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山“侨墟文化”刍议

  珠江三角洲是广府民系的核心区域也是广府籍华侨华人的重要祖籍地,五邑地区,以“中国第一侨乡”而闻名中外。“五邑”即现在的江门市(旧“四邑”加鹤山),总人口414.27万,而祖籍五邑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其中海外华侨、华人有250万人,港澳台同胞有153万人)约占全国海外同胞的1/10,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亚洲地区的约占20%,美洲地区的约占70%。美加华侨华人社区中,不论从人口数量还是政治、经济实力,五邑籍华侨华人都居前列,所以五邑有“美国华侨之乡”、“加拿大华侨之乡”的称誉,其中又以台山最突出。台山市人口93万,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乡亲有130多万,占江门市旅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人数的1/3。主要是旅居美国、加拿大、澳洲、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其中旅美42万多人、旅加18万多人,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之称。因而台山文化是五邑文化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典型。台山文化最具特色的首推“侨墟文化”,我们透过台山“侨墟文化”的分析,可增进对五邑华侨文化的认识,进而加深对“广侨文化”的探讨。

  一、“侨墟”与“侨墟文化”

  “墟镇”(也叫“集市”)是中国城市的雏形,是一个地方交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点,是传统工商业及服务业的集群地,是农村居民娱乐、社交的主要场所,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侨墟”即侨乡地区的“墟镇”,因而,“侨墟文化”是侨乡地区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

  1.“侨墟”

  “侨墟”,顾名思义,是与华侨关系密切的“墟镇”,与一般的乡村集市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侨乡的产物,有深厚的华侨背景;其次是侨资为主的商贸市镇;再次是华侨文化得以集中张扬的地方。各地的“侨墟”又深受华侨侨居地文化的影响,是不同类型华侨文化的载体。因五邑华侨大多旅居美、加等西方先进国家,因而,五邑侨墟深受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大多具备现代城镇的雏形,其发展过程就是农村集市向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

  如,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的江门市,萌芽于14世纪,从当初蓬江区墟顶的农民、渔民交换农副产品及鱼产的一个小墟集,发展为16世纪“千艘如蚁集江滨”的商品集散地。清干隆末期,成为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商业贸易中心,受被称为“门口路”的澳门的强势影响,加速了发展步伐。清光绪二十八年(1900年)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成为五邑乃至粤西地区的对外通商口岸,商贸更为活跃,是这个地区的重要贸易中心。随着现代城市条件的成熟,英、美等国商人在江门开公司设教堂,五邑华侨大办实业,江门渐成了“华洋杂处,商旅辐揍”的热土。经过400多年的演变,江门由一个农村小集市,演变为一个“侨墟”,进而成为一个地区的贸易重镇。其演变历史在侨乡颇具代表性。

  2.“侨墟文化”

  “侨墟文化”,即侨墟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透过物质的、非物质的存在,得以张扬,并规范着侨墟百姓的思想、言行,对侨墟的环境、景观、风俗、教育、卫生、宗教、语言等,产生直接的影响。

  自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后,澳门经过了500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历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驰名于世。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时期,澳门在地区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经济的运转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在我国近现代思想发展史、近现代社会发展史与近现代革命斗争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五邑毗邻澳门,接受澳门的强辐射,成为我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工农商业的摇篮之一。五邑地区的“侨墟文化”便更具先进性。台山因旅美洲华侨、侨眷人数众多,侨墟经济发达,侨墟建设管理先进,侨墟遗址保存完好成为五邑侨墟的亮点,台山的“侨墟文化”在五邑“侨墟文化”及“广侨文化”中,更具代表性。

  如,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与乡镇管理原则、西学与西医盛行、学校与教堂同在,爱国爱乡的热情、崇文重教的民风、中西融汇的四邑话、对自由民主平等的追求、对科学技术的崇尚等,无不是解读台山“侨墟文化”的密码。

