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5.两岸共同体史观之呈现

  【背景说明】两岸统合学会成立时,即以聚合并深化两岸认同为职志。我们认为,缺少认同的两岸,就像缺少大树盘根,只有砂石的大山,根基脆弱,一遇大雨或遭不当掘取,即快速剥落。如要防止土石流的肆虐,唯有为大山广植善苗,复剥补危,强固根基,除此之外,断无速成或简易方法。
  
  李扁十余年的分离史观教育,特别是透过历史教科书的书写方式,形成了一股绝大的力量。2011年为民国一百年,台北方面政府大力推动“建国百年”的庆祝活动,这应该是一个厘清正确史观的绝佳机会,可是很遗憾地,我们没有看到马政府或执政的国民党有对于百年以来自己的历史,有进行史观性的全面整理及推广。
  
  我们很早已经看到这个问题,因此,当时我们就决定要排除一切困难,为百年来中华民族近现代史拍摄一部可以给年轻人观赏的纪录片,以帮助他们修正目前已被灌输的分离史观,接受一个符合史实与两岸共同利益的“共同体史观”。虽然两岸统合学会仅是一民间社团组织,无论人力、财力均难以与政府的力量比拟。不过,在“立言”更需“力行”的认识下,我们决定走下去。
  
  本文将纪录片的由来与内容作了介绍,希望能够透过纪录片唤起共同记忆,以协助寻找共同的认同。本文揭橥了共同体史观的两个主轴:第一,百年以来两岸人民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摸索前进,尝试找寻一条最符合中国人的道路;第二,每一阶段现代化的成败,其结果均影响到两岸的人民,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两岸其实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纪录片拍完以后,在星云大师的协助下,佛光人间卫视安排了多次的播出,台北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台中、新竹、台南、高雄、嘉义、花莲等地的文化中心或图书馆亦有播放。我个人并在全台湾三十多所大学进行纪录片放映与专题演讲。在此特别想引述一段北一女高三资优生看完纪录片后的感想:“现在我们这辈的年轻人,大多有种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算中国人的迷惘,如果说不是,似乎无法说明全身弥漫的中华文化到底属不属于中国;如果说是,又感觉自己是台湾人,对岸的十三亿人口非我族类。看完《百年中国:迷悟之间》这部纪录片之后,虽然我还是无法明确定义自己的身份,但我却明白了,自己永远割舍不掉中国历史一路走来的血泪,即使如今两岸分治,我仍是中国史中的一部分”。
  
  前言:唤起共同记忆、寻找共同认同
  
  每个人都有从前,每个民族都有历史。如何认定过去,就决定如何面对未来。因此,史观并不仅是如何看历史,更是如何看未来。
  
  有人选择遗忘过去,有人选择曲解记忆。或许在遗忘中可以自我逃避、在曲解中可以自我安慰,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遗忘与曲解只是自我的畏缩,不仅破坏所有群体的共同记忆,也使得未来失去共识。
  
  在这样的认知下,两岸统合学会希望透过一部纪录片,帮助两岸全体中国人与海外的华人,共同回忆我们曾经走过的路,让选择遗忘的人重拾记忆,让曲解的人了解真实。
  
  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它不仅是找寻某一事件的究竟真实,也是记录近百年来,四个世代走过的风风雨雨;它不仅是发掘时代的故事脉络,更重要的是想告诉人们,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过去。
  
  两岸从1949年开始分治,政治上的对峙自然需仰仗史观的零合教育支撑。因此,共产党与国民党对于现代史的认识是不同的。1990年代民主化以后的台湾,由于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政权之争,双方也分别对“中华民国与台湾”的关系进行不同历史诠释,以图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2008年起,两岸关系快速进展,关系的改善也促使两岸必须重新认识现代史。彼此在一些问题上开始有了交集,但是仍有不少的歧异,其中有的是历史记忆不同,有的是记忆的选择不同,也有因为对未来路线看法不一而刻意曲解历史。
  
