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凸显台山地方特色,传播台山广侨文化

  【内容提要】台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以广府文化、华侨文化为代表,广侨文化特色鲜明,历史上至今广府文化、华侨文化不断积淀,影响深远,今天整理地方文化,广侨文化成为联系国外华侨、国内台山籍人的纽带,研究其内涵,传播台山地域文化,成为新时期台山文化对内整理国故,对外宣传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广府文化 华侨文化 历史 传播 地域文化

  一、  台山广侨文化历史深厚,内涵丰富

  台山古称新宁,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建新宁县,1914年因境内三台山而改名台山县,199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其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东邻珠海特区,北靠江门新会区,西连开平、恩平、阳江三市,南临南海。毗邻港澳,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

  台山文化历史悠久,光绪《广州府志》云:“广郡称海滨邹鲁,而宁邑风俗淳檏,且理学近江门”〔1〕。特别是教育蔚然成风,士人不断。学宗孔孟,学校把“四书”、“五经”作为培养人才的经典,以输送科举考试合格的生员为首要任务。私立书院的兴起,培养了大批人才,清代出科举人才不少,计有进士6人,举人115人,贡生223人,武进士6人,武举75人。学校方面,设有县学、书院、基层小学、义学及各式私塾等,在没有大规模移民海外之前的新宁县,“士务实修,虽负耒者多横经,文风蒸蒸日上,应试者近倍于前。农安耕凿,有勤俭之风,工少蹈淫,不作奇巧之技,商喜近地贩鬻,挟赀而游苏杭,入燕鲁者盖少,旧志之言如此”〔2〕。新宁县最早的书院是干隆三十五年创办的宁阳书院(在台城珠峰山),随后有文海书院(在汶村)、广海书院(在广海)、潭洲书院(在莘村)及琴溪书院(在北陡那琴墟),以及私立书院,如瑞应书院(在宁城西宁市)、潭溪书院(在都斛街)等。良好的教育和崇尚文风,使台山商人兼有广府文化的特色,重商重儒,这也为台山人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清后期,随着大量的新宁人留学和经商海外,新宁文化发生了变化,海外华侨文化逐渐成为新宁新的力量。至清末宣统时,“今则国家将实行强迫教育,故邑中学堂林立,几于无人不识字,且士子游学东西洋,商人侨居澳美,学战商战,日有进步,唯农学未兴,工艺未有起色,实为缺点耳”〔3〕。海外留学生、商人大量出国,其在新宁的教育作用不可低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将宁阳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县内各地的书院或义学、村塾也逐步改办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规定义务教育为四年(即初小),对塾进行改良,在课程方面也作了修改。这些都大大推进了新宁更好地融入世界,为新宁人在海外立足提供了便利。随着大量新宁人“壮者辄走外国,四野无积,小家俯蓄维艰,往往溺女不育。近年颇籍外洋之赀,宣讲堂、育婴堂、赠医院、方便所、义庄诸业举所在多有。但民风渐入奢靡,冠婚之费,动千数百金……岁入仅支半年,余日则仰给洋米”〔4〕,海外侨资和洋米,成为依赖的重心。民风随着海外华侨也发生了变化,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受海外华侨华人的影响,其社会生活方式与风俗文化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首先,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出现了渐趋“洋化”的生活方式;其次,在风俗文化上出现了传统习俗基础上结合“出洋”的怪异习俗;最后,在社会风气上,一方面出现了奢靡腐化的现象,另一方面新的文明之风突起〔5〕。以新宁为代表的五邑侨乡也是如此。

  总结历史上新宁侨乡的文化不难发现,历史上台山文化的显着特点就是广府文化、华侨文化,合称“广侨文化”,她不仅是台山文化的源流,也是五邑文化的重要源泉。

  二、 台山历史上对外传播地方文化

  台山像其他五邑地区一样向外移民历史悠久,自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大规模移民则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迄至新中国成立以前,有两次移民高潮:一次是1840—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禁止华人入境法案);另一次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五邑华侨华人分布在10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美国、加拿大最多,有132万多人。在乡有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家属196.48万人。而台山是五邑华侨华人中移民海外最多的地方之一。五邑华侨华人除给所在国当地在经济、政治、社会上贡献以外,教育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华侨华人通过“唐人街”向所在国传播文化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的“唐人街”,台山话在华侨社区中极为通用,有“小世界语”之称。四邑话成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华侨华人寻找工作以及文化认同重要。同时,祖籍国的神灵也带到海外,1849年,美国旧金山就建立“冈州古庙”,祭祀关羽,1892年,发展为15座。在澳洲的墨尔本、悉尼、新南威尔士等地,也有关帝庙。人们建关庙,注重和寄托团结互助、忠义以及祈福纳财等。加拿大、古巴、秘鲁、墨西哥以及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的龙冈古庙,祭祀刘、关、张、赵四位神灵,也是四邑籍华侨信奉,这些宗教文化,也促进了四邑文化向海外的传播。

