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在共同发展中累积互信渐进融合

  7月30日,大陆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一次例行发言引发岛内舆论震荡。发言人的谈话其实很普通,也是大陆一贯的主张和立场,但经岛内媒体扭曲解读,则成为大陆对于“撤飞弹”的表态。“飞弹”这个敏感字眼长期以来经岛内不同政治势力操弄,已经成为政治图腾,引起各方强烈反应也属正常。不过如此假议题能真发酵,却表明两岸之间政治、军事安全互信的薄弱与不足。 

  政治互信是不同政治团体、政治势力之间交往的基础和出发点。没有基本的政治互信,双方不可能达成合作,永远处于猜疑和不确定状态。所以,建立政治互信历来是政治团体、政治势力之间寻求和平、合作、双赢的首要政治目标。 

  在长期敌对的政治势力之间,政治互信的产生和建立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海峡两岸恰好是这样的状况:国共两党当年在大陆相互敌对、有我无你的零和博弈多年后,又将这种博弈带入台湾海峡,迄今已经超过60年。这60年中,大陆方面在30年前已经宣布放弃武力解决、改采和平统一的政策;台湾方面虽然在九十年代初宣告废弃“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但仍视大陆为敌方;直至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后,两岸才开始进入真正的和平、和解阶段,步入和平发展期。尽管如此,执政当局内部仍有不少人对大陆政治心结未除,心存疑虑;在军事安全政策上仍视大陆为对手,甚至愿意继续充当地缘政治时期外国势力围堵中国的马前卒;而岛内的其他政治势力依然以大陆为敌,造成整个社会舆论氛围仍弥漫着冷战遗绪,普罗大众敌友莫辨,在国家认同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思想混乱,游移飘忽,“反中、恐共”仍大有市场。 

  正因为如此,早在国民党再次夺得执政权后,2008年4月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就两岸关系提出16字方针,把“建立互信”放在首位。而马英九在次年7月也提出两岸关系16字箴言,“建立互信”排列其中第二位。由此观之,两岸最高领导人对建立互信有着高度一致的认识。 

  建立政治互信,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两岸政治互信的建立和取得,须在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中累积增进,需要时间和共同经历来营造和检验。最近2年多来,两岸关系在双方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一连串丰硕成果:两岸两会达成14项协议和2项共识,实现了两岸大三通和经济、金融的整体框架合作,在文化、教育等领域也开展一系列合作;甚至在最为敏感的外交领域,两岸也实现“外交休兵”,大陆并协助台湾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等重要国际机构的活动。可以说,两岸初步实现了共同发展。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指出两岸双方增进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互信,对下一步两党和两岸关系发展至为重要,他真诚希望两党“增进互信,求同化异”;而吴伯雄则向胡锦涛转达了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托传的十六字信息“正视现实、累积互信、求同存异、续创双赢”。“增进互信”和“累积互信”的意思一样,都表明双方认同2年来的“建立互信”已经取得成果,但需要进一步增进和累积,才能“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原载2010年9月号《中国评论》月刊)

  后ECFA时代两岸关系如何稳步前行

  6月29日,大陆海协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代表海峡两岸正式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随着ECFA的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也将诞生,两岸经济的制度性合作机制已经确立,这是马英九敢于大声宣告将为台湾开启“黄金十年”的底气与最大保障之所在,也是两岸迈向全面合作、建立命运共同体打下的重要支柱。 

  ECFA的诞生,是两岸60年来首次战略合作之产物。正如学者所言,ECFA不仅仅是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协议,更是牵动东亚乃至世界经济体系调整的一件大事。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的“集聚效应”学说,当大中华经济圈成形后,周边周边的经济体将随之调整,形成一个非常大的集聚效应。这种集聚效应的出现,将极大地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一个新中心,其意义远远大于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其内容也远远超过了两岸相互“让利”,互利互补的格局。具有这样的影响和意义之合作,堪称“战略合作”。 