  北京从传统互争生死的国共“内战史观”往“民族发展史观”调整(请参考张亚中,〈建立两岸共同体史观(二)〉,《中国评论》,2011年1月号,总第157期,表3)。台北方面却是往另一个方向变化。为了争取执政,1999年起民进党透过〈台湾前途决议文〉,接受了中华民国暂时做为国号,算是结束了他们的激进台独诉求,但仍没有放弃属于“台独史观”的“被殖民论述”。经历了李扁十余年的去中国化教育与政治操弄,即使国民党的马英九在2008年上台,其史观也并没有调回到国统纲领时的“一个中国”为基础的“分治史观”观点,反而是逐渐往只谈中华民国,避谈“中国”的“偏安史观”滑动(张亚中,〈尔忧选举、我忧两岸:2012后有无两岸和平协定?〉,《中国评论》,2011年7月号,总第163期)。
  
  国、民两党所代表的“偏安史观”与“台独史观”,其共通点就是减少对1949年以前在大陆的历史关注,而着重1949年以后在台湾的政经社会发展。两党相异点在于,“台独史观”视1990年代以前国民党的统治多属负面,将历史简化为228事件对台湾造成的灾难,以及民进党为台湾民主的贡献。
  
  虽然随着两岸关系改善,在面对台湾时,北京已减少“内战史观”的表述,而将民族发展或复兴做为看待历史与未来的论述,但是由于两岸政治不改敌对,北京仍然没有处理如何面对中华民国政府的定位问题,因而也就难以用客观的态度来面对自辛亥革命以来,国民政府在各类历史事件中的作为。
  
  2011年是辛亥百年。一百年应该是个难得的时间去回顾我们走过的岁月,但是在目前两岸政治仍然敌对、台湾内部蓝绿又各有所图的情况下,很难期待哪一个政府、哪一个政党,可以用中正和平的态度、客观包容的精神,来回忆过去、反省历史。既然很难做,政府政党也不愿做,在这重要的百年历史时刻,总要有人做吧!舍我其谁的心境,油然而生。
  
  认同是两岸和平的基础,不同的史观会强化自己的立场、否定对方的主张,从而使得双方缺少共有的认同。在辛亥百年之际,两岸统合学会认为有必要透过一部纪录片的反省,让两岸所有中国人与海外的华人能够从过去找回认同、看到未来应走的道路,这是我们制作《百年中国:迷悟之间》纪录片的缘由。
  
  名称:为何以《百年中国:迷悟之间》为名
  
  (一)为何用“百年中国”,而不是“建国百年”或“辛亥百年”?
  
  第一,我们不是纯粹站在1911年辛亥革命这个时间座标点上回顾过去,要反省的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所面临的苦难及所做的各种尝试。“百年”这两个字,在纪录片中是一个笼统的数字用语,它的起点不是辛亥革命,是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开始。
  
  第二,“中国”一词不是单指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指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所有经历这段历史人们的共有符号,包括1949年以后两岸各自发展的历史。在地理上,中国包括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即使是1895年割台后的台湾人民在百年中国的历史中也包括在内。“中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不是政府的代称。我们一直认为,两岸不能脱离中国,但是也不可一方独占“中国”这个应属于所有中华民族的话语权。
  
  另外,由于李扁十余年来去中国化的教育,“中国”一词已经逐渐被异化,它不仅已经不再是中华民国的代称,而是另一个“他者”政权的符号,甚而连国民党都有人认为使用此词是“背叛台湾人民”。因而,从一开始就有善意人建议,在台湾不要使用“中国”这词做为纪录片的名称,以免沦为政治不正确,遭受污蔑与打击。但是我们认为,两岸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回顾的是百年中国的历史,为何不使用正确的名词?因此,我们坚持使用“百年中国”这四个字。
  
  (二)为何用“迷悟之间”,而不是“是非之间”或“对错之间”?
  
