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从台山传统侨墟建筑的保护谈起

  作为一名地理科学类杂志的从业人员,近几年,由于致力于城市景观的传播工作,我拜访过不少城市。对于每个要进行传播的城市,我们主要从自然、历史、文化、未来发展几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瞭解和解读。在解读过程中,出于个人的兴趣,我特别关注每个城市的历史城区(街区)与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变化,尤其是最近几十年,社会改变的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四个字来形容,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大量外来文化的涌入,使历史城区(街区)与传统文化的现状愈发显得严峻,“变”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年11月14-16日,应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之邀,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首届“广侨文化”(台山)学术研讨会,在参观台山传统墟镇和建筑(有学者称之为侨墟楼)的时候,有台山同行问我:“你认为在当下应如何保护好台山的传统文化,在未来又如何有效利用和传承传统文化?”他所提问的正是我一直在关注但又没有完整思考过的问题。借着这个发问,我在后续的行程中对这几年到过的城市、瞭解的状况做了个梳理,并与许博士也进行了几次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我对历史街区与传统文化保护开发的一点拙见。

  一、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其他同列文明古国的国家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从未中断过的历史,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包括无形和有形的。无形的文化体现在人们的集体性格特征、观察世界的方式方法、风土习俗、礼仪教化等等方面,而有形的文化则往往依附在物质之上呈现出来,这其中,由于城镇是区域人口、交通、物流等的聚集地和中心,而成为文化最好的载体。历史愈是悠久的城镇,留下的文化痕迹就愈多,后人甚至可以从中检索出完整的文化演变轨迹。在过去的数千年里,由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对外交流相对较少,城市规模变化不大,当代文化与上代文化之间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保护与发展不存在矛盾冲突问题;而近10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近三十年,中国与世界日益的同步和接轨使完全不同的文化、思想和观念大量涌入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城市规模进行相应的扩大;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资源的重置和再分配提出了要求……诸如种种因素,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划出越来越宽的鸿沟,保护传统还是发展经济,终于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何保护与发展会变得难以调和?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今中国文化的组分和构成已经发生质的改变。近现代的数次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改造,使新旧文化之间发生断层,上代文化与下代文化之间的传承性被大大削弱,旧的东西被新的东西取代,而两者间往往找不到可关联的地方。以建筑为例,从春秋至清代,历朝历代的建筑形制一直依照《考工记》、《营造法式》等记载的规矩严格建造,所以建筑细节固然各具时代特征,但都有一脉相承的内核在其中,即便前代建筑消失或被损毁,仍能够在后代建筑里找到所传递的思想和文化;而如今的情况却是,传统街区和建筑正在被现代街区和建筑所取代,两者分属不同文化体系,这意味着,消失了的将会永远消失——不仅仅是物质本身,还包括它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因此,是要保护过去,还是该着眼未来越来越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每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镇,都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不同的应对方法体现出不同的选择和权衡。

  二、为何而保护?因何而开发?

  对于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信息的历史城区(街区)和传统建筑,目前常见的一般采取两种做法:保护或者开发,另外还有一种所谓的保护与开发并行。保护与开发的争论或者说讨论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将两者对立起来,很少静下来仔细想想,到底保护是为了什么,开发又是为了什么?就我这几年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来说,我认为,无论是保护和开发,归根结底都是落到“幸福”二字上。幸福既包括精神思想的幸福,也包括物质生活的幸福。保护与开发是追求这两种幸福的具体体现之一。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哲学范畴人对于自身起源最基本的发问,是对打在人自身身上文化烙印的追寻。历史城区(街区)和传统建筑记録着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通过解读这些历史信息,能够让现代人瞭解本地、本民族、本国文化的来源和演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与关注历史城区(街区)和传统建筑是为了保留住传统文化,其目的是让处于文化迷失中的现代人回溯追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找到一块可供灵魂栖息的精神故园,从而获得精神思想上的幸福感。

  至于开发,虽然也不乏有挖掘、发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意味在其中,但最直接的动机当是尽可能最大化利用历史城区(街区)和传统建筑的各项价值,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获得物质生活上的幸福感。

