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山侨墟的现状和前景

  台山侨墟分布在台山市各镇、村,主要是沿上世纪初建造的台山新宁铁路及台山水道分布,每处均是由多栋碉楼、骑楼建筑连贯而成,而侨墟的建筑布局,大都是以骑楼及中西合璧的理念建筑而成的。

  在建筑材料上,多采用进口水泥、钢筯、彩色玻璃、混凝土结构,西方建筑的柱式、拱券、山花、阳台成为骑楼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图丰富多彩,且有不同西方历史时期的地域风格,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等;侨墟也处处体现岭南建筑元素,传统骑楼商辅是源于檐廊式临街建筑。台山市共发现82处侨墟,这些侨墟是上世纪初台山华侨回乡建造,每处侨墟都是碉楼、洋楼、墟市幷存,融合中西建筑风格,是上世纪初对外贸易和地方集市的基地。台山侨墟是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体,希望台山以“广侨文化之乡”来定位,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让更多人瞭解台山侨墟文化。

  台城侨墟看到,该侨墟由近1000栋碉楼、骑楼连贯而成,有23条骑楼街段,街道宽阔挺直、四通八达。从1924年开始,这里形成了一个大商圈,至今仍是台山市最大的商业贸易集市。台山侨墟的名称大多称为“市”,如冈宁市、西宁市、大同市、成务市等。昨天在冈宁墟,记者见到,其中一间骑楼门牌写着“江浙丝绸代办处”。据介绍,台山侨墟既是当地地方集市,又是中外贸易中转站,当年我国的丝绸等物品就是通过这些侨墟,销售到世界各地。台山侨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双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将其逐步向市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文化遗产申报。

  (图略)

  侨墟楼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载体和生动体现。

  台山有经历过风雨侵袭的洋楼,也有扺御住匪患侵袭的碉楼,还有经历了繁华沧桑的骑楼……如果说,《让子弹飞》成功焕发了梅家大院和冈宁墟的“第二春”,那么,在台山境内的90多处华侨近代建筑,怎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至于在岁月长河中被慢慢侵蚀,以至于凋零呢?

  近日,有专家对这一大批集民住、防御、商用功能于一体的华侨近代建筑进行统一命名,称之为“侨墟楼”。同时,专家建议,这类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侨墟楼也可以申遗。

  日前,中国首届“广侨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台山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五邑大学等高校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当天的研讨会。什么是侨墟楼?侨墟楼要怎么申遗?如何保护开发利用?这些都成为了当天讨论的热点。

  现状

  台山共有侨墟96处

  “墟日是南方农村传统的商贸集市,而台山墟集及建筑格局,大都带有西方文化色彩,而且这些集市大都为交汇点,方便与海外交往通商。”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称,这便是“侨墟”。其中,侨墟的主体建筑,骑楼、碉楼和洋楼,称之为“侨墟楼”。

  根据中国首届广侨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台山境内的侨墟共有96处。

  从调查结果上分析,96处侨墟大致分为原生态活力型、原生态型、变化型和湮没型。台山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分类是为了区别侨墟的现状。但是,有12处侨墟是不存于此四类形态之中。“例如位于台城的板岗墟,历史记载,过去群众在此地逢墟购物,然而,这里却没有如梅家大院般形成大规模的侨墟楼建筑,有的只有一两幢骑楼,此类侨墟又是另外一个特点。”

  根据调查,96处侨墟立墟时间较早,普遍在清、民国时期。其中,位于海宴镇的横岗墟立墟时间最早,在宋朝。目前,35处侨墟仍设有墟日。

  历史

  侨墟围遶新宁铁路建设侨墟的特点“贯通中西古商市,独占鳌头侨墟楼”。

  经过多年的研究,台山侨墟是中国传统农村墟日集市,又是与海外通商的集市;侨墟以骑楼(部分有碉楼、洋楼)建筑为主体;侨墟及其楼宇,都建在河岸边上,设有码头或桥头;侨墟楼的历史、功能、建筑,都是中西合璧的,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载体和生动体现。

  为什么在台山会涌现那么多独特的侨墟楼呢?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这与新宁铁路分不开。在统计表中,有22处侨墟临近新宁铁路的车站。

  铁路的运营和客货流通促成了沿线墟镇的应运而生。“台山作为侨乡,随着大量侨资的汇入,形成了强大的购买力。大量外来商品通过新宁铁路,包括侨墟楼的建筑材料通过铁路输到台山。”专家们以位于新宁铁路南段的斗山墟为例,铁路修建前只是一条小村落。铁路通车后,不到10年间,便新建了50多家商铺。上世纪20年代,新建商店达260多家,成为台山南部的商业和交通中心之一。

