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融合”特别需要的思维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台海两岸要“心灵契合”、“文化融合”以来,“合”的思维正在迅速崛起,大有要与“统”的思维相提并论、平起平坐、并驾齐驱、平分秋色之势。从“契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组合、结合、整合、综合、和合、融合等词组及其序列、系列、系统、过程和状态。这些都是“合”思维的具体体现形式。“合”的方式都会产生一种“合力”。“合”的方式决定“合力”的程度和力度。但现实是,人们几乎还没有要将“合”和“统”分而析之研之的意识。这个意识态势在告诉我们,中国人现在对“合”的思维基本上还是疏远的、陌生的和模糊的。这就需要对“合”进行一番深入和长远的研究。只有弄清楚“合”是什么,才能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心灵契合”与“文化融合”的真实意图和战略布局。否则它们就仅都是笼统的、抽象的、模糊的、不知所指、不知所措和不知所用的概念。

  一、“合”是一种综合性思维

  现在谈“合”的人基本上还只是有一个“合”的概念,都缺少一种“合”的思维。“合”的思维使人自然想到“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的概念。这应该是人类目前认识到的最大的“合”。它主要还是一种深邃和深远的精神与物质之合。而“两岸融合”主要还是一种物质和物理之合,而“心灵契合”基本属于一种精神和灵魂之合。对“合”的思考和论述,中国哲学应该远远走在了西方哲学前面。中国很早就有阴阳的“太极之合”。这就需要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研究和求证以及精益求精地表达。关键是,怎么才能理解其中“合一”的“合”的内涵、序列和过程?其实,“融合”前面是“契合”,“契合”前面是“粘合”,“粘合”前面是“链合”,“链合”前面就是“不合”。而“融合”后面是一个有关“融洽”的状态。 

  (一)古代“合”论

  按照中华传统文化思维来看,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之间应该就是一种相应和融合的关系。这在先秦的《庄子》《易经》等著作中都有比较准确的论述。《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已将天、地、人三方之道并立起来,并已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它认为,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之间虽然各有其道,但彼此间又相互对应、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还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所以,天地之道是一种生成原则,而人之道是一种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庄子·山木》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和属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了。而人类的修行目的,便是要“絶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黄帝内经》所述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都是建立在这个感应性之上的。这种感应性或磁力都属于一种无形的能。它在中医上名之曰“气”。所以,“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是合于“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在儒家来看,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这是孔子所说“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社会经济发展就很快,出现了文景盛世。但在景帝时代就出现了一个吴楚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将面临分裂的危险。景帝时任博士的董仲舒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董仲舒从儒学经传——《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统”概念,并提出了一个“大一统”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其实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人要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老子早就认识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现象。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认为,天是人的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是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的。这种“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这种概念虽然最早由庄子阐述,但后来被汉代董仲舒所发展。“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体系最终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就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进行了结合,并在吸收其它学派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他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这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其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季羡林认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同时认为,“天人合一”特指一种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提征服与被征服关系的状态。

  近年日渐趋热的“天人合一”研究大都将其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研究虽然基于“拯救人类”和解决环境危机的想法,但与其本意和初心相违。宋人张载所提出的“天人合一”中,“人”是专指圣人、大人;“天”意谓天德、天道。其“天人合一”思想土壤是“天人性一”,并藴含“天人相类”和“天人相通”,其生存论诉求是“天人相生”,这就是人理、人道向天德、天道“合生”为“圣”。这是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絶学,为万世开太平”思想的基础。张载提倡“天人合一”,是为改变自积其弱的儒学状况、重建义理之学和儒家道统而“求其大体”:他从“天人性一”出发,探求建构天人相类、天人相通、天人相生之大义理。这个大义理就是“天人合一”,就是“民胞物与”。

  (二)现代“合”论

  从人类思维发展的进程看,近代思维本身是一种“分”或者“分析”的思维。“分析”思维几乎充满了整个近代思想界和近代史。但在近代思维的大潮中也藴含或生成了一种反向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在“一分为二”普遍现象之下又孕育、生存和发展了一种“合二为一”的思维方式。

  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里,有两大学术争论影响已经超越了学术界而进入了政界。一是1919年6月由胡适因陈独秀被捕任《每周评论》主编时在《每周评论》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引发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二是1963年由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杨献珍提出的“合二为一”观点引起的“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二”之争。对新中国来说,这后一个争论也即“合分之争”所产生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虽然杨献珍一直认为,自己的观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观点的。但这个争论最后还是导致了杨献珍所有的职务全部都被免掉了。历史学家在评论那段历史时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在发展上的弯路,在学术上表现在哲学上的“杨献珍案”、历史学上的“邓拓案”、文艺上的“胡风案”上。而当杨献珍“不识时务”地提出“合二为一”观点时正处于他“身处危境中”的1963年。