  无论谈保护也好,谈开发也好,我们常常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所谓“局内人”——也就是仍旧生活在历史城区(街区)和传统建筑物中、与传统文化还保持着相对紧密关联的居民的声音常常被忽略。站在他们的角度,又是如何看待保护与开发呢?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大体指一个国家、民族或族群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们选择接受、保留还是舍弃一种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这种文化能否使他们获得精神的愉悦感,或者改善他们的生活境况。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宗教在世界上的传播。同一种宗教,为何能在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得到接纳和传播?除了传教者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文化选择有效的传播方式之外,宗教本身所具有慰借心灵,令信教者获得精神幸福感的作用也是它被接纳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幸福生活的权力,我们这些“局外人”不能在自己享受着现代化便利生活的同时,要求那些“局内人”为了保证传统文化不消失而继续过不便的甚至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生活。这次会议有实地参观考察项目,两天内,我们跑了台山几处很有代表性的墟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惊艳和心痛杂陈。台山拥有非常丰富的华侨文化资源,其中由骑楼组成的各个墟镇极具代表性,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但遗憾的是,由于保护不善,大多数骑楼都已经破烂不堪,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消失只是时间问题。谈到保护问题,当地陪同的工作人员提及主要两点,一是经费,二是房屋产权。台山骑楼基本上都是私人房产,主人大多在国外,要联系他们商量房屋保护事宜十分困难;而另外那些主人仍在居住的骑楼,主人又多不愿意配合保护工作,自行对骑楼任意改造,破坏了建筑群整体风貌的同时,也破坏了附着于建筑之上的历史文化信息。

  经费及联系房屋海外主人的问题,相信只要工作再深入点是可以解决的;而现居屋主不配合的根源,其实就是追求更高生活质量、更幸福生活的问题。一味要求作为“局内人”的屋主保持房屋原状,但却不让对方感受到保护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显着提高,自然就会使人产生扺触情绪。不顾现实的场景式保护就像舞台剧表演,而生活毕竟不是舞台剧。

  开发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上所说,幸福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完全脱离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所谓的“打造”,那是对文化的不尊重,更是对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们精神家园的践踏,一样也会令人反感。尽管确实可以用强力手段推进开发,但一个不接地气的街区或建筑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不具备任何价值——包括文化上和经济上的。

  总而言之,对历史城区(街区)、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保护或者开发,“局内人”都是绕不过去的一块,有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各项工作的开展就会变得很容易。而对于“局内人”来说,令他们做出决定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哪种做法能够获得更多精神和物质上的幸福感。

  三、过度的保护与过度的开发都不可取

  在我看来,保护和开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有帮助,关键在于合理有度。但问题是很多时候这个度却没有掌握好,要么不够,要么过度。

  保护不到位,结果不言而喻;而保护过度却也不见得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继承。文化可视为一种生命体,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始终处于发展演进状态,这样的文化才具有活力,也才能够传承下去。而过度保护往往把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和城区(街区)从周围环境中剥离出来,脱离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类似标本的存在。这样的保护,只能说是截取历史的某些片段加以固化,其所记録的信息只是文化的痕迹,而非活生生的文化体,自然谈不上传承(本文所讨论的保护对象仅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宅民居建筑及历史街区,本身即以纪念功能存在的建筑与文物则不在讨论范围)。

  而过度开发又如何呢?比起过度保护,过度开发对文化和建筑的伤害要更大得多,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是经济利益凌驾于文化之上的具体体现。决策者不考虑城区(街区)的传统风貌,也不考虑建筑特点、区域文化特色,生搬硬套其他地区开发的成功经验,或将主观认为的时尚流行元素拿来堆砌,掩盖了建筑和城区(街区)固有的特征与美感,抹去了建筑物原本藴含的文化信息。更有甚者,借开发的名义大肆拆毁原有建筑,以粗制滥造的仿古建筑代替,或干脆建造别墅洋房,打造所谓的异国风情小镇,则不仅仅是对文化的粗暴打断,即便从经济角度进行考量,没有特色的人造景区,是不可能带来长期经济效益的。因此我认为,唯有保护与开发并举,才能令历史城区(街区)和传统建筑保持长久活力,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而传统文化亦获得保持下去的可能。

