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7.台湾多元视野下的两岸关系

  【背景说明】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邵宗海教授在两岸关系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推动两岸关系上有极大的贡献。2013年5月间,邵院长在中国文化大学举办<2013年多元制度观察:两岸关系走向研讨会>,邀请两岸重要学者参与。
  
  邵院长特别指名要我就<台湾多元视野下的两岸关系>为题发表论文。本人因此以当年在《中国评论》2013年1月号发表的<两岸和平发展期为统合期>的结构为基础,再深入撰写本文。
  
  本文认为,多元社会下的台湾,理想性逐渐丧失,两岸关系对大多数政党而言,其工具性已经远远超过其理想性,致使两岸关系的论述与作为均已缺少整体性与前瞻性。本文就国民党、民进党、台联、不同统派团体的论述及作为进行分析,以探究台湾多元视野下两岸关系的想像面。文末认为,两岸和平发展需要一条避凶趋吉、合情合理的道路,相对于现有的“分治”、“分离”、“统一”三种论述,透过“一中三宪”的架构,两岸透过“统合”共同缔造未来的政治安排,应该是多元视野下一条最符合台湾利益与两岸利益的道路。
  
  前言:两岸关系的工具性或理想性
  
  台湾是一个多元社会,对于两岸的定位与走向有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见解中,有的仅有表述不同,而无本质上的差别,有的却是南辕北辙毫无交集。
  
  本文讨论台湾社会多元视角下的两岸关系。本文认为台湾内部存在着“分”(分治)、“离”(分离)、“一”(统一)、“合”(统合)四种基本论述与视野。国民党的基本观点为两岸治权上的“分治”,民进党则为两岸主权上的“分离”。2008年以后的马政府在基本论述上保留“分治”的形体,但其实质内涵已逐渐向“分离”靠近。连续两次大选挫败的民进党,有可能接受中华民国这顶帽子,但仍保留其“分离”的内涵。台湾统派团体,左翼从意识形态出发,接受“一国两制”的统一方式,右翼则是从民族主义出发,认为统一是解决台湾困局的唯一方法。左右两翼均认为统一愈快愈好。以两岸统合学会为代表的台湾民间学术界则认为,“统合”最有可能包容“一”与“分”的论述,亦有可能改变原有“离”的本质。透过“一中三宪”的架构,两岸透过“统合”共同缔造未来,是台湾多元视野下一条最符合台湾利益与两岸利益的道路。
  
  两岸关系对于多元的台湾来说,它偏重工具性还是理想性?所谓理想性,它是指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情感、有期待,希望两岸人民可以透过两岸关系的改善而同享其利;所谓工具性,是指将两岸关系做为单方赚取更多利益、获得政权或巩固政权的工具。
  
  两岸关系对于台湾的未来很重要,但是台湾内部对于两岸关系的政治功能看法不同。有人将其视为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有人视其为国家利益的选项,更多的人将其视为是否能够获得执政的工具,当然,还有一些政治菁英视其为创造自己历史定位的机会。
  
  依照中华民国宪法,追求统一是必然的选择。两岸目前的分治只是治权上的分立,而非主权的分离,因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者应有理想,不可推动违宪的分离主义。
  
  现实政治绝非如宪法条文一样简单,同样一部宪法在不同政治立场者的眼中有不同的解读,他们有的选择刻意回避,有的尝试扭曲精神,还有的干脆企图修改。民主化以后的台湾,宪法历经多次更动,原有的治权结构与精神已有改变,但是在核心的内涵上,由于外在环境的约束,包括领土与主权在内的条文均没有更动。
  
  宪法核心没有变,并不是它不能变,而是不敢变。政治人物们不敢变宪法核心,并不代表政治立场、态度或作为方式不能变。民主化以后的台湾,也没有多少人会认真在乎政党的立场及行为是否已经偏离宪法的核心规范。原本再正确不过的看法可以变成政治不正确,原本应该清楚表达的定义也被刻意的模糊处理。
  
