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山侨墟调查报告

  台山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侨乡”,又是“文化之乡”、“飘色之乡”、“广东音乐之乡”。台山人出洋历史悠久,早在清干隆三十九年(1774)便有“往南洋”的记载,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台山市陆地面积3213.2平方公里,辖18个镇(街、场),201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8.66万人,旅居海外华人华侨130多万,分布在92个国家和地区,有“内外两个台山”之称。侨乡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19世纪中期,大量台山人涌向美国、加拿大“淘金”、修铁路,台山逐步形成侨乡。与此同时,台山先侨从海外带回来先进的近代西方文明,商品经济日益渗入乡村,形成了外购内销的经济体系。华侨带来的新经济条件与新意识形态,与台山地区源远流长的墟市相结合,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富有侨乡特色的文化现象——台山侨墟。

  遍布台山城乡,带有浓郁的西洋文化韵味的,集建筑、商业、饮食、教育、宗教文化于一体的侨墟是台山侨乡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华侨“爱国爱乡”、为家乡繁荣作出贡献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它所凝结的侨墟文化是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凝聚、反映的“勤劳、进取、开放、包容”的华侨精神是促进台山墟市以及台山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

  一、调查背景

  当前,中央号召建设文化强国、省委号召建设文化强省,江门市也提出了文化强市的要求。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在2012年3月江门星光二期项目建设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打造“侨乡世界,世界侨乡”的概念,使侨乡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向侨乡。他有感于江门市有必要以新的高度“整合开拓”、“转型深化”侨乡文化,并提出策划侨乡文化论坛、打造台山侨墟文化等两点建议。省、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认为黄伟宗的建议是从更高更宽的视野对侨乡文化的新概括、新思路,对侨乡文化建设很有启发意义,对宣传江门、炒热江门产生积极作用。

  为配合黄教授所提出的以新高度的视野去挖掘、发现、整合、升华并开拓新的文化项目——台山“侨墟文化”这一建议,台山市委宣传部、文广新局决定组织力量对台山侨墟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目的是全面掌握台山侨墟的具体数量、分布、目前状况等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工作概述

  台山市文广新局领导非常重视此次调查工作,专门召开了侨墟调查工作会议,会上说明瞭这次调查摸底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并要求调查队克服天气炎热、时间短任务重等困难,按时保质完成调查工作任务。2012年7月下旬,市文广新局制定了《台山市侨墟调查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侨墟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黄伟华任组长,副局长陈彦科、万国友和党组副书记岑兆荣任副组长,成员由文物股、博物馆相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关兆权同志兼任主任。文物股、博物馆抽调人员分别组成调查队,兵分两路,迅速对台山侨墟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通过发出调查表格、采访当地老人(或学者)、查阅史料、搜集相关信息,挖掘背后故事、拍摄照片等调查方式,采集每一个侨墟的实时数据,包括名称、地理位置、建造时间、规模、现状等第一手资料。到9月下旬,除上下川岛未到达外,调查队走遍全市各镇侨墟,初步掌握了台山侨墟的基本信息,并找到了一些尚未被关注的历史遗迹,成果颇丰。

  此次台山侨墟调查,共发现和整理台山侨墟96个,比近年来据旧志记载和相关信息所整理出来的82个侨墟增加了14个;拍摄侨墟照片1300多张。10月上旬,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台山侨墟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资料整理,并形成《台山侨墟调查报告》。

  三、调查成果

  1.侨墟的形成、发展与交通

  (1)形成

  由于临海的地理位置,台山最早形成墟市源于渔业和盐业的发展。据《台山百科全书》记载:海宴镇横岗墟是台山最早形成的墟市之一。民间相传为附近三个村在宋末立墟,每旬逢五、十为墟期,是海宴的第一个墟,故称“墟乸”。此后海宴每新开一个墟,都先到横岗墟拜土地神,取一把泥土回去撒在新开墟的中心,以示落地生根,繁荣兴旺。此为台山早期的墟市。