  其实,从哲学的角度看,“和合论”中的“合”论也是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和合”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先贤在实践中孕育的一种智慧。“和合”的价值观甚至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处世原则和交往理念及其方式。它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和睦同心”之意。这方面的论述主要有——《墨子·尚同中》说:“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史记·循吏列传》认为:“施教导民,上下和合。”唐元稹《辨日旁瑞气状》主张:“臣下忠诚辅主,国中欢喜和合。”《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也有这样的描述:“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二是一个“调和、混合、汇合”之意。这方面的意思有这样一些论述——《韩诗外传》卷三主张“天施地化,阴阳和合”的观点。郭沫若的《论节奏》认为:“如成长与衰弱,上升与下降,和合与分离,即是规定万物之发展与分解的节奏。”三是一个“犹撮合”之意。其中有《周礼·地官·序官》的“媒氏下士二人”和唐·贾公彦《疏》有言:“谓别姓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云。”唐·张鷟的《游仙窟》描述:“五嫂如许大人,专拟和合此事。”四是一个“顺当、吉利”之意。这方面主要有如下历史文献——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茅卜》记载:“其卦甚吉,百事欢欣和合。”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描述:“谢天地买卖和合。”《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曰:“明日是个和合日,我同你先到张宅讲定财礼,随到王招宣府一说便成。”

  其实到现在,综合性思维依然还是一种小众概念。这个现象说明,“合”思维在新中国70年中被认同的程度还是不高不多不广的。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心灵契合”概念还有另一种作用,就是要唤醒这种“合”思维。《三国演义》开篇所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势应该成为现在思维和事情上的趋势。

  二、“契合”是“合”的关键环节

  从前面提到的“组合、结合、契合、综合、融合”的序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契合”在其中重要的枢纽地位和作用。

  在2019年的“1·2”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将“岸融”和“岸统”平起平坐了。但其中“岸融”——“两岸融合”的地位是崭新的。从中应该联想或者找到五年前即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由许历农、郁慕明等人率领的“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第一次提出的,让我们心里为之一震的“心灵契合”概念。他说得非常清楚:“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从中可以看出作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两岸关系观”:一是“两岸关系问题”必须解决,但解决的方式方法有二:“形式上的统一”和“内涵上的统一”即“心灵契合”。二是作为方式方法的“统一”和“契合”的区别就在于:“统一”一般容易理解为是“形式上的”,也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而“心灵契合”是“更重要的”,但同时既是深入的、内涵的,也是相对比较难以看得见和抓得住的,也是比较难以实现的。三是这实际上也是对两岸关系问题解决的一种新的战略布局。但对这个布局至今在台海两岸对“两岸关系”的工作和研究中并没有引起特别足够的注意及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及对策。即使有一些提及也多半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提及,是一种与其它概念如“文化融合”不加区别的状态。其实,其中的“一统”和“统一”应该也是有区别的:“一统”是“合一统治”的意思,而“统一”是与“合一”对应的一种方式。“统一”内含有一层单向的动宾结构,“合一”是一种双方的平等地甚至是均衡地“合二”或“合多”“为一”的内涵。要看到,“合一”是对“统一”的发展,是对“统一”的再进一步的明确和具体。“统一”的“一”一般是一个模糊概念,但“合一”的“一”一定是一个立体概念。

  (一)“心灵契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

  其实,从“组合”到“结合”到“契合”再到“融合”都属于“合”的同类及范畴。中学的代数告诉我们,它们是可以“合并同类项”进行研究的,是可以放在一个“融合”的大范畴里给予审视、重视和对策的。但它们在“融合”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对“心灵契合”的概念进行一种学术研究。但在研究之前,首先又必须对什么是“合”进行一番界定。这需要细心、细节、细致和精致。而这些又是学术研究和界定的基本特质。

  1、“合”本身就是一个“盒身与盒盖之合”

  这是仅从“合”这个字的形体上进行一目了然的结果。在“组合”、“结合”、“契合”、“和合”、“融合”的一组词组中,“合”是它们的同类之项。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合”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还可以看出一个系列的、系统的和有机的“合”的程序和机理及机制。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现代以来,不仅“合”的词彚在增多,如“合作”、“合力”、“合同”等等也在不断涌现,而且使用的频率也在不断提高。但多数人对这个“合”词不甚瞭解和理解。其实,细究起来,这些方式方法的内涵都是各有不同的,也是各有特别功能和作用的。但它们又都是抽象“合”的一些具象形式。所谓“合”,不仅从表象看它是一种“上大下小之合”,而且从内涵来看,它又是一个“下阳上阴之合”。