  由于独特的台湾历史经验、曲折变化的国共恩怨情仇、复杂的东亚战略情势,以及美国的刻意拨弄,使得两岸关系在台湾难以进行理性的辩证。情绪、立场占据了大幅的言论市场,形成了一个多元的两岸关系视野。
  
  国民党的分治说:从偏离原则到邯郸学步
  
  从中国国民党的名称看来,它毫无疑问是一个认同中国、从属中国,甚而曾经引领中国的政党。1949年以后虽然立足台湾,但是统一中国一直是该党的神圣使命。很不幸的,这个理念在李登辉接任党主席后,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
  
  废除动员戡乱临时条款、国统会对“一个中国”内涵的解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制订,都是为两岸确立了“分治”的论述。在权力巩固以后,以“台湾主体性”为政治意识形态诉求的李登辉,决心要将国民党在治权上“分治”立场转向主权上“分离”的方向。1994年起,李登辉首先将“一个中国”民族概念化,虽然没有在宪法上修改“一个中国”,但是在政治论述上已将“一个中国”变更为“一族两国”。从此以后,中国国民党的“中国”两字,也从“政治法律”的概念变成“民族文化”的概念。1999年李登辉清楚地说出两岸为“特殊国与国关系”,算是为“一族两国”做了清楚地界定。两岸“分治”的原则遭偏离了。
  
  2000年与2004年国民党的两次败选,让国民党无法主导两岸关系。国民党即使在第一次败选后将李登辉逐出国民党,但是他们却无法,或严格来说,没有魄力去除李登辉担任国民党主席期间,为两岸定位所设的结构,即一个在由李登辉充分动员“台湾主义”本体意识下所塑建的“分离主义”结构。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但是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即使在两岸关系的物质性交流上采行了开放的措施,获得了成果,但是在两岸认同与定位上走的却是一个“没有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与民进党对抗的民进党路线”。
  
  马英九的邯郸学步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传说战国时代,住在赵国邯郸的人走路的姿势非常好看。有一个燕国少年,他很想向邯郸的人学走路的姿势。于是就不顾路途遥远,来到邯郸。他天天到街上看人家走路,一时学这样,一时又学那样,最后不但什么也学不会,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路方法都忘记了,只能爬回燕国去。这就是成语邯郸学步的来由。
  
  2008年以后,“邯郸学步”不再是庄子的寓言故事,而是马政府面对李登辉与民进党时的心态。
  
  2008年马政府执政以后,虽然口头上回到“九二共识”,但是实质上将“九二共识”窄化与异化。
  
  “九二共识”的窄化与异化以三个层面呈现。第一、“一中各表”只是台北对“九二共识”三点论述中的一点而已,但是在马政府的论述中,已将“九二共识”窄化为等同于“一中各表”,而不提其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谋求国家统一”两个共识。第二、将“谋求国家统一”的内涵异化为“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第三、将“一个中国”异化为“一个中华民族”。
  
  窄化与异化后的“九二共识”,成为两岸物质性交流的工具,而不再带有政治上的理想或自我期许。这四个字像是两岸关系的护身符,更像是“芝麻开门”的咒语。台北方面尽量不去说明其真实内涵,北京也担心把内涵说透了,反而会增加互动的困难,毕竟,“九二共识”自1992年起开始再2008年,已经沈寂了16年。只要坚守这四个字就足以开展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2007-2008年竞选期间,马英九还主张两岸应该签署和平协议、军事安全机制,但是很快地,从2009年中期起,马已经开始转变其立场并调整其步伐。现在看来,“九二共识”的功能仅存在于两岸的经贸交流,马政府不愿意将其外溢(spill over)至经贸以外的其它政治、文化、安全议题。
  