  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我国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东南沿海地区贸易兴旺、商业发达、人口众多、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上川岛是广东珠江口西侧最大的海岛,位于古代东西洋航海路线之要冲,是古代番舶往来中国南海海域的必经之地。据《广东台山上川岛花碗坪遗址出土瓷器及相关问题》一文记载:葡萄牙人于1514年(明正德九年)到达中国上川岛,此后,中葡商人在上川岛三洲港(当地人称为“花碗坪)进行长达34年的商品贸易,贸易品有胡椒、香料、丝绸、瓷器等,直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澳门开埠后才结束。上川岛在早期葡文文献中一度被称为“贸易岛”,其重要的贸易地位可见一斑。上川岛花碗坪遗址是中葡两国贸易史的见证者,证明瞭上川岛是“陶瓷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上川岛花碗坪由于特殊的地缘优势,成为台山置县(1499)后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享誉中外的贸易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山侨乡形成。台山华侨以侨居美国、加拿大为主,他们长期接触西方发达的文明,资金也相对较为雄厚,由于他们传统观念浓厚,所以稍有积蓄,便“衣锦还乡”置业、买田、娶妻。据清光绪十九年(1893)修《新宁县志》记载:“近年借外洋之赀,……民风转入奢侈,冠婚之费,动数百金。田既硗薄,力复之齐,岁入粮食,仅支半年,余则仰给洋米,倘舟楫偶梗,炊烟立断,是诚可忧。”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侨乡的主要特征,这时已经完全具备了。在华侨资金的支撑下,19世纪后半叶,以外购内销为主的商品经济已日益渗入台山乡村,台山侨墟基本形成。

  (2)发展

  台山由清末到民国,尤以新宁铁路建成通车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经历了侨墟的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基本上奠定了今日台山侨墟的格局。这与台山近代交通建设的飞跃发展与政府大力推行“改造城市”两大因素密不可分。而从现有的侨墟建筑遗存,可以将台山侨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1)雏形期: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即1861—1909年新宁铁路首期建成通车之前)。

  此时的侨墟以传统骑楼为主,即是柱廊式骑楼,楼高2层,砖木结构。柱用砖砌,廊檐为木梁和瓦,商铺的门脸也是木结构。比如端芬镇庙边墟、台城大亨墟都保留有这类传统的骑楼商铺。

  2)大发展期:清光绪末年(即1909年新宁铁路首期建成通车)至1920年代,新宁铁路的建造促兴了城镇的出现与侨墟的发展。

  新宁铁路由爱国华侨陈宜禧先生倡建、以台山市(台山1914年前称新宁县)旅居美国的华侨资本为主投资修建,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铁路。1906年5月破土动工,分三段修筑,1920年3月全线通车,全长133公里,以台城为中心,北接公益并直达江门北街,南至斗山,西扺白沙,沿途设车站45个(其中台山县内有31个)。1909年5月开始运营。1938年12月,广东省政府以“阻止日军南进”为由,下令拆除。

  随着新宁铁路三期先后建成通车,台山侨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新宁铁路强大的运输力量将台山卷入世界市场,铁路沿线所通过的地方及沿线附近的许多墟镇,大兴土木建造骑楼商铺,骑楼建筑采用进口的“红毛泥”、钢铁等新式的建筑材料,建筑立面开始渗透近代西方的装饰符号,但装饰效果整体上较为简洁明瞭,骑楼的高度一般只有3米左右,显得淳檏厚重。

  新宁铁路运营30年,带动了台山的交通、经济、文化和市政建设全面发展,铁路建造促兴了城镇的出现与侨墟的发展。据统计,随着新宁铁路的修建,台山新兴了公益、斗山、麦巷、大塘等墟镇,沿站的侨墟达到24个。

  公益埠 位于大江镇北部、潭江南岸,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为市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侨墟,伴随新宁铁路的建成由只有两户农家居住的地方,迅速发展为全县第二大侨墟。9条骑楼街呈方正笔直的“井”字形布局,占地面积0.33平方公里,街道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有骑楼商铺、教堂、学校等类别的建筑,它不仅是新宁铁路的后勤基地,而且成为台山对外交通的门户。新宁铁路创造了两项我国铁路建筑史上的新记録,一是在终点站斗山设一个半圆形“转车盘”,机车绕转盘180°掉头,为全国首创;二是火车在牛湾过潭江时,采用轮渡载运列车通过400多米宽的潭江,又是一项创举。1933年,文学巨匠巴金先生乘坐新宁铁路轮渡过潭江,游览了台山公益埠后,创作了著名的散文《机器的诗》,称赞这段“最美丽的工程”。

