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凤凰卫视中文台“印象岭南”:《遇见侨墟》文字版纪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印象岭南》,我是杨舒。

  到广州看骑楼,到开平看碉楼,那么到梅州要看客家围屋,那在台山呢,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就是遍布在城乡各处大大小小的侨墟。                  

  “墟”是古越族的土语,意思是市场或者集市。宋代就已经初具规模,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在农村定期进行商品买卖的场所。早在250年前就有大批台山人漂洋过海,远赴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淘金”,这些华侨用在海外辛苦赚来的血汗钱,或者汇款、或者亲自回到家乡建造房屋。于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台山地区迅速出现了大批商住一体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就是现在被学者所称的侨墟楼。台山侨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墟中有楼、楼中有墟。侨墟楼其实并非一个单一的建筑形式,除了是以骑楼为主体之外,还包括碉楼、炮楼、洋楼;另外一些公共建筑、比如学校、教堂、医院等等,也被列入侨墟楼的范围。侨墟楼承载着浓郁的商业内涵,更折射出广府文化与华侨带回的西方经济、建筑以及生活方式间的交融、碰撞。

  今天的节目就跟随我们的镜头带你一同走进广东台山去感受一下中西合璧的侨墟文化。

  (遇见侨墟楼)

  台山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濒临南海,比邻港澳。台山人出洋的历史悠久,清干隆十五年就有“往南洋”的记载。如今台山有98万常住人口,但旅居海外的却超过130万,遍布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内外两个台山”的独特格局,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

  两年前一部创造瞭高票房纪録的电影《让子弹飞》,把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沉寂已久的台山侨墟,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电影的火爆, 让很多人都知道了“鹅城”,却不知道它真实的名字叫冈宁墟。

  冈宁墟的所在地本是一片河滩,原始建筑都是由竹棚搭建而成的。1927年墟内一间店铺意外起火,导致整个墟镇被烧光,后来有旅菲华侨提议并出资重建,在众多华侨的支持下,1930年新的冈宁墟建成,共有店铺102间,酒楼、茶楼、金铺、布匹、米油、杂货、中西药店铺,甚至还有西式接生诊所。在冈宁墟现存的98幢骑楼群侧,三座碉楼临江而立,守护着冈宁墟和三个码头,虽然经历了八十多年的风雨,碉楼的威风却不减当年,“冈宁市碉楼”五个隶书大字也依旧醒目。

  中山大学的黄伟宗教授正是从这里受到启发才提出了侨墟楼这个新的概念。

  【采访:黄伟宗教授 同期音】“很惊奇的发现,因为我想这个市过去就是广州市,市的概念,没想到这个市的概念,在这里就是墟的概念、墟集的概念,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发现了它跟开平碉楼的区别,开平碉楼是保护性的,它这里是钱庄、是典当铺,说明它这个楼的性质本身,说明它本身就是商业性的,过去只是讲侨墟,没有讲楼,我发现这里的侨墟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有楼。骑楼,每个墟场都有骑楼,其他农村墟场是没有楼的,你们去看看,这里就有楼而且都是洋楼, 洋楼里面还有这种炮楼,炮楼也是墟楼,墟楼就是整个墟场的办公地点,中心地点、管理的地方。”

  目前在台山发现的保存较为完好的侨墟有96处,大多兴建于清末民初,散落在水路以及铁路沿线,冈宁墟就是其中一个,因为依靠着水上交通枢纽潭江,据记载,当年10公里以内的人逢墟日都会来到这里,这样的繁盛一直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采访:黄伟宗教授 同期音】“每一个村庄 每一个墟场,它都要一个月有三次机会 各个地方来交流的,所以这里叫做墟日是这个意思,墟日就是中国的我们南方的传统 农村里面的交易。”

