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从数字看台山历史文化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今台山市的前身新宁县正式设立。由于与湖南、广西、四川新宁县重名,民国三年(1914年)新宁县改名为台山县,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台山市。从正式设立新宁县算起,台山历史已有513年。干隆九年(1744年)新宁广海镇山背村陈学进父子赴南海谋生,开始了侨居生活,台山人作为华侨的历史已达250多年。是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华侨文化,值得回顾与研究。在加强海外移民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建议第一步将台山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步将“台山洋楼”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一、中国第一侨乡

  台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东邻珠海,北靠江门新会区,西连开平、恩平、阳江三市,南临南海,有587公里长海岸线, 265个大小不等岛屿,其中上川岛面积157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最大岛屿,还有广海、横山、北陡、海宴等优良的海港码头,为海上交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早在南朝时期,台山就出现了海路的人口迁移。康熙《新宁县志》记载:“(县城)东门外有灵湖寺,寺有菩提树,大可数围,高六七丈。相传梁天监元年(502年)有智乐三藏自天竺航海而来,手植于此。”〔1〕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西班牙天主教神甫方济各·沙勿略乘葡萄牙商船经广海到上川岛传教,为台山人出洋到世界各国打开了一条道路。

  台山海外移民先向东南亚地区,后往北美地区(也有部分人去往澳大利亚与拉美地区)。清朝中前期,在“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及“摊丁入亩”政策的刺激下,台山人口迅猛增长,使本就山多地贫的台山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许多人失去耕地,被迫向海外寻找出路。干隆九年(1774 年)广海镇山背村陈学进父子赴南洋谋生。〔2〕这是台山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华侨。其实湮没于史迹之中,无法考证的海外移民,应当更早。

  鸦片战争后,台山出现了移民海外的高潮,其原因主要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方面。

  首先是国内动荡的社会环境。咸丰四年(公元1854 年),广东爆发了红巾军农民起义,失败后的起义人士大批逃难到南洋等地。接着台山又有持续长达十二年的土客械斗,不同时期迁入台山的汉人以及不同宗族之间争斗不休。许多人也因此出洋。《新宁县志》记载:“自红匪、客匪构乱后,适洋务大兴,壮者辄走外国,四野芜积。”〔3〕

  其次,是国外的劳工需求。这是形成台山北美移民潮的主要原因。1848 年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先后发现金矿,需要大量劳力(当时美国已禁止黑奴买卖),随后美国、加拿大修建横贯美洲的太平洋铁路,更需大量廉价劳力。他们在我国沿海一带招募劳工,这些人中以四邑地区最多,往往通过“契约华工”或“赊单华工”形式招募到美国、加拿大。〔4〕

  1860 年,广东设立招工局,由中外官员共同监督华工出洋。1868 年清政府与美国订立《蒲安臣条约》,殖民者拐骗中国人去作苦工的行为被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使得大量贫民沦为外国奴隶。

  据美国移民局的官方 “华人入美人数统计” 报告,华民人口数目1853 年在美国只有 42 名,1854 年一年就有 13100 人,他们中絶大多数是为开掘金矿卖身而来的。〔5〕书中进一步说明:“这些华人,絶大多数来自广东及福建南部的农村,其中尤以广东‘四邑’为最。”1854 年在美国旧金山台山华侨单独成立了“宁阳会馆”,吸收台山籍华工加入会馆组织。1869 年以后,除少数几年外,每年华人入美皆在万名以上。直到 1882 年华人入口人数达到最高记録的 39579 人(这还仅仅是官方数字)。此后,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华人入境遭受层层限制,而华人以工人身份进入美国则被全部禁絶。

  除了美国移民局统计报告数据,难以确定究竟有多少台山人到了美洲。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 年)《台山县政公报》中的《省府陈主席巡视台山对学生之演说》记载:“我们据公使馆之调查,台山在北美人数,最多为 1900 年,共十二万人;1925 年减至七万人,1930 年又减至六万人。”〔6〕

  台山华侨对海外唐人街的开辟与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早年,台山话在海外华人社区里通行无阻,在北美唐人街被视为中国的“国语”,与“大世界语”英语相对,被称为“小世界语”,可知台山华侨在各地唐人街的影响力。〔7〕

  2008年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乡亲有130多万,市内人口百万余,海外台山人甚至比当地人要多,因此有“中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的称誉。

