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发扬民俗文化,创新两岸新时代的文化推进方向

  一个国家的发展或是一个地区的建设,都不能少了文化这个项目,任何的前瞻计划也都不能缺少文化建设。今年6月29日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的西九文化区(原名称是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是由当时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于1998年的《施政报告》中宣布的大型发展计划:把九龙半岛西边填海造陆兴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设施,包括文化、艺术、潮流、消费及大众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娱乐场所,核心设施包括剧院综合大楼、演艺场馆、博物馆及广场等17个文化项目。西九文化区面积达40公顷,正发展为香港一个融合地方与传统特色,并加入国际元素的世界级综合文化艺术区。西九文化区也在习主席见证下签署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合作协议,显见习主席对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

  西九文化区原本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只有戏曲中心,有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后更加完整,一个注重表演,一个注重展览,二者结合,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香港充分展示,这颗东方明珠也更加璀璨。习近平身为国家主席以行动为表率,这就是文创推广社会责任的最伟大的典范!

  香港和大陆可以合作,那台湾和大陆更应该紧密共同推动文化方面的结合,20多年来的交流,大小论坛、活动、展演,但迟迟没有一个属于专业性常态性的基地,实在应该要有个海峡两岸文化合作示范区或是实验区的概念。

  各级单位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皆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交流而努力,大陆文化部起自2001年的“情系三峡”,至今已成功举办过“情系黄山”、“情系香格里拉”、“情系敦煌”、“情系中原”、“情系湖湘”、“情系长安”、“情系八桂”、“情系巴蜀”、“情系齐鲁”、“情系燕赵”、“情系三晋”、“情系丝路”、“情系多彩贵州”等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文化交流不会因政治因素而中断,且台湾有太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源自大陆,两岸文化源于一中,都是中华文化!“文化破冰 两岸学者情系江南”,经济日报2017年7月10日,https://money.udn.com,商情。

  今年“情系江南”活动首站到了江苏昆山参拜慧聚寺,供奉台湾请过来的黑面妈祖,妈姐文化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宾的阵头、神将三太子,阿里山舞蹈等都具台湾特色文化,台湾地区的侍卫神将,可追塑起源来自于大陆,位于新北市芦洲地区的神将以数量繁多及制作精致而闻名北台湾,不过芦洲地区的神将起初只是为了迎神绕境增添光彩而成军的。相传百年前有一位从大陆福州雕刻师傅携带三对神将偶头从淡水登陆,在同一个时期,懋德宫也派人至中国福州订制一对延平郡王得力部将—甘辉、万礼神将来护卫延平郡王。因此,芦洲在这个时候的神将就有善财童子、龙女仙女、伽蓝、韦驮、谢、范将军、甘辉、万礼等八尊神将。

  神将的意义

  神将起源其实也是来自于宗教信仰,所以祂也代表一种心灵上寄托的意义,但由于神将是神明的部下,不会轻易单独出现,通常都是伴随庙宇祭祀或祭典时才会出现。 原则上会单独出现的神将有:鬼王钟魁、四营将军等,其余的几乎成双出现。 神将在庙宇祭祀活动中代表着便是“驱魔与祈福的意义”。神将阵头的出现看起来是很热闹,也很有趣,这样的活动或许可以让我们对神明有更加尊敬的心,也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另外,神将除了宗教的意义之外,其存在庙宇间的互相较量的意味,也就是说,庙会里的神将越多,就代表阵头越大,即是这个阵头在当地的地位,在绕境的时候就越有面子;不过,神将文化正向的启发应该是要让我们瞭解每个神将背后的历史典故以及其忠孝节义的精神。

  神将的历史演变

  神将的历史约有百年之久,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清末民初时期

  清末民初芦洲轩社制作了八尊神将,我们称之为第一代神将,自此之后,神将的数量一直没有增加,而在芦洲的祭祀庆典上,绕境的活动也是以轩社的演奏为主,所谓的“轩社”,是指因为对戏曲有浓厚兴趣而组成的戏曲乐团;神将很少在各种迎神赛会上出现,有的话也只是活动队伍中的一个小角色。这个时期,神将的制作技术是以大陆地区为主,台湾缺乏制作神将的人才与技术,所以为了组装一尊神将,往往要千里迢迢跑到大陆去,劳力又伤财,这不是当时台湾寻常民众可以负担得起的,所以这个时期的神将不曾增加。

  二、日据至台湾光复后过渡时期

  在日据时代日本政府举办万国博览会,特地邀请芦洲乐乐乐的甘辉、万礼将军神将公开展出。而台湾光复后,在光复节上,芦洲安乐社的韦驮、伽蓝护法神将也特地受邀参与游行,听说因为看了祂们威武的姿态,让当时的先总统蒋公公开表扬并赐予身分证;这些事件让芦洲当地居民深刻的体会到神将是如此的珍贵,能受到不同政府的尊贵待遇,加深人民对于神将文化的认同,自此神将的地位与意义而有所改变。

  三、民国66年后神将为主时期

  民国66年,忠乐轩聘请芦洲当地著名的雕刻师傅王稻瑞组装了中坛元帅、杨戬元帅后,正式开启了芦洲二代神将的组装风气,不论新的轩社,还是新盖的庙宇,都把神将文化视为重要的一件事,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到今天,芦洲神将的密度与数量位居全台湾之冠。“舞动的步伐——护佑乡土的印记(芦洲神将文化)”,鹭江小学网界专题研究,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3/lcps2013/index.htm.