  3)升华期:1920年代以后,台山政府大力推行“改造城市”,促使台山侨墟实现华丽转身。

  1924年台山获得孙中山特许试行自治,在县长刘栽甫领导下,1924—1929年,台山展开城市改造,工务局局长谭铁肩亲笔撰写《台山物质建设计划书》,对全县31项建设作出长远的规划部署。1920年代前,台山墟市虽多,但大都残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台山工务局的“改造城市”即墟市改造计划,对全县的台山城、西宁市、西门墟、新昌埠、荻海埠(以上2埠现属开平)、斗山埠、大江市、都斛市、白沙市、公益埠、海口埠、端芬墟、三合墟共13个墟提出强制性的改造要求。“改造城市”由政府统一主持,规划先行,具体实施则由县工务局及市务公所分工负责。1929年后实施改造或新建的侨墟,统一建筑新式的骑楼,骑楼高度提高至5米左右,显得笔直高挺,立面装饰更为丰富多彩,美观亮丽。台城、汀江墟是典型代表。

  台城 作为县城和新宁铁路的交通中枢,发展迅速,从1924—1929年,台城掀起了第一次建设高潮,按照工务局制定的规划图和骑楼建筑详细规定,在明清县城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开辟新马路,再分期分批拆除区内马路红线内的建筑物,扩宽街道,统一铺设了排水系统。临街商铺的兴建,先要设计好建筑图纸,经工务局审批后发给符合条件的承建工匠《建筑凭照》,才能施工。经改造后,台城的西宁市、西门墟在此次建设中与老城中心区合为一体,城区总面积近60公顷,建成32条骑楼街道,超1500幢骑楼及县府大楼、学校、宗祠、教堂等新式建筑。台城交通便利,商贾云集,苏杭布庄、银行、金铺银号、茶楼酒馆举目可见,加上侨汇丰厚,1930—1937年台山侨汇每年达3000万美元,几乎占全国侨汇(9500万美元)的1/3,台城因而享有“岭南金融重镇”与“小广州”美名。

  2.侨墟的分布情况与发展规模

  台山于1499年(明弘治十二年)立县,至1545年(明嘉靖廿四年)全县有13个墟,分布在县内6个都(明清时期台山共设置6都),清干隆年间发展到50个墟,侨乡形成以后1893年编《新宁县志》记载全县有72个墟,至抗战爆发前达到全盛时期,有资料记载当时全县墟市上百个(但无详细记载墟名)。

  此次调查,我局根据1993年编《台山县志》记载:“建国前后归房地产管理部门直属公有房屋的墟镇72个”,作为调查的数据基础,并结合近年来田野调查掌握的信息,至9月底,登録的侨墟有96个,各镇分布如下:台城(11个)、大江镇(9个)、水步镇(6个)、白沙镇(10个)、四九镇(4个)、冲蒌镇(1个)、斗山镇(5个)、都斛镇(2个)、赤溪镇(2个)、三合镇(13个)、深井镇(3个)、端芬镇(11个)、广海镇(2个)、海宴镇(4个)、汶村镇(2个)、北陡镇(4个)、川岛镇(7个)。从以上数据看,台山侨墟遍布市内17个镇(街),主要集中在建国前以侨居美洲华侨为主的广海、斗山、都斛一线以北的台山北部11个镇(街),其中以台城、大江、白沙、三合、端芬等5个镇最多,共54个,占了侨墟总数的56.25%。此外,由于临海的原因,川岛的墟达7个。海宴华侨农场因上世纪60年代才设置,未有墟市。

  台山墟市,在侨乡未形成之前的明清时期,具有岭南地区墟市的普遍特征。即“以旬日为期谓之墟,以早晚为期谓之市”。旬日为期的墟场空间,逢墟期集中货物自由交易,非墟期时即为空地;而早晚为期的市场空间,是线型排列的固定店铺群(骑楼),规模比墟场小。清末随着依赖侨汇的经济体系形成,“墟市兼之”( 既有常市的固定商铺群,也有定期市的墟场空地)成为台山侨墟的主要特性。

  自1900年代起,华侨掀起回乡兴业的投资热潮。依靠侨资,台山在水路、铁路、公路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以新宁铁路为骨干,水路与公路为辅的发达交通运输网,极大地促进了侨墟的发展,表现在侨墟的总量上升、规模与功能不断拓展。侨墟不仅有墟场、各类商铺,还有为华侨侨眷服务的银号、典当、客店、赌场等,还设有宗族祠堂、庙宇,以及新的建筑类型,如学校、碉楼、教堂等,大大扩展了墟市的规模与社会功能。这说明,台山侨墟已从最初村落的贸易之所,逐渐成为乡村社区中心、各级乡区文化经济中心,并最终形成其近代城镇格局。