  “九二共识”的确在两岸经贸关系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海协会和海基会已经签署18项合作协议,两岸在旅游、金融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劳务合作、智慧产权保护等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使两岸终于实现全面、直接的“三通”,特别是ECFA的顺利签署,进一步催化两岸经贸的快速发展,两岸关系得到大幅度地改善。
  
  经贸交流与认同没有关系,即使是两个陌生人或对手,都可以发展经贸关系,但是政治、文化、安全议题都与认同密不可分。简单地说,如果没有共同的认同,在非经济性议题上能够获得成果的机会是有限的。
  
  2008年马政府上台以后,并没有在两岸认同议题上着墨。首先,马政府并没有将扁政府时期,在历史教科书的“同心圆史观”,也就是由杜正胜等强力推动的“一边一史”做结构性的调整。教科书仍然是采用“殖民史观”的撰写方式,将“台湾史”与“中国史”做切割。“台湾史”变成“国史”,“中国史”变成“外国史”。
  
  其次,马政府在认同的表述方式上也愈来愈往民进党靠拢。马英九几乎不再提“我是中国人”的说法,而是以“我是中华民族一份子、我的国家是中华民国、我是中华民国国民、我是台湾人”来表达马政府的认同论述。在1992年时,“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是台湾社会的普遍多数认同,但是2008年以后,透过马的新表述方式,“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认同者在马政府任内快速减少。
  
  第三、在前途论述上,马政府以“不统、不独”来取代“统一”。马政府没有恢复被陈水扁冻结的国统纲领与国统会。虽然马英九说,“‘不统’就是任内不会跟大陆谈有关统一的问题;‘不独’就是不会采取法理台独的路线”;但是任何一位认识中文的人都知道“不统”与“不谈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谈统”不能简化为“不统”。另外,不采取法理台独是否等于不走事实独台?如果从分离主义的定义来看,“台独”与“独台”只是国家名称“帽子”的不同,在分离的定义上是没有差别的。这些语言反映其行动的本质,有的走的是李登辉的路线,有的则是向民进党靠拢,“邯郸学步”的结果,让不少原来的支持者突然感觉到,马政府似乎已经不会走路了。
  
  这些会深化两岸认同往“异己关系”发展的论述与作为,自然也反过头约束了马政府在文化议题上的主动性。虽然马政府多次呼吁要签署两岸文化协议,但也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进一步从两岸经贸论坛就文化交流所讨论的议题来看,似乎强调的是两岸文化创业产业的交流,属于如何创造经济利润,而非深层的文化穿透互动。
  
  国民两党的共识:台湾利益重于两岸利益
  
  台湾利益重于两岸利益,并非只是国民党如此认识,民进党的看法亦是相同。差别仅在于国民党如果在野,他会警告主政的民进党,与大陆对抗会有损台湾利益。国民党因而从2004年起杯葛民进党对美国的潜艇、爱国者三型飞弹、P3C反潜机的军购。当民进党在野时,却会支持执政的国民党军购,而且还会认为更应以多编些国防预算来维护台湾利益。数据显示:迄今为止,马政府每年向美国采购武器的金额超过52亿美元,是李登辉政府的四倍,陈水扁政府的五倍。
  
  以下谈的是马政府在台湾利益与两岸利益之间的优先选择,基本上民进党对于马政府的这项战略选择是支持的,而且还认为做的不错。
  
  马英九政府在台湾利益与两岸利益的选择上,并没有接受“只有两岸有共同利益,台湾利益才能确保”的认识,而是明显地将台湾利益放在两岸利益之前,并尝试用以美国为首的力量来确保台湾利益。两岸经贸往来有助于台湾利益,但是马政府更认为,在政治安全议题上完全扈从美国,才能确保台湾的利益。
  
  马政府的“亲美、友日、和中”对外战略,从文字用语及排列的顺序上已经可以看出其亲疏远近的优先选择,对美要“亲”,对日要“友”,对大陆只要“和”。这个战略优先选择,与其说是马政府的政策,不如说是国、民两党共同的看法。国民党与民进党均乐于扮演美国扈从者的角色,随着美国决定重返亚洲,华盛顿与台北之间更找到了彼此利益的交集。
  