  “侨墟临水、公路等地布局,利用江河、道路之便,设置码头、堆场、前店前仓,做生意。因形就势,发挥地利专长,成为了侨墟选址布局的一大特点。”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司徒尚纪说道。

  申遗

  先做好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广侨文化

  如果说,侨墟楼是台山独有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藴含在侨墟楼内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样具有保护和开发的必要。

  “台山市向外传播广府文化,并吸取西方和海洋文化形成侨乡文化,同时又将广府文化与侨乡文化融合,从而成为了广侨文化的典型地域。”黄伟宗在这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广侨文化”的概念,并把台山定为“广侨文化之乡”。

  广侨文化兼具广府文化和侨乡文化的基因,并体现出自身的文化特质,包含移民文化、开放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特点。“侨墟是近代商品经济的产物。通过侨墟的建立,带动了整个区域商业经济蓬勃发展,经过了科学的规划,侨墟的用地、功能区分、商业布局、建筑形制等方面近现代化意识,充分体现了时代先进性和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参与研讨会,侨墟的形式和文化是十分新鲜的,“侨墟这种建筑形式在北方是没有的,是近代一种生机勃勃的文化,地方的干部群众应该加大力气,把侨墟文化研究深入下去,进行各种分类研究和保护。”

  “台山侨墟最深厚之底藴,在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此,我们还缺乏挖掘、整理、研究。”台山侨墟楼既可争取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争取世界的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可以进行双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将其逐步进行市级、省级、国家级以至于世界级文化遗产的申报。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做好历史文化研究,把侨墟的文化价值挖深挖透。

  对于如何挖掘侨墟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从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两个方面着手。“应当一条村一条村地去调查,把村史挖出来,才会有厚重感。同时,也要着眼于古建筑的研究,一块砖一片玻璃都包含着信息,特别是楼房上面那些美丽的山花。”

  台山作为最重要的侨乡,可乘这股东风,联系有关专家学者成立台山侨墟文化研究会,通过侨墟文化这个突破口去研究华侨史。

  如果要申遗,在加强台山移民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我希望此类的研讨会能定期开展,吸收各界别专家的意见,不断开拓研究的题目和内容,对广侨文化的研究才能不断的深入。”司徒尚纪教授说。

  保护

  侨墟楼也可认领。近年来,学术、旅游和影视界等对台山侨墟越来越重视,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侨墟的保护。首先需要当地群众认识到其价值,包括文化价值、建筑价值和历史价值,保护活动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应当做一个整体规划,除了文物和建筑的保护规划,还要想办法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侨墟实际功能的转变和发挥。”

  在开发利用具体措施上,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方针,对侨墟楼采取认领和承包保护开发的政策。有产权的原屋主后裔认领,无主者由政府向社会组织招标,由获标者承包保护与开发。

  因为侨墟建立在墟日习俗之上,他同时建议,可遵循原有的墟日传统,举办“侨墟节”或“广侨文化节”,每届有定期、不同活动中心,集商贸、文化、联谊、旅游于一体。同时,结合传统的返乡省亲习俗,组织侨墟楼的屋主后裔重返故居活动,才能达到“一节多能”的综合效果。

  发现

  侨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本次研讨会前夕,在台山市水步镇岗宁墟居然有“中国苏杭丝绸批发”、“锅行”、“洋货”等字眼。黄伟宗教授说:“国内和国外的商品在此批发、交易。这就是台山侨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最好证据。”

  在官方公布的侨墟调查中,记者发现,位于上川岛的花碗坪也列为侨墟之一。

  对此,侨墟的集市习俗形成早在新宁铁路之前。铁路的通车,只是促进了侨墟楼这一形态建筑的形式。虽然花碗坪并没有骑楼形式的侨墟楼,也不是村民集市购物的地点。但是,早在澳门之前,花碗坪是与葡萄牙交易贸易的重要地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把此列为侨墟之一,也是加强保护的一种措施。

  争论

  侨墟是“墟”还是“圩”

  对于侨墟楼这一名称,在侨墟楼的周围,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浮石飘色、大江古典家具、打龙船、广东音乐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如果只以侨墟楼这一名称申遗,并不能涵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侨墟这一名字,应为“圩”,并非“墟”。台山人习惯用简写的“圩”字,这是约定俗成的,是“台山侨墟”在书写文化方面的一个特色。如果要申遗,应当遵循台山本地传统,改为“侨圩”。

