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山侨墟文化概念、内涵和特点

  一种文化类型,都有其地域、门类、时间、族群等结构,形成文化结构体系。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一个特殊组成部门,自身又分为广府、客家、潮汕、海南等侨乡文化。按照文化地域差异,广府侨乡文化也有五邑、珠三角、港澳等文化之别,即在文化共同性基础上所存在小异,即为文化类型不断被分化的依据。从这个意义出发,作为五邑侨乡一个组分的台山,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无可置疑,这一殊荣仍须获得文化支持。而能提供这种文化支持的文化类型不止一个,其中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未被发掘、开发利用的“侨墟文化”即属其列。

  墟即集市,古越语“粤谓野市曰虚”〔1〕。“虚”以后演变为墟,即定期的商品交易场所,俗称“墟场”。五邑侨乡,特别是台山地区,华侨华人众多,侨居国外人口超过当地人口,历史上商品经济活跃,这种互通有无的场所,习惯称为“侨墟”。现在台山至少保留70多处,在广东甚为少见,具有很高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有必要作深入探讨,以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也是本文旨趣所在。

  一、侨墟文化概念

  侨墟文化是侨乡文化一个亚类,特指产生于侨墟的一种文化类型,可称为“侨墟文化”。这个文化概念应包括,一是必须以侨乡为背景而产生,既有它的自然地理环境,但更重要的是侨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如台山濒临南海,岸线曲折绵长,港湾、岛屿众多,方便内外交通,利于人员进出和商品流转;又境内河涌密布,船只可扺各乡镇,有利于墟镇造址、布局和运作。通过潭江联接珠三角水网,使台山经济与珠三角联成一个整体。在人文环境方面,鸦片战争以后,台山人大量出洋,主要侨居经济发达的美、加等地,侨汇成为大部分人生活来源。他们须依靠墟市获得生活物资,促进了墟市兴起和繁荣。华侨文化也由于大量海外移民而产生,在其故土一方,华侨文化是为侨乡文化,侨乡文化具有多元、开放、包容、先进等特点,形成比较平和社会氛围,易于接纳外来文化,包括外地商品进出,尤其比较敏感外来宗教等。如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最早东来的西班牙天主教士方济各·沙勿略选择台山上川岛为进入广东立足点,即有其地缘和文化背景。再如侨乡信息灵通,利于城乡社会经济进步,如台山早在清宣统元年(1909年)就办起我国最早侨刊《新宁杂志》,内容包括各种要闻、船期、告示等,且多年连绵不絶地赓续下去,无疑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利于侨墟产生和兴盛。二是在文化景观上,侨墟应集中反映侨乡文化风貌,既有可视,又有可悟文化景观。如侨墟百姓用语,即有不少外语成份,例如水泥曰“红毛泥”,商标叫“唛”;衬衣称“恤”,洋葱喊“荷兰葱”,马铃薯曰“荷兰薯”等;集市上所流通货币,包括美元、加拿大元、英镑、日元、澳元、港币等,统称“西纸”;在墟市上可享用到各式西餐,计有美式、墨西哥式、南洋式饮食等,当地人对咖啡、面包、牛扒、猪扒、奶油、朱古力等一点也不陌生〔2〕。与其他地区墟市对这些物品称谓和接受程度明显有异。三是侨墟应是近世产物,不是自发地形成,而是有组织地经过规划而产生,故墟场用地规整,功能分工明显,充满近现代文化气息,这也是一般墟市难以相比的。

  二、侨墟文化内涵

  侨墟文化有其特定文化内涵,是指它的文化属性,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方面的结构,都有异乎寻常墟市之处。

  侨墟物质文化而言,除了流通各类商品反映它们文化属性以外,还在于侨墟建筑全由中西文化融合而成的骑楼为主要街景,清一色的建筑立面、形制和风貌。如台城台西路、中和街、环城南路、西岩路、东华街、通济路、革新路、正市街、南塘路;圆山墟西华路、圆山路、玉书路、紫霞路;水南墟东来街、冈宁墟各街道;公益墟中兴街、长乐街、苏杭街、河南街;五十墟的河北路、北岸街道;冲蒌墟的光荣路、共和路、胜利路;斗山墟的红岩路、太平路、人民路;汀江墟四周全为骑楼街,大同市的大同市一路、二路、三路、四路等,四廓墟与上泽墟市周边骑楼等。这些骑楼与通常骑楼并无两样,但布局却有其特色,基本上连成一线,围成长条形或矩形;墟期各种农副产品沿街摆布,既有城镇商业氛围,也有农村集市格局,墟场用地分成行业,包括禽畜、土特产、日用百货等,呈现一派百货杂陈,商旅喧腾,熙熙攘攘景象,折射侨乡墟市人货来源复杂,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程度高、流通范围广等特色。最典型的庙边墟,平面呈“门”字形,现存骑楼17幢,临街摆布,农历每逢四、九的墟期,届时人头攅拥,交易十分兴旺。最能代表华侨近代建筑群的端芬镇汀江墟,俗称梅家大院,平面呈“回”字形,以骑楼形式繁多、体量大、风格独特、集中联片而蜚声海内外,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盛名传承至今,已成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制度文化层面,侨墟也有独到和先进之处。岭南墟市,通常按物资交流需要,有些自发形成,有些由宗族势力倡导或把持而形成。如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台城水南墟,原名“南昌市”,原为朱、黄、邝姓所建,但不准陈姓居民前往买卖,于是陈姓华侨倡议另立新墟,即今水南墟。1920年新宁铁路台城至白沙支线建成,通车经此,水南墟兴盛一时。四九镇五十墟,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由李姓人兴建,后新宁铁路通车,该墟经过扩建,发展很快,成为台山侨墟典范。

