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民进党在政策转型的十字路口焦灼徘徊

  2013年6月8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启程访美,此行主要是和美国智库交流“面试”。苏在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的公开演讲中,虽提出了责任(Responsibility)、和解(Roconciliation)、再平衡(Rebalance)的三R原则,似乎像是新论述,但其内涵却又落入愿成为美国的“民主伙伴”,成为美国“再平衡”的一员;重申“民进党核心价值是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我们不会放弃”,以及“民进党绝不愿意被锁进一个中国框架内”,“绝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等老调。难怪海内外舆论认为无新意,从事后美国智库的中国问题专家们均对苏贞昌的演讲不予置评来看,显然对苏未能带去美方希望看到的民进党大陆政策调整的构想和内容感到失望。 

  美国对民进党大陆政策调整的关切,从不久前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葛来仪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中国研究中心举办的一个小型研讨会上的发言可以看出端倪。葛来仪直率地表示:“我希望民进党应该制定一个良好有益的大陆政策,保持与大陆交流合作大门敞开。这是美国的首要关切”。葛来仪唯恐她的上述谈话没受到苏贞昌重视,在苏启程访美时再度发表谈话,特别点出了几个“继续”,作为美国对苏贞昌此次访美的主要要求和期待。现在看来,这个期待无疑是落空了。 

  事实上,要求民进党调整既有大陆政策的压力,不仅来自美国,更来自民进党内部和台湾社会各阶层。早在去年台湾大选后,败选的民进党内精英人士和支持者,就普遍提出要求党内高层对导致选举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大陆政策做出反省、检讨和调整。认为如不能迈过此关,与大陆建立和平稳定的关系,民进党将难以赢得国际社会和台湾民众的信任,有可能长期在野。在苏贞昌上台之初,也曾提出过要举行党内大辩论,检讨现行的大陆政策。但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拖了一年,只成立了一个所谓“中国事务委员会”,迟迟未见讨论。这期间,随着马政府执政失误,引发民众不满,马英九的支持率不断下滑;加上苏贞昌受到来自独派的压力以及他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认为无需做政策调整也能赢得下次大选;因此,党内至今未能形成一个既能够凝聚党内共识、又能为台湾社会、国际社会和中国大陆基本接受,或虽不能接受、但能达成某种程度默契的政策论述。 

  民进党的政策论述,目前主要有三派:第一,是以“台独党纲”和“正常国家决议文”为基础的“法理台独”论述。其主要论点是“台湾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因此要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要“正名制宪”。“法理台独”论述盛行于陈水扁执政期,现在已经成为边缘论述,不代表民进党主流意见。此派人数虽少,但却是铁杆台独,影响力在党内非同小可,谁也不敢轻易得罪。 

  第二,以“台湾前途决议文”为依据的“稳健台独”论述,这是民进党现行大陆政策的主要内涵。“稳健台独”主张要有清晰的“主权”立场,即坚持和保护台湾的主体性;同时对中国大陆采取善意的态度和弹性务实的政策。其核心是为了应对来自岛内外要求调整的压力,加了“原则不变,方法要灵活”的包装,主张与大陆和解、甚至可以交流往来,但“原则不变”,两岸还是“一边一国”。这派目前是民进党内的主流派,党内最大派系新潮流与苏贞昌等头面人物,均属于这一派。 

  第三,以谢长廷为首提出的“宪法各表”论述。其基本主张是“宪法一中、事实独立、未来公投”,他们希望以此作为民进党未来大陆政策的核心。这派目前在民进党内人数虽少,却是唯一既符合台湾现行法律规定,又能与大陆的“一中框架”主张有某种程度交集的新论述。他们属于民进党内的“新思维”派或“未来”派。 

  检视这三种论述,基本上可知民进党未来政策调整的趋向。“法理台独”可说是已无市场,为党内主流派所抛弃,从不久前蔡英文幕僚姚人多提出的“台独建国无市场论”即可见一斑。而所谓“稳健台独”论述由于不放弃台独基本主张和理念,不管怎样玩弄包装和言辞花样,但其论述仍不离台独范畴,不要说中国大陆,就是美国也觉得难以接受。去年的台湾大选时,蔡英文的“台湾共识”包装遭到美国和中国大陆的联合夹击,最终倒在“最后一哩路”上,即可见此论述之窒碍难行。 

  那么,是否可以采纳谢长廷提出的第三种论述——“宪法各表”论呢?这是目前民进党高层最为揪心和焦灼的事。一方面,接受了“宪法各表”,承认了两岸“宪法一中”,无疑与国民党的“一中各表”趋同;这意味着要放弃台独神主牌,必定会在党内掀起滔天巨浪,不仅危及党主席的地位,更可能导致民进党的分裂。因此才有了苏贞昌在美国的表态。另一方面,接受了谢长廷的主张,无疑强化了谢长廷在党内的地位;且丧失话语权就会丧失领导权,在派系林立的民进党内,岂能轻易交出主导权?第三,民进党高层还心存侥幸,认为在十几年的台独教育和洗脑下,民众的“台湾主体意识”高涨,各种民调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加上国民党执政气势不高,民意思变,民进党未必会输。在这些综合考量下,民进党在大陆政策调整的十字路口始终徘徊不定。 

  “五心不定,输得乾净”,这话或许可能成为苏贞昌的谶语。环顾全球,中国大陆已经早已不是民进党当年制定“台独纲领”和“台湾前途决议文”时的情景,今天的中国,已然和平崛起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最近举办的“习奥会”上,中美首脑共议天下事,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影响力与实力。此外,“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划下了红线,台独已无发展空间,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和抵制,也是必然的。况且,就算万一民进党能在2016年大选侥幸得手,在既有论述和政策无法处理解决与大陆的紧张僵持关系下,能不重蹈陈水扁的覆辙吗?! 

  如果能想明白这一点,苏贞昌再挣扎、再揪心也要当断则断,如此,方能展现其作为政治家的格局和决断力。但苏贞昌是政治家吗?他能承担起民进党转型的历史重担吗?从目前的表现看,人们有理由对他存疑。客观看来,民进党转型蜕变的时机目前还不成熟,民进党还会继续在政策转型的十字路口打转,非经过一番挣扎较量、在饱尝失败的痛苦,陷入“死地”之后,民进党方能开始真正的求生蜕变。这也许是民进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历史宿命使然吧。 

  (原载2013年7月号《中国评论》月刊)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