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持续扩大经贸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一、中华文化是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孕育,多民族优秀传统理念、习俗及优良社会风尚的融合及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重民本、守诚信、求大同、崇尚和合及国富民强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源泉。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构建和提升两岸国际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引擎。

  长期以来,大陆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丰富及发展关于促进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思想及政策内涵。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两岸同文同种都是炎黄子孙,两岸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负有不容推诿的责任。统一祖国是一个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人民日报1979年1月1日。

  。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工作方针。1995年江泽民在两岸关系八项主张中提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2003年,胡锦涛同志发表了“三个有利于”和“四点意见”的对台政策讲话,其核心意涵是要做有利于台湾人民、两岸关系和中华民族振兴的事,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力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发展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创造性的提出了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主张,极大地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其对台思想体系内涵主要包括:第一,两岸同胞一家亲。“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两岸同胞一家亲,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2014年习近平接见连战一行讲话”,新华网2014年2月18日。第二,两岸携手建设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新形势,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第三,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同胞共同选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第四,两岸同胞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第五,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我们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新华网2016年3月5日。

  第六,给予台湾同胞同等待遇。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习近平作《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国网2017年10月18日。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坚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立足于祖国统一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从两岸一家亲出发,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大陆已逐步发展和完善对台工作思想和政策体系,成为新形势下推进两岸扩大经贸合作,加速经济社会融合的重要引擎。

  二、两岸经贸合作是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

  (一)两岸贸易及投资发展增强了两岸的相互依存

  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后,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及两岸“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的政策主张,积极开启了两岸贸易往来。大陆对台实施“同等优先,适度放宽”等一系列支持性经贸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两岸贸易发展。1979年,两岸贸易额为0.8亿美元,2016年则升至1796亿美元。目前,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及贸易顺差来源地。截至2016年底,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贸易依存度已达40%左右。近几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额基本保持在1000亿美元左右,截止2016年底,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额累计13095.6亿美元。

   大陆实施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制定并实施《台商投资保护法》,吸引台湾资金大规模西进。据台湾统计,截止2016年底,台商对大陆投资1645.9亿美元,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60%,大陆位居台湾对外投资第一位。大陆企业赴台投资起步较晚,2009年6月底台湾有条件开放陆企投资,因受台当局种种限制性措施影响,迄今大陆企业对台投资规模不大。据台湾统计,截至2017年底,大陆企业累计投资金额为19.56亿美元。 

  两岸贸易及投资增长支持了两岸经济发展,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从大陆来看,对台湾产品进口的持续增长满足了大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陆资源及技术缺口,同时也带动了大陆企业技术及经营能力的提升,总体上提高了大陆经济能力及发展水平。近年来,台湾服务业加快进入大陆,为大陆居民提供了较为先进的金融、保险、医疗、教育、养老、旅游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一方面,满足了大陆居民生产及生活需求,增进了人民福利;另一方面,也支持了大陆服务业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从台湾来看,两岸贸易投资发展对台湾经济影响增大。首先,台湾对大陆巨额贸易顺差使其拥有巨额外汇存底,支持其金融稳定及经济发展。其次,台资企业与岛内企业建立起产业合作价值链,支持台湾产业发展。2015年,台湾对大陆出口的机械及电机设等10大产业中,有7大产业出口占据大陆市场第一位,其余则为第二及第三位。第三,两岸贸易投资发展,对台湾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据台湾有关方面统计,2002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对当年台湾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72.33%,2003年达75.84%。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两岸贸易支持台湾快速摆脱危机影响,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动能,发挥了经济“推进器”作用。

  产业合作是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重要力量。随着两岸经贸合作规模持续扩大,两岸产业合作也逐步拓展与持续深化。已成为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结构趋向优化。两岸产业合作从传统制造业为主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发展。根据台湾统计,截至2008年,台湾对大陆制造业投资金额占其投资总额的884%,服务业占103%。2016年,台湾对大陆制造业及服务业投资金额分别占其投资总额的774%和195%。在制造业中,台商对高端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截至2008年,台商对大陆对高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总额的525%,而2016年则升至596%;大陆企业在台湾投资主要以高端制造业及服务业为主,截至2017年底,陆资对台湾投资前三位的产业:批发零售占282批发与零售业占282%、银行业占103%,电子零组件业占98%。

  ——地区结构趋向均衡。随着大陆经济结构调整及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两岸产业合作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展。据台湾统计,2008年,台商投资的前五个省区(江苏、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占对大陆投资总额的899%,2016年这一比重下降为693%。同期,台商对大陆中西部地区投资比重则从101%升至307%。如中部地区的河南省跃升至台商大陆对投资第二位。安徽、四川及湖北等中西部地区均进入了前十位。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其一,产业价值链延长、合作空间扩大。其二,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发新产品。其三,以品牌为主导建立紧密型合作。其四,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合作产业链。