  二、国外二等公民

  台山人的出洋史,是一部悲惨的历史。华侨自踏出国门开始,便过着海外孤儿的生活,成为国外的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屈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近代以前,出洋华侨多迁往东南亚地区,在当地形成了极大影响力。十七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入主菲律宾,1603年、1609年、1662年在马尼拉借故三次屠杀苦力劳工,华工被害达50000多人,此后又限定华侨人数不得超过6000人,并需信奉天主教。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巴达维亚制造种族矛盾,藉端生事,屠杀了近万名无辜华侨,鲜血甚至染红了巴达维亚城外的红溪河,史称“红溪惨案”。

  与海外华人惨遭杀戮同样令人寒心气愤的,是明清封建统治者颟顸冷漠的态度。1603年西班牙屠华事件后,面对同胞被屠,明礼部侍郎李廷机竟然厚颜无耻的宣称“甘心就夷之民,无足怜惜!”“红溪惨案”后,福建总督策楞、提督王郡将此事上奏朝廷。后来经过反复商议,竟然认为被杀华侨是“自弃王化”、“系彼地土生,实与番民无异”、是“彼地之汉种,自外圣化”,华侨遭屠杀,“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

  美国起初对华人持欢迎态度,但这种欢迎的态度并未持续多久。随着大量中国移民进入,歧视和迫害华人的现象开始出现,1849年秋,在托伦内县的矿区就发生了暴徒袭击华工事件, 60名华工赶出营地。1857年《沙斯达共和报》记载说:“近五年来,中国人遭暴徒杀害者,当在数百名以上, 简直无日不有中国人被屠杀之事,而杀人凶犯被拘惩罚者, 只闻有二三人而已。” 1858年后, 加州北部矿区不断有华工被逐被杀、住宅被烧的事件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立法会议的一个委员会1862年3月11日的一份报告中,列举在加州被白人杀害的华工有88名,其中11人是被依法征收淘金执照税的官吏所杀。

  南北战争结束后大量黑人、白人劳工的补充使得劳工市场白人与华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些种族主义分子乘势掀起排华的浪潮。1866年旧金山发生白人袭击华工事件,造成1死15伤。1871年4月,洛杉矶发生暴动,白人围攻华埠,逐屋劫掠,结果有19名华人被屠杀。在洛杉矶,中国人住宅和商品被捣毁,22人被杀,50人被绳连着辫子吊在路旁电线杆上。在科罗拉多州,数千白人抢劫和焚烧中国人住宅,华人死伤多人,财产损失达53000多美元。1885年9月,藉口中国人拒絶参加罢工,怀俄明州爆发了屠杀华工的“石泉事件”。由白人组成的“劳动骑士团”,携带各种火器、棍棒、刀斧,涌向华人聚居的“中国城”焚烧、抢掠。28人被无辜杀害,26人躲入深山却遭狼群吞噬,700多人财产损失殆尽。1900年,檀香山藉口检疫,放火烧毁了唐人街,造成华侨多人死伤,损失260万美元。

  加拿大在太平洋铁路建成后,随即颁布人头税法案,华人入境需缴纳人头税50元,15年后增加到100元,1904年又增至500元(相当于当时10年的收入总和),1913年竟完全禁止华人入境。澳大利亚自1901年成立联邦政府后,宣布实行“白澳政策”,禁止有色人种入境,限制有色人种的权利,设立奬金,鼓励公民向政府检举非法入境者。1911年墨西哥爆发恶性排华事件,华侨被害303人,其中祖籍台山的占了三分之一。华侨经营事业,或破产,或倒闭,或被迫逃离。

  英帝国主义在迫害华侨上也不落人后。仅马来西亚一地,自1948年6月至1951年5月的三年中,华侨被击受伤的163人,被杀害1495人,逮捕监禁13144人,驱逐出境13066人,被关入集中营的有57509人。

  除这些恶性排华事件外,还有其他种种形式种族歧视。在英属非洲殖民地,华侨“只能与驴子同履车道。西人之行人道,可以牵犬随行,但不能与华民同路。”在荷属殖民地,殖民者规定华人“所有家资产业,虽妻子儿女不得私相授受,如遇身故者,资产即归入公所。”〔8〕在法属殖民地,征收华人赋税尤为苛刻:进口、出口、身屋、地、招牌计有六项。而进口税、身税等,欧美,日本人全免,只向华侨征收。