  先说“亲美”。自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蕊在2010年河内举行的东亚高峰会上,高调宣布美国愿意介入南海领土争议,揭开美国重返亚洲政策的序幕。美国要想透过重返亚洲,重新强化在亚洲的强权地位,必须找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假想敌,来凝聚美国与亚洲国家的结盟或合作。朝鲜半岛的不稳、中共与菲律宾、越南在南海的争端、中共与日本在钓鱼台列屿的紧张冲突,都成为了美国重返亚洲,寻求其再平衡战略的最佳机会与藉口。
  
  美国既然要重返亚洲,重新掌握他在这个地方的主导权,他当然不会愿意东亚盟友或潜在盟友破坏其构想。
  
  在两岸和平协议一事上,马英九在2012年已经清楚设定了“十大保证”,“公投”等先决条件,也不再要求国民党智库研究两岸和平协议应有的内涵。对于马英九政府或民进党来说,《台湾关系法》比两岸和平协议重要的多,如果两岸有了和平协议,美国一生气,废弃了《台湾关系法》,那该怎么办。
  
  2012年,北京在十八大报告中再度呼吁,希望能够“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今年(2013年)3月台北方面国防部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不仅以“条件尚未成熟”回应,而且继续强调“大陆军事威胁”。虽然中共不再被视为“唯一威胁”,但这份报告仍然公开表达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支持态度,表示希望美国强化亚太军事存在。总的来说,在两岸和平与军事安全的议题上,马政府的态度非常清楚,即“拥美拒陆”。
  
  2012年马英九在其胜选之夜,高调宣布希望台湾在十年内加入“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协定”(TPP)。美国积极支持TPP有其经济以外的政治考量,希望解构以中国大陆经济为主要市场的东亚区域整合,并强化美国在东亚的经济权力。马英九希望加入TPP的发言,更像是在政治上对美坚定“扈从”的表态。
  
  再说“友日”。不论是钓鱼台或是南海问题,马政府均公开表明“不与大陆联手”。马英九很得意地认为,在他任内与日本签署了李扁时期都不能完成的台日渔业协定。稍微有点国际政治常识的人均可以了解,最近日本之所以愿意签署台日渔业协定,不是因为日本受到台湾提出“东海和平倡议”的感召,而是拜大陆近来在钓鱼台事件的强硬军事行动所赐。日本希望透过渔业协定来瓦解两岸合作的任何可能。
  
  主权问题很敏感,涉及民族尊严与实质领土利益。一方面两岸是同文同种,应有共同的民族利益,也就是两岸共同的利益。钓鱼台列屿与南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值得两岸共同维护与开发。简单地说,维护领土主权与利益是一个民族主义的问题,而非仅是两岸政府个别的利益问题而已。放弃两岸联手,而与日本单方面达成渔业协议,也彻底打破了两岸合作护渔、保钓的想像,显示“友日”优先于“和中”。即使在涉及民族主义的两岸共同利益问题上,为了自己的渔业利益,马英九政府仍然不改其原本“友日”优于“和中”的战略优先选择。
  
  “窄化与异化的九二共识”、“不统、不独”、“只经不政”、“亲美友日先于和中”构成了马英九两岸关系的全貌。这个全貌,让大家看到那位从燕国去赵国邯郸学走路的年轻人,他不仅不会走路,连正确的应有方向都日渐混淆了,以为跟着壮汉走,就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路。
  
  民进党的分离说:退出死胡同但却在迷宫徘徊
  
  2008年以前,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视野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到1999年为止,在此期间,民进党对于两岸定位的主要看法是“正名制宪”,即成立台湾国。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显性台独”,即摆明要走台独。第二个阶段,为了赢得2000年的大选,民进党决定退出“显性台独”、“正名制宪”的死胡同。1999年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主张“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只是暂时同意国名为中华民国。这条阶段之为“隐性台独”,亦即目标是台独建国,但是目前容忍中华民国的国号。
  