  四、保护先行,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开发

  尽管说保护与开发并举,但这其中也应该有个先后顺序——保护先行,合理有度的开发在后。因为对历史城区(街区)、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开发是建立在这些文化实物基础上的,若因保护不善而损毁消失,开发的依据和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一切开发都必须首先做好保护工作。

  对建筑物的维护、修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可能恢复建筑的原貌,杜絶对建筑物的人为损坏,这样的保护工作必不可少,但只能算基本。保护的深层含义不单是要保留静态的生活场景,更要保留动态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除了关注街区和建筑本身外,更要关心居住其中的居民的生活,整治周边环境,努力提高和改善生活居住条件,使居民真切感受到这些老街区、老建筑是保存着他们文化之根、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而不是阻碍他们追寻幸福生活的绊脚石。要将保护工作真正做到这一步,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单靠文保单位一己之力无法完成,必须置于政府施政计划内,由政府根据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背景统筹规划,多部门协同方能实现。声势如此浩大的文保工作是否太过夸张?一点也不,因为这是一件多赢的事情。首先从民生角度来说,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其次,如今城市竞争力除了看经济指数等硬实力,还要看文化等软实力。地区的往往是国际的,民族的往往是世界的,保持自己独有的城市风貌和城市气质,无疑能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再者,能够增强传统文化的活力,延长文化生命力。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将两者分离开,建筑所呈现的将只会是文化的标本,所以,要保持文化本身的活力,应当要有人参与其中。诚然,为了让后人充分瞭解前代文化的特征,文化标本不可或缺,但没有必要把所有街区和房屋建筑都以标本的形式固化下来,因为长期下来维护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相当可观,而资金大面积分摊的结果只能是都进行了保护,但都没有保护好。

  基础性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后,便可以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合理适度,就是指开发必须尊重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新建筑必须要与旧有建筑风格一致,所有不合时宜的元素尽量不要出现,对建筑物的使用和改造也尽量把对历史文化信息的破坏降到最低。开发过程中,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对历史城区(街区)、传统建筑和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为无论是周边环境的整治、整体风貌的恢复,还是新旧建筑的融合等各方各面,都需要时间认真规划考虑,细细雕琢,才能经得起检验。它的经济效益须要放入一个长期的时间尺度才能显现出来。想要短期内就获得收益回报而省略必要的保护环节,无异于涸泽而渔,是十分短视的行为。

  苏州老城区的改造可以视为一个成功的案例。苏州老城区原型为历史上有名的阖闾大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二三十年前,这个著名的老城区也陷入了国内很多历史老城区同样面临的问题:建筑损毁严重、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不堪负荷,生活环境脏乱差等等。很多居民因此抛弃自家祖屋搬离此地,大批老建筑被丢空,老城区一度破败不堪。为了恢复老城区的活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苏州政府开启了旧城改造计划。这个计划涉及的方面很多,但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块。针对仍有居民生活的传统街巷和社区,以治理环境、改善生活条件和修复民居为主;针对已荒弃的老房子,则采取政府分批收购,完成修缮后再进行招商的办法,赋予老建筑新的生机。这一办法被形象的称为“腾笼换鸟”,通过深入挖掘老街道、老房子的潜力和价值,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还盘活了很多空置荒弃房屋,发展出老房子经济。在众多片区改造当中,以十全街、凤凰街和官太尉河为主的“两街一河”改造当属浓墨重彩的一笔,已经成为苏州的一张名片。苏州的旧城改造祛除了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负面东西,将苏州的城市特征更加凸显出来。在如今国内“千城一面”的背景下,苏州那青瓦白墙的传统民居,那“人家尽枕河”临水而居的居住模式,那水路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都给人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成为梦想中江南水乡的标志。

  台山如今也面临着老城区、老建筑衰败、传统文化式微的问题,跟苏州有点类似,我认为苏州的城市改造模式可以为台山传统建筑和文化的保护提供借鉴与新思路。保护与开发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将“幸福”作为起点和终点。在保护和开发中投射更多的人文关怀,或许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李华勤,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编辑部总监。)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