  “迷悟”一词原本为佛教的用语,也是道家对人世的看法,它不同于二元世界的正邪、对错与是非。
  
  在探索百年来曾经走过的岁月,我们不是从具有价值意涵“是非之间”或“对错之间”来相互指责、昨非今是、我对你错。这不表示我们没有价值对错与是非概念,而是回顾过去,我们愿意用理解与包容的态度来看待。
  
  百年来,无论是路线方向或优先顺序的选择,虽然少数分子存有私利,但是绝大多数是以振兴民族为最大目标。或因知识有限,见解不足,急于收效,对所处时代的迷,对自己路线的迷,对理想世界的迷,使得中国就在争议中渡过了大半个百年。虽然事后看来是迷,但是在当下,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悟,认为自己走的是大道,别人是歪道,“己悟他迷”的结果是所有中华民族都迷惘了。群众被启发、被带领,有的最后大梦乍醒、有的终身无怨无悔。整个民族就在这种迷悟之间不停轮回与徘徊。
  
  “迷悟之间”要彰显的,不是责备、更不是怪罪。往事逝矣!从这一段迷悟的历史中,我们可否找出过去为何迷,如何迷,为何不能悟?真正的悟又应该是什么?这是《百年中国:迷悟之间》这部纪录片能够传达的讯息。
  
  主轴:现代化的进程与命运共同体
  
  纪录片围绕两个主轴展开思考:一是探讨百余年来,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寻求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迷”和“悟”。一是透过历史了解,百年来所有中华民族,现在的两岸,在历史所发生的悲喜苦乐中,其实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合作是悟,斗争是迷;能悟是幸,执迷是难。
  
  (一)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摸索
  
  每一个阶段开始,我们都认为自己开悟,找到方向了,但是事后却发现,其实自己原来还在迷雾当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放一把火烧了,中国人悟到要现代化就必须奋起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甲午战败,发现只追求船坚炮利是迷,维新变法才应该是现代化之悟。变法不成,君主立宪说成为不能解决中国困境的迷,先摧毁再重建的暴力革命论又被认为是悟。
  
  袁世凯选择帝制,中国知识分子又发现,一夜成功的革命只是个迷,缺少民主内涵的共和制度并不能够阻碍军阀循私割据。五四的北京大学青年学子认为,没有民主与科学,中国的发展走不出迷,1921年成立的共产党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给中国带来真正的悟,马克思路线才是中国正确的现代化道路。
  
  孙中山继续宣传三民主义,他相信这才是中国的正确道路。他认为以前没有成功的迷是因为缺乏自己的武力,因而建立黄埔军校。国共合作,但仍是各持其悟,坚持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北伐成功,难得有黄金十年提供国民党实践其现代化理想。东北边的日本,忍不住了,他们在想,不赶快打断中国的现代化,中国起来怎么办?这是日本继甲午战争第二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1895年后就离开了中国的台湾,经由殖民国日本开启了一条不同于大陆的现代化道路。这条现代化的道路有着太多日本利益与功利的考量,虽然台湾享受到某些现代化的成果,但是做为日本前进南洋的“基地”,它的现代化必须以皇民化为代价、付出尊严、切断与中华文化的脐带。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迷。
  
  1949年起,两岸各自走上不同的现代化路径。大陆开始实践其共产社会主义道路,台湾则在美国的羽翼下,以三民主义为纲领。它们基于不同的理由,在政治上有极权与威权的差别;在经济上,有吃大锅饭的社会主义与中小企业为主的资本主义差异。
  
  昔日之迷并非一文不值,没有大迷岂有大悟?1949年国民党政府到台湾后的建设,不就是对先前在大陆所作所为的大悟反省?蒋介石虽然期待“光复大陆”,但他更知,先决条件就是“建设台湾为中国的模范省”。继任的蒋经国也了解,在退出联合国后,只有“革新”才能“保台”,台湾因而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大幅前进。
  
  1979年起大陆的改革开放能够顺利推动,也是人们对于文化大革命灾难的大彻大悟。邓小平暂时放下了形式上的主义与路线,选择“摸着石头过河”,以“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的务实理念,开启了大陆的快速经济发展。
  
  从此以后,两岸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有了交集,也彼此累积了相当多的经验,在未来的现代化道路上,两岸应该相互学习,截长补短,共同为整个中国的振兴一起努力,是我们在纪录片所做的呼吁。
  