  二、台山“侨墟文化”之特质

  台山面临南中国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节点,民众善与海外交往。乡人侨居国外,约有200多年的历史。18世纪中后期,开始旅居南洋,19世纪初叶,开始旅居美洲。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开海禁,出国谋生者日多。同治六年(1867),土客械斗结束后,乡人“适洋务大兴,壮者辄走外国”〔1〕大批出洋。光绪年间(主要是1882年至1890年),原侨居南洋的台山人纷纷迁移美洲,少数赴欧。19世纪40-5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并进行铁路建设和农业开发,台山籍华侨成为最早到达这些热点地区加入世界性掏金潮,成为美、加两国边疆开发贡献极其重大的华工。但当时美国对华工实行歧视政策,1882年颁布了《排华法案》,严控华人入境。随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以经济手段严限华工入境,使华工无法在美、加、澳安居乐业,只得回乡成家立室。他们把在海外积攒起来的血汗钱寄回家乡,养家糊口。出洋讨生活,只为换取一家人的温饱。回乡“立宅置田”,光宗耀祖,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因台山的侨汇主要用于赡养家眷,这便使近代台山的侨汇成了台山乡镇源源不断的经济来源,覆盖范围广,数额是全国侨汇之最。如,1929年以前,台山每年的侨汇在千万美元以上,占全国侨汇收入近1/8,1930年猛增到3000万美元左右,几乎占到全国侨汇收入的1/3。巨大的侨汇促使台山的经济快速发展,商业快速繁荣,“侨墟”的繁荣景况空前。据最新的调研结果,目前仍有82处“侨墟”遗址散落在台山境内,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伴随着大额侨汇的进入以及热火朝天的建屋建城活动,西方近现代文化对台山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速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催生了新的“侨乡文化”典型——台山“侨墟文化”。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特质鲜明,在五邑地区极具代表性。相比五邑其他地区的“侨墟文化”,台山“侨墟文化”最突出的是:

  1.中西合璧 重商务实

  岭南广府人在内外贸易比较发达的大背景下,正统的中原文化、土著俚人的淳檏民风、北方移民的图存求强精神,多样的生存方式与求生实践,经过长期的碰撞融合,逐渐孕育了重商务实,勇于开拓,敢于拼搏的精神,形成了既保留较多古越族文化,又具有重商、开放、务实、兼容等商业文化特质的广府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质区别于其它民系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地处珠三角的台山在此基础上,澳门的影响、华侨的近现代西方文化理念和巨额的侨汇,助推了台山“侨墟”的发展,迎来了全盛期。台山“侨墟”处处无不渗透着中西合璧,重商务实的精神特质。

  (1)规划与建设

  沿江而居,是广府民系的特点,传统的广府民系墟镇,大多得水运之便。台山的“侨墟”选址,首先考虑的是交通要素,不但有水运之便,往往是处于多种交通的交叉点。如,台城镇(旧称“新宁城”)得水陆交通与新宁铁路之便;圆山墟的公路四通八达;冈宁墟、汀江墟、公益埠等均是大江的埠头;公益、大江、东坑、东门、五十、四九、大塘、斗山、水南、三合、黎洞、长江、白沙等墟均是新宁铁路的站点。

  近现代得西洋风气之先的台山,对交通与经济的密切关系领悟较早,开拓新型交通方式的要求迫切。1909年,由广东新宁(今台山)旅美华侨陈宜禧主持建造的新宁铁路——中国第二条商办铁路通车了。它由陈宜禧向美国华侨集资,全部使用本国资本和技术力量建造而成,曾是华侨在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事业。新宁铁路的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现代城镇规划。西方近现代的文化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侨墟的规划设计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大的特色是对西方“集市广场”的学习和引进。这种布局形制,在台山侨墟广泛应用。如台城镇的圆山墟、大江镇的陈边墟、四九镇的五十墟以及端芬镇的上泽墟、成务墟、庙边墟、西廓墟等。规划出色的如:

  公益埠,由纽约华侨设计,借鉴美国纽约的城市建筑布局。因此,公益埠历来就有“纽约街”之称,是新宁铁路带动而兴的新埠。1904年归侨伍于政联络附近乡绅成立埠董局,筹划新埠建设。1905年初,新宁铁路站点由新昌改在即将动工的新埠公益,铁路公司便投资20多万元,在此建筑公益路分局大楼、机器厂、停车场、电灯厂、码头、长堤等项目,从而刺激了当地人的建筑欲望,吸引了大批华侨和外地富绅落户投资,很快就掀起了建设热潮。仅3年时间,在潭江河滩上,占地面积0.33平方公里的公益埠——新宁县第二大墟镇拔地而起,人口最多时达3万余人。公益埠经过严格的规划,墟镇布局呈“无”字形,有井字形街道13条。当时全埠有130多间楼房,为早期洋楼群典范,业主多为华侨。街道纵横交错,都可两车并行。小镇还规划了公园、学校、医馆等,并预先铺设下水道,是一座标准的近代化微型城市。“据说近代城镇规划得如此方正,如此合理,如此先进的地方全世界有两处:一个是美国纽约,另一个就是中国台山的公益”〔2〕。

  圆山墟,为典型的南洋骑楼风格墟市。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引进了西方的“集市广场”布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0米,南北宽100米,共4墩,设4条街道,四路入四路出,分别为南北走向的圆山路、紫霞路,东西走向的玉书路、西华路,每墩之间留有空地做出入口,四周为市,中间为墟——农贸市场,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骑楼建筑整齐划一,均为2-3层的洋楼,门面装饰考究,外立面装饰精美,是至今仍保留着浓郁民国风情的台山乡村侨墟。

  汀江墟,位于端芬镇大同河畔,始建于1932年。引进了西方城市“集市广场”的建筑形制。占地面积60亩,60多栋紧挨着的骑楼呈长方形分布,整齐排列,似欧洲集市广场的敞廊,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广场,俨如一座小方城,故又称“梅家大院”。由当地梅氏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业主根据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并融入中华建筑艺术特色,中西建筑艺术融为一体。虽然每栋楼房规格统一,但楼体的外立面形态各异,是业主身份、情趣、追求及当年台山侨乡思潮的反映,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

  (2)布局与管理

  侨墟是侨乡人精神理念的物化,是“侨墟文化”的载体,其规划与建设,反映了侨乡人的思想与审美取向,其布局与管理则反映了侨乡人的精神与价值取向。台山侨墟不但景观独特,规划先进,其布局与管理更具现代意识。

  重商意识  台山侨墟学习引进西方的“集市广场”建筑布局,突显了台山人的重商意识,把商贸场所置于墟镇的中心,突出了墟镇的主要功能是商贸,一切均为此服务。

  西方的管理体制  西方股份制的一些管理原则和方式在墟镇和一些新村运用。如,“汀江墟实行了西方股份制的管理方式,以‘改良市政,自由营业’为宗旨。制定了《汀江墟招股开办章程》和《汀江墟立案简章》,从宗旨、股本、股东权利、铺地、街道,到公款、职员、董事的义务等方面,对墟集市政管理、商务活动规则一一详细规定,大到墟政决策、公款使用、铺地分配、经营范围,小至摊贩位置、卫生环境,都做到有章可循。”〔3〕又如,台山公务局负责全县的统筹管理,制定了骑楼建筑的专门而又详细的规定,所有台山城镇墟集的骑楼建筑必须照规定执行。

  民主管理原则  清末民初,台山新村大多由华侨出资,实行股份制管理。乡村成立了多种自治性的民间组织,民主管理进入村、家族的自治管理。以侨资为主新建的村落,一般都先规划后建设,统一排水系统,统一修建卫生、禽畜饲养所等,村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追求、平等、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自治原则。

  不难发现,华侨给侨乡带来了西方的近现代文化,催生了“侨墟文化”,进而又加速了台山现代思想发展的进程。

  2.崇文重教 兼容幷包

  华侨经济成了台山经济的支柱,频繁的人员往来,紧密的经济联系,使台山成为中西方文化多方面激烈碰撞融会之地,华侨文化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反哺作用。华侨文化的反哺体现在建筑、教育、卫生、宗教、语言、风俗等各个领域,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外文化交融,深入到侨乡的各个领域。