  侨墟与骑楼商铺建筑。墟市是中国农村传统性集市,台山独特之处,体现在以墟日定名及其墟集场所的布局和沿街骑楼建筑风格具有西洋文化韵味,集建筑、商业、饮食、教育、宗教文化于一体,是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称为“侨墟文化”。目前,据初步调查我市侨墟82个。“西江历史文化之旅”活动总顾问、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曾指出,“台山的侨墟文化,从其墟日传统上说,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载百度搜索网贴吧)

  台山侨墟——台城

  台城老城中心区素有“小广州”之称。与广州市的“上下九步行街”和中山市石岐“孙文西步行街”不同的是,这里的骑楼建筑工艺更为精美,墙面装饰更加考究。台山市老城区中心区由城东路、县前路、中山路、正市街、青云路、东云路、南门路、草朗街、健康路共9条骑楼街组成,沿街建筑多为上世纪20至30年代所建。骑楼临街立面的建筑风格,大量吸收了西方建筑文化,处处洋溢着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的艺术气息。全长660米的环城南路,是老城中心区最长、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街道,其骑楼立面也最为亮丽。纵目四望,最吸引人的是骑楼墙体立面上的装饰。样式之繁多、工艺之精美,让人目不暇接。每一座骑楼的楼顶,都装饰有形态各异、线条繁复的山花;立柱上的精致灰塑,

  或形如盾形,美不胜收。穿行在台城老城中心区,这里的每一栋“洋楼”都值得细细品味。建筑上的每一个图案,每一根立柱,无不透露出浓浓的西方古典韵味。纵横交错的骑楼街,令人仿佛回到了民国初年。台山于1499年(明弘治十二年)立县,台城500多年的历史中,它一直作为县城存在,集政治、文化、教育、商业、金融为一体,也是台山政府所在地。1924年台山获得孙中山特许试行自治,台城作为县城和新宁铁路的交通中枢,发展迅速。从1924—1929年,台城掀起了第一次建设高潮,在县长刘栽甫领导下,工务局局长谭铁肩直接主持城市改造。按照工务局制定的规划图和骑楼建筑详细规定,在明清县城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开辟新马路,再分期分批拆除区内马路红线内的建筑物,扩宽街道,统一铺设了排水系统。临街商铺的兴建,先要设计好建筑图纸,经工务局审批后发给符合条件的承建工匠《建筑凭照》,才能施工。经改造后,台城的西宁市、西门墟在此次建设中与老城中心区合为一体,城区总面积近60公顷,建成32条骑楼街道,超1500幢骑楼。 1929年4月台城正式举行了新马路开放典礼,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陆续修建了台山县政府大楼、学校、宗祠、教堂等大型公共建筑,举目四望,美不胜收。

  最让人迷恋的,仍然是那32条保存较好的骑楼建筑,界面连续、整齐划一,下铺上居,立面大量吸收了西方的建筑文化,工匠依据华侨引进的西方建筑技术和艺术,加以模仿和改良,最后采用进口材料,于是在这个最大的墟市中漫游,空气中不时会弥漫着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的气息,时空交换,迤逦中带着浪漫。 1920年前,台山墟市虽多,但大都残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1924年台山城市改造开始,工务局局长谭铁肩亲笔撰写《台山物质建设计划书》,对全县31项建设作出长远的规划部署。台山工务局的“改造城市”即墟市改造计划,对全县的台山城、西宁市、西门墟、新昌埠、获海埠(以上2埠现属开平)、斗

  山埠、大江市、都斛市、白沙市、公益埠、口埠、端芬墟、三合墟共13个墟提出强制性的改造要求。“改造城市”由政府统一主持,规划先行,具体实施则由县工务局及市务公所分工负责。1929年后实施改造或新建的侨墟,统一建筑新式的骑楼,骑楼高度提高至5米左右,显得笔直高挺,立面装饰更为丰富多彩,美观亮丽。台城、汀江墟是

  典型代表。尤其是台城,在岭南地区独领风骚。台城交通便利,商贾云集,苏杭布庄、银行、金铺银号、茶楼酒馆举目可见,加上侨汇丰厚,1930—1937年台山侨汇每年达3000万美元,几乎占全国侨汇(9500万美元)的1/3,台城因而享有“岭南金融重镇”美名。毋庸置疑,它就是台山最大的墟。

  (来源:百度搜索)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