  神将的种类

  神将的造型有很多,为了要因应各种角色的职责,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神将类”、“童仔类”与“模型神将类”三大类型。模型神将近年来大受欢迎,做成像公仔般的神将造型可爱很吸引小朋友及大人的注意,就像是在收藏公仔一样,神将公仔也可以让大家收藏。因此也为传统制作神将的师傅带来许多的商机,面对这样的转变,神将让人的第一印象已不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庙会活动出现或是与宗教相关的宗教产物。

  虽然神将属于庙宇文化的一部份又是芦洲的特有文化资产,融入幼儿教育,启迪艺文思维,台湾的小学有一门课程——人文与艺术,所以当地的芦洲鹭江小学,以文化艺术为底藴,音乐舞蹈为前锋,并将神将文化作为趣味教学方式,引起台湾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务次长丁晓菁特别前来视察!

  鹭江小学是以“城市乐学园,卓越心鹭江”的愿景来积极营销艺术教育办学理念,并运用蓝海策略中的“消除、减少、提升、创造”等行动概念,综整内外资源进行功能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校园艺境营造,且结合诸多艺术教育项目开发与深耕精致化的课程教学,同时辅以多元艺文活动与社团让孩子得以悠游体验,以有限条件创造无限艺术教育价值,不仅因此丰富学校学习文化,培育心美而富含艺文气息的孩子,且处处充满美感、新颖与创意,并让艺术与文化得以薪传绵延,真正体现“心、新、薪”的城市艺学园。

  晓菁次长表示数字时代的来临,未来是AI人工智能的世代,唯有艺术的涵养和美感教育不会被科技取代,从生活情境提升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教师和学生透过教学的感动,驱动好奇心,进而厚植涵养感受、体验美感的能力。“文化部丁晓菁次长下乡视察鹭江小学倾听基层教师声音”,工商日报2017年11月2日,https://m.ctee.com.tw/industrynews/7/41302.

  鹭江教学,与时俱进,从文化出发,非遗结合文创,生活融入漫画,以漫画丰富校园,让学习环境中更多元,使学童在幼年成长中瞭解到中华文化;相信这样的文化资产是不会消失的,也可以一直永远流传下去;文化结合教育的典范,亦可作为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方向,源于大陆,传承台湾。

  新时代的文化推进方向

  十九大后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两岸的文化交流方向,应该是往民间方面多思考,官方官式文化交流已经多年,通俗文化、庙宇文化都属于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虽然具有草根性,但祂却在生活当中随触可及,台湾到处是庙宇,信奉佛道教居多,各大宗教团体共同维护着这块土地,许多大陆朋友来台后,他们常说台湾不光是宝岛最美的是人,纯朴善良,受到最深的影响就是庙宇的神明,而且早期人家多数家庭供奉着神明,妈祖保佑风调雨顺,城煌爷护佑家庭安康,福德正神祈求招财进宝,还有文昌帝君、玄天上帝、恩主公等等。

  与其说新时代文化推进方向应该是如何将两岸共同民俗文化发扬光大,追本溯源;但要维护传统的文化是很艰难的一项工作,台湾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已经慢慢的被遗忘,其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花时间学习这种费时又费力的工作,如果我们再不努力的保护我们珍贵的传统文化,举例来说,我们以后可能只能在博物馆中看到神将展示而已。但要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神将文化继续流传下去呢?

  第一、创新文创产业:为了要贴近年轻人的想法,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共鸣,我们可以朝向用设计“神将公仔”、“神将钥匙圈”、“马克杯”以及“手机吊饰”等方式,来可以营销的传统民俗文化。

  第二、保存传统文化:我们可以设立神将文物馆,将神将文物做适当的保存,让有兴趣的民众参观。也可以结合地区的中小学,宣传神将文化,让更多的学子认识神将文化。

  第三、举办多元活动:例如神将文化嘉年华,在嘉年华的节日里,可以设计许许多多的活动,借着参加活动,小孩和大人不但可以玩得开开心心,更可以瞭解自己所在家乡的独特文化。

  第四、结合学校教育:定时举办校园巡礼活动,与学校结合,学校提供免费的场地,学生们可以亲自操弄神将,一定会更有兴趣认识神将。

  第五、营销推广策略:可以结合地方电视台与报纸的报导,每次有活动的时候可以请他们来帮忙拍摄与报导,让更多的民众瞭解我们的神将文化。甚至可以让两岸的民众认识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资产。

  第六、将神将文化纳入大陆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借由认证肯定文化传承人,鼓励更多的学子参与神将的雕刻技术与文化,使这样的传统文化技术传承下去。

  第七、结合科技、动漫、手游,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喜欢比较时尚的东西,民俗文化通过商业包装可以变成新时代的产物,发扬光大。

  第八、建设一个具有新时代两岸特色文化合作示范区,将台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集中,除认证机制外,也是推广中心,民俗文化传承学习的基地,幷且通过学校的合作,培训课程创造更多的人才。

  最后期待大陆方面对于台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证,此举对于文化传承人是很大的肯定与鼓励,至于商业,也可通过文创包装产生更大的市场。妈祖文化神将文化创造的商业价值不用多做陈述;对台民俗文化的非遗认证试办机构可以落在台胞较多的地区为试点,例如落在江苏,正巧可以让文化产业化,在昆山有庙宇就是一个国学中心,昆山有青年创业政策就是一个青创中心,然后再建演艺中心昆山有昆剧、台湾有地方戏曲,另外美术中心把两地书画艺术家可以在此交流,最后如果有动漫合作中心、幼儿特教中心那就更加全面了,这样的文化示范区不仅有非遗、文创、青创、国学、演艺、美术、动漫、特教八大中心作为中华文化两岸共同研究的示范基地;发扬民俗文化,创新两岸新时代的文化辉煌!


  张家献:作者系财团法人国学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