  根据调查时点侨墟的行政级别来划分,可分为村级、区级、县级三个层次(见表)。现有96个侨墟,55个村级墟市为村(居)委会驻地,13个镇政府驻地有区级墟市。西宁市与西门墟在1920年代的城市改造中与老城中心区合三为一,成为台山的金融中心、商业中心、交通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政治中心。1983——2002年,公益曾升格为区级建制镇。

  3.侨墟的主要特点

  遍布台山城乡的繁荣墟市,是华侨带来的新经济条件与新意识形态的载体和典型体现。它以华侨资本为主开展商业经营活动,以充满异国风情的骑楼建筑为物质形态,以手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洋化风尚为非物质文化形态,与当地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具有集市贸易、文化交流、方便群众生活等功能,大大促进了台山侨乡的繁荣发展。台山侨墟是近代华侨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真实地反映了侨乡社会形成以后,台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众心理等方面的变化。

  台山侨墟,因融合中西的创新而形成其独特的风格,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选址、立墟、墟期、命名、布局、建筑特色、商业文化、民俗风尚、人物故事等方面。其特点是:

  (1)选址:一般临河道、沿新宁铁路主干线或公路,与当时对外运输的交通条件相适应。服务于自然村落,与周边乡村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

  台山滨海,域内河道较多,明清时期,外地商品使用轮船运输入境,经县内津渡和牲畜运载至各集墟,因此,侨墟选址一般临河道,依靠水路运输,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墟市都建有码头。民国时期,水运特别发达,使用轮船和拖轮运载客货。1913年3月,新宁铁路干线建成通车后,商品输入水陆并进,以公益埠、斗山港为中转站。自1926年起,台山大规模开展公路建设,至1937年,形成了以台城为中心的台获、台海、台赤等几条干支线和乡道组成的公路网,建成公路达31条。公路将许多原仅有水路运输的墟市联系起来,成为对水路、铁路的一种补充。可见,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民国时期台山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侨墟的发展。

  在96个侨墟中,以既临河道又临铁路、公路站点建立的墟市最多,如西宁市、水西墟、水南墟、公益埠、冈宁墟、五十墟、白沙墟、冲蒌墟、西廓墟、汀江墟、海口埠等;其次是临新宁铁路站点的墟市,有24个,如大亨墟、板岗墟、东坑墟、陈边墟、麦巷墟、松朗墟、中东墟、黎洞墟等;还有部分是以公路为主建立的墟市,如岗美墟、山颈墟、温泉墟、横塘墟等。(详见附表“交通情况 ”)。

  (2)立墟:台山民众聚族而居,墟市的建设与改造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

  1)单姓宗族组织建立。由族长、德高望重的乡绅或华侨主持,当地族人共同参与。如由陈姓华侨建立的台城水南墟,于1908年规划建设4条街道,共分8墩,每墩第一面墙由隔水南河对望的“绥靖伯庙”(又名陈老倌庙,为纪念宋代剿匪将领陈仲真而兴建)出资,定为公墙,并规定任何人不得拆建。台城圆山墟(谭姓)、水步镇冈宁墟(黄姓)、三合镇新安墟(余姓)、端芬镇庙边墟(翁姓)等也是单姓宗族创建的墟市。

  2)由多姓宗族联盟建立。通常由发起人联合周边村落或姓氏成立筹建会,以股份的形式共同参与建设与经营管理。如1851年(清咸丰元年)立墟的斗山墟,发起建墟者为中礼村人,他们联合附近各村,成立一个叫十一户的筹建会,一户一股,每户建铺一间,各户建好店铺后,即自行或招人开业营商。海口埠则由附近10姓联合组织筹建,始称“十户墟”。

  3)自1900年代以来,尤以1920年代台山实施“改造城市”为标志,侨墟建设与改造出现新的模式,即成立“市(墟、埠)务公所”具体组织实施与管理、多方参股的股份制投资形式进行建设。如1905年由华侨伍于政倡建的公益埠,宗族内先成立“公益埠务所”,负责购地、规划、招商、管理,其先进的管理模式为台山墟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29年县工务局制定的《台山物质建设计划书》就明确规定:“改造城市方法,先组设各市市政勷办处,选任地方公正绅耆,勷理其事,筹款管理之责属之勷办处,计划监督工程,则属之工务局”。此次“改造城市”及以后建立的墟市,如台城西宁市、圆山墟、端芬汀江墟等均成立市(墟)务公所进行建设与管理。由此说明,近代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在20世纪初期已通过华侨的传播进入台山乡村。