  在华人聚居的旧金山,华侨到达后即被送入天使岛审侯所,接受严格的盘问和检查。等候时间往往长达一年,言语稍有差错,便拒絶入境。自1901年至1940年,前后有17.5万人被羁押于此。羁押所在,形似监狱,生活状况极为恶劣: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曾摆满双层或三层床,最多时要住120多人;一天8美分难以下咽的伙食,外加备受歧视、毫无希望的等待,至有不堪忍受,愤而自杀者。

  1980年出版的《埃仑诗集》(又译《天使岛诗词集》)记述了华侨在天使岛苦侯的种种苦难,其中一首不仅记叙了海外华侨的不平等待遇,更追思了这种不平等的由来:“为乜来由要坐监?只缘国弱与家贫。椿萱倚门无消息,妻儿拥被叹孤单。纵然批准能上埠,何日满载返唐山。自古出门多变贱,从来征战几人还?”

  以上种种遭遇,反映了国弱民贫的年代,海外华侨遭受的种种不平等待遇,值得思索。

  三、台山洋楼知多少

  华侨早期出洋多为生活所迫,只身漂洋过海,不愿携同家眷受背井离乡之苦。其出洋的目的也是为瞭解决一家人生活的温饱,改善家人生活状况,絶没有在异国安家落户的打算。特别是1882年美国颁布《排华法案》以及随后加拿大、澳大利亚也以经济手段对华工入境进行严苛控制,更迫使台山华工将传宗接代的希望寄托在了祖国的家乡,立宅、置田、娶亲就成为他们在外奋斗的最高人生目标。

  从清朝末年开始,侨汇便源源不断的流进了台山乡镇。从 1864-1949 年的 85 年间,台山侨汇总额为 35.1 亿美元,年均近 4200 万美元。在五邑各县,台山的侨汇收入最多。1929 年以前,台山每年的侨汇在千万以上,占全国侨汇总数的 1/8(全国每年 8100 万美元)。1930 年,猛增至 3000 万美元左右,几乎占全国侨汇(9500 万美元)的 1/3。从 1931-1937 年,絶大多数年份的侨汇都高于 1930年,1937 年为台山侨汇收入最多的一年,达到 1.8 亿。〔9〕台山侨乡全盛时期,每年侨汇收入都比全县农业收入总数还多。正如《太和医院开幕纪念号》所说:“邑侨具坚忍耐劳之精神,以血汗博得之金钱,汇归故乡,因而台山经济,顿形充裕,年来台山建设事业,大有蓬勃发煌,一日千里之势。”〔10〕

  台山传统房屋多以泥为墙,稻草、黄茅覆顶,低矮狭窄,采光通风的条件都比较差。由于技术、材料简陋,难以扺挡台山地区多发的台风暴雨的侵袭。

  有了大量的侨汇支持,强烈的建房欲望,从清朝末年开始,台山出现了乡村建设的高潮。而华侨在汇回建房资金的同时,也将西方近代的建筑材料(钢筋、水泥)、建筑技术(混凝土)及建筑理念带到了台山,形成了一座座具有西方建筑风格的“洋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台山大量的碉楼建筑。

  碉楼是民间一种有效的防御性乡土建筑。自明朝立县以来,台山就是匪患猖獗之地,沿海有海盗,陆地有悍匪,骚扰城乡,民不聊生。自1916-1926年,仅广海地区被匪贼焚烧村庄24个,房屋1114间,被劫2501户,杀害38人〔11〕。尤其归国华侨和相对富裕的侨眷,成为匪贼的主要目标。在这一形式下,兴建碉楼成为台山人民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途径。

  现存最早的碉楼实物遗存,位于端芬镇那太乡中闸村,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距今已有142年,该楼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30平方米,楼高三层,地下一层,共四层,在顶层之上每面墙各有6个用来警戒的小窗户,墙壁厚40厘米,全用用青砖砌筑。至今仍作为仓库及村民文化室使用。

  台山碉楼的数量,历来说法不一。民国廿九年(公元1940年)编写的《和平实现后建设新台山》稿中曾说:“说者谓碉楼一类,数逾五千。台山经济力之消耗于此不合理之建设者,已在五千万金以上。”〔12〕张国雄根据多年在台山田野调查过程所见,认为现存台山碉楼,保守估计应该不少于1000座。〔13〕