  同时,以台山华侨为主的四邑文化,他们早期经营洗衣、餐馆、杂货店等,唐人街家长式集权的管理模式,也为唐人街商业文化有所贡献,这些场所,提供了日常交流信息,相互联络情感,成为日常消遣娱乐的场所,是俱乐部、阅报站、邮政所、信息场。同时,无疑华侨华人成立侨团,分布不平衡(美洲最多,亚洲其次,大洋洲第三,欧洲最少),业缘有同学会(台山、开平为多)、商会组织两类,地缘组织的会馆、联谊会、同乡会较多,血缘的堂、公所、互助会也不少,而且,1819年台山端芬人曹亚珠就在新加坡成立了“曹家馆”,1822年,宁阳会馆也在新加坡成立,其他澳大利亚墨尔本、秘鲁利马、英国利物浦等地也成立了四邑等会馆,这些会馆成立早,规模大,侨团加强交流,联络情感,发展福利,举办公益事业,办学校设奬学金,开展文体活动,活跃业余生活,互助协调解决纠纷。特别是华侨教育。光绪十二年(1886)五邑华侨参与创办了旧金山大清书院,宁阳会馆主席、秀才刘庆云为正教习。新宁端芬镇的旅澳华侨梅光达,1877年当选为澳大利亚贝尔斯河城华侨公立学校校董;赤溪镇马来亚华侨叶观盛,1894年作为主要捐资者创办马来西亚维多利亚书院;都斛镇马来亚华侨赵煜,1873—1880年在吉隆坡捐资兴建广肇义学,他们都为华侨教育做出贡献。新式教育时期,祖籍台山的东南亚的华侨热心教育的人士不少,比较著名有黄洁和马棠政、马立群父子等;旅美有刘兴、梅宗周、梅麟耀、梅伯显、梅伯显等,他们促进了华侨教育的发展,而华文报刊也宣传了革命思想、普及了文化贡献巨大。台山籍伍盘照、伍于衍、伍时雨等于1898年再洛杉矶创办《华美新报》,后改版《中西日报》,成为最早华侨报纸,其他李是男创办《美洲少年周刊》,温雄飞任《自由新报》主编,梁超杰1899年创办《文兴报》等,台山华侨华人不仅传播了华侨华人文化,而且宣传了新思想,宣传革命〔6〕。

  台山的地域文化随着华侨华人的出国,把这种地方文化带到居住国,并在居住国保留传承这种文化。虽然,这种文化传播的范围和地域,主要在华侨华人中保留,但随着华侨华人逐渐融入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中,这种地域性的台山文化不可避免地或大或小对华侨居住国造成影响。因此,台山籍的华侨华人随着他们的出国,传播了这种地域文化,并随着归侨侨眷等又把这种文化反馈到台山,给台山的地域文化增添了新的文化内容,使这一广侨文化在台山持续发酵、融合。

  三、现今台山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对外宣传抓住品牌

  台山素有“全国第一侨乡”美誉。发挥丰富华侨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台山经济社会发展,利用台山的“海文化”“侨文化”、“侨墟”和“侨楼”等文化,一方面,整理国故,从台山文化中提炼出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另一方面,做好联谊与宣传,切实做大做强品牌文化,使台山文化特别是广侨文化成为联系中外重要的纽带与桥梁。