  (3)墟期:有约定俗成的定期交易时间,一般为每旬两期或四期。附近村民依期趁墟。

  各墟市的墟期自立墟确认后成为约定俗成的定期交易时间,每旬两期或四期,每月墟期数为6次或12次。如台城西宁市逢农历二、七为墟期,则二、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均为墟期,每月共6次。原三八镇华安墟(现属台城)逢一、六、三、八为墟期,则其余十一、十六、十三、十八、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三、二十八均为墟期,每月共12次。村民习惯把三日为期的称小墟期,五日为期的称大墟期。

  但也个别因特殊原因而更改墟期的侨墟,如白沙墟立墟时逢五、十为墟期,改革开放后因与开平赤水墟墟期相同而改为逢一、六为墟期。

  广海城和公益埠因人口众多,商贸繁荣,日日货如轮转,故不设墟期。

  台山96个侨墟中,有36个侨墟还有墟期,村民依期趁墟,墟市商业活力依然。但因为历史进程的原因,部分侨墟的墟期逐渐消失。

  (4)命名:多以墟命名,但也有“墟市兼之”。墟市的命名体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文化情怀和智慧。

  有以墟期命名的,如逢四、九为墟期的四九墟;逢五、十为墟期的五十墟;逢三、八为墟期的三八墟等。

  有以地名命名的,即是以墟所处的地名命名。如冲蒌墟、都斛墟、赤溪墟、海宴墟、广海城等。

  有地理位置为命名,因为交通的原因,侨墟一般临近河道、码头、渡口等,并以此为命名。如水步(头)墟、大江墟、渡头墟、海口埠; 

  有以地形为命名,如斗山镇斗山墟初名“大兴墟”,寓意大家生意兴隆,因墟场建在形状如斗的小山下,宣统三年(1911)易名“斗山墟”。端芬镇山底墟因其坐落凤山脚下故称山底墟。庙边墟因墟址位于水口庙(已毁)旁边而称“庙边墟”;又如位于那金河、西华河、黎洞河交会点的三合墟,其中“三合”最初为“三夹”谐音,故名“三合墟”。

  有以意愿为命名,如寓意关注大众福址龢利益的大江镇“公益埠”;寓意墟址为风水宝地兼具生意兴隆之义的水步镇“宝兴墟”;寓意新墟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合镇“新安墟”、台城“华安墟”;寓意新墟欣欣向荣的水步“新荣市”。

  (5)布局: 独特的墟场布局是台山侨墟的鲜明特色之一。在空间形态上,侨墟多由临时交易的空地和线型组合的固定铺户群所组成。在规模上,通常呈现墟大市小的格局。而在平面布局上,则有“回”字形、“井”字形、“T”字形、“十”字型和“一”字形等多种布局。这些形式多样,布局独特的侨墟,是近代西方文明进入台山乡村的典型代表。

  “回”字形:又称方形布局,如汀江墟、庙边墟、来安墟、圆山墟、陈边墟、西廓墟、成务墟等。位于端芬镇大同河畔的汀江墟(梅家大院)以墟场布局独特着称,墟场占地面积30余亩,初时由104幢(现存87幢)骑楼商铺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依次环绕组成,中间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商铺统一面向广场,整体造型呈“回”字形。  

  “井”字形:又称“网格型”布局,如公益墟、大同墟等。公益墟位于大江镇北部、潭江南岸,占地面积0.33平方公里,由9条方正笔直的骑楼街呈“井”字形纵横交错排列而成。 

  “T”字形:又称“丁”字形布局,寓“人丁兴旺”之意。如冈宁墟、宝兴墟、公和市、西宁市等。位于水步镇冈宁潭江河畔,占地面积15亩,初时由102幢(现存98幢)骑楼商铺排列而成,整体造型呈“T”字型。

  “十”字型:如位于台山南部海滨的广海城,由两条骑楼商铺林立的大街,按东西南北走向呈“十”字形交错排列而成,其中东西走向的街道长2.5公里,南北走向的街道长1.5公里。

  “一”字形:如海口埠、大亨墟、水步墟、新荣市、平岗墟等。位于端芬镇大同河和端芬河的交汇处的海口埠,占地面积35亩,由102幢骑楼呈“一”字形布局。

  此外,还有其它墟场布局不规则的墟市,如墟场规模较大、至今还保持商业活力的大江墟。

  (6)建筑特色:侨墟沿街商铺建筑带有浓郁的西洋文化韵味,骑楼商铺、宗族祠堂、庙宇、学校、碉楼、教堂林立并融为一体。形体笔直高挺,整齐划一而不失个性,细部装饰考究,立面丰富形式多样,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美轮美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审美满足感,被誉为“近现代建筑博览园”。 