  【采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谭元亨 同期音】“而且它时间的密度,分布的密度很大,时间的密度,它的墟都不重复的。比如这个地方是逢五来墟,那么,隔壁一个镇可能是逢三是墟,那么逢五隔壁镇的人都跑到这儿来了,逢三这个镇也跑到那边去了,等于说都是一个比较集中的一个墟市,因为大家度比较喜欢赶墟吗”。

  赶墟也叫“趁墟”,过去墟日不仅是个民间习俗,也是台山人翘首以盼的节日,从街头到街尾 满墟摊档,货如轮转。岭南人讲究风水,所以絶大部分侨墟在选址上多有个共同规律,就是要靠近河流,一来吉地不可无水,二来依水而建便于货物的流进流出,因为侨墟都是华侨出资建造的,因此在这里经营的买卖,除了以当地特产为主也有舶来品。  

  【采访:黄伟宗教授 同期音】“这都是有原来的痕迹,京苏洋货发客,这是洋货啊,洋货就是外面来的,它不就是侨墟楼了,跟外面做生意,很典型说明在这里,你看这个永昌锅行,锅就是锅头,你们大概知道,这个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铁生产中国是第一的。所以这个锅可以出口的,这些店里面你看这个丝绸, 这个丝绸也是中国出口的一种主要产品,所以为什么是贯通中西古商市,就在这里有它的铁证”。

  侨墟出现的确切时间如今已经很难考证,它存在的价值,也在历史的变迁中起起落落,自从明朝颁布海禁,中国似乎就以大海隔絶了,明世宗“一切违禁大船尽数毁之”的命令,让此后的中国在近两个世纪里,再也没有郑和下西洋时的雄壮船队来充当中国与世界贸易文化往来的友好大使。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解除海禁,并设粤、闽、江、浙四个海关。就这样,半官半商的广东十三行,借机垄断了当时交易量最大的粤海关的对外贸易。但后来由于外商滋事,干隆皇帝急颁布一口通商上谕,仅留广州为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那时虽说侨墟未间断和海外的生意往来,但毕竟源自民间, 又遭遇强盛的十三行,自然显得有些暗淡。

  【采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谭元亨 同期音】“那么如果说是十三行非常发达,包括澳门的贸易非常发达的时候,就掩盖过了这边的侨墟了,那么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时期里面,十三行的行商已经开始跑了,他们有的跑到上海,上海开埠主要是十三行的行商,有的就跑到刚刚占领的香港,那么这个时候由于十三行没有了,那么沿海的侨墟又重新凸现出来了”。

  【采访:黄伟宗教授 同期音】“那衰落下来后(行商)就变成平民,到处都可以做生意了,可以做生意了,可以跟外面做生意了,那么怎么做生意, 主要是什么方式呢?就成了侨墟这种方式,民间做生意”。

  十三行的没落,成为了侨墟的一次契机,然而真正令它走上兴盛的却是因为一条铁路的开通,1920年由旅美华侨陈宜禧号召,集资两百美元兴建的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全线通车,耗时三年全长133公里的新宁铁路,以台城为中心辐射四方,沿途设站45个,以强大的运输力量将台山带入世界市场。在铁路沿线及附近的许多墟镇,衣锦还乡的华侨带领村民大兴土木,他们引进“红毛泥”、钢铁等新式建筑材料,建造处处渗透着西方装饰元素,却又不失岭南特色的骑楼商铺。

  【采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司徒尚纪 同期音】“这个铁路就是一个强大的动力了,把整个台山给带动起来了,这是一种很合理的、合乎经济学、地理学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村落也好、村庄也、这个墟镇也好,这个交通必须要形成”。

  在新宁铁路建成之前台山几乎没有公路交通,侨墟的商品运输也只能依靠原始又落后的水路。铁路为更多华侨返乡带来了便利,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沿线近百个墟市提供源源不断的货物,然而1938年广东政府以阻止日军南进为由,下令拆除新宁铁路,就这样侨墟三十年的全盛时代结束了,曾有学者为台山侨墟楼作了幅对联,上联是:“贯通中西古商市”;下联是:“独占鳌头侨墟楼”。