  除了这些宗族墟市(当然后来也得到改造),台山侨墟更多的是近代商品经济产物,特别是侨资参与,一般都经过科学规划,在用地、功能分区,商业布局,建筑形制等都具近现代文化意识,故比传统墟市更有其时代先进性和更丰富文化内涵,也是侨墟最大一个文化亮点。台城在历史上也可看作是一个侨墟,其建设即经过规划和改造,1924年制定《台山物质建设计划书》,规定街道宽26尺,各边骑楼各10尺,共宽46尺。1927年全城改造全面铺开,不久建设了2条骑楼街,工商各业同时发展,城市面积焕然一新。水南墟在陈姓华侨规划下,建设东来、西华、南盛、东兴四条街,整然有序,围成一个回字形,留存至今。台山第二大镇大江镇公益埠,由伍姓归侨设“埠务公所”管理,负责墟物规划、布局,建成“井”形9条骑楼街,酒店、纪念堂、教堂等公共建筑接踵而起,在新宁铁路带动下,工商各业兴旺发达,闻名县内外。其他如五十墟、冲萎墟、斗山墟、汀江墟、西廊墟、上泽墟等都有类似情况。故保留至今墟场格局,建筑风貌都深深地镌刻着那个时代烙印,说说侨墟远胜于同时代其他墟镇,具有鲜明中西文化相结合特色。

  另外,侨墟的管理,也突破地方宗族势力局限,引入股份制形式,具有近现代商业管理功能,取得明显社会经济效益。如台城圆山墟,1926年成立“市政会”,主持墟场规划,引入西方“集市广场”布局形式,这在当时是凤毛麟角,至今仍不失去其意义,为《风雨西关》、《羊城暗哨》、《数风流人物》等多部电影拍摄取景场所。上述公益埠设“公益事务所”,除具指挥部,制订规划建筑方案功能以外,还建立墟镇管理制度。著名汀江墟既以连片骑楼布局驰名,也以制度创新显世,曾引入西方先进股份制管理模式,在当时广东墟镇中甚为少见。如该墟曾制订《汀江墟招股开办章程》和《汀江墟立案简章》,从宗旨、股本、股东权利、铺地、街道,到公款、职员、董事的义务等方面,对墟集市政管理、商务活动规则详细规定,大到墟政决策、公款使用、铺地分配、经营范围,小至摊贩位置、卫生环境,都做到有章可循。104间商铺为坐商,每逢墟日还有很多小贩如墟,指定他们只能在广场四周街道摆放,不能进入广场。煤油、石灰、牛、猪、羊等商品不得进入市场内,交易活动必须在墟旁另外择地建铺〔3〕。如此严密详细的分工和管理,本身就是近代管理制度文化的楷模。据悉,汀江墟建设共集资有104股,计有梅、丘、曹、江、伍、黄、张、刘、温、梁、何、区、李、林、许、谭姓等,其中梅姓认购52股,占50%,是最大股东,故本墟又称“梅家大院”〔4〕。这无疑又是一种先进集资方式,至今仍有重要借鉴价值。至其欧洲式集市广场布局之形制、气派,至今仍为人赞叹不已。

  在精神文化层面,侨墟建筑风格、管理制度即反映了侨墟主人人文精神、审美情趣、价值观念。而作为侨墟文化载体的参与者,包括当地居民、外来商贩等,也深受这种文化影响,表现出更多的侨乡人精神风貌。以宗教而言,台山侨墟各类宗教齐全,建国前夕,即有基督教长老会、公理会、浸信会、循道会、安息会、美以美会、友爱浸礼会,聚会处等8个不同宗派教会,有教堂43间,以台城较集中,但也广见于公益、五十、冲蒌、斗山、大江、汀江、上泽、都斛、广海、四九、海宴、端芬、水步等墟镇。现有开放堂点14处,教徒1531人〔5〕,信徒不少,至今仍保持做礼拜习惯。天主教也不甘后人,嘉庆十一年(1806年)即传入台山。1923年全县已有主堂4间,分堂11间,传道所5处,教徒2899人〔6〕。现在台山天主教堂见于台城、赤溪、海宴、上川岛等,宗教活动也很活跃。当地人也信仰佛教、道教和各类民间神只,形成中西宗教信仰和而不同,共生共存局面,显示侨墟文化具有足够包容性。

