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36.为两岸挂灯搭桥:贺《中国评论》十五年

  【背景说明】本篇文章是为《中国评论》15周年而写,我特别想将其做为本书的最后一章,以感谢中评社对统合论一路走来的支持。万分感谢郭伟峰社长、周建闽副社长暨总编辑、罗祥喜副总编辑及所有的中评社朋友,没有他们的肯定与协助,统合论的传播道路必定是孤独与荆棘;没有他们热心的安排,本书不会出现在读者的面前;没有他们,两岸关系理论创新难有切磋与交集,视野更不会如此宽广。他们所铺设的不仅是两岸关系理论的创新道路,而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必由大道。再次为他们在两岸关系上的挂灯搭桥表达喝釆与感谢,历史一定会记得他们!
  
  他们为两岸关系挂灯搭桥
  
  多年来与我最有感情的媒体就是中评社了。不只是刊物、网路,还有那一群人。
  
  我与多数朋友一样,见证了中评社的努力与成长,从它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媒体而已,而是一群人是如何追寻与实践他们的梦想。
  
  《中国评论》月刊从1998年1月号正式创刊起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五个年头了,从时间的长短来看,它还是一个青少年,但是从为两岸的贡献来说,毫无疑问,它已是一个成熟的巨人。
  
  在黑夜行走时,我们期待能有一盏灯火,指引方向;在经过河流时,我们盼望能有一座桥梁,便于跨越。在冷战冲突的年代,海峡两岸没有意愿沟通,没有必要在黑夜行走,更不需要跨越河流。两岸之间不需要灯,也不需要桥。
  
  无论是从历史、地理、文化或是血缘来看,两岸不可能永远不相往来。冷战甫一结束,商人是最先行的一群,利益趋使他们前仆后继,黑夜拦不了他们;寻找亲人不需要任何动力,亲情可以跨越恶水湍溪,没有桥梁他们依然会无惧的前行。但是人的观念思想呢?不需要灯?不需要桥?两岸的互动要继续在黑夜中摸索,还是继续在恶水中行走?
  
  经历过几十年政治的隔阂,在不同的政治、教育背景下,两岸人民对于彼此的认知有着不少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无法仅靠商人的往返、亲人的拥抱而改变的。误解与无知永远是冲突发生的必然元素,如果两岸知识界无法有一个沟通的平台,如果两岸的菁英不能让双方了解各自在想什么,那么,误解会持续加深,傲慢所产生的无知会不断地扩散。
  
  两岸的灯火在哪里,两岸的桥梁在哪里?当时有几个年轻人,他们从大陆来到香港,在那个既不属于两岸,又属于两岸的第三地,他们尝试为两岸的相互认识做“挂灯搭桥”的工作。十五年来,他们从来没有放弃他们的理想,一盏一盏的灯在两岸挂起,一座一座的桥跨越着两岸。两岸的新闻、言论、文章,无论它的颜色是什么,都可以在《中国评论》与中评社的网站上看到,仅就这一点,中评社的朋友已经无愧初衷了,他们是挂灯者、是造桥者。
  
  挂上一盏灯是希望告诉旅人,前面可能的险阻,未来可以走的道路在哪里。灯本身不会说话,但是灯多了以后,它可以让同样看到灯的人相互提醒,哪一条应该才是安全的道路。搭建一座桥是希望方便过客,减少横渡的危险,桥本身不会说话,但是桥多了以后,它可以让南来北往的路客了解,哪一座桥的尽头才有丰美的水草。十五年来,这一群年轻人,他们没有忘掉当时的初衷,他们希望两岸走一条“共同缔造论”的道路,他们深信未来的中国不是谁吃掉谁,更不可能是分道扬镳,而是要两岸共同来缔造。在这样的理想下,他们的心中有一盏灯、有一座桥,这既是他们的坚持,也是他们希望与引导两岸走的方向。
  
  与中评社结了善缘
  
  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一群不是来自于台湾的陌生人,却与我有着同样的理想。更没有想到,我们会结如此深的善缘。
  
  每个人的过去总是可以找到交集。带着理想来的《中国评论》于1998年1月在香港创刊,那时我正在台湾的南华大学担任教职,也正在着手建构两岸如何走向未来“两岸统合”的理论基础及相关论述。基于对于两岸关系与台湾的认识,我认为两岸统合应该是最适合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路径。1998年左右我在台湾的重要学术期刊陆续发表了相关的文章,这个时候,我并不知道《中国评论》这份杂志,更没有认识到,我与《中国评论》已经在不同的道路上,用不同的方式,为彼此所认同的“共同缔造论”在分头努力。
  