  2002年台山市档案馆编辑的《台山碉楼》一书统计台山现存碉楼626座。不过张国雄先生认为这明显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因为该书中记録白沙镇有18座碉楼,而《江门日报》2003年12月4日报导该镇有44座。同样,该书记载冲蒌镇有38座碉楼,而2005年《冲蒌侨刊》声称该镇有150座碉楼。

  《台山碉楼》一书公布的626座碉楼,兴建年代较为清楚的有296座,其时间分布为:

  1900年以前 8座

  1901-1910年 27座

  1911-1920年 98座

  1921-1930年 157座

  1931-1940年 5座

  1941-1949年 1座

  由上表可见,台山碉楼兴建的高潮在民国初年至20世纪30年代,30年代以后碉楼的修建进入低谷。

  民国初年至20世纪30年代碉楼的修建高潮既与台山侨汇的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台山治安混乱时期,自1916年起,盘踞于古兜山的贼帮强盗声势逐渐强大,以陈祝三、叶兰初为代表的匪帮啸聚匪徒过千,大肆洗劫,官兵亦恐惧难制,无可奈何。直至1926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三师师长徐景唐率38团、39团及刘耀寰的游击队合力分兵剿匪,诱擒了匪首单眼英、陈祝三、叶兰初等匪首,击毙土匪200多人,缴械投降者600多人,匪患一时消灭,治安趋好,碉楼修建数目开始减少。到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侨汇鋭减;尤其是 1941 年 12 月,侨汇主要中转地香港沦陷,侨汇完全中断,台山城乡建设停滞。二战期间,由于海外华人在太平洋战场的英勇表现,1943 年美国废除了 1882 年以来实施的“排华法案”,华侨可入美籍,侨眷也可申请入美与亲人团聚,台山地区建房热情减低,碉楼兴建寥寥无几。

  民国初年,在传统旧村落建筑群的后排或两侧,除了碉楼外,开始出现有别于其他传统村屋的3至4层的高楼住宅,一般称为“庐”。

  “庐”具有非常明显的外观特色,它们从西方复古思潮中借来各种建筑形式进行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西方建筑风格碎片组合的建筑物,尤其是在建筑的顶部,西式造型更为讲究。

  这种居住类型在视觉上的突出,改变了传统村落的面貌,显示出传统村落对西方建筑文化的认同,也满足了华侨的炫耀财富心理。

  比较突出的如斗山镇的浮月村,白沙镇的龙安村,冲蒌镇的永盛村等。

  斗山镇的浮月村,在普通民居的周边,分布着惠华楼、中山阁、贤安庐、安雅庐、晃庐、蓁华居、陈国旗楼等 15 幢西式洋楼。也有与传统村落分离,另辟地而建的洋楼,基本属独院式西式别墅,在乡间更显突出。这是经济实力更强的华侨,一般聘请外国建筑师设计,将图纸寄回或带回来,照图施工。建筑形式与建筑空间布局都已摆脱传统。

  位于端芬镇庙边村的翁家楼,是台山乡间西式别墅的典范。〔14〕20世纪30年代兴建的翁家楼,一共由五座独立建筑组成,由旅港翁氏家族兴建,三座主楼分别为玉书楼、沃文楼和相忠楼,风格迥异。据翁家后人香港律师翁家灼回忆,玉书楼是由其爷爷聘请德国设计师设计,将图纸带回家乡后建造。

  作为台山近代建筑“洋楼”主体的西式建筑,是台山乡村建筑和居住条件、环境的一大跨越,也是富贵的象征。他既引进了西方的建筑思想与理念,而且承续了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甚至保留了门神神位、灶神神位、地神神位等当地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空间。从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意义上来看,其价值是要在碉楼之上的。令人遗憾的是,“洋楼”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上的意义,尚未得到充分发掘。希望当地有关部门能尽早对这些西式建筑的数量、分布进行细致详实的调查。

  四、侨刊乡讯递深情

  侨刊乡讯是在侨乡编辑出版,寄给海外侨胞的“集体家书”,是民国时期侨乡出现的一道独特文化现象。主要面向海外公开发行、非营利性的报纸和刊物。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报导内容和活泼的版面形式,激发了海外赤子怀国、思乡、念祖、恋亲的情感,深受他们的欢迎,是海外华侨瞭解家乡情况的主要媒介。