  2002年陈水扁所提的“一边一国”论,其实仍是延续李登辉的“两国论”,在两岸定位上并无特别新颖之处,唯一的差别在于,透过长期“去中国化”的教育与政策,“一族两国”在民进党时期曾有再异化为“两族两国”的现象。
  
  陈水扁“离”的论述并没有给民进党与台湾带来生机,2008年民进党失去政权。2008年至2012年间,得益于“九二共识”,两岸进入大交流、大发展时期。2012年的大选,蔡英文不愿意承认与接受“九二共识”造成了民进党的失败。
  
  两次大选的失败,民进党逐渐了解,不仅“显性台独”是个死胡同,“隐性台独”同样也是个死胡同。为了再次执政,他必须退出那个死胡同,找一条有出路的道路。不过,这个时候,台湾仍有一个政党“台湾团结联盟”(台联)坚信,这个死胡同一定会有出路,他们的手法就是勇敢往前冲。他们认为,只要把前面的墙冲破,路就出来了。只是他们没有告诉追随者,这座墙有多厚,领导者是否也会不惜生命往前冲?不付出鲜血,墙是不会有裂痕的。
  
  经历了2008和2012年两次败选的民进党也有所认识,该党在选后反思其大陆政策,认识到“中国因素”包括两岸经济合作状况以及企业家的支持对选民投票倾向的重要影响,因此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在卸任之际提出要在与大陆的互动中加深了解,思考一条新的路。新任党主席苏贞昌也表示民进党有意与中国大陆改善关系、加强往来。大陆对此也予以正面回应,公开声明欢迎民进党基层人士到大陆访问,并邀请民进党党公职人员或者党籍立委以私人身份来大陆参加研讨会。但是,因为民进党在统独立场上与中共的主张存在很大差异,目前两党建立党际沟通管道也存在诸多问题。
  
  民进党虽然认识到,两岸关系议题是该党无法执政的最后一哩路,也愿意与大陆改善关系,可是由于民进党对于两岸定位仍有根深柢固的看法,也因而陷入了无以为进的困境。
  
  天王们在迷宫中徘徊
  
  在以“离”为基本论述的前提下,民进党内部,不同势力也分别提出各自的主张,苏贞昌担任党主席之后,虽然恢复“中国事务部”,并筹组“中国事务委员会”,但他自己亲自担任总召的结果便是谢长廷拒绝加入其中。近日中国事务委员会终于决定开会,谢长廷才在蔡英文等人的劝说下同意加入。除此之外,苏贞昌基本上没有发表太多有关两岸议题的谈话,反倒是在访日期间鼓吹“民主同盟”,这种几近配合日本右翼的观点,几乎很难为与大陆对话创造条件。
  
  蔡英文对两岸关系的主张主要体现在其2012年大选期间发表的《十年政纲》中,在有关两岸部份,她希望两岸“在互动中逐步建构多层次、多面向之‘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解决问题,维持稳定之建设性双边关系”。以上这些谈话,如果建构在两岸是“离”的基本论述上,一点意义也没有。
  
  2012大选期间,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并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但蔡两岸论述的核心,还是延续台湾前途决议文,本质上仍然是要回到“一边一国”的主要论述,针对两岸关系则只求两岸和平发展。相同于李登辉,蔡英文也是“显性独台”的信徒,她认为,经过六十年的民主洗礼以及台湾的总统直选,现在的“中华民国”政府已经不再是个外来政府,而是现在的台湾政府,因而主张“台湾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
  
  谢长廷则选择在2012年10月访问大陆,且又在最近半年内两次出访美国。针对台湾未来的出路,谢长廷主张台湾应该要亲美和中。而针对民进党两岸政策的方向,他主张“三受”,即要能让“台湾人民多数接受、美国接受及中国能忍受”,同时他还提出“宪法各表”的主张,其内涵为:“两岸两部宪法(Two Sides,Two Constitutions),中华民国宪法治理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治理大陆,两岸对等,互不隶属,但依宪法有特殊关系。”
  