  只要是目标相同的两条线一定会有交集的时候。2001年1月15日,《联合报》刊登了一篇以<统合论:两岸新关系的最大变数>的新闻报导。该报导称:“去年十二月初,陈水扁在一次与跨党派小组召集人李远哲晤谈‘三个认知,四个建议’”过程中,李远哲提到南华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张亚中提出的‘统合’主张,建议何不考虑参考欧洲统合模式,取代两岸主体性,这项说法吸引了陈水扁的注意。不久后,陈水扁数度邀集总统府幕僚搜集“统合论”的相关资料仔细研读,当陈水扁对‘统合’有了一定的认知与了解后,陈水扁特别选定国安会、陆委会及行政院对两岸政策有特别研究的幕僚及官员,多次探讨两岸未来施行‘政治统合’的可能。在这一段讨论的过程中,除了陈水扁,包括陆委会主委蔡英文、行政院秘书长邱义仁等人,都对两岸“政治统合”有不同看法。从头到尾认为‘统合’可行者,除陈水扁,还有李远哲,李远哲甚至替陈水扁向蔡英文等官员解释两岸‘经贸、文化、政治’的三阶段统合论述。经过多次反覆讨论,‘统合论’终于成为陈水扁元旦文告中,有关两岸新关系的基础论调”。
  
  民进党能够接受“统合”做为两岸关系的发展路径,值得肯定,但是民进党的思考,多了些谋略,少了些理想,自然与我的主张,也与汪道涵先生的“共同缔造论”有本质上的不同。大陆的知识界立刻开始探索陈水扁主张的内涵,我日后才知道,《中国评论》在2001年7月号(总第43期)刊登了上海东亚所锺焰先生所撰写的<统合非统一:评陈水扁的统合论>一文,对于我所倡导的“两岸统合”与陈水扁所提出的“两岸统合”做了本质性异同的分析。
  
  这一篇文章写很好,也很深入,不过,更让我惊讶的是,《中国评论》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就如此新的议题,找到适合的人,做出精彩、严谨、公允的分析。没有专业的敏锐度、没有庞大的知识网络系统,是做不到的。这是我对《中国评论》第一个印象,很佩服!
  
  中评社是两岸关系的报导者、评论者、见证者
  
  2003年,我从南华大学转至台湾大学任教,在此期间,已经就“两岸统合论”形成了整体的结构性论述,但是由于陈水扁日后在2002年又提出“一边一国”等主张,使得“统合论”的讨论昙花一现,并没有再在两岸形成讨论的焦点。2004年陈水扁再次执政,先是两颗子弹的疑云,后来又有其家庭贪腐事迹的曝光,面临这些压力,陈水扁以激进方式来巩固其政权。我与一些朋友也暂时放下了“统合论”的思想传播工作,开始在现实政治的场域,用社会运动方式尝试守住一些基本立场,以避免两岸关系走到无法回头的地步。
  
  陈水扁从2004到2008年期间,在与两岸有关的政策上有三大政治动作。分别是2004-2005年的“6108亿军购”、2005年的“修宪”、2007年的“入联公投”。这三项政策中,在野的国民党对于“军购案”是原则不反对,但是技术性不支持,对于“修宪”则是完全赞同,对于“入联公投”也提出“返联公投”以为因应。整体来说,国民党并没有在陈水扁第二任期提出任何本质不同的政治见解。
  
  当说过的话已成为文字时,走过的路也就留下了足迹,当代媒体的功能已经不仅是报导,它还可以帮忙民众唤起记忆。自从2005年中评社有了网路以后,它不再受文字篇幅的限制,滚动式的新闻报导让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最新的动态,所有报导所累积而成的资料库让使用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像台湾的频繁选举可以检验出每位政治人物的政治主张与立场是否一致一样,中评社的密集报导也让读者可以轻易了解每一篇文章的作者,每一次新闻报导的主角,他们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他们的改变又是什么。
  
  做为一位政治观察者,很高兴看到有中评社这样的媒体,它让我们在回顾历史事件时多了一份真实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谁走的道路才是禁得起时间的考验。
  