  三、侨墟文化特点

  侨墟文化虽非台山独有,但台山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具有侨墟文化产生深厚土壤,众多墟镇、发达侨乡文化,由此孕育、发展起来的台山侨墟文化,其特点可归结如次。

  1.作为侨墟文化一个承载体,侨墟大部分临水或倚靠交通线选址布局,与台山水网发达,交通畅便的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故侨墟形态,多沿河、沿交区线呈带状分布,并利用江河,道路之便,设置码头、堆场、前店前仓(库),做活生意。因形就势,发挥地利之长,成为侨墟选址布局一大特点。也由于此,江海水文化成为侨墟文化一个主要特质和风格,这包括江河运输所用船舶、连接江河桥梁、弥补山川气势不足的风水塔、西方宗教、中西结合骑楼建筑群,乃至人们生活方式、衣冠履带、饮食习惯、市井风情、价值观念等,无不中外交融、咸淡水相交等。

  2.侨墟发展动力,除了当地和邻近地区发达商品经济需求以外,金融资本也是一股强大动力。台山多数人以侨汇为生,经营侨汇机构是为银号,具有汇兑、存储、接理华侨银信功能,台山侨汇居广东之冠。除了维持侨眷生活以外,侨汇还用于:①投资办学。如1902年斗山“浮石学堂”、大江公益“公益学堂”,1905年端芬“成务学堂”、“蒙养学堂”,1907年都斛“潭洲小学”,1908-1910年白沙“绍宪学校”,附城“求是学校”、三八的“龙岗小学”等。据统计,清末民初台山利用侨资兴办小学有86所,中学9所〔7〕,尤以台山县立中学为著名,台山一跃成为广东教育强县。而这些学校大部分配置在侨墟。②兴办医院。华侨热心公益事业,济世救民,在侨墟投资兴建不少医院,计有1889年广海“乐善堂”、1920年荻海和四九的“宏济医院”和“普济医院”、1930年海晏福民医院、斗山“太和医院”等,皆造福于民,获得好评。③发展交通。光绪年间(1875-1908),六村华侨陈天申捐资修路30多里长的槎洲——广海大路,白沙华侨马立群修筑白沙至长江墟“棠政公路”。上世纪30年代,台山兴起建设公路热潮,侨汇起了资金保障作用。受益的主要是各侨墟,特别是1906年动工,1920年全线通车的陈宜禧修筑新宁铁路,总长133公里,沿途经过白沙、水步、冲萎、大江、四九、五十、三合、大塘、沙坦、水南、公益、斗山等墟镇,促进它们商业繁荣和工业企业出现,改变台山经济结构,使之从农业走向工农业同步发展。④创办侨刊,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侨刊是台山华侨一项首创刊物,清末民国先后达120多种,清末《新宁杂志》每期印5000份,流通海内外,影响甚广。办刊资金主要来于侨汇,侨墟是最大流通地区。⑤创办工商业。侨资也用于家乡工商业建设,包括电灯、采煤、机械、印刷、造纸、火柴、肥皂、建筑、百货、娱乐等,除分布在有关侨墟以外,还布局在江门、广州等地,对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贡献匪浅。

  3.商业文化是侨墟文化最本质一个特征,具有吞吐、交流商品功能。以侨墟为核心,既吸引,又辐射它们所到腹地,形成从点到线到面空间格局,率而带动全县商业发展,故侨墟起到经济增长点和生长极作用,而起到这种作用的恰是侨墟文化。

  4.侨墟商业载体在很大程度上,依托骑楼建筑群。这些建筑群,是侨墟不可或缺组成部分。有赖于它们,侨墟商业活动能比其他墟市更有序、有效地进行,也带来更高经济效益。故这些建筑群是台山侨墟最重要一个标志,凝聚了侨墟文化的精华,也是有别于其他地区普通墟市的一个本质所在。

  四、小结

  台山侨墟文化作为五邑侨乡一个特殊文化类型,具有其产生深厚文化土壤,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特别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文化内涵,以骑楼为主体建筑文化景观,以及先进股份制管理模式、临江海选址、布局,充分反映水文化特质和风格,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时至今日,应充分发掘、保护和开发利用侨墟文化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注释:
  〔1〕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地语。
  〔2〕许桂灵等:《广东华侨文化景观及其地域分异》,见《地理研究》2004年第2期。
  〔3〕张国雄:《台山历史文化集·台山洋楼》,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第72页。
  〔4〕同〔3〕第73页。
  〔5〕张运华:《台山历史文化集·台山洋教》,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第12-16页。
  〔6〕同〔5〕第47-58页。
  〔7〕刘进:《台山历史文化集·台山银信》,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2012年10月18日

  (司徒尚纪,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地理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