  谢长廷提出“宪法各表”或“宪法共识”企图能够帮助民进党走出两岸论述的困境。但是谢长廷的基本主张仍是以“台湾是主权国家”、“台湾的前途要由台湾人民共同决定”为核心基础,他的“两宪论”仍是以两岸主权互不隶属为前提,也是以台湾的主权独立大陆之外,仅限于台澎金马为前提。因此,谢长廷与李登辉及蔡英文三者的主张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未来民进党是否可能会接受“两岸同属一中”?目前暂时看不到可能。毕竟对民进党而言,“台独”或许只是夺得政权的工具,但是与大陆相互为主权独立的国家却是目前民进党不可退让的底线,至于台湾叫什么国名并不重要。
  
  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显性独台”是民进党在未来最可能的选项,他们会接受“中华民国”,但是他们也会坚持“中华民国”的主权仅在台澎金马。
  
  民进党继承李登辉,以“台湾主体性”做为“离”的说辞。只是这种以“离”为最终目标的论述,不仅难以成为两岸未来政治关系的论述,也很难为两岸和平发展做出贡献。接受中华民国的“显性独台”主张或许可以帮助民进党走完迈向执政的最后一哩路,但是他却无法接续目前两岸和平发展的任何一哩路。
  
  民进党在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方面,目前并没有发展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完整的论述主要体现在蔡英文现阶段的台湾民意比较倾向于维持现状,同时希望两岸和平、扩大交流开放,因此民进党就在和平及交流两方面着力,但却忽视了没有两岸关系的改善以及两岸政治定位问题的真正解决,所谓和平与交流,都只能是暂时的。很可惜,无论是民进党还是蔡英文、谢长廷,都没有在根本问题上做出有价值的论述,他们还在迷宫中徘徊。
  
  统派的统一说:未考虑时空因素
  
  台湾是个多元的社会,就党纲说,国民党应该是个大统派,但实际上,国民党不仅不再谈统,而且内部有不少人也将“统”视为是政治不正确。目前统派在台湾的政治市场上并没有扮演重要的角色。
  
  从政治意识形态来分,台湾现有的统派可以分为“左翼统派”(左统)与“右翼统派”(右统)。“左统”,亦可视为“理念型统派”。其成员以“中国统一联盟”、“劳动党”为代表,大致信仰左派路线。该联盟成员不少人均曾在国民党执政时成为政治犯、遭到政治迫害,惟仍未改初衷。在两岸论述上持“一国两制”主张,认为两岸愈快统一愈好。
  
  “左统”的其它组织,例如夏潮联合会、劳动人权协会、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中华基金会、人间出版社、海峡评论出版社、远望杂志社、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新移民劳动权益促进会…等,近年没有在台湾的选举政治上扮演重要地位。
  
  这些左翼统派相信他们所信仰的是真理,是对台湾的救赎,认为他们为台湾人民准备的华衣是美丽的,是珍贵的,但是他们或许忽略了,在两岸的政治关系上,现在既不是初春,更不是盛夏,而是仍有凉意的深秋、有时甚而是峭冷的寒冬。他们认为“一国两制”是华衣,但是一般的老百姓或许身体没有他们健壮,是消受不起的。
  
  “右统”,亦可视为“民族主义式的统派”,主要是以“新同盟会”、“中国团结联盟”为主。原以小市民代表自居的都会型“新党”,在连续选举挫败失去议会舞台后,目前也积极参与“右统”并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另外,最近新成立的“中华民族团结协会”也可以属于此类型。
  