  我尝试在中评网的“中评搜寻”中键入自己的名字,看看我与中评网是何时结的缘。在中评网的现有资料库中,第一则出现有关我们活动的新闻是2005年5月13日,那一则新闻报导的标题是:“马英九:公投入宪是阻止台独的更好办法”。新闻的内容是这样写的:“马英九上午在国民党中央召开记者会说明国民党修宪主张,并澄清公投入宪绝非法理台独。质疑公投入宪就是法理台独的民主行动联盟召集人张亚中到场要求和马英九辩论,不过,马英九并未回应。…马英九说,国民党推动的公投入宪等修宪案,不但使制宪、正名更困难,更不可能走向台独”。
  
  马英九认为公投入宪会使得未来要台独会变得更困难的说法,或许在法律的程序上说得过去,但是从日后的发展来看,民进党推动的是“分离史观”,他们暂时跳过宪法,从历史教科书中去建构未来有助于分离的异化认同基础。马英九认为,由于公投入宪,法理台独已经不可能,但是他似乎并不能够理解,由于2005年的修宪,“法理台独”的因子已经入宪,“法理独台”已经成为事实了。从这一则报导也可以了解,为何马英九及国民党并没有反对2007年的“入联公投”,反而提出了“返联公投”的主张。
  
  很庆幸,由于有了中评网的传播,我们反“修宪”、反“入联公投”、反“返联公投”的活动、立场与原由,能够充分地让所有华人世界清楚地认识。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民主化后的台湾,有的人像变色龙一样地不断寻找他们的机遇,有的人却是始终不移地坚定自己的信仰。中评网不仅纪录了政治人物的变与不变,更适时地站在其信守的立场做出评论,在报导与评论的过程中,也清楚地呈现了两岸关系历史转折的轨迹,中评社不仅是纪录者、评论者,也是见证者。
  
  透过《中国评论》建立了完整的统合论述
  
  2008年大选,马英九获胜,一个新的两岸关系契机重新再起。大约是3月底,《中国评论》副总编辑罗祥喜先生来台湾大学社科院研究室找我,希望我为《中国评论》月刊写一篇文章。这是我第一次与中评社的朋友见面,当时我并没有想到,结识祥喜兄是我认识中评社那一群有理想的朋友们的开始,日后也成为我极好的朋友。之后,我们经常就两岸关系、台湾近况交换意见,他的工作态度令人敬佩,每次他来台湾公出,我们总是会约个时间见面。一个在香港的刊物要在台湾发展非常不容易,祥喜兄用他的质朴、认真,打开了一扇接一扇的窗。
  
  2008年5月号《中国评论》刊登了我第一次在该刊所写的文章<用大格局历史高度来看两岸问题>,寄语马英九能够在其任内勇敢地为两岸关系做出历史性的成果,这也是我在2008年以后写作的重点。在陈水扁执政时期,我的重要工作大多是从事政治性的社会运动,希望能够藉用社会力量让陈水扁的路线有所约束,2008年以后,两岸关系应进入另一个阶段,做为一位关心两岸发展的知识份子,应该要为两岸关系的新论述、新理论做出努力。
  
  说来惭愧,在与祥喜兄见面之前,我仍然不很了解《中国评论》的理想与目标,但是对于《中国评论》愿意不设限地给予写作者一个全然的开放环境,尊重写作的自由,是令我由衷敬佩的。一个倡议的理论,必须要为双方的政府与菁英所了解,才有进一步讨论的意义。一直到今天,我认为当时的看法与决定是正确的,中评社并不是大陆的专属媒体,它是属于世界华人的,中评社并非只是个媒体,它有其清楚的价值选择,因此,我决定要透过《中国评论》向两岸以及全球华人来介绍两岸统合的论述。
  
  2008年,我在10月号的《中国评论》月刊上发表<《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刍议>长文,从协定条文及其定义、性质、应有的内涵等方面提出了观点。这是我在《中国评论》系统性写作的开始,也是我有计划地将两岸关系的理念与论述向海内外华人介绍的第一篇文章。
  
  文章刊出后,透过中评社的传播,得到了很多前辈先进的肯定、指正、批评,也促使我一篇接一篇的写。“一中三宪、两岸统合”的完整论述就是在与《中国评论》的读者、专家互动中,愈来愈完整、愈来愈清晰。
  
  2010年我将在《中国评论》发表过的十篇文章集结为《统合方略》一书出版。为示鼓励,郭伟峰社长特别为该书作序。伟峰兄在“序言”中表达了他对一个新论述的支持,他这么说:“记得是在2008年9月,我们得到了张亚中教授的<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刍议>一文,我认真阅读了,深为该文的宏大意涵及深邃思想触动,更为文中透发的民族气节及大中国情结所感动。于是,我亲自召开编辑部会议,决定在《中国评论》月刊10月号刊载这篇大作,并决定以此为起点,加强与张亚中教授的合作,向两岸系统推介他的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统合思考”。
  