  现代化理想的内涵与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我们纪录片可以讨论的内容。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的迷在哪里?哪些做得还不够?做为一部纪录片,我们将最后一个画面停留在孙中山最锺爱的四个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理想:“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对某些人来说或许是个乌托邦,但是这应该是现代化,或者说民族复兴的最重要内涵与目标。“天下为公”意指我们所有努力的成果均应由每个人所有,不仅要国富,更要均富;不仅要民强,更要共享福祉。同样的,“中国”也是大家的,不仅是官员、政党的,也是人民的,它更是两岸所共有的,大家都是命运共同体的一员。
  
  (二)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
  
  或许有人会从历史的灾难中发些国难财,但是绝大多数人民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环环相连的。一荣俱荣、一枯俱枯。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千年未有的变局。挫败中的清廷仍处迷雾,后来居上的日本,在甲午海战中,一举摧毁中国器物现代化的尝试。清廷对现代化迷惘的代价就是必须割让台湾。何其不幸,我们百年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一开始是以“割地赔款”、“现代化失败就是民族屈辱”为开场。
  
  屈辱中的国人,并没有自弃,他们或而选择上书,或而选择流血,希望能够改变中国的命运,也是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使是已经被迫改变“主国”的台湾,也不忘对“祖国”的关怀。在维新变法的“公车上书”中,有五名是来自台湾的举人,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志士中,也有台湾人的身影。
  
  辛亥革命成功,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成立。可惜,人民只知共和,不知民主。由于人民已经了解共和,因此袁世凯只能称帝八十三天。但是由于人民对民主素养不足,更没有整个中华民族为一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只有效忠个人与我群的利益。民国成立以后,军阀割据,逼得孙中山再次北伐,继续革命。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是分裂的,虽然已经认识到,为了团结必须改“驱逐鞑虏”为“五族共和”,但是主义、路线、权力、利益让中华民族继续撕裂。军阀斗、国共斗,暴动、清党,国人没有一天停过,这样的撕裂的中国,又如何能够静下心来走向现代化?
  
  中国大陆虽然在乱,但是已经被遗弃的台湾并没有忘掉血缘与文化的脐带。原住民冒着灭族的危险,坚持抗日,知识分子在武装抗争失败以后,转为软性抵制。包括连雅堂在内的文人,透过撰史、诗文、教育、整理语言,让他们的子子孙孙不要忘了自己是炎黄子孙。他知道自己在殖民统治下的命运是与“祖国”分不开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星星之火,终于引爆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悲壮也最波澜壮阔的一次抵抗外侮战争。当时体质仍孱弱的中国,只能拚尽一切所有,浴血奋战。卢沟桥把中华民族澈底地连结在一起了,国共两党在民族救亡上找到了交集。至于当时原本是炎黄子孙的台湾民众,也被迫卷入了大和民族与中华民族的生死决战,有的选择回到中国这个“祖国”,有的被迫动员为日本这个“主国”而战。
  
  很遗憾的,在民族携手团结之时,国共两党仍有不同的立场与盘算。抗战一结束,他们再次阋墙,争的到底是主义、路线,还是权力?人民已经分不清了。从抗战到内战结束,整个中国那时既有团结,又有私心,既有醒悟,又有迷惘。
  
  大合之后就是大分。团结抗战胜利的喜悦没有多久,不出五年,国共双方就隔着台湾海峡兵戎相向。两岸内战自此夹杂了明确的国际因素与利益。在意识形态、主义、路线的号召下,原本有着共同命运的中华民族,自此分隔两边,在叫骂声中,各走各的道路。
  
  1949年以后的两岸,双方各视对方为匪,一是共匪,一是蒋匪。在那个匪来匪去的年代,只有飞弹飞来飞去,人民之间的往来阻绝。亲情成为禁忌、通商视为通敌。不过,当时政治的对峙没有影响到对于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一边是反共不反中,一边是反蒋不反台。吵归吵,闹归闹,大家还是炎黄子孙的一分子。
  