  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台山“洋楼”,不仅数量众多,建筑精美,而且风格多样。在台山的城乡,均可见到西方各国风情、各种流派的建筑艺术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洋楼”,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洋楼有1万多座,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雨,仍不失当年的富丽堂皇,彰显着台山侨乡的多元文化色彩。

  “教育储才,经济富国”是当年华侨的笃诚信念。华侨捐资办学蔚然成风。各侨乡都有华侨出资开办的新式学校,西方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乡村得到实践。当年的台山大地,尤其在墟镇,最宏伟的建筑往往是学校。如,台山一中,其校舍是近代台山公共建筑中的典范,也是台山近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20世纪初,台山城乡的小学教育高度发达,学制与西方接轨。当时人口近80万人的台山县,新式小学居然有700多所。这些小学的新式楼房,基本上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蔚为壮观。

  华侨热衷于捐资兴办各种公益事业,大多台山墟镇都有西医馆,甚至还有牙医馆。一个小墟镇,常常拥有西学与西医机构。各种图书室在墟镇与乡村出现,使农村青少年接受到外界的新信息;医院的创办,让农村的民众接受了西医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排球、桌球等西方体育活动,走进了侨乡青年的业余生活;创办于1909年的中国第一份侨刊——《新宁杂志》发行于海内外,在宣传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主义,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贡献重大。侨刊是海外华侨、华人的“集体家书”,是海内外沟通的桥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汇的载体。一些华侨在海外信仰了基督教、天主教,西方教会的势力开始在侨乡发展,在海外亲友的影响下,异域宗教成了部分乡人的信仰选择。台山市是广东宗教重点县(市)之一,目前江门市共有天主教教徒村6条,其中的4条村(南阳村、渡头村、狮岗村、坦安村)在台山境内。台山现有15个基督教堂和6个天主教堂。基督徒和天主教徒登记在册的约有3000多人,60岁以上的约占78%以上,村民略多,女性居多,最大的特点是以世袭教徒为主,约占80%,可见,家庭影响与华侨影响之大。

  民国五年(916年)时任台山县长刘栽甫题写的书名(图略)

  新宁杂志创刊词(图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四邑话”(以台山话为代表)有“小世界语”之称,100多年来,在美洲华侨社区通行至今。语彚则以特殊的中西融汇着称。

  (1)特殊的外来语词结构,反映了台山华侨的文化水平与生活环境,是侨乡台山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①番+名词(或地名+名词)

  如:番茄、番薯、番瓜、番帮、番鬼(①洋人、②奇异)、半唐番(①中外混血儿、②杂交的物种)、荷兰豆、西洋菜、荷兰水(汽水)等。

  ②汉语+英语(或译音和译义混合)

  如:“脱至pile”(光膀子、光身子)、“老缅(man)”(老人)、“老缅(man)婆”(老太婆)、“打搏盛(boxing)”(打拳)、“梳化(sofa)椅”(沙发)、“咖啡(coffee)茶”(咖啡)、“吉普(jeep)车”(吉普)、“喼(cap)帽”(鸭舌帽)、“泡打(ponder)粉”(酵母粉)等。

  ③英语藉词

  如:骨(good):好,伟里骨(very good):很好,骨波(good ball):好球,市担(stamp):邮票,市的(stick):手杖。

  (2)外来语素进入了四邑话,产生了很多独特的语彚,独具特色的“台山英语”通行于五邑地区及美洲华侨社区。美国华埠流行的四邑话常用词语趣致、传神,有明显的中美两国100多年来的历史印记。

  如:纸(泛指法定文件)、入纸(向政府递申请书)、出纸(获准发下的证书、执照等)、旅行纸(旅游签证)、出世纸(出生证)、出世仔纸(指父亲在美国出生,其在中国出生的儿女所获得的美国相关证书)、籍民纸(美籍公民证书)、土生(华人在美国出生)、土纸(在美国出生的华人的出生证)、企枱(侍应)、花利(小费)、够钟(到点)、吃表(早退)、喊线(电话)、钱八(美国二角五分的辅币。源于中国的用银时代,一元是七钱二分银,一元的四分之一是一钱八分,即二角五分)、出番、通事(翻译)、好泥(漂亮女子)、逗泥(不漂亮)、车偈(汽车引擎。“偈”,为“机器”二字的切音)。