  台山大部分的侨墟楼都有近一个世纪的楼龄,百年间由于战争, 交通网络的发达,以及越来越多的侨眷移居国外,墟市商贸渐渐冷清,而侨墟楼作为集市的功能也在消失,如今我们漫步在空旷的侨墟,只能想象一下它当年的繁华和热闹。但是侨墟楼气派依旧,带给人的震撼依旧。西式的建筑风格带有文艺复兴,巴罗克和古典主义的烙印,也结合了中国檐廊式临街建筑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就这样巧妙的融为一体,而除了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特色之外,侨墟更是西方现代商业模式进入中国的见证。

  【采访:梅家大院 住户】“我在这个侨墟里住了四十多年,以前这个地方全部都是做生意的,每一间铺都是做生意的,这个地方的屋全部都是老华侨去外国后,回来安度晚年,做生意的。以前做生意的时候是不是很热闹?当然热闹啰!全部都是做生意的,现在没有了。”

  就像老人说的如今大部分的侨墟已没有当年热闹的景象,曾经喧嚣的侨墟里究竟发生过什么,除了想象我们只能从眼前的一片斑驳去感受它的兴衰。这里是端芬镇的汀江墟,通常侨墟在规模上有大小之分,而平面上则有回、井、丁、十和一字形等多种布局。汀江墟的骑楼群就是呈回字形,这座占地80亩,拥有104幢骑楼和40亩空地的墟市,仅在一年间就横空出世,人称超级市场,除了规模大,汀江墟也是引入西方先进资本运作模式和商业精神的代表之一。

  【采访:司徒尚纪教授 同期音】“它用参股的方式, 那这个也是仿效了西方股份制这些东西,所以这里有姓曾的、姓什么什么的,但是以姓梅的这个最牛,他占有股本的一半,所以这个地方本来叫汀江墟,但是俗称梅家大院”。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大同墟因为实行宗族霸权经济,很多商户被迫迁出,迫于生计需要另建墟市,汀江墟应运而生。

  【采访:司徒尚纪教授 同期音】“这就是画地为牢,这就是自然经济或者封建经济这种封闭性的一个表现,它就不允许你,只要我姓陈的产品可以在这里买卖,你姓刘的请到另外一个地方,那显然这是一种人为的分割,(汀江墟)参股是有张三李四、刘家、马家,但是来这里买卖的是天下一家,什么都不分,完全开放了,显示出他们这种文化的包容,这种股份制本身是西方制度文化的产物,你说相对于这些宗族是不是一个时代的跨越啊!”

  当年梅家大院最兴旺时家家户户都做生意,周边上的墟镇的人也经常光顾此地,用台山本地老话来说,这里是老虎墟,意思是拿出多少东西来卖都卖出去。

  【采访:司徒尚纪教授 同期音】“这里商品的摆布,它也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他指定的商品就摆在这个地方,这里大概是手工艺品,或者布匹或者日用品,或者其他比较乾净的、重量比较轻的、不是大宗的,便于成行成市,按照商品的性质摆布,所以方便顾客来挑选,那就形成了这种商业街的模式,那我们现在很多城市都用了什么皮鞋广场,什么什么广场是吗?但是人家已经差不多在百年前在这个地方已经用了,那实际上是一种华侨文化,那种先进性的一种表现,华侨生活在西方世界,但人家早在商业上已经用这种集中用地这种模式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这个土地的价值。”

  关于该如何管理侨墟,《汀江墟股份簿》的立案简章中,都有非常详细的说明,包括选址、定名、店铺的高度和面积、摊位分配、股本额度等等,大到股本分红,小到环境卫生都被列入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简章中还特别强调要对侨墟进行民主管理,董事会由各个姓氏家族代表组成,任何股东如果有重要的提议,必须联合五分之一以上的股东请求董事会召开临时会议,超过半数的股东同意纔可以施行。

