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骑楼——岭南旧时光的影子

  一、南岭与岭南文化

  广义的岭南,过去主要是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所谓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也是华中和华南气候的分界线。而从人文地理的角度来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因为有这组山脉的存在,阻隔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文化联系——尽管先人们陆续开辟了5条翻越南岭的通道,使中原的文化技术得以渗入,但南岭群山仍旧使岭南地区保留着富有特色的本土文化。

  与中原重农轻商的农耕文明不同,岭南地区的东部和南部面临广大的海洋,在重农的同时,早在先秦时期便发展出外向型的海洋文化,并由此逐渐形成岭南人务实、灵活、包容、拼搏的群体性格。19世纪中后期,随着中国与西方接触的增多,加上当时内部时局混乱,天灾人祸连绵,促使本来就极富开拓冒险精神的岭南人大批移民“下南洋”、“上金山”,为了谋生而移民海外。他们在海外有过怎样艰苦辛酸的经历,稍微瞭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能感同身受。他们中的很多人经过不断奋斗获得了成功,成为当时当地举足轻重的富豪,而更多人则湮灭于历史的尘埃里。

  及至清末民国时代,大批华侨实业家回到故土投资兴办实业,他们不仅带动了岭南地区工商业的又一次发展,而且带入大量外来文化因子。这些外来文化因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一种特色鲜明、中西合璧的新的文化形式——我们现在所说的岭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即是指此。尽管时代变迁,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如今在岭南地区还是保留着很多带着那个时代烙印的物质留存,如果一定要从中选择一样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我想骑楼当之无愧——骑楼的建筑样式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尚,而且它的结构和功能也从侧面折射出当时岭南地区繁荣的商贸活动情况。

  二、骑楼的历史

  关于骑楼,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其源头可以向上追溯到十八世纪下半叶。当时英国人在印度南部的贝尼亚库普尔(Beniapukur)殖民。为了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英国人在住宅前加外廊遮蔽强烈的日光,营造较为凉爽的环境,很快风靡,被当地人效仿。此后,这种外廊式建筑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传入香港、广州,然后再北上到厦门及西入广西。

  英国人发明的这种外廊式建筑,主要用作居住,是彼此独立的单体建筑,传入岭南地区后,被聪慧的岭南人结合本土建筑加以改造利用,并以市政建设法规的形式对其形制加以规定和约束,最终形成了极富区域特点的骑楼和骑楼街。所以对于岭南地区或者说中国的骑楼,有必要再进一步说明——

  骑楼是20世纪初岭南地区临街商业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人们为应对南方地区夏长冬短、太阳辐射强、多雨等气候环境,将地中海国家的桥廊建筑与岭南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而形成的建筑典范,具有遮阳、避雨、防太阳眩光的物理功能,以及给行人安全感的心理功能。骑楼的特点是在二楼或三楼的位置向外延伸,以廊柱横跨人行道形成“骑”道的样子,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有脚骑楼”。除了有脚骑楼外,还有另外一种“无脚骑楼”。这种骑楼没有廊柱支撑,悬挑于人行道的上方,所以也被称为“挑楼”。此外,在香港地区,也有人习惯将外凸悬于马路或人行道上方的房屋阳台叫做骑楼,而实际上它并不属于骑楼。岭南地区的骑楼基本上都是有脚骑楼,它们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分布于这个地域的很多城镇当中。

  岭南地区的骑楼通常商住两兼,这是与英国人外廊式建筑区别的一大特点。清代中后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叩击中国大门节奏的日渐加快,作为明清时期全国重要通商口岸之一的广州,率先受到了西风的洗礼。当时在广州西关出现了一种专门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房屋,称为“夷馆”或“番馆”,被认为是岭南骑楼的早期雏形。这些夷馆主要由外国商人出资建造,但名义上由广州十三行行商提供,所以又被叫做“十三夷馆”。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大的权益,英法联合向中国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炮轰广州城。在纷飞的炮火中,曾经广州的商贸中心十三行被烧毁,十三夷馆也随之灰飞烟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少到海外谋生的广东人带着资金回乡创业经商,为了方便做生意,他们将当时盛行于南洋的建筑形式和岭南本土建筑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宜商宜居、生意生活两兼顾的新的建筑形式——骑楼。