  ——民间机制性、制度性合作持续发展。2010年,两岸签署ECFA实施后,两岸开启了产业合作的制度化、机制化进程张冠华:《两岸产业合作的回顾与前瞻》,《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011年两岸达成并颁布关于加强产业合作的共同意见,两岸相关部门选取五个行业及相关城市作为合作重点,建立了生物科技、新能源汽车、冷链物流、LED及智慧城市等两岸优势产业与城市合作。大陆政府持续实施支持性政策,扶持试点城市及地区试点产业发展。目前尽管官方机制性互动停摆,但民间机制性合作仍在持续进行。2008年起,由两岸企业家共同倡议发起的、每年举办的两岸企业家峰会,是两岸经济界最具权威性、开放性、务实性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目前这一民间交流机制仍在务实运作,每年继续召开会议探讨两岸产业合作相关问题,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对两岸产业合作进行有效引导及协调。

  30多年以来,尽管两岸关系受到一直政治或其他因素干扰,发展趋势复杂曲折,但由于两岸经济发展中的互补互利关系,在市场规律作用下,两岸经贸交流一直呈现持续稳步发展态势,并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稳定器。通过两岸经贸合作发展,逐渐拉近了两岸人民的距离,增加了两岸的相互接触和瞭解,也为实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不断累积和创造条件。

  三、新时期两岸经贸合作前景展望

  当前大陆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经济增长由速度型向质量效益性转变,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涌现。在大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及“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两岸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加快与大陆经济发展的融合,不断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优化两岸经贸合作的结构,提升合作水平。

  (一)世界经济形势向好,拓展合作新空间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性上升阶段,主要经济体发展态势良好。IMF预期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5%,发达国家增长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45%,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经济增长速度达68%。全球经济形势向好将有利于两岸贸易发展。其次,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全球制造业迅速发展,有助于两岸投资增长及产业合作价值链提升。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实施振兴实体经济战略,美国推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突出工业40、英国实施工业战略十大支柱等。多个新兴经济体也制定了制造业发展战略。全球制造业发展将带动资本设备、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扩大对大宗商品需求,也将扩大两岸贸易、投资及产业合作空间。

  (二)“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大陆与沿线国家初步形成新的区域经贸合作格局。今后中国大陆将持续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及产能合作。未来5年大陆从沿线国家进口将达到2万亿美元,同时要与沿线国家加强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共同推动简化通关、检验检疫、税收等监管程序;将与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与沿线国家合作实施100个贸易投资促进项目;与沿线条件具备的国家共建经贸产业合作区,发展符合当地产业需要的产业集群。上述举措将拓展两岸产业合作新的增长点,深化两岸产业不同层次合作发展。中国大陆一直积极支持台湾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台商利用“中欧班列”拓展海外市场(如台湾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参与)。近期大陆政府将推动相关省区建立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产业园区,鼓励和协助台商入驻。与此同时,海协会还组织台商到四川、新疆等中西部地区考察,积极推动台湾企业加入“一带一路”建设。

  (三)大陆经济增长及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

  未来一个时期,大陆为实现双百目标,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预计GDP增速在6-7%左右。随着大陆经济稳步增长,经济增长方式将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变。未来五年中国市场进口额将达8万亿美元,利用外资额6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7500亿美元。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人均收入将翻一番。中国经济发展和内需市场较快增长将为两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提供新空间。随着结构调整,服务业将成为大陆经济主导产业,进而为台湾优势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新机遇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大陆沿边、沿海及内陆地区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探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及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近期国务院发布扩大开放利用外资20条措施,外资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方面可享受《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同时放宽制造业、服务业、采矿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积极吸引相关外资进入。这些重大举措均将极大地优化大陆投资环境,为外商及台资进入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制度性保障。近年来大陆进一步扩大对台开放、支持台湾企业转型升级。2016年9月,大陆通过《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修正案,对负面清单以外的台资企业设立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近期政府又出台多项便利台胞的措施,在法律服务、国家社科基金、台胞卡等方面扩大开放。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台工作新理念,加快给予大陆台胞在生活、生产经营、创新发展等多方面与大陆居民的同等待遇。

  总之,两岸经贸合作持续发展,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规模的扩大,要积极贯彻和落实习总书记对台工作新思想及新理念,推动两岸合作逐渐从经济层面向社会层面拓展,积极推进两岸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发展。


  刘雪琴: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