  现今台山地域文化特色鲜明,100多万台山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是台山独特的人文资源。台山籍华侨华人爱乡的情感长期以来一直是联系台山与台山籍华侨华人的纽带,一方面是切实加强与海外乡亲和华侨社团的沟通联系,尽力赢得侨心,动员他们回乡省亲、联谊、恳亲,拉动家乡消费和旅游业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台山华侨爱国爱乡、情系桑梓、热心公益的传统美德,引导海外乡亲回乡捐资办公益。积极引导华侨回乡发展或支持家乡建设,并逐步实现从捐资向投资方式的转变,从单纯的引资向引资、引智和引制并重的转变。在“引智”问题上,召集海外乡亲朋友,包括祖籍台山的华侨商人以及在台山投资的外地商人,成立招商引资顾问团,利用国外先进的理念、方式,为台山的经济发展把脉、贡献智力。另一方面,海外乡亲中的老一辈逐渐从经济、社会活动中淡出,新生代走上经济、社会舞台,其对家乡、对根的观念一般来说不如出生在国内的父祖辈华侨浓烈。为适应新形势下海内外侨情变化,台山市在海外侨务工作方面逐步进行有效转型,在继续做好老华侨、传统社团的基础上,重视做好“三新人士”(华裔新生代、新华侨华人、社团新力量)的联络沟通。一是加强他们对“根”的认识和重视。加强与海外组织及国内其它单位的合作,组织夏令营等活动,让侨二代、三代通过这种方式回乡寻根。二是充分利用每次社团回乡恳亲的机会,让侨一代带小朋友回来瞭解家乡,瞭解祖国。文化的纽带作用不可小视。

  其次,利用台山历史文化厚重的优势,整理和研究一批台山历史文化的著作,研究与通俗并重,切实挖掘出台山地方文化的实质。诸如出版一批台山历史文化的大着、新观点的名著等。今年出版的《南都·台山读本》不仅是台山人民的一封集体家书,也是海外台山人瞭解家乡的重要平台。但这种成果还是太少,且定位不明确。研究成果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文学加工,艺术宣传,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再次,利用“侨墟”和“侨楼”文化,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名片。台山洋楼是一大名片。漫步台山城乡,有上万间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洋楼、碉楼散布其中。梅家大院、浮月洋楼、翁家楼、斗山墟镇、台城老城区等风格各异的侨乡建筑,虽经过历史的沉淀,依然屹立成为侨乡文化熠熠生辉的精华,成为联结台山过去和现在的纽带。台山对洋楼的保护方面,首先体现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为保护好极具侨乡特色的台山洋楼,台山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开发计划,切实保护好这些洋楼的历史原貌和周边的生态环境。早在2003年,台山就制定了《台山市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暂行办法》,由市人民政府以通知的形式印发给市直各单位和各镇人民政府贯彻执行,有效保护洋楼。目前将具有代表性的洋楼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的有3处(台山县政府大楼、汀江墟华侨近代建筑群、陈宜禧故居),市级的有9处(台山县立中学、台城谭宅、台城东风旅店、台城天桥大厦、台城礼拜堂、台城溯源学校纪念堂、台城人民电影院、端芬翁家楼、斗山浮月洋楼),申报省级保护单位的有3处(台山县立中学、端芬翁家楼、斗山浮月洋楼)。台城老街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台山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1998年又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市,先后获得“中国民族民间艺术——飘色之乡”、“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广东音乐之乡”、“中国曲艺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歌舞之乡”、“广东省民间飘色传承基地”等美誉。2006年,台山广东音乐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録。目前全市有四个台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乐传承基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一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两人。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广大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团结努力的结果。把这些成果再做整理与挖掘,让其特色更加鲜明,让更多的城市名片成为台山与台山籍华侨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再次,召开各式的“文化旅游博览会”和推荐会,利用各种手段,向国内外宣传台山文化。台山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申报省示范性滨海旅游产业园为契机,重点抓滨海旅游产业园的规划,加快川岛旅游景区的建设,继续跟踪落实海龙湾游艇项目和上川圆山大酒店项目等建设工作。抓好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台山众多杰出华人代表的名人效应,除出版《台山当代华人传奇》,包括特刊制作、图书出版发行、研讨会、电视专题片、光盘等外。还依托梅家大院、冈宁墟、斗山浮月洋楼等侨乡特色文化资源,联合央视国际中文频道《远方的家》栏目组拍摄系列纪録片,向海内外华人宣传推介台山历史悠久的侨乡文化。联合国家侨办在台山举办世界华人冬令营,承办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奬暨华语文学传媒周活动、多届文化艺术节等,利用台山当地的农民艺术团、民间艺术团、广东音乐团等,宣传台山广侨文化。