  这些组织在意识形态上走的是右翼路线,在两蒋时期也是坚定的反共人士,但在台独诉诸台湾民族主义,李登辉与陈水扁执政时期推动台独意识后,有感中华民族意识逐渐在台湾成为少数的危机感,而慢慢抛弃原有在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反共”坚持,转成为民族主义的统派。为争取新党立委进入立法院,2011年8月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助选时曾喊出:“笨蛋,问题是统一”。这显示,该党从早期以“小市民”自居,希望发挥小市民的团结来改变社会,已经将认知转换为将“统一”视为是解决台湾困境的核心药方。
  
  右翼统派认为台湾的问题出路在统一,统一就像是那件华丽的衣裳,只要穿起来就美丽,他们可能也忽略了,身型不适合如何穿、身体不好不见得适合穿,在对的时候,衣裳才能彰显它的美。现在看来,这个时候不仅没有到来,可能还需要一段不算短的时间。
  
  由于2005年,在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大党联手修宪采日本式单一选举制度以后,台湾的小党在议会几乎难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一国两制”的主张在台湾又几乎没有可以被普通接受的可能。当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统派都缺少自己的两岸关系论述,且又坚决反对台独时,就很容易被外界打成中共“一国两制”的同路人,这也使得统派在台湾无法与群众理性对话,统派的领导者可以在大陆被视为上宾,但是在台湾却连媒体的一角均难见。这也是两岸关系发展中一个独有的现象。
  
  民间学者的统合说:一条避凶趋吉、合情合理的道路
  
  前面所提的三种不同视野却有着相同困境。国、民两党虽然有不同的两岸关系视角,但是“只经不政”、“亲美友日先于和中”两点却是两党目前相同的政策认识。国民党的“窄化与异化的九二共识”、“不统、不独”两岸定位主张虽然与民进党的“一边一国”、“一边一宪”不同,但是其本质均强调两岸为互不隶属的“异己关系”。而“只经不政”、“亲美友日先于和中”的战略选择择,更强化了这种认同上的“异己关系”。建立在“异己关系”上的两岸关系道路,必定是条趋凶的窄路。
  
  国民党正在以“隐性独台”(一方面主张一中宪法,主权涵盖全中国,但是一方面又主张自己是主权独立)的面貌呈现其立场,民进党极有可能在2016年从《台湾前途决议文》的“隐性台独”走向“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国家”的“显性独台”,那时无论是国民党或民进党获胜,虽然表面上看来是“中华民国”这个国号的获胜,它解决了台湾民主化以后对于国家认同的困境,但是却极有可能为两岸的国族认同割裂了鸿沟。毕竟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不是在于谁叫做什么名称,而是在于两岸是否同意大家共有一个主权。
  
  “分而不离、和而不合”是美国对两岸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由于目前国、民两党均以美国为马首是瞻,对美国扈从,因而不与大陆在涉及两岸民族海域的核心问题上合作。这些行为有可能会冲击到北京对台北的互信,而促使两岸关系的解决方式往冷冰冰的现实主义发展,这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并非正数。
  
  统派的视角可以充分反映大陆的两岸关系走向及观点,但是由两岸目前正是两岸和平发展期,距“统一”还有一段可能不算短的时期,春天的衣服再美,也不适合冬天穿,因此,统派的诉求难在台湾内部得到共鸣。又由于统派在台湾的民主选举中难以获胜或发展,在“西瓜偎大边”的世俗观点下,支持者更难以成长,更重要的是,台湾统派发展的挫折,也相对地会冲击到北京“一国两制”主张的正当性。简单来说,如果台湾民众将北京与台湾的统派划成等号时,统派的局限就等于北京论述的局限。
  
  上面三种对两岸关系不同的视角与论述,都使得台湾陷入困境,也无助于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做为学者,基于长期对两岸关系的认识,本人与两岸统合学会的朋友,提出两岸和平发展期应有的视野,即“一中三宪、两岸统合”。我们认为,“一国两制”是北京对统一后政治安排的主张,它不是为两岸和平发展期的政治定位所设计;而国民党的“分治”论述,愈来愈往民进党的“分离”论述靠拢,再加上美国适时的介入与影响,使得两岸关系的发展充满不稳定的因素。
  
