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继承与发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关键的阐释正在于“中国特色”的呈现,换言之,就是要说好属于它的中国故事,追溯其“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的历史传承。不过,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一个漫长、艰辛又极其曲折的革命、改革与深化发展的过程。自1949年10月1日建政以来,中国共产党(下简称中共)继承了清末以来的变法维新,成功地将中国带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如今更在“民本”的宗旨下,欲承继历史大统、回归文化道统,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勇毅迈进。

  一、当代一个小传统的建立

  回顾中共建政这七十余年的发展,前期(1949-1978)在毛泽东领导下,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透过“计划经济”的实施与“土改”、“三反”、“五反”、“三面红旗”等运动,在“新民主主义”改造时期后,随即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对中国社会进行更深入的建设与发展。这些革命性的作为与政策,使中国的社会面貌与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但国营经济、私人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得到相应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自主而完整的工业体系。

  1978年12月,在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号召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道路。此后的改革开放即以务实的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实践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0%,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且最稳定的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若依购买力平价则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农业国以及第二大服务业国,也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和世界最大贸易国,超过200多种制品和出口量排行首位、数十种出口产品占世界70%以上。中国的经济成长原先主要仰赖投资和出口的收益,但自2010年后明显趋缓。中国政府开始调整经济结构,改以消费来带动经济成长,2016年时消费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已达64.6%。

  毛泽东时代的新中国是一个经历了百年战乱,底子薄、基础差且百废待兴的国家,直所谓“一大、二杂、三农、四穷、五古老”,故当时革命的热情与精力于国家建设问题上,多着眼于社会习气与精神上大破大立的改造。邓小平时代的中国则致力于改革开放以求“脱贫致富”,故国家建设的重心多集中于如何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间,摸索建构出一套适合中国自身国情,又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在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案例下,中国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无论是毛泽东(思想)或邓小平(理论),都先后完成了属于他们时代所赋予且最迫切的任务,并大踏步地带领中国朝现代化的征程迈越。同时,也在他们的引领下,中国建立起一个有别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小传统。之后的领导人如江泽民、胡锦涛,也在这个基础上陆续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增补了有关社会主义的新诠释,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了中共政权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然而,也正受限于所处时代条件的制约,无论自思想、制度与力行实践等各个层面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与精神,都还有待与时俱进的丰富与完善,尤其是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继承与发扬方面。

  二、中华文化大传统的回归

  2013年3月14日,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11月9日,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为了贯彻落实全会的精神与目标,主席在全会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特别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此同时,他进一步在加深推动思想解放、坚持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之外,尤其强调应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泉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而中华文化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自然需要持续弘扬。另一方面,在“美国优先”与“单边主义”的肆虐下,国际秩序与道德价值濒临崩溃,也极待重建一套新的观念体系,以强化地球村中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

  因此,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提精炼去芜存菁,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除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亦为纷乱的世界与人心,带来和平信息与信念,实具有时代的需要性与迫切性。鉴于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习主席不断呼吁:“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与道德精随,……处理好继承(传统)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三、核心价值观与治理体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社会共同信守的核心价值观,祂承载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精神信念,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习主席指出,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或国家没有共同核心的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么“就无法前进”。该如何夯实民族与国家的价值观呢?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并在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基础上,面向世界并“弘扬新的时代精神”。以下我们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治理体系两个部分,来说明其与传统文化之结合、创新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分成两个部分:以德为本的体系。所谓核心价值就是一种“德”,祂是一种最持久且深沉的力量,必然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若“国无德则不兴,人无德则不立”。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自然需要根据时代条件,认真汲取固有道德文化的思想精华,进而深入阐扬传统上“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重民本、求大同”的民族精神。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是、也必须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在以“仁义”之“德”的基础上建构而来。三个倡导与实践。当代的中国应该坚守怎样的价值观呢?在以“德”为主的思想体系下,包含三个实践面向: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无形中把“国家、社会、公民”的追求融为一体,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信念,吸收了近代西方文明中的政治观念,也体现了国家发展的时代面貌与需求。

  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推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和总纲”的记载,明确规范了中共和其他政党的角色,“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而其他政党只是“参政党”。在这个基础上,以下几个面向看传统现代间的传承与转换。

  家天下到党天下。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国在政体上逐渐进入了地方上以郡县制、中央则以一姓一朝为主的中央集权体制的社会,直到清王朝而告终。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中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政治制度上则实行了一套以一党执政的制度;历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迄今,该体制在各方面发展的已逐渐成熟。这个由一家转为一党的体制,在形式上虽有相当的相似性,但前者由嫡长子世袭专制皇位,后者则由人民大会选举出领袖;权力的移转与合理性基础极为不同。在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史上,当代中国一党执政体制的建立,反映了自清末以来,历经立宪运动、复辟运动以及全民普选等政治制度的尝试错误后,历史终于作出了属于自身的选择。

  良政与善治的追求。1、继承传统“民为邦本”的精神。中国共产党自诩是一个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既然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一旦“失去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党的事业与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一党执政、多党参与,并于分层负责、协商民主的基础上,确立政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遂行良政与善治,自然是十八大以来实现的目标。《尚书·五子之歌》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人民服务”乃是继承了儒家“以民为本”的仁政与精神;而协商民主制的推动,不但扩大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管道与层面,强化了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机制,更避开了家天下为一姓、一家服务,以及全民普选制所产生的民粹主义弊端。2、扶贫事业与不患寡而患不均。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但快速的资本累积却也加大了人们贫富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仍然存有数额庞大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在革命老区和贫困农业地区。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理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持续积极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要求各级政府与党委,对此工作要身怀责任与使命感。

  《论语·季氏》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管子·牧民》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已经非常清楚地昭示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必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才能稳定发展,衣食充足后的国民,方能懂得礼节与荣辱,而这一切正是当下文明和谐小康社会的追求与写照。

  礼敬先贤与英雄。儒家传统中除重仁义修身外,礼制教育尤其是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幷且是领导者成功及国家社会安定与否的表征。《荀子·礼论篇》:“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乃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强国篇》亦云:“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国家举行庆典仪式、弘扬并谨记先祖的英雄事迹,使人民敬天地而尊先祖;这种以礼修身的礼制教育,攸关人心良善与国家兴衰治乱的根本。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不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不尊敬珍惜英雄的民族,更是一个沉沦无望的民族。自2012年就任以来,习近平主席任内不但兴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每年举行盛大仪式追思死难烈士与同胞,更在重要庆典上率领百官,集体向人民先贤、英雄烈士献花致敬。上行下效,风行草偃;正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中国正浸润在对自身历史文化回归与唤醒的征程当中,我们深信在可见的未来,一个融会传统道德价值与现代科技创新的新文化,将会伴随着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诞生。


  孙若怡,《海峡评论》编委、撰稿人;前稻江科技管理学院校长、学术副校长,中兴大学历史系所主任兼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与高等教育交流协会创会会长、理事长。“95课纲”审查委员,“98课纲”与“101课纲”编修委员,马英九任期内《十二年国民义务教育社会领域历史科课纲》召集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