  血缘毕竟不是河水,它不会枯竭,它有记忆,更有生命。一群老兵在台北的总统府前高举布条“我想回家”,撼动了冰冷的政治。兄弟再相残,也应有终时。蒋经国在垂暮之年,想到民族的脐带不应断裂,决定开放探亲。洪流有了出路,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创了今日的两岸交流。台湾的小企业家们随之走进了大陆,为大陆在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注入活水。
  
  近五十年的反共教育不是一夜可以改变,近半个世纪的反国民党宣传也不是一日可以消弭,站在一旁的美国也绝不会自舍利益袖手旁观。北京仍然不愿放下手上的武器,让台湾因为恐惧而不敢独立。台北也担心如果接受一国两制,不就是等于失去了自己,认为只有继续靠着美国老大哥,才能对抗北京这位兄弟。
  
  原本应该是命运共同体的两岸,就这样在不信任的迷雾中互动。由于台湾与大陆政治分隔已经有一百多年,中间只有短短的四年,同属一个中央政府。这给了一些分离主义者极大的操弄空间,忽而主张独立,或而表示“特殊国与国”,或而倡导“一边一国”。在他们去中国化教育下,对于中国与中国人的认同也快速折裂。特别是大陆近年的快速崛起,更使台湾某些人有了恐惧的理由,担心被大陆逐渐消化侵蚀,因而反对ECFA。这些看似可以理解但是并不明智的作为,其实深深地减弱了台湾可以在大陆现代化中扮演积极角色的功能。
  
  两岸不仅是在文化血缘有着相近与相通,在地缘位置上也是一体。随着经贸全球化、环境全球化、通信交通的便捷,在生活上两岸几乎已经密不可分。台湾与长江、珠江三角洲的密切交往,比诸大陆的东北与西南、沿海与内陆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除了政治以外,两岸几乎已经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
  
  纪录片希望呈现所有中华民族与两岸,其实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对立不信任,一方不放弃武力,一方尝试走台独或偏安道路,结果就是重回百年中国纷争不断的老路。如果我们选择彼此尊重,相互扶持,甚而共同治理,那么由两岸构成的下一个百年,必然是阳光胜于冰霜、晴空多于风雨。
  
  如何巩固两岸现有的经贸整合,如何建构两岸政治上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与汪道涵先生“共同缔造论”的看法是一致的,两岸不应是谁吃掉谁,而应是共同缔造,在具体落实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中三宪、两岸统合”做为政治定位与未来走向的共同缔造结构。
  
  结构:从“千年巨变”到“百年之悟”
  
  《百年中国:迷悟之间》总共分为六集,每一集约五十分钟。把百年历史压缩在三百分钟里并不容易,纪录片梳理出六大段落。六集分别为:千年巨变、萁豆相煎、烽火沧桑、探径寻路、兄弟登山、百年之悟。
  
  片头由一对小男孩与小女孩齐力推开了百年中国的历史卷轴,代表新生一代向历史的探索,也象征年轻一代准备接续历史的未来。
  
  第一集“千年巨变”。我们以在台北的国父纪念馆为开场的场景,这是在辛亥百年时刻对孙中山先生的致敬。画面然后转到北京的紫禁城,开始一段不会令人舒服的百年中国历史,以历史的脉络,探索中国在面对西方帝国主义文化、价值与船坚炮利冲击时,所面临各种启蒙救亡图存的尝试。“千年巨变”指的是中国面临到西方所带来千年未有的巨变,以及从专制走向共和的千年巨变。
  
  第二集“萁豆相煎”。我们用台湾知名歌仔戏杨丽花的“洛神赋”开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仅是所有中国人所熟悉的家庭悲痛,更活生生的在历史中不断重演。军阀相残、国共相煎,是从民国初年到对日抗战期间大陆这块土地上演的戏码。在大陆“萁豆相煎”的同时,台湾却是经历企图跳离日本这个釜镬的萁豆;在北京大学高唱抛弃传统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时,台湾的同胞却在日本皇民化教育下坚守着汉文与传统文化。主义、路线是这个时代的时髦词汇,但是内斗、流血却是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
  