  特别是要再细看一下其中的“契合”概念,更是凸显了它是一种阴阳之合的基本特性。这个特性就很好地体现在了“契”这个字里。“契”又藴含了一个什么理呢?根据介绍,“契”字下面的“大”其实最早是一个“木”字。由此可以确定,这个字的五行应该属木。再看其中有“刀”说明,这又是一个需要“刀刻”的状态。那么,那个“丰”字就是对要把“木”刻成一个什么状态的描绘。这就是一种类似在图章上阴文即白文和阳文即朱文相间形成的形状:如果“丰”字是一种阳文即朱文,那就需要把字的笔画外的部分都刻掉。如果“丰”字是一种阴文即白文,那就只要求把字的笔画部分刻掉。这个“丰”的状态完全吻合中国传统“太极图”的图案理念:一种阴阳不仅幷存而且还要互动交融的动态状态。而“太极”是中国哲学的精髓,里面充满着既对立对抗相冲相克又互动互换互依互生的辩证统一的机理和状态。

  还可以从与“契”有关的字和词中找到进一步理解“契合”的路径。仅从一个词“楔子”上就可以找到“契合”的深刻内涵。什么才是“楔子”呢?它是插在木器等的榫子缝里使接榫的地方不活动的木片,或是钉在墙上的木钉。而“榫”就是一种把两部分木制或竹制器物接合起来的特制的凹凸部分。凸出的叫榫头,凹进的叫榫眼。其中就有一个凹凸、相配、相合的问题。那么,又怎么理解“契机”、“默契”等词语呢?“契机”就应该是一种凹凸之机、阴阳之机、配合之机和供需之机;“默契”应该是一种在阴处有阳机,在阳处有阴机的意思。这是一个玄之又玄的问题和话题。其中藴藏着丰富的玄机:一种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的机遇和机会。

  2、“心灵契合”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工作

  这涉及到一个对“心灵契合”的学科定位问题。关键是,怎么理解“心灵”?不仅只有从心理层面来界定“心灵契合”才是比较准确的,而且也只有从动词“契”和名词“契”的不同角度来理解“心灵契合”,才有可能是到位的。但现实中有这种视角的人还是不多甚至还很少。这与人们普遍缺少“心理意识”有关。至今对很多人来说,心理学还是一个玄学和潜学。所以,对“心灵契合”的不同理解决定着“两岸关系工作”的方向、渠道、方式和方法。提出这个“心灵契合”概念意在要调整和补充之前流行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的观念、概念和理念。

  对过分强调“意识作用”的社会来说,提出“心灵契合”概念本身就具有另一个角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首先注重一种感触、感觉和感情之合,然后才是一种情愫、情绪和情感之合,最后才是一种意识、思维、思想、价值、精神、信仰、理想和信念之合。这是弗洛伊德晚年对概念“心理”重新界定和阐述的结论。他早年的“心理”概念是与“意识”对应的“潜意识”概念,但他晚年的“心理”概念是既包含“潜意识”、“情绪”又包含“精神”、“意志”、“信仰”和“理想”的“大心理”概念。

  (二)“心灵契合”是两岸融合的前提

  现在提得多的还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但“统一”在概念上有大小之别、抽具之分和宏观微观之异。从话语用词的角度研究,“统一”一般用于“中国”层面和“祖国”角度,而很少或偶尔用在“两岸”关系上。这是研究中央对台工作话语用词的结果。自2014年以来,“契合”和“融合”的概念在两岸关系上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个前提是因为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链条。它的前面是“结合”,再前面是“组合”,它的后面才是“和合”与“融合”。中间才是这个“契合”。“契合”在把“结合”发展成为“和合”上具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定要清楚,“心灵契合主要是一种两岸制度的契合”;而“两岸融合又是一种祖国统一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统一”基本上是形式上的,还是比较容易的,而难的是一种“文化融合”和“心灵契合”。没有“文化融合”和“心灵契合”作为基础的“祖国统一”,即使完成了也是脆弱的,也是会随时都发生变化的。所以,有三个结论值得思考:一是“统一”的基础不是经济而是情感。二是“统一”的内涵是丰富和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三是“统一”的过程需要方法和技术而不是不要专业的。为此,对“一国两制”的祖国统一方案,一定还要研究和探索它的思路和路径问题,以及方式和方法的问题。同时,对“海陆契合”的思维也要用于“两岸契合”的工作当中,幷且还是“两岸契合”的关键。

  “合”既是一种思维又是一种运动。它还在不断探讨、探索和摸索当中。


  黄建钢,法学博士,浙江省定二级教授,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CZZC)主任,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所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