶感。例如名嘴彭文正、李晶玉夫妇开设的“政晶看民视”节目,就以嘲讽、批评乃至侮辱大陆为节目主要内容,邀请大陆流亡民运分子袁红冰、曹长青等人,攻击国民党的两岸政策,阻挠正常的两岸交流,抹黑、攻击大陆,威胁、恐吓台湾民众。不仅如此,他们还配合“台独”人士的叫嚣,进行“去中国化”宣传,甚至在一次节目中将成语“古今中外”改名为“古今台外”,令人哭笑不得。诸如此类的政治节目使得台湾民众无法正确认识中国大陆的崛起,无法理性思考两岸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陆的两岸政策,在一部分台湾民众中间被歪曲、误解,更恶化了大陆民众对台湾的感情,恶化了两岸关系。

  四、小结

  台湾政论节目是台湾政治生态中的特殊现象,政论节目主持人都有一定的政治立场,其背后是支持不同阵营的资本家势力,因此其中立性严重不足,难以真正提升台湾民众的政治素养。政论节目滥殇背后的直接原因是台湾社会的泛政治化,体现了台湾政治的不成熟,它并不能达到监督政治的目的,反而恶化了台湾政治中的民粹倾向和政党恶斗,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起到了一定催化作用。

  从台湾政论节目的现状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体制下所谓“言论自由”不过是资本家操纵以获取利益的工具,面对被资本家所垄断的社会媒体,人民大众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从表面上看,台湾的政治言论较为多元,实际上受到无形的控制,政论节目沦为蓝緑政治势力恶斗的战场,无法真正维护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