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营部”的由来

  “营部”成立于何时?书记与口传并无明确说法。大一时,高伐林、吴兆龙、张立伟、李栋、徐少舟、刘彦博及我七人在老八舍二楼同居一室。因为寝室面积最大,所以后来又有赵誉泳、张冀平二人加盟,这样形成了九人同室的格局。当时虽然也是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但终究因为年纪差异较大,彼此不是十分熟悉,所以还不能明心见性,更可能因为寝室对面的厕所浊气熏天,抑制了大家的清明之气。

  到了大二,重新调整房间,张立伟、赵誉泳、吴兆龙、刘彦博和我仍然还同寝室,只是搬到了西头朝南的第三间,而其他4位同学则搬到了西头朝北的第二间寝室。虽然房间分开了,但毕竟情谊深厚,所以往来频繁。大二是比较轻松的时候,学习既已熟习,温饱也已满足,于是高谈阔论、吹枯生虚,上至国家大事,下及个人问题,谑语浪言也随着滋生开来。这样就有了“营部”,“营部”的成立大约在大二的下学期。

  “营部”的得名,好像是由东升兄首倡。不过他老兄所说的不是“营”,而是“淫”。“营部”之定名,是经伐林、立伟二位仁兄修饰雅化的结果。一字之变,顿时让整个“营部”严明起来,颇有些军事化的味道了。“营部”机构既定,不能无帅,于是大家共推立伟兄为“营长”,以肯定他在圈内不可动摇的地位;又推伐林兄为“教导员”,以发挥他中流砥柱的作用——“教导员”本来是叫“指导员”的,但大家考虑到韩老师是我们的指导员,为避免僭越之嫌,只好改称“教导员”。大家还推东升兄为“通讯员”,一则以表彰他对营部的突出贡献,二则以发挥其经验丰富、神通广大的优长。其他诸君,虽然是级别不同,但却各自欣然领得将令而去。至此,“营部”铁三角的领导格局完全形成。

  “营部”在三巨头的领导下形势一片大好,组织管理是井井有条,活动安排是高潮迭起。参与的人也日益增多,精神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大有魏晋人物的通侻之风。清谈的,如立伟兄之引经据典、伐林兄之博采中外,誉泳兄以医学科律相实证、兆龙兄以智慧聪悟来推波,其他则或是点石成金,或是机锋犀利。一时间,佳言似屑、妙语如珠,听众中心领神会的则捧腹大笑,懵懂不知的也相视而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营部”至此,可谓盛极!

  上述诸兄也不可独擅其美。共襄盛事的还有李栋兄、冀平兄、少舟兄、陈晋兄、厚兰兄、安东兄、吕波兄、跃先兄、天明兄、兴国兄、可鸣兄、业安兄、喜梅兄,等等等等。时代久远,记忆模糊,不能一一具列,得罪得罪!若兄之美名不能传之于世者,余之罪也!

  三十余年,勿勿过去,抚今追昔,不禁感慨,“营部”已散,风流未沫!

  聊记点滴,以博一笑,如有谬误,以俟明者!

  陈顺智自述:

  陈顺智(1957~),男,祖籍湖南浏阳,出生于湖北石首,哲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过知青、工人,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先后师从文学史家胡国瑞教授、美学家刘纲纪教授攻读文学硕士、哲学博士。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历任武大中文系总支副书记、副主任,文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武汉大学留学生院副院长、武大期刊社副社长等职,幷兼任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湖北李白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美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及中国诗学的研究。前后为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成教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专题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诗赋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唐宋文学史》、《宋元文学史》、《明清文学史》、《中国文化概论》《旅游文学》、《旅游文化》、《中国诗学》、《文心雕龙研究》、《唐诗名篇导读》、《魏晋玄学六朝文学》、《六朝诗学》、《六朝诗歌分类研究》等20余门课程;1998年应邀任香港树仁学院客座教授并讲授《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与鉴赏》。专著《刘长卿诗歌透视》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奬;《魏晋南北朝诗学》获中南五省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奬;《东晋玄言诗派研究》获湖北省第四届优秀社科成果奬人文著作类第三等奬。出版有《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刘长卿诗歌透视》、《魏晋南北朝诗学》、《东晋玄言诗派研究》、《唐诗》、《宋词》、《黄鹤楼集校注》,译著《中国文学史》、《中国诗史》、主编《三国智慧》、《国学读本》(十八册)等20余种,约400余万字。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