  五邑华侨与家乡关系密切,自然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传播者。西方文化对五邑地区的长期影响,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深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四邑话成了中外文化交融的活化石。五邑侨乡各阶层的语言都融入了外语元素,这一点在全国其它侨乡是罕见的。

  生存理念决定了生存形态,生存形态决定了文化形态。台山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无不抹上浓浓的侨乡色彩。别致奇巧的台山洋楼,令人叹为观止的“侨墟”,独特的“台山英语”,无不透出自信开放、兼容幷包的光芒。

  三、台山“侨墟文化”是“广侨文化”的典型

  广东省是我国海上贸易和海外移民最早、最多的省份。海外粤籍华侨华人根据民系划分,基本可分为: “潮侨”、“客侨”、“广侨”三大组成部分。全省著名的侨乡分别是:潮籍为主的潮汕地区、客籍为主的梅州地区和广府籍为主的珠三角及西江流域地区。今天的广东,是我国最著名的重点侨乡,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众多。据统计,广东有2000多万海外侨胞,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省内约有10.3万归侨、2000多万侨眷,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梅州地区。广府语系地区的归侨侨眷约有800万人,潮汕语系地区归侨侨眷约有700万人,客家语系地区的归侨侨眷约有500万人。粤籍华侨华人以广府籍的华侨华人最多,港澳台同胞最多,影响最突出,其中又以台山华侨为最。

  五邑不但华侨人数多,而且侨汇数量庞大。据《五邑华侨的磨难历史》记载:

  20世纪30年代,美洲的侨汇经常占全国侨汇总数的1/3或1/2,在美洲侨汇中来自美国的侨汇又占67%-76%。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五邑侨乡的侨汇就多于潮汕和客家侨乡的侨汇,而且五邑侨乡来自美洲的侨汇在全国侨汇中的地位也非常突出。太平洋战争结束以后,五邑侨乡因战争而中断的侨汇迅速恢复,数额巨大。1946年广东全省侨汇为245亿国币,其中来自东南亚的只有83亿,另外162亿则来自美洲。在全国重点侨乡中,五邑侨乡的侨汇收入不仅数量大,而且与家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依存度高。其中又以台山华侨的人数最多,侨汇数额最大,影响最深远。显然,台山的“侨墟文化”是五邑文化的缩影,是“广侨文化”的典型。

  透过台山的“侨墟文化”,我们看到台山华侨实际上是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传播者与普及者,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推动者。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亲情、族情、乡情、家国情连在一起,深入千家万户,极富草根性,影响极其深远。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台山乃至五邑地区贤才俊彦辈出,华侨先驱众多,成为著名的雅文化带;便不难理解五邑地区民众对官本位思想的淡漠,对科学技术的推崇,对民主思想的追求;便不难理解五邑地区涌现了梁启超等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以及一批社会改革的领军人物;便不难理解五邑院士群的出现;便不难理解“广侨文化”较“客侨文化”、“潮侨文化”更具开放性。华侨对家乡的反哺,为中国打开了近现代之窗,其中,广府华侨华人表现尤为出色。他们以其独特的身份,使侨乡成为土洋文化结合的实验场所,台山侨墟就是最生动的案例,台山“侨墟文化”更成为“广侨文化”的典型。

  注释:
  〔1〕光绪十九年版本《新宁县志》
  〔2〕南方都市报 2012-06-08
  〔3〕张国雄/台山历史文化集·洋楼/五邑数字文化网·江门五邑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江门市志》、江门市文史资料、江门市政府门户网站
  2.《台山市志》、台山市文史资料、台山市政府门户网站
  3.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4.广东省华侨联合会门户网站
  5.张国雄/台山历史文化集·洋楼/五邑数字文化网·江门五邑图书馆
  6.黄日暖《台山宗教状况初探》

  (郑佩瑗,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女子学院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