  【采访:司徒尚纪教授 同期音】“从这种制度是不是跟传统的已经超越了,那种制度当然是西方文化引进来的一个表现,所以它不但使我们看到的东西先进,它隐藏的这种制度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那我们多少年以后才把这个股份制现在才把它复兴起来,但是这里差不多上百年以前,他们这些人已经很严密的进行西方的这种管理制度了。”

  【采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谭元亨 同期音】“实际上是西方的一些文化,它代表一种文化传进来,那么侨墟也代表着西方的一种经营理念也传过来了,中国过去做生意都说无商不奸,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但西方做生意它是不二价,开口说的是多少钱已经摆在这儿就不改了,不变了”。(采访:黄教授 同期音):“尤其是做生意的观念,做生意的观念就是这样来的,这个华侨出去就是做生意的,有的是打工的,打工后面也变成做生意了,就是做生意的观念变成这个商业观念,加强了墟场本身它商业的价值了”。

  【采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谭元亨 同期音】“中国也就通过这种侨墟,更多地领悟到了这种市场经济的公平、平等,甚至法律这种法制性 ”。

  改革开放之后 侨墟里的人纷纷出国,或是另谋生意,梅家大院终于繁华不复,岁月冲掉了骑楼的光彩,跟很多侨墟一样,今天的梅家大院也已经完全失去了墟市的功能,但它们留给后人的却是一份无价的经典遗产。

  【采访:黄伟宗教授 同期音】“这种建筑结构,它就是不可再生产的,对这种历史经典的结构,这种墟日,过去是墟日,现在是侨墟日, 它不能再现了,即使我们将来将再开发都好,它也是一种再发展了”。

  【采访:司徒尚纪教授 同期音】侨墟就营造了很多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这种看得到的但是摸不着的、可视的、不可视的,有可看又可以感悟得到的,那么很多东西就会交汇在这里了,那侨墟当然它有个辉煌的过去,但是现在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保存起来,加以深度的开发利用,那就是一种文化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就会带来经济的一个效应。”

  【采访:黄伟宗教授 同期音】每个侨墟楼它原来的楼主,我们请他回来,乡贤的旅游在扩大了,这样子我们的人文之间和海外联系,这个海外联系不仅是联谊,不仅是经济文化开发,而且是将来意味着我们整个中国走向世界,世界又走向中国,它是整个的一个跟着世界同步发展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步骤。”

  百年前千万华侨纷纷归国还乡兴建楼宇,百年后人去楼空。这些被主人遗弃的建筑,因为空置了许多年头,再加上长期无法得到修缮和保护,不少都已经被岁月和历史侵蚀得显筋露骨。虽然骑楼依旧林立,碉楼、洋房遍布,但是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苍凉。这就是现在侨墟的景象,其实侨墟对很多人来说依然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因为几部影视作品才让他的身影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即便如此被人所知的大概也只有在冈宁墟和汀江墟而已,更多的侨墟至今仍然默默的深藏在乡间,在侨墟慢慢走向凋零的同时,台山的“趁墟”习俗也正在消失,如今仍然保留墟日的侨墟只有三十几个,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浓浓乡情似乎也渐行渐远,但不论如何,这里都记忆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岁月,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有台山侨胞和乡亲们太多的回忆和永远都无法割舍的情怀。

  主持人:杨 舒
  撰  稿:刘苏瑶
  编  导:刘苏瑶
  旁  白:刘苏瑶
  摄  像:柴 林 海 涛
  三维动画:李 翔 冯 曦 刘佳音
  技术保障:孙临霞 雷 震 黄晓冰
  制作人:苏 园
  制作经理:郝黎明
  制作总监:邱伟华
  节目运行:黄海波
  监  制:王酉年、令狐列
  总监制:王纪言
  出品人:刘长乐

  播出时间:2012年11月17、18日

  (注:《印象岭南 :遇见侨墟》文字版,是台山市电视台根据凤凰卫视中文台提供的光碟整理的,特此说明。)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