  从某种角度来看,骑楼可以视为是对夷馆建筑的发展和再创造。无论是十三夷馆还是西方的桥廊式建筑,其外廊都只是孤立的、私人房屋的附属品,而岭南骑楼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外廊从私人所有物变成一个公共设计:将相邻房屋间的桥廊打通,连成一条长廊,最后变为骑楼街。这种设计一方面表达了一种人文关怀,是岭南人文浓浓人情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当时岭南地区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广东地处潮湿炎热地带,夏季高温多雨,行人外出动辄就会遇到突然而至的大雨,沿街排开的骑楼不但为行人提供了一个既可遮阳避雨又不躭误赶路的地方,同时在骑楼下设置商铺,也在客观上起到了增加商机的作用。岭南骑楼的格局通常是底层前部为公共走廊,后部为店铺,二层以上则为住宅,骑楼临街的一面往往装饰成当时流行的异国建筑风格,如哥特式、巴洛克式、南洋式等,或者中西结合,体现了房屋主人与众不同的品味和审美情趣。这类被称为“洋式店面”的骑楼店铺,不但装修精致,引人注目,而且还可以借用柱廊空间,便于敞开铺面、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

  大约在清末,骑楼就已经出现在岭南地区,但大规模的建造延伸成街市是在二十世纪初二三十年代。当时,孙中山独子孙科出任广州市市长,大规模推进“都市改造运动”。为了尽快实现都市计划,同时解决城市居民拥挤的局面,政府采取“影响最小,破坏最小”的办法,于1912年颁布《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节》,规定沿街建房的个人必须留出一定宽度的空地作为公共走廊,同时还对骑楼的高度和廊柱的间距都做了规范:“……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屋铺,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之用……骑楼两旁不设用板壁竹笪等类,遮断及摆卖什物阻碍行人……”正是由于这一规定的颁布,使得广州骑楼多数虽个人所建,造型也各具情态,但整体却是整齐划一,相邻建筑间的骑楼彼此衔接,连成一体,延绵成几百米,甚至几公里的沿街长廊。“广州模式”很快便被周边的城镇乡墟效仿,形成一条条充满乡土之魅的骑楼街。

  三、广州骑楼街:一段关于城市的过去

  如果有足够充裕的时间,从天河区一路步行向西,慢慢穿过越秀区、荔湾区,你会觉得自己仿佛走在一条时光的隧道中,特别是进入东起人民南路、西至恩宁路一带时,那些光鲜的现代高层建筑远远地退在一隅,眼前是古旧蜿蜒的骑楼街,让人恍若回到老广州的旧时光。

  正如哈尔滨的俄罗斯建筑,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小洋楼,广州的骑楼也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文化和象征符号。尽管在中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可以觅到骑楼的踪影,但无论从历史、规模、数量还是规划方面,广州骑楼的翘楚地位当之无愧,正如上文所言,它可能是当时唯一被地方政府以法规的形式进行过统一规划规范的骑楼建筑群。不过,如果说当年市政府的主导行为就是今日骑楼成为广州的文化和象征符号的理由,那未免显得太过肤浅,骑楼的出现和发展,与老广州货如轮转的商业繁华紧密相关,它那种前店后仓(或作坊)、商住两用的建筑格局,不但是对气候环境的适应,而且还反映了广州近代发达的对外贸易和行商麋集的状况,更是粤商文化精髓(实用主义、灵活善变、兼容幷包、勇于创新)的具体体现。“商”,是骑楼建筑文化最重要的根基之一。