  第三集“烽火沧桑”。我们从大陆观光客在阿里山欣赏日出开始。阿里山有着大陆人民对台湾的想像,这里的神木是日本神社喜欢的栋梁。阿里山有着大陆、台湾与日本人民三方的共同历史记忆,只是彼此的记忆角度不同。“烽火沧桑”这一集,从对日抗战到国共内战结束,1949年国民政府到台湾为止。这段历史可以看到民国成立以后,中华民族第一次全民大团结;也看到兄弟间最后如何反目成仇。这是一段极具戏剧张力的历史,故事从卢沟桥的抗日号角开始,但是结果却是百万人民横跨台湾海峡,展开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迁移。中华民族以大团结渡过亡国危机,但是又因路线与私利继续撕裂。
  
  第四集“探径寻路”。苏秦和张仪,孙膑和庞涓,这两对都是同班同学,他们也都是鬼谷子的信徒。前两名学生分别用不同的理论相互对抗搞得天下大乱,后两名则反目成仇,分别效忠不同主子而展开生死之斗。这就是1949年以后两岸在现代化道路上选择的写照:“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我们请大陆西安的皮影剧团为本集开场。大陆与台湾,一个往左、一个往右。大陆开始其共产主义路线的实验,台湾则走上以三民主义为号召的资本主义道路。两岸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上“探径寻路”。大陆经历了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台湾则是成功地完成土地改革,经济起飞。双方虽然在台海两岸各自探径寻路,但是在纽约的联合国,以及全球的外交战场,却仍是近身搏斗。当蒋介石与毛泽东这两位强人分别过世时,追求现代化道路的阳关独木也渐渐走向尾声。
  
  第五集“兄弟登山”。世界第一高峰圣母峰(珠穆朗玛峰),是雄心壮志的登山好手都想登临的颠峰,就像是每一个国家都希望登上现代化的最高峰。当一个人的身体状态不好时,他怎敢挑战登山,当中国处于战乱和贫穷时,它既无心、也无力去攀登。1979年以后的情形有了改变,大陆改变了它的策略,邓小平这个登山队长,以改革开放这面大旗带着大陆人民拚命往山顶上冲。台湾这边的队长是蒋经国,他从1970年代起就已经扮演着实际的领导角色,推动十大建设、加速地方自治,最后,国会增额选举、开放探亲、解除戒严,一举把台湾推向了亚洲四小龙的顶峰。
  
  这两位都经历过苦难的难兄难弟,一个从东、一个从西,带着队伍向山头迈进。他们已经从生死斗争的仇敌转换为竞争的对手,一个提出了一国两制,另一个坚持要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当然,他们并没有分出高下,但是他们都把团队往前推进,两岸的人民都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这也是百年中国以来,中国找到了登往山峰的路径,他们不愿再走冤枉路了。他们不再是阳关独木,而更多是在不经意中已经殊途同归。事后来看,这不正是孙中山先生在其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实业计划里面已经提示过的道路吗?
  
  第六集“百年之悟”。中国人爱梅,为梅的坚毅赞叹。近百年的中国正是如此,历经了腐败的帝制、列强的欺凌和内战的烽火及昏昧不清的骚动,但是这样的寒冬并没有让我们凋落。不过,历史如果不能增长我们智慧,迷惘不能让我们有所醒悟,我们也没有资格再观赏一直挺立的寒梅。第六集是最后的一集,不仅有回顾,更有期许。
  
  这一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的回顾,分别谈台湾从蒋经国以后,李登辉、陈水扁的发展路径,以及大陆从邓小平以后,江泽民、胡锦涛如何延续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道路。很可惜的,民主化固然给台湾带来了政治自由,但是也付出了黑金政治、族群分裂的代价。台湾内部蓝绿的对抗,似乎较之以往的国共斗争不遑多让,其结果是台湾经济停滞,掉到亚洲四小龙之末。反观大陆,继续其百米的接力,虽然在民主方面的表现仍有距离,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些社会问题,但是毕竟已在快速崛起。
  