  ECFA的效应,显然不仅局限在经济范畴,她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影响是巨大的。难怪ECFA甫一签署,立即成为全球主要媒体的重大新闻和舆论焦点;包括WTO、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组织与国家等纷纷给予好评。在众多的评论中,突出地表示这是“历史性的成就,也是两岸的政治胜利”;显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台海地区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后ECFA时代,两岸关系如何进一步发展?有学者提出,既然“先经”的目标已经达成,是否可以进入“后政”的阶段了?我们认为,目前还不宜立即进入两岸政治谈判阶段。理由是: 

  其一,两岸步入和平发展阶段仅仅两年,和平发展还在耕耘播种期,距离收获还需一段时期,两岸民众、特别是岛内民众现在仅是享受和平、和谐的环境,还没来得及充分品尝和分享和平发展的果实。由于李、扁十余年的恶性执政,造成台湾普罗大众的实际收入持续下跌,失业率高企不下,民众痛苦指数不断攀升。而马政府上台后,碰上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的台湾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加之执政后的一些缺失,有违民众的期望;再次是ECFA的意义与作用没有向民众讲透,深怕与大陆合作会被“染红”,结果被反对党扣上“图利大财团,罔顾基层民众”的帽子,百口难辩,唯有默默耕耘,等待经济收获期的到来,让事实戳穿谎言。而这一切均需时间。 

  其二,对于大陆提出的和平发展政策,大多数台湾民众包括相当部分的政府官员、社会精英等还在观望中。毕竟两岸分离、敌对、冲突超过60年,在冷战的大环境下,长期以来相互诋毁、抨击造成的意识形态桎梏与观念的坚冰是难以一下子打破和溶解的。加之台湾地小体薄,总体实力远远比不上大陆,因此,时时警惕是否会被大陆吞并;且无论是执政党或反对党均对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不理解、不信任,并将之“污名化”,造成大多数台湾民众对大陆心存疑虑,认同下降,普遍存在恐共、惧中心理;而这种观念和心态,又成为反对势力煽动仇中、反中,只要与大陆合作就是“卖台”的温床之所在。因此,需要时间来逐步累积互信,化解敌对意识,打消他们对和平发展政策是否权益之计的疑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两岸学界及政策部门尚未就政治谈判做好理论与思想、政策上的准备。众所周知,目前两岸合作最重要的政治基础是立足于“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所谓“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这个“一中各表”虽然目前尚可维系两岸现状,但远远不能满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两岸民众对未来共议统一、共享繁荣、携手复兴的愿景和期望;且存在着很大的隐患——由于缺乏共同认同和“两岸一中”愿景,致使台湾在台独政客十余年统治操弄下,民众的国族认同已经发生重大分裂,所谓的台湾认同已经远远超过中国认同,“台湾至上、台湾优先”已成政治图腾,任何政治势力均不敢轻易擢其锋芒。这也是马政府上台两年多来至今未能提出自己明晰的两岸论述的最主要原因。而这犹如埋下一颗政治定时炸弹,如果不能消除这种认同危机隐患,台湾仍有分裂势力上台的可能,仍有在台独政客煽动下打破族群和谐、制造社会动荡、破坏两岸和平的可能。 

  因此,当前摆在两岸学界和政策部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共同构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两岸论述,这个新论述应该能够满足“一中共表”的要求。唯有“一中共表”,方能建立起共同认同,方能使两岸真正成为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方能取得两岸论述的话语权,形成合力,化解包括反对势力在内的大多数台湾民众的疑虑,为两岸未来的政治谈判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两岸学界和政策部门应广泛听取朝野各界的意见及对方意见,通过理性思辨,反复沟通探讨,相互说服妥协,求取最大的公约数,达成“一中共表”的新论述。这样也就避免了因准备不足,仓促上阵而造成的两岸谈判冲突及与之带来的政治危机。也唯如此,两岸才能通过谈判的方式取得共识,达成和平协议,为民众造福。 

  当台湾民众普遍享受到和平发展成果,化解敌对意识,民意多数认同和平发展政策,以及两岸学界和政策部门初步达成“一中共表”的新论述后,两岸的政治谈判时机就已成熟,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实现高层互访,指日可待,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原载2010年8月号《中国评论》月刊)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