  商业的繁荣催生了骑楼,而骑楼的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广州骑楼最早出现在南华西街、长堤大马路、一德路等商贸和水运发达的街区,后来逐渐扩张至全城主要商业集中路段,形成了那个时代广州街景的主格局。不仅如此,以广州为中心的骑楼文化,还随着粤商影响力的增强,沿着珠江水系向广西、福建、贵州、云南、江西等地辐射。在上海、武汉等大城市,骑楼甚至被视为“广东街”的标志,至此,骑楼成为粤商和岭南文化的一个标签。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现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广州市区向东扩大了数倍。在如今的地图上,老广州的传统中轴越秀山-解放路一线偏于西隅,过去的城市中心区被东边辽阔的区域挤压成小小的地块。然而,就在这区区1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里,以人民路和中山路为坐标轴,北至东风路,西达龙津路,南到同福路,东止东华路曾密密麻麻分布着59条骑楼街,总长度高达40多公里。骑楼街是许多广州老字号的出生地,那些现在声名远播的老字号,如致美斋、陶陶居、莲香楼、皇上皇等,就是出身于骑楼街,从这里崛起,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地区。今天中山四、五、六路一带是广州近代最早的商贸区,据记载,广州历史上100多家百年老店多数都曾在这里安营扎寨,鼎盛时期这一带甚至集中了全市70多家老字号店铺;长堤大马路、西堤二马路和人民南路一带则是商贸大厦、大酒店和电影院等的集中地,其中有名的有先施公司、大新公司、新亚大酒店、大三元酒家、中央大酒店、广州电影院、西濠电影院等,被誉为广州的外滩。当时的广州不仅陆路贸易发达,水路商贸也相当繁荣,珠江边上各类码头比比皆是,从全国各地驶来广州的货船、商船和客船络绎不絶,人们上岸后,就来到今中山路、长堤大马路一带游玩消费,更加带动了这一地块商贸的繁荣兴盛。

  四、台山骑楼街:台山华侨的历史细节

  骑楼以及骑楼街在岭南地区的普及离不开华侨的推动,有着“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台山,骑楼建筑在区内各镇随处可见,这些刻着深刻时代烙印的老建筑如今仍静立于街头,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台山华侨的往事。

  台山的地理环境多山而面海,区内东、西、北三面皆为山地丘陵,南面是辽阔的南海,在山与海之间,则散布着小型的山间盆地、滨海平原——台山的主要城镇和农田,就分布在这些平原和盆地中。这样的地理格局,造就了台山悠久的海外交往历史。据梅伟强、关泽峰所着的《广东台山华侨史》所载,台山的第一次大规模海外移民大约在元灭南宋时期;1774年,台山广海陈学进、陈社保父子前往南洋谋生,成为台山有记载的最早的华侨;鸦片战争前后直至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台山海外移民的最高峰。中华民国建立后,大批爱国华侨自海外归来,希望能在国内开办工厂商铺,实业救国,其中的杰出人物便是陈宜禧。

  陈宜禧,台山斗山镇朗美村人,早年在美国帮佣,后进入铁路夜校学习,从事铁路建造工作。1904年,已在美国事业有成的陈宜禧为了繁荣家乡经济,沟通台山至新会、江门和省城广州乃及广大内陆的交通,回国主持建造新宁铁路。关于这条铁路,有几点十分值得后人铭记:首先,这是我国近代第一条“纯国产”铁路和第一条民办铁路。在外国资本侵入中国广占路权的背景下,陈宜禧提出了铁路建设不招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由本县人自办的原则,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海外华侨和省港居民的集资入股。其次,对于台山而言,新宁铁路的开通,无异于增加了一条新的生命线,过去陆上交通不便的情况得以大大改善,无论是文化交流,还是物资流通都更加方便,加上当时民国广东省政府正开展经济建设,客观上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吸引更多的归侨回故土发展。于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华侨投资以及工商业发展,包括台山在内的江门五邑地区成为广东省数一数二的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受省城广州城市规划的影响,台山华侨在建造骑楼的时候,也十分注意形制统一性,因此一条条象征台山“商城”特点的骑楼街便在台城镇、端芬镇、四九镇等乡镇相继成型,发挥起巨大的商贸功能。

  从整个岭南地区来看,台山的骑楼街称得上典型而特别。说它典型,是因为它几乎完整的保留了过去岭南骑楼街原汁原味的风貌,且具有很大的建筑规模。也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时任台山县长的刘栽甫着手筹划台城城区的改造工程,台城镇出现了第一次改造建设商业街区的高潮。刘栽甫委托当时的县工务局局长谭铁肩撰写了《台山物质建设计划书》,从建筑道路交通网、改造城市、创建公园、改建县公署、改良乡村及创立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等31个方面规划了台山县城和乡村“物质建设”。其中关于扩宽道路、重新规划新式市场的条款,就是对骑楼的改造和骑楼街(商业街区)的兴建。台山工务局还特地颁布《建筑凭照》,对骑楼的建造方方面面都做了细致规定,与1912年广州市政府颁布《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骑楼自进入岭南地区伊始,就不是单纯的住宅楼,而是兼具了住宅和商铺功能,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商业的表征。在过去的岭南地区,如果一地集中着大量的骑楼,且连绵成街,就意味着这个地方商贸发达,经济繁荣。中国人历来有落叶归根、故土难离的传统观念,而台山又是远近闻名的华侨之乡,所以很多台山籍的华侨都不约而同将办实业的地点选择在台山。然而,从当时的贸易格局看,广州作为第一贸易大城的地位毫无疑问,而临近台山的香港、澳门和珠海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甚至连台山的邻居阳江,也凭藉其作为传统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的地位,而在商贸方面颇具锋芒。在这样的情况下,台山虽然有海外华侨实业家作为支撑,但若要走同样的对外贸易大港道路,显然很吃力,因此,在新宁铁路修成之后,台山更多的扮演一个在珠三角地区转运货物的中转港口角色,同时也十分注重中国乡镇传统墟日所带来的商品交易需求,使得台山的商贸活动呈现出一种相对较规律的时间周期,这一特点折射在骑楼街上,就赋予了台山骑楼街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集市广场式墟镇。