  第二部分为总结,包括三个段落:首先,探讨认同对于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其次,探讨如何建构两岸为一个真实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认为未来的中国应由两岸平等共同缔造,“一中三宪、两岸统合”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选择。第三,对百年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反省。最后,我们请两位德高望重的宗教领袖,一位是天主教的单国玺枢机主教与佛教界的星云大师,为我们百年中国做总结与祈福。最后的画面再回到台北的国父纪念馆,做为我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最后敬礼。
  
  访谈:集两岸菁英共成大事
  
  历史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历史的诠释更不可能只靠一人。为了让纪录片呈现出正确的史观,我们访问了两岸的历史专家,以及在历史现场的重要人物。由于我们在大陆停留的时间有限,在台湾拍摄的时间也不足,很多优秀的知名学者无法配合拍摄时间而被迫遗珠,迄今仍感遗憾。
  
  我们另一个遗憾与抱歉在于,每一个访谈几乎都是两个小时左右,但是由于纪录片的时间有限,每位专家的访谈几乎都只能使用几分钟而已。
  
  为了表示尊重,所有的访谈都是由我亲自为之,从交谈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专业。两岸共同参与访谈的学者、专家名单,大陆方面包括:
  
  张海鹏(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王晓秋(北大历史学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王键(中国社科院台湾史研究中心秘书长)∕时殷弘(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天石(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同新(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步平(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副所长)∕何理(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唐晓辉(抗战纪念馆副馆长)∕董志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东林(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王振民(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辛旗(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章念驰(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薛澜(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鞍钢(北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余克礼(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张冠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唐树备(前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
  
  台湾方面的学者专家包括:
  
  星云大师∕单国玺枢机主教∕连战(国民党荣誉主席)∕胡佛(台大政治系荣誉教授)∕程建人(前外交部长)∕钱复(前外交部长)∕许信良(前民进党主席)∕邱进益(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陆以正(前驻南非大使)∕曹兴诚(联电荣誉董事长)∕陈鹏仁(前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邵铭煌(国民党党史馆馆长)∕朱云汉(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蒋经国国际学术基金会执行长)∕郁慕明(新党党主席)∕查时杰(中原大学荣誉教授)∕刘维开(政大历史系教授)∕黄俊杰(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谢大宁(两岸统合学会秘书长、佛光大学文学系主任)∕邵宗海(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王立本(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李君山(中兴大学历史系教授)∕高金素梅(立法委员)∕黄光国(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王晓波(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开煌(中国大陆研究学会理事长)∕邵玉铭(行政院北美事务协调会主委)∕林祖嘉(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建甫(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戎启平(台商)。
  
  香港方面则是访问了香港中国评论通讯社的郭伟峰社长。
  
  足迹:重回历史场景
  
  做为一部纪录片的拍摄,呈现稀有的历史画面非常重要,但是重回现场,在不同时间找回同一空间曾经发生过的种种情事,更让人百味杂陈。我与摄影团队乘车,行遍了整个台湾与大陆几个重要的历史场景。为了节省经费,我们用最简朴的方式食宿,但是用最严谨的态度、高画质的影像记录这些历史空间。以下就是我们曾经出外景的地点。
  
  大陆方面的实景地点包括:北京的台湾会馆、香山碧云寺、圆明园、颐和园、天安门广场、北京大学、菜市口、北京故宫、北大红楼。上海的外滩、鲁迅纪念馆、新天地、陆家嘴、金茂大厦、中共一大会址、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杭州的超山梅园。横店的拍摄片场。南京的中山陵、大总统府。江西的井冈山。厦门的鼓浪屿。深圳的改革开放纪念馆、莲花山。西安的华清池、兵谏亭。延安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埔军校、广州大元帅府、沙面十三洋行。香港的实景则包括维多利亚港与中环。
  