  中评社给了我们更多的鼓励与鞭策
  
  古有千里马与伯乐之美谈,很庆幸在建立两岸论述工作上能够碰到伯乐。伟峰兄为何要支持统合论述,他是这样告诉厦门大学的学生的:“在一望无际的浩荡大沙漠之中,发现了一支绿色的仙人掌,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两岸关系经过特殊的二十年,已经沙漠化了,什么积极的理论都荒废了,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了张亚中教授的统合论,这不就是沙漠中仅剩的‘仙人掌’吗?它的珍贵,还用说吗?今天它是一颗顽强的种子,明天它就可能是生命力蓬勃的绿地”。
  
  我日后逐渐了解,伟峰兄等一群人当年是带着汪道涵先生的期许来到香港。汪老生前交待他们这些拓荒者要以“摆事实、讲道理、明是非、求共识”做为创办刊物的原则,我必须要说,《中国评论》不仅做到了上述十二个字,他们更把汪老期盼中国未来由两岸“共同缔造”的梦想,试着透过媒体实现。“两岸统合”是“共同缔造”的一种类型,伟峰兄对于任何有助于两岸“共同缔造”未来的论述与主张都是毫不保留的介绍与推广。这是伟峰兄可爱与可敬之处,他忠于自己的承诺、忠于自己的信念。
  
  《统合方略》出版以后,我看到马英九在其任内似乎已经无法改变两岸认同逐渐疏离的事实,决定要透过《中国评论》继续呼吁两岸菁英重视这个问题,在2010年11月号的《中国评论》,以<现有史观问题的探索>一文开启了新的一系列写作。
  
  同一个时期,两岸统合学会做了一个庄严的决定,就是拍摄一部从百年历史回顾,有助于我们下一代能够认识到两岸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纪录片。这部《百年中国:迷悟之间》六集纪录片,访问了近五十位两岸重要的学者专家。由于郭伟峰社长对历史文化的深刻了解、对民族认同的充分关怀,他是我们在香港地区的唯一受访者。
  
  我还记着2011年3月的一个上午,我与拍摄团队亲自去香港中评社的办公室访问伟峰兄,他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访问中,真情地表达出他对于两岸关系的期待,他的期待也是中评社的期待,他的观点也正是我们拍摄纪录片想要表达的诉求。
  
  当时伟峰兄是这么说的:“2008年胡锦涛主席重点提出一个概念。就是两岸是个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共同家园。这个共同体跟共同家园必须是两岸共同来开创,成果由两岸人民来共享。胡主席讲得很清楚,国家形式是不排除有新的创造的这个可能,同时两岸的制度是可以融合的,两岸人民来一起开创啊!统一是过程,那什么才是终极的目标?两岸共同缔造的不是一个国号,…我觉得共同缔造的精神是超越统一,达到整个民族复兴的中华民族复兴,用30年、50年、100年这样的过程,达到这么样的一个结果,已经不是两岸双赢,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双赢、大赢”。这一段谈话,充分地反映了中评社的历史期许,他们不是用狭隘的观点看统独问题,而是站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上来看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这不就是两岸应该有的认识,应该有的选择吗?
  
  在两岸应该共同缔造未来,目标是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一点核心认识上,我与伟峰兄、两岸统合学会与中评社的立场是一致的。我常常与两岸统合学会的朋友提及,在推动两岸统合的路上,能够有中评社这样的知己,是多么难得与幸运的事。
  
  事实的确如此,中评社对于我们的支持从不匮乏,不只是刊登两岸统合学会学者的文章、报导学会在各地的有关活动、各大学两岸统合研究中心的成立、《百年中国:迷悟之间》在台湾各地的放映情形,郭伟峰社长与祥喜兄还亲自出席两岸统合学会所举办的各项重要两岸会谈,包括2010年4月在日本的“本栖会谈”,2011年1月在澳大利亚雪梨(悉尼)的“南天会谈”,以及2012年12月的“台北会谈”。于公来说,中评社既是参与者,又是报导者,更重要的,是见证者,见证者两岸的知识菁英,如何在两岸发展的道路上探索。于私来说,有情有意,这份情意就是“挺”,是所有实际工作者所企盼以求的支持。
  