  要为两岸关系发展找到一条最好的道路,首先就必须确定现状是什么?未来的方向应该往哪走。简单来说,目前两岸的法理现状是:两岸在主权的宣示上是相互重迭,即均包括对方,两岸的治权均来自于彼此宪法。两岸若能在此基础上签署和平协议,相互承诺不分裂整个中国主权,并相互尊重彼此的治权,这个签署后的和平协议就成为一份两岸均必须遵守的宪法性文件。未来有关军事互信、国际共同参与、经济、金融,甚而成立相关共同体的协议,都可以成为两岸第三宪(一组宪法性的文件)的内容。
  
  这种两岸共同建构未来的过程,不再是谁吃掉谁的选择才能够让台湾安心地与大陆互动。在两岸互动过程中,两岸透过统合(即大陆所说的“一体化”)机制,两岸可以在一些政策与事务上“共同治理”,这对于两岸政府截长补短,共同为两岸人民创造福祉有莫大助益。我已经多次在《中国评论》月刊与网路中陈述“一中三宪、两岸统合”的具体内涵与精神,读者有兴趣可以阅读了解,此处就不再多述了。
  
  结语:奉劝与提醒
  
  一个开放的社会应该尊重多元,一个开放的经济也应该鼓励多元。但是对一个攸关台湾命运的两岸关系,我们是否也是要以“多元”为由,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举来检验哪一条才是正确的道路?我们有责任不要将两岸关系变成民粹政治下的牺牲品,也不要将两岸关系做为实验室中的实验品。两岸关系攸关人民的生命与幸福,这种事情是不能操弄,也不能实验的。
  
  我有几句语来奉劝国、民两党。任何一个“多元”的社会都有最基本的核心价值、信仰。处理两岸关系的核心价值信仰应该是“和平”,两岸人民无论如何不应该以战争或威胁来解决问题,而分离主义的主张或作为却可能让两岸的和平发展路径停滞或逆转。
  
  在处理两岸关系与对外的战略优先选择方面,即使台湾内部有不同的多元视角,也必须了解,美国绝对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命运放在美国的手上是一件极危险的事。历史显示,美国放弃盟友的例子并不少见。台湾如果想要游走在北京与华府之间思图谋利,也要了解,两只大象不管是做爱还是打架,旁边的小草都注定要倒霉。小的一方要想站在翘翘板中央用左右脚保持两个壮汉平衡是非常不容易,“亲远疏近”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台湾目前还能维持其“美、日、陆”的平衡政策,是因为北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逼台湾表态,以及美国认为台湾目前还可以为其亚洲新战略服务。
  
  我也有一些话想提醒北京。两岸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即使有大小之分,但是彼此还是要相互尊重。“平等不对称”是两岸宪治与对外权力关系的写照。两岸未来的道路一定是两岸携手前行,而不是谁吃掉谁,“共同”两个字应该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核心词。只有“共同缔造”的未来才是美好的。
  
  治权上的“分治”与寻求主权的“统一”,两者之间原本不应该有冲突,而是需要一个过渡的连结。“统合”可以连结并包容这两种论述。因为两岸彼此对于主权范围的宣示是重迭的,因此,“统合”是两岸治权的统合,而与欧洲既有治权,也有主权的“统合”不同。由于“统合”就是由两个主体共同创造第三个主体的过程,因此,透过制度性的安排,当然可以照顾到“台湾主体性”的需求,充分满足再“分离”主张者的主体性诉求。
  
  相对于现有的“分治”、“分离”、“统一”三种论述,透过“一中三宪”的架构,两岸透过“统合”共同缔造未来的政治安排,应该是台湾多元视野下一条最符合台湾利益与两岸利益的道路。

  (本文原刊载于《中国评论》2013年6月号,总第186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