  侨刊乡讯的创办,肇始于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当年,新宁县(1914年后改称台山县)以刘小云、谭毓芝为代表的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感到:“无报纸以详核之文词纪之,则散而无纪,过而不存。又使无报纸以严正之议论绳之,则阻挠者悠肆,而畏葸者不前,其遗憾将何如耶。”于是,“遂谋所以兴利革弊,改良教育为更始之方,其造端虽微,而愿力甚大也。”他们联络了一些进步青年,组织了“新宁杂志社”。我国第一份县级侨刊——《新宁杂志》于是问世。〔15〕

  《新宁杂志》创刊后,深受海内外乡亲的欢迎,台山县许多宗族在海内外(以海外为主)乡亲的资助下,纷纷办起乡刊、族刊,并带动了邻近的开平、新会、恩平和鹤山等县。于是,侨刊乡讯在江门五邑侨乡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这些刊物按办刊主体可分为县刊和族刊两类。县刊是面向全县海外华侨发行的,其发行多由政府主导。族刊则是面向同一姓氏的海外华侨发行,栏目设置上一般分为“族闻”、“邑闻”、“省闻”“文艺”等方面,内容以报导宗族活动和家乡新闻为主,是族人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

  从侨刊乡讯的特定内容看,它实际上是一份扩大了的“家书”,是家乡人民寄给所有海外游子的一份“集体家书”。侨刊乡讯在“侨”与“乡”之间架起了一座传递家乡和亲人的信息的桥梁,这份“集体家书”充满侨情乡味,它慰籍着海外游子们对祖国、家乡和亲人们的深深眷念之情,因而受到他们的欢迎与支持。

  1926年台山陈氏族刊《颍川月刊》创刊时,发表了一首诗,作者就通俗、真情地把侨刊比作族谱,家书,藉以表达其欣喜之情。诗曰:

  侨胞千万乡心重,海外殷殷盼雁鸿。
  他乡故土问何如,文字传宣捷以东。
  月出一函成族谱,风行万里扺家书。

  1948年,台山《北坑月报》也曾发表美国罗省一位老华侨写的诗篇,同样表达了海外赤子的“乡思”情怀:

  远适异国,开载于兹。
  南天引领,动辄乡思。
  通音有报,概况周知。

  他称赞族刊“可为释使,可为导师”,呼吁乡亲们都来支持族刊的出版。

  一本小小的侨刊乡讯竟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它得到海外乡亲们的解囊相助,便是很自然的事情。正是海外乡亲的大力捐助,才使侨刊乡讯长盛而不衰,历尽劫难而生机勃勃。建议台山市侨务部门能够尽可能做好侨刊乡讯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保护好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总之,台山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拥有极为深厚的海外移民文化遗产,不管是物质上“洋楼”还是精神上的“侨刊乡讯”,都是别的地方所无法比拟的,做好有关调研工作,深入挖掘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服务,更是对海外华侨为家乡所作贡献的肯定。

  注释:
  〔1〕康熙《新宁县志》卷四 山川
  〔2〕《广东台山华侨志》编纂委员会.广东台山华侨志:2
  〔3〕台山县志编写组.台山县志(一九六三年编):77
  〔4〕台山县志编写组.台山县志(一九六三年编):82
  〔5〕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页
  〔6〕台山县志编写组.台山县志(一九六三年编):76
  〔7〕《广东台山华侨志》编纂委员会.广东台山华侨志:62-63
  〔8〕华工出国史料汇编1册
  〔9〕赖竹华主编.侨乡经济与税收史话:8
  〔10〕太和医院开幕纪念号,1932
  〔11〕台山侨务办公室 台山县华侨志 1992年 164页
  〔12〕何舸 台山近代城乡建设发展研究—(1854-1941) [D]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13〕张国雄撰着.台山历史文化集(第五编)台山“洋楼”.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7:25页
  〔14〕张国雄撰着.台山历史文化集(第五编)台山“洋楼”.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7:45
  〔15〕梅伟强 富有特色的“集体家书”——五邑的侨刊乡讯[J] 五邑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韩光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洪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