  台山的骑楼建筑,其实是中国檐廊式临街建筑的延续。它结合岭南的地理环境和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将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合为一体,形成一种“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前铺后库,上宅下店”的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式。端芬镇庙边墟至今保存着几间楼高两层、砖木结构的清初柱廊式骑楼。台山侨墟现存的骑楼建筑,大部分是吸收了西方建筑文化、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筑材料多采用进口的水泥、钢筋、彩色玻璃等,混凝土结构,西式风格的廊柱饰以盾牌、圣诞花环、流苏多种图案和构件,临街的立面高耸富丽,女儿墙构图丰富多彩,带有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烙印。如西宁市、汀江墟、大同市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交融的显着特征,漫步其间,恍如来到欧洲城市的集市广场。

  骑楼商铺和宗族祠堂、学校、教堂等公共建筑在侨墟融为一体,洋气十足。或气势恢弘,或庄重典雅,或富丽堂皇,或古檏雅致,它们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吸收而成的产物。台山侨墟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将西方的先进文化传入台山侨乡,丰富了侨乡生活,促进了台山侨乡的形成与发展,并成为侨乡文化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

  (7)商业文化:传统的农村集市文化渗入西方的商市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侨墟商业文化。墟市商业性加强,不再以农副产品为主,大量外来消费商品充斥其中。墟市内有墟场和各类百货铺户,还有为华侨侨眷服务的银号、典当、客店、赌场等各类铺户。

  不管是台城的西宁市、还是端芬的汀江墟、水步的冈宁墟,无一例外,墟市从最初主要经营果菜批发等农副产品,逐渐经营金银首饰、绸缎布匹、药店医馆,到经营银号、典当、客店、赌场等,说明瞭台山墟市的商业功能和商业文化随着侨乡社会的形成而日渐加强和日益丰富。

  (8)民俗风尚·人物故事:中西合璧的侨墟建筑作为承载民众生活的物质形态,其非物质形态上则表现在侨乡人民既保留着传统的民俗,又崇尚着洋化之风,表现了侨乡民众对西方文明的追求和中国传统人文的执着。因此在台山侨墟,处处都有海外华人华侨或侨乡民众不一样的传奇和故事。

  民俗 侨墟商铺立面的西式山花嵌着中式楼名,铺内设有天神、地神、人神、门神、灶神等,在岁时节令进行传统的祭祀和祈福活动,表现了侨乡民众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各墟市还举行其他的民俗活动,如斗山墟的浮石飘色、广海城墟的“打龙船”、汶村墟的“北帝庙”巡游、水步宝兴墟的二月二观音诞“晒身家”、白沙冲云墟的七月十五盂兰节祭祀“当风庙”等。

  洋化风尚 侨乡人以接受西方文化成为当时一种时髦。传统的唐装继续盛行的同时,西装、中山装、夏威夷装、连衣裙、高跟鞋同样是城乡的一道亮丽风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台山乡村,自行车、暖水瓶、留声机、浴缸、抽水马桶等“舶来品”比比皆是,处处洋溢着“麦头”(Mark-商标)、“疏哩”(Sorry-对不起)、“飞士”(Face-面子)的“半唐番”台山话。

  人物故事 在二百多年的华侨历史中,有数不清的感人肺腑的爱国华人华侨和故事,如陈宜禧、刘栽甫、谭蔚亭、梅炳然、谭铁肩等。其次,与促进台山侨墟发展密切相关的故事,如新宁铁路和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机器的诗》。而在这次侨墟调查中,还发掘了一些生活在侨墟的传奇人物和故事。五十墟河北路35号的李锡松,这个年届90的老人,命运多舛。然而,他却凭自己制造的机器为乡民加工农具、机械零件赚取生活费,养活夫妻二人和他瘫痪在床的儿子。家里除了一台进口的收録机,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具都是他根据生活之需而自己制造的,照明灯、自动抽水机、铡烟机、二胡等等,这些生活用品虽然简陋却凝聚着老人无穷的智慧和刻苦勤劳的劳动人民本色。李锡松老人用他聪明好学、勤劳克俭、刻苦耐劳、知足常乐的侨乡人精神,在台山侨墟写下了一个自力更生的传奇故事。

  4.侨墟的现状类型

  台山市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较慢,工业污染较少,侨墟文化生态总体上保持得较好。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及移民海外传统的延续,愈来愈多的侨墟日渐走向衰落,其作为墟市的功能也逐渐消失。按照其生态和墟市功能的现状,台山侨墟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见表):