  同时,利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等手段,向海外华侨华人宣传台山。台山目前有三十多份侨刊发行到海外,被称为海外华侨的集体家书。其中《新宁杂志》已经发行超过一百年,是中国最“年长”的杂志之一。近几年,台山广播电视台与美国新亚电视台、加拿大中文电视台等境外宣传媒体进行合作,播出该台拍摄的纪録片、专题、新闻等节目,让更多的华侨瞭解家乡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效果。诸如台山广播电视台近年来先后派出多个采访组远赴美加,采访拍摄《海外台山人》,目前已经拍摄制作了八十多集,人物上至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旧金山市长李孟贤、加州参议员余胤良,美国著名侨领雷华钦、黄金泉,下至餐馆小老板、花匠、在校大学生,大力弘扬了“自立自强、爱国爱乡、开放开拓”的台山人精神。藉助华侨资源让文化走出去的创举。

  再次,完善基层文化场所与文化站,练好内功,鼓励各镇村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不断完善各级文化设施。除先后建成以文化馆、文艺家之家、书画院、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台山影剧院、石花文化广场等一大批文化建筑物为主的文化新区,同时,各个镇兴建的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农村文化室、工人娱乐部、农家书屋,多媒体阅览室等,星罗棋布,遍及城乡,形成一个市——镇(街、场)——村(厂)三级文化网络。以广场文化为核心,大力普及城区群众文化活动;以文化站为龙头,大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这些较为完善的文化阵地设施是台山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的主要指标。

  同时,建立各种协会,完善文艺创作。目前,台山各门类文化专职人员及业余文艺人才达1.2万多人。文联属下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10个协会共有会员1300多人(次),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8人,省级会员达200人(次)。其文学、书法、摄影等十大协会均创有自己的刊物,川岛、白沙等近10个镇办有自己的文艺报刊;《台山文化》成为推介台山大文化的宣传平台,《侨乡文学》杂志以发表打工文学与侨乡特色作品为主,影响力已超出珠三角。30年来共计有6万多件作品在各级文艺活动或报刊中发表、获奬及展演。出版400多部文艺著作,办起20多家文艺刊物。同时,争取旅外乡亲支持,先后建立“黄浩川文艺基金奬”,“艺术节十二项文艺创作奬”,“台山文艺著作奬”,“梅贤添朱丽清文艺表演奬”等激励机制,每年有2000多人(次)获得奬励。台山的文艺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台山艺术节,已成为台山有史以来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群众文化专项活动;斗山浮石飘色三度应邀赴澳门巡游,国内外传媒给予高度评价,并两次获得广东省飘色艺术表演大赛金奬,还曾获得中国第七届、第八届民间文艺山花奬;在下川举行的“快乐台山大型文艺晚会”,在湖南卫视播出后反响热烈;从2006年开始举办的“中国移动·欢乐侨乡——台山市文化服务百镇千村行”活动,3年多来已累计送歌舞曲艺专场下乡100多场,送电影下乡1000多场,送书下乡10000多册。“台山民歌”、“台山曲艺”曾到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演出获金奬,并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曲艺专场汇演。尤其是汶村镇汶村村举办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已有近200年历史,10年一届,至2007年已举办20届,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作为村一级,在台山乃至全国均属罕见。

  最后,台山地方文化的发展,还需政府的正确决策与引导,使这一文化阵地始终成为政府与民众、海外华侨联系的重要渠道。政府的决策与引导,关系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关系着文化发展的健康轨道,只有文化设施健全,文化措施得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才能促使台山其他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目前,蓝图已经规划,贵在落实,贵在提高,希望台山人民群策群力,使这一地方文化在十二五焕发出勃勃生机。

  注释:
  〔1〕宣统《新宁乡土地理》卷下第二十一章《新宁之风俗》引《广州府志》
  〔2〕宣统《新宁乡土地理》卷下第二十一章《新宁之风俗》
  〔3〕宣统《新宁乡土地理》卷下第二十一章《新宁之风俗》
  〔4〕宣统《新宁乡土地理》卷下第二十一章《新宁之风俗》
  〔5〕王元林、邓敏鋭《近代广东侨乡生活方式与社会风俗的变化》,《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6〕梅伟强、张国雄《五邑华侨华人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43-215页。

  (王元林,暨南大学历史系暨历史地理中心教授、博导。)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