  台湾方面的拍摄实景为:台北的孔庙、总统府、国父史迹纪念馆、中山堂、国父纪念馆、盐寮抗日纪念碑、九份、金瓜石、海门天险炮台、狮球岭隧道、台湾大学、台北101、二二八纪念公园、中正纪念堂、台北故宫、台北植物园、内湖科学园区。桃园的桃园忠烈祠、慈湖蒋经国墓园、两蒋文化园区。新竹的清泉(张学良幽居地)。嘉义的阿里山。南投的日月潭。台南的赤崁楼、延平郡王祠、亿载金城、连雅堂公园、台南孔庙。高雄的陆军军官学校。屏东的鹅銮鼻灯塔、恒春古城墙、西乡从道纪念碑、石门古战场。台东的鹿野、池上。花莲的太鲁阁。金门的蒋经国纪念馆、八二三炮战纪念馆、古宁头战役纪念馆、太武山以及金门往来厦门的渡轮。
  
  后续:史观的传播与深入社会
  
  纪录片的完成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工作的开始。为了使两岸人民都能够正确地回顾这段百年中国,两岸统合学会准备进行以下一连串的活动,以使得两岸人民均能以共同体史观去认识过去与展望未来。
  
  首先,希望能够寻求在台湾、大陆、香港、海外的电视台播映。其次,将把六集纪录片与访问纪录全文放在网站上,供免费下载。第三,已安排于今(2011)年10月15-16日在“中国政治学会”与11月12-13日“台湾政治学会”的年会中,举办“百年之悟与两岸关系”研讨会,以使台湾学术菁英能够对两岸共同体史观进行深入讨论。第四,将在北部的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淡江大学、文化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佛光大学、新竹的交通大学、中部的中兴大学、南部的中正大学、成功大学、义守大学、东部的东华大学等等各大学举办相关演讲或座谈会,让大学生可以从纪录片中重新认识百年中国历史,从而有正确与健康的史观,以有助于对两岸关系的认识。第五,纪录片将提供给国中、国小的社会、历史课老师索取,以做为其日后上课时的辅助教材。
  
  历史绝对有不同的角度,人们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的细节都有着相同的见解,能够对整个历史的脉络与因果有相近的认识已属不易。两岸的政府都有自己的史观与诠释,做为一群学者,一个民间组织,我们希望透过《百年中国:迷悟之间》纪录片,能够让两岸与海外的华人,都能以包容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的过去。我们相信,相互包容、理解彼此,两岸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半。这是我们在处理纪录片后续传播时的基本理念。
  
  期盼:百年之渡、渡过迷悟
  
  从构想、策划到进行大约是一年半的时间。为了这部纪录片,两岸统合学会的重要干部们几乎是全部的投入。我本人也特别休假一年来专心做这件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不少人的鼓励、帮忙与肯定。我们感受到,只要是关心两岸未来、珍惜两岸和平发展的人,都能了解我们的心意所在。我们没有办法向所有参与者、支持者、鼓励者,一一再当面致谢。谨藉此文表达我们衷心的谢意。
  
  我常与团队说,最担心的不是努力不够,担心的是我们的知识不足、见解不足、能力不足,不足于完善地处理这么大的史观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担心做不好。因此,如果有不适的地方,也请大家在不吝指教之余,也能多些体谅。非常感谢。
  
  最后,用纪录片的片尾曲做本文结语。片尾曲的曲名为“渡”,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渡过迷悟”的“百年之渡”。朋友们!百年之渡虽然沉重,风雨后的道路仍有泥泞,我们还有一大段路要走,让我们一起携手相互扶持,共同大步向前吧!
  
  当扬帆启航  
  大海不是陪我安渡的旅伴  
  帆折浪卷  
  这是命运之神的考验!
  
  ***
  
  当冲波洄澜  
  奇岩不是供我游赏的彼岸  
  密雨惊涛  
  这是天地风雷的淬炼!
  
  ***
  
  如果梦想没有安逸的道路  
  超越险滩  
  我愿承受冒险的孤独  
  如果星月收敛引路的光芒  
  凝神静观  
  我会找到黎明的朝阳!
  
  ***
  
  迷雾是必然的场景  
  暗夜是必经的时刻  
  当晨曦初临  
  我将倚舷高唱悠扬的船歌!

  (本文原以<唤起共同记忆寻找共同认同:《百年中国》纪录片的呈现>为名刊载于《中国评论》,2011年8月号,总第16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