  (1)原生态活力型  

  几十年来未采取过重大保护措施,破坏也少,基本保持原生态,而且墟市的功能保留至今,当地乡民依然传承等墟的传统习俗,它们是台山侨墟文化的“活化石”。这类侨墟有12个,占总量的12.5%。如四九镇五十墟、大江镇大江墟、台城来安墟、端芬镇上泽墟等。

  上泽墟 明嘉靖年间编《新宁县志》记载的13个墟之一。位于上泽河泮,由当地陈姓乡民创建,民国年间扩建成现规模。主街道呈南北走向,长约300米,街道宽敞,中间有墟廊,两旁挺立80多幢亮丽典雅的骑楼。数百年来,当地乡民一直传承着每旬逢年4、9日等墟的习俗, 为台山侨墟的典型代表。

  (2)原生态型

  原有的墟市面貌保持较为完整,受到的破坏较少,但墟市的功能已消失,只作为居住使用,这类侨墟有26个,占总量的27.1%。如汀江墟(梅家大院)、大同市,陈边墟、冈宁墟、圆山墟等。

  圆山墟 原汁原味保留民国风味的乡村侨墟代表。位于台城河南岸,由谭姓宗族始建于清干隆年间(1736-1795),北面有码头,为官渡。1926年台山首条公路——台荻公路建成通车,便利的交通促进该墟建设,乡绅谭蔚亭等乃成立市务公所,重新规划建筑商铺,1929年建成现今规模。该墟平面呈长方形,设4条骑楼街,中间原建有规模宏大的钢筋混凝土墙、铁金字架顶墟廊,1950年代大炼钢铁时拆毁,墟廊墙体保留至今。历经80多年风雨洗礼,圆山墟现已大多人去楼空,但骑楼街、沙基路面、古树等墟市元素基本得以原貌保留。

  (3)变化型 

  墟镇原有的街区历史脉络基本得以保持,但墟镇面积改变较大,特别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开辟的新区和改造过的旧城区。这类侨墟集中在县城和镇政府驻地,有33个,占总量的34.4 %。如台城、四九墟。

  (4)湮没型 

  原有的墟市面貌受到彻底的破坏,作为侨墟物质形态的骑楼建筑基本消失,其墟市的功能也已消失;或因历史变迁,导致其墟市功能消失,完成历史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比如上川岛花碗坪是典型代表。这类侨墟有13个,占总量的13.5 %,宝鸡墟、斗江墟、同安市等属于此类型。

  (5)其他

  历史上形成的墟市,有固定的墟场和墟期,其墟市的功能保留至今;或在当代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新的墟市。这类墟市以现代建筑为主,有固定的墟期,是侨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延续与发展。此类侨墟有12个,占总量的12.5%。如浮石墟、井岗墟。

  四、侨墟调查新发现

  1.新宁铁路大亨车站遗址

  1909年3月,新宁铁路首期工程公益至斗山段建成通车,设上落站于大亨墟。据当地老人回忆,原新宁铁路大亨车站位于现大亨墟东区10号的位置,现有建筑为青砖墙硬山顶、面宽3间的檐廊式建筑,建筑仍局部保留原有车站的历史遗存,这是此次侨墟调查中能准确标示新宁铁路车站位置的少数墟市之一,对于研究新宁铁路对台山侨墟商贸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2.清代柱廊式骑楼总量有所增加

  在此之前,有关的专家学者仅在端芬镇庙边墟发现有5幢清代柱廊式骑楼,五邑大学张国雄教授认为这是台山骑楼建筑源于中国柱廊式临街建筑的重要实物见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此次调查,在台城大亨墟呈“一”字型东西走向的街道两旁,发现有10多幢清代柱廊式骑楼,部分建筑的门面至今还保留有“同安隆”、“大昌号”等字样的商号。这些建筑已无人居住,门面保存比较完好的占少数,大多数建筑整体保存较差,有的屋顶已经坍塌。经考证,大亨墟的这些建筑与庙边墟的柱廊式骑楼属同一时期、同一类型,至此,台山已发现2个侨墟保留有清代柱廊式骑楼,总量近20幢。大亨墟清代柱廊式骑楼的发现,为本地专家提出“台山骑楼建筑源于中国柱廊式临街建筑”的观点提供了更为充分有力的佐证。

  五、体会与建议

  侨墟调查使我们对台山侨墟有了更深的认识,并进一步掌握了侨墟的基本情况,但因为时间以及人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的问题,对台山侨墟的挖掘或许不够深入和全面。