  集市广场式墟镇,是台山人学习和改造欧洲广场集市的成果。在欧洲,广场既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中心,各种政府机构、商店、作坊都围遶着广场布置,这些区域性小广场以道路彼此相连,便构筑成更大的城市。这样的城市结构如今在欧洲很多古老的城市仍然可以见到,甚至我国的澳门,其老城区也是这种城市结构。台山人将集市广场概念引入,但又结合本土情况进行了改造,使得广场不再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而是落户乡镇,与村落相邻,成为乡民的生活空间。

  台山墟镇平面结构大致是联排骑楼整齐排列成长方形,中间留出一定面积的空地作为广场,平时为乡民提供活动场地,墟日时则供商贩们摆卖商品摊档,所有骑楼的门皆开向广场,看上去宛如中国传统院落。过去这种布局的骑楼街在台山分布很多,如台城镇的圆山墟、大江镇的陈边墟、四九镇的五十墟以及端芬镇的上泽墟、成务墟、庙边墟、西廓墟等等,其中以端芬镇的汀江墟最为典型。汀江墟就是现在台山人讲的梅家大院,因外形如同方城而得此俗名。汀江墟由梅氏宗族初建于1930年,1932年正式开张,它的建立,是新式墟镇挑战旧式墟镇获得成功的范例。过去台山的各大小墟镇,都存在由一姓控制操纵墟政管理及商业活动、排挤异姓商户的情况存在。在汀江墟没有建立之前,大同河北岸已有一座墟镇,称为大同市,由阮姓把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以端芬大姓梅姓为首的异姓商户开始计划筹建具有先进管理模式的新墟镇。汀江墟采用欧洲集市广场的结构模式,108间骑楼商铺为坐商,墟日如墟的流动小贩则指定在广场四周街道。汀江墟广场开阔,道路通畅,设计合理,方便水陆路货物人流的交通;同时,各骑楼商铺在形制统一的前提下,各店主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兴趣爱好自由处理层高和立面建筑。在墟镇管理方面,则实行了西方股份制的管理方式,以“改良市政,自由营业”为宗旨,并将其写入《汀江墟招股开办章程》和《汀江墟立案简章》里,对墟集市政管理、商务活动规则一一详细规定,大到墟政决策、公款使用、铺地分配、经营范围,小至摊贩位置、卫生环境,都做到有章可循。由于规划和管理都十分先进,汀江墟很快便客商如云,成为台山数一数二的墟镇,来往港澳、江门、广州、佛山的船只运载国内外各种货物,由此上岸,带来一时繁华。

  五、结语

  时光荏苒,骑楼在度过了它最辉煌的岁月之后,渐渐沉寂下来。如今,当我们开始意识到骑楼对于保持城市个性的重要性时,才发现它们已经渐行渐远。尽管其中不乏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更加熠熠生辉的骑楼街,但更多的骑楼却已经或将要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目前,广州市区内还有36条骑楼街,长度达20多公里,集中分布在老城区约10平方公里范围内;台山仅台城镇9条街仍保留着近300栋近代骑楼建筑,但除了少数幸运儿,很多面临着年久失修的问题,或即将拆迁别作他用。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政府已经开始重视骑楼街等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进言献策,为岭南骑楼的复兴支招。这百年骑楼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将会归向何处、有怎样的际遇呢?我们拭目以待。

  (李华勤,《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编辑部总监。)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