  上个月,祥喜特别将中评社为“台北会谈”所制作的《台北会谈:中评社新闻评论专辑》送给我,这份情意令人感动。该专辑收录了“台北会谈”期间,中评社有关的七十多篇报导与评论,以精装本装订,总共约250多页。这不仅是对主办会议单位的情意,让我们觉得并不孤单,更是对所有参与者的敬意,将他们不同的声音均留下记录。这本会议专辑同时也是对这次会议的高度肯定。以专辑来纪录一些学者所主办的历史性会谈,放眼全球华人媒体,也只有中评社有这样的气度与胸怀。
  
  2012年中,将在2010年底到2012年初陆续在《中国评论》发表的十一篇文章再集结,以《剥复之间:两岸核心问题探索》为书名出版时,我再请伟峰兄作序,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对中评社的感谢,一方面是希望得到伟峰兄的祝福。还有一个理由,也是最重要的,在一条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如果能够与志同道合者共同留下些足迹,是多么令人欢喜的事。
  
  中评社的存在也让两岸统合学会在网站设置与管理上产生了怠惰。我常在想,有了中评社这样的及时、完备的报导,两岸统合学会还需要所谓的“官网”吗?两岸统合学会早已经将中评社视为我们的园地,已有沧海,又何需拘泥于自己是否拥有一池呢?
  
  我必须还要感谢中评社的一些朋友,他们对两岸统合学会的支持是令人难忘的。我还记得每次将文章稿件传至中评社,周总编辑建闽兄总是会适时的用邮件给予肯定与打气,《中国评论》能够顺利成功地走过十五年,他的辛苦与付出是有目共睹的。中评社在台湾的负责人俞雨霖及林淑玲更是多年的好友,两岸统合学会每次在台湾办活动时,他们总是最及时并做出最完整的报导。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些年来,两岸没有这些热忱的新闻从业人员,两岸的隔阂与误解会有多大,没有他们,两岸统合学会能有什么样的进展?
  
  期许中评社任重道远
  
  以上只是我个人及两岸统合学会与中评社之间的故事。台湾的一些朋友有时不禁感慨,为何台湾没有一个媒体能够像中评社一样的深入台湾耕耘、在华人社会建立起它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不分蓝绿的报导及文章凸显了中评社的客观,多次由郭社长带队在台湾各地的“走亲”,将台湾各地的民情以专题方式一一呈现,反应出了中评社在台湾的深入耕耘。在思想激荡方面,迄今已举办超过二百多次的“思想者论坛”,显示出了中评社的用心。“思想者论坛”将各式各样多元的问题,透过在每一领域顶尖的学者专家,使读者,甚而是从政者、决策者均可以逐字完整地了解问题为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如何解决的思路。
  
  全面客观的报导、深入民间的采访、菁英思想的交流,这是中评社为两岸做的扎扎实实的工作。中评社已非一般的媒体工作者,它们有时更像是一个智库,有时又像是监督者。它们从报导中发掘什么是应该被倡导的思想,从采访中反应出哪些政策应该改进,从不同的观点中呈现哪一条才应该是选择的道路。
  
  《中国评论》十五年了,我相信,没有理想是不可能锲而不舍地走下去,没有做到中正平和,也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肯定。这几年间,有太多的朋友说,中评网是他们每天必看的资讯网路,还有不少人将其设定为网路的首页,这份荣耀得来不易,中评社的朋友应该值得骄傲了。
  
  十五年不算长,但是也不算短。我自己就常常在想,还有几年能够为两岸关系贡献?每当沉思之余,看到中评社的网站,我就会想,即使我以后从两岸关系的研究中凋零,还好有中评社,它会继续走下去的。个人的生命有限,但是组织的生命可以无尽,中评社那一群有理想、有热情的人,会持续点灯,尽力搭桥,他们会找到另一群有同样理想的人,一起持续走下去的!
  
  “作两岸媒介,滴水穿石,将绾同心除隔膜;成和平使者,振聋发聩,终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两岸统合学会对《中国评论》十五年与新成立中评智库基金会的祝贺与期许。我自己也以一个读者的身份,以及代表两岸统合学会,向辛勤耕耘十五年的《中国评论》表示感谢,也期许继续挂灯搭桥,破除我执的迷障,深化知识的连结,让全球有志者一起为“共同缔造”两岸的前景而努力。

  (本文原刊载于《中国评论》,2013年3月号,总第183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