  侨墟调查的最终目的,一是保护,二是开发利用,三是传承和发展。根据调查所得的96个侨墟,列入保护级别的有:2002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汀江墟,2009年定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的西宁市;冈宁墟其中两处单体建筑在2011年登録为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其余的均未列入保护。为了更好地做好台山侨墟的保护、开发利用、传承和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保护方面

  (1)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横额、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台山侨墟”的文化价值和政府规划,提高社会各界对侨墟的保护意识,自觉参与保护行动。

  (2)努力探索“政府、民间共同保护”新路子的可行性,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发挥宗亲宗族和社团的力量,拓宽保护经费来源渠道,同心协力,共同保护好台山侨墟。

  (3)提升“台山侨墟”的法律地位。建议将台山侨墟捆绑起来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法进行保护。

  (4)建立三级保护与管理网络。加强与各业主、属地村委会或使用单位(个人)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侨墟保存状况及变更情况,对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进行絶对控制,必要时可签订相应保护管理责任书,逐步建立市、镇村、使用单位(个人)三级保护与管理网络。

  (5)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出台《台山市侨墟建筑管理暂行办法》,赋予侨墟建筑相应的法律地位,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依法进行监管,对侨墟建筑的维修与拆建审批手续要严格把关。

  2.开发利用方面

  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规划同步开发利用,通过举办学者论证会、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广造声势,打响“台山侨墟”文化品牌,增加新的旅游元素,促使台山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1)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台山侨墟具备丰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这些极具侨乡特色资源的独特价值,并加以分类整理,包装,它们将来都有可能被打造成文化产业的重要项目。比如端芬镇的汀江墟(又称“梅家大院”),电影《让子弹飞》已使它声名远扬,整合大同河流域的大同市、汀江墟(又称“梅家大院”)、西廓墟一里三墟三桥的人文文化景区,其开发旅游价值较高,条件也较为成熟。

  (2)影视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良性推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台山拥有冈宁墟、圆山墟等一批民国至“文革”时期的影视外景地,具有拍摄成本低等优势,开发与利用我市藴藏的丰富影视资源,大力建设田野原生态影视基地,加强政府引导与管理,全面提升台山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并以此带动我市的文化旅游产业。

  (3)界定侨墟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范畴,为提升台山侨墟的法律地位奠定基础。

  黄伟宗教授曾指出,“台山的侨墟文化,从其墟日传统上说,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此申请作为省级、国家、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其又体现于乡镇之名和墟场建筑之中,亦可列入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因此,提升台山侨墟的法律地位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非物质文化方面开展逐级申报;二是整合资源、整体包装侨墟,从物质文化方面开展申报工作。最终目标是擦亮“台山侨墟”文化名片,为台山旅游业增加新亮点。因此,如何取得“台山侨墟”的文化名片,开展申报工作是前提,当务之急是要清晰界定台山侨墟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范畴,明确申报的内容与方向,为擦亮“台山侨墟”文化名片奠定基础。

  (4)整合台山侨墟文化资源,并以这些优秀文化资源打造名镇、名村,擦亮台山品牌,积极争取将台山侨墟纳入“广东华侨文化生态区”建设规划,让文化遗产享有尊严,融入经济社会,惠及人民群众,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5)成立文化公司,解决侨墟开发利用中的产权问题。针对侨墟楼房大多数是私人财产,开发和打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一间公司,各业主以股份形式投入公司,成为股东。这样有利于解决开发期间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3.传承方面

  在做好侨墟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同时,应当思考侨墟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只有做好传承和发展工作,后继有人,才能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悠远的岁月中源远流长,永葆活力。

  (1)举办“侨墟节”、“侨博会”等方式,或在“艺术节”中加入侨墟的物质、非物质文化元素,使“侨墟文化”得以世代传承下去。

  (2)做好乡土考察,挖掘重点侨墟的相关历史和人物故事,整理成书册,最好每个侨墟出一本书、一篇文章。

  (3)设计侨墟特色纪念品,或是挖掘一种与众不同的产品,如汀江墟的“凉粉”,重新赋于侨墟新的文化内涵。

  (4)通过学术论证,探讨台山侨墟与中国近代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比如台山侨墟类似于广州十三行出现的商品交易时间、十三行八大家与台山的联系、台山侨墟经营产品的演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台山侨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叶玉芳,台山市博物馆副馆长、文物博物专业馆员;林瑞心,台山市艺术馆群众文化专业馆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