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华文化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与“两岸一家亲”论述

  闽台文缘与中华文化传承延续

  众所周知,福建与台湾的关系非常紧密,素有“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之称。福州乡亲曾有一句俗语“福州鸡鸣,基隆闻声”。反映了台湾乡亲对家乡事务的关心、关切,由此可见闽台地缘与亲缘之密切。

  福建籍人士历来在台湾占绝大多数,据1925年台湾的统计数字,福建省籍人士占台湾人口83%多,其中绝大多数是闽南人。现在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也占了四分之三。由于福建迁台人士大多以家族移居为多,其生活生产方式基本上依照家乡的风俗习惯进行,比较完整地在台延续传承了中华文明。

  今天在台湾,随处可见在大陆由于文字改革已经很难看到的繁体字,可以看到大陆过去由于种种政治运动几乎已经消失的各种民间宗教信仰,如妈祖信仰、关公信仰、城隍公信仰、五帝信仰等等中华文化的传承;可以找到在大陆几乎消失的谶纬文化、堪舆文化等等。客观地说,正是由于在台港澳地区的传承和延续,中华文化才能完整、全面地继承和存续下来,我们的后人才能更直观、深刻地认知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博大,也才能够进一步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持久,能深入人心,能不断发展创新,能融合、包容乃至同化异类文化,在于其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和丰厚的精神内涵,在于其能够与时俱进,实现自我发展和重塑以及融合、消化了外来文化后实现的“创造性转化”(辛旗)。如同辛旗所言,通过“创造性转化”,来达成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现代化,创造出一种有别于西方现代文明的中华现代文明,这既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模式。

  在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中,“仁”、“和”与“创新”、“包容”是其中最精髓的内容。这几个重要的核心理念,在今天已经成功实现其价值理念和现代思想的嫁接与重塑,形成今天中华现代文明体系的核心信念。

  首先,是“仁爱”思想体系的演变与创造性转化。“仁”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与最高道德典范,子曰:“仁者爱人”。中国从士大夫阶层到普通民众,素来把“仁义”当做为人处事的标准,而历朝历代开明的统治者无不以行“仁政”为施政之目标。这种思想理念在今天与现代政治文明概念结合,产生了对于“仁爱”思想的全新领会和阐扬,在政治领域,演化出现代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信念和当代中国“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个执政理念,既是今天中国领导人处理国际、国内事务的基本政治原则;也是今天海峡两岸执政者的共同实践和主张。“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执政思想理念和体系的形成及实践,是中华政治文化适应世界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的标志。

  其次,是“和”的观念与思想体系的传承与发扬光大。众所周知,“和”的概念和主张是中华文化所独有的,在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中,并没有“和”的概念。有学者(朱新民)指出,中国文化的“和”的概念包涵了“和为贵”、“和谐共生”以及“和而不同”的三部分内容。这相辅相成的“三和精神”,通过与当今政治实践的结合,产生和孕育了中国外交的基本战略和方针原则。中国外交从50年代建政之初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到今天提出的和谐世界与新安全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主张,无不体现了中华“和”文化理念。其核心是相互尊重,不干涉内政,站在公理和正义的立场,劝和促谈,耐心细致地下功夫做工作,而不是像西方式的动辄使用武力解决问题。这是“和”文化思想在现代时空下成功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大胆预言,中国“和”文化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与其在处理国际关系的持续实践过程,将极大地改变未来世界政治格局,并将开创出以“和”为核心概念的中国模式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这个基本战略理念,运用到两岸关系中,则构成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两岸关系发展大思路。正是在这个大思路的指引下,实现了国共再度携手合作,有效地遏制、扭转了台独恶性发展的势头,达致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阶段。“和”的理念体系及其创造性转化形成的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其蕴含的积极意义,将会随时代发展而越加鲜明。

  “创新”,是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延续5000年文明史,生生不息,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元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一代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镌刻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创新发展的行为指南和思想源动力。正是在这样的思维模式指引下,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等四大发明,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今天的现代中国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和精神指引下,坚定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创新,在短短数十年间完成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换,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排名第二的大国,令世人尊重。

  而“包容”,是中华文化最富有魅力的部分。包容不仅要有“海纳百川”之量,更需有“和而不同”,容忍异端之胸怀和气度。正是秉持这种恢弘的文化态度,所以“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华文化就能够不断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历经劫难而不断延续,发扬光大,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生存至今而又依然蓬勃发展、生机盎然之国度。

  今天的台港澳地区,在历史上都受到过异邦的殖民统治,在不短的殖民统治期,殖民者也曾强力推行异国文化,但却并没有成为台港澳地区文化的主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融合、和谐万邦的气度和化解力。台港澳地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至今依然是中国式的,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生存状态。所以,中国文化无处不在。台湾作家李敖曾针对台独去“中国化”的言行写过一首诗嘲讽:“妄想海峡两地隔,妄想台独自快活。我且当头来棒喝,台湾无处不中国”。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辅相成,兼收并蓄,和而不同,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与时俱进,保持自己的价值理念体系和主流地位。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创造性转化的演变能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以上四种理念,仅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事实上,中华文化重要的思想理念和其适应现代世界发展形成的创造性转化也绝不仅限于上述四端,如“天人合一”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转化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现代社会处理人类应该如何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思想和实践指南。随着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深入,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中华文化核心理念为世人所认知,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借鉴和参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的最大奉献!

  “两岸一家亲”论述与中华文化的战略高度

  今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时,发表了“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讲话,系统阐明了“两岸一家亲”的论述,提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两岸观,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岸关系作出了清晰的定位,他将两岸关系定位为“两岸一家亲”关系,他特别指出,这种“一家亲”关系植根于中华文化:“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传承中华文化”,“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这是中共领导人首次从中华文化的高度来论述两岸关系和对两岸关系作出准确定位,意义深远。在这个论述中,表层是两岸的国家民族认同,内里血脉相连的,是两岸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共同文明构成的文化认同。可以说,共同的文化是两岸之间最大的公约数,也是连接两岸最牢靠的精神桥梁。

  习总书记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视是建基于最高的战略层次,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这里,他把文化发展兴盛提升到国家和民族强盛的高度,成为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应该说,从这样的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文化即生活。有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度。联想到习总书记说的“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总书记会这样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因为她是中国模式能够立足于世最重要的基础。也正是因为有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共同的土壤,两岸四地才能够形成共同的主流文化——中华文化的氛围,这也正是“两岸一家亲”论述的建基之本。

  两岸关系发展,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关系的发展,必须也只能通过两岸之间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和共同的文化认同,并经由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并在这个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发展、共同打拼过程中,形成崭新的共同经历、共同记忆,这种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将逐渐培植两岸共同的社会文化认同;而这种共同认同的提升,将会形成新的国家和族群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与复兴大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和认同基础!  

  (2014年10月出席福州“两岸四地文化沙龙”论坛论